2019年3月29日 星期五

190329五Day21午:也諗下自己

今天入院滿三週。謝留言。
前文所謂的病房鄉音,工作性質類似在家照顧長者的外傭,差別是一對幾(可能是十幾二十個病人)與一對一(雇主)。
照顧一個不能自理的長者就夠辛苦,巡迴照顧十幾人就更要快手,否則根本無法兼顧。我唔會要求阿姐換片抹身時有笑容、動作輕柔、同我傾偈,好似按摩服務。
鄉音與外傭真正的分別在於,前者與我們同文同種,是港人的一分子。後者只能為我們打工,一唔做就要離港。
這樣說,並非為外傭求居留。而是說,鄉音作為新港人,為我地孭好多人怕唔願做既工,我地應感激。住咗三個禮拜,未見同房有明顯既投訴。係港人多投訴的今日,已好難得。
其實,世上任何地方,都有窮區人去富區做富區人唔想做既嘢。他們在富區的角落裡辛勞,富區人才得以enjoy life、追夢。十幾年前,香港街頭就已常見南亞掘路工。
反過來,外來人裡任何時間都有衰人,一個就足以令我地驚晒成群。問題是佔幾多。不能以個別來否定絕大多數幫咗我地既外人。
對鄉音亦如是。大陸人的衰,傳媒上罄竹難書。關鍵在中共頭三十年摧毀了中華傳統的道德,自己提不出有公信力的替代品。14億人道德真空,在「發展就是硬道理」下,發財出頭不擇手段,造成千年未見的變態社會。中共今天相信也知衰。但只要繼續追強國夢,國人只會更自大,更招人嫌。
但14億人,即使有百分之幾衰就已好可怕,其餘九成幾的老實人都孭鑊。
但呢的外來的正常人通常在社會的角落裡出入,中產主流好少見。我如果唔係瞓床三週,都唔會見到咁多鄉音。如果冇咗的阿姐,唔敢想像病房點樣維持運作。個時就係死得人多。
今閱報,〈投訴文化加劇 前線壓力大 港微笑指數全球尾四 服務業笑唔出〉。呢個就係港人富裕後的病態,盲目地要與全世界最文明先進的地區,例如北歐看齊。但人地面積係香港千百倍,最多不過一千萬,人口壓力小,基層薪水係香港好幾倍,福利更好N倍。但稅也重幾倍。
同樣重要既係,人地有千幾年的基督教背景,從細就受謙和關愛既環境熏陶,唔係我地呢種競爭性心態,驚執輸,又認叻,富裕後更變得厭尖腥悶。將他人的服務視為理所當然,要求多,唔該少。認為有要求、識揀擇先係有taste,社會先會進步。
惡性循環,為你服務戰戰兢兢,純粹為錢;接受服務覺得俾錢就心安理得,冇的感恩。
我地開口鬧人之前,怕先要諗下自己。

1 則留言:

Patrickov 提到...

質素好的人,默默耕耘,最後總會成功融入社會。美國歧視肯定極嚴重,但不見得被歧視的一群沒有出人頭地者。至於堅持自身壞習性、不能適應大社會的群體,其數目始終會減少。如果他們的相對實力也削弱掉,甚至會被「逆襲」(這個自行想像,只能說公元350年在今天河北等地發生的某件事是一個參考)。

本人對「大陸人」——或者準確點說,「壞的大陸人」——的看法大概如此。本人不認為我們仇視的群體是一個不會改變組成的東西。大家都是人,當中自然會有擇善而從者。我們要鬥爭的,是那些堅持要把自己差劣的一套強加於我們身上的人(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