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31日 星期一

230731一午後32°C 72%:兩制的空子

    我唔熟北京,只知與海有一段距離,此前未聞故宮受颱風影響水浸。杜蘇芮棄港北攻,罕見。這次福建成澤國,但未聞傷亡,好彩定管得好?
    日前有2則新聞忘了講:
    1.港特首被美國拒絕入境開APEC。但距今還有3個月,期間中美會繼續拉鋸。近期趨勢是:睇在經貿份上,求和多過求氣。到時或有轉機。
    2.有台「商」壯男2019年港街鬥期間來「支援」的後生。其後登陸,因攝錄武警操兵被捕,被指台獨組織(什麼聯合國之類)成員,以間諜罪判監1年10個月+刑滿後剝奪政治權利2年。
    此人坐完監先知,原來剝奪政治權利係不得出境,聲稱其後2年內,靠台灣匯款生活和旅遊,先後走了100個城市,相當於1周走1市。不用說,旅遊期間不敢再拍攝敏感的地點和人物。不知他會否上網分享大陸觀感?
    我真正想說的是:剝奪政治權利期間不得離境的規定,應適用於被判刑的港人。希望港人,包括憤青和純粹求happy的男女,北上要識的法律。唔好just do it,累家累己。
    觸及同樣的法律,港用英制護被告,難入罪刑罰輕,坐監打七折(放週末2日加每年17日紅假),有志的話,仲可以讀大學。內地刑期計到足,1年坐夠365日,放監也不等於來去自如。此外還有行政拘留等不上庭的做法。而且一如新加坡,最憎涉毒這類行為,吸食動輒三、五年,傳送買賣更隨時十年八年。北上玩請保持清醒。
    反過來,因為港罰得輕,內地撈偏門既人寧可來港搵食。回歸後一向如是,這次通關後也不例外,街頭有人行乞,新聞常見內地人涉嫌來提供性服務、偷呃拐騙
    近日有兩件事,突出了內vs港兩制差距被用來從中取利的矛盾:
    1.江西省中年大媽帶有港身份的小六兒子來港,扔下後自己回內地。目的據說係讓兒子獲得較好的教育。以內地人看,怕係指港校的競爭<<內地,尤其係升大。
    內媽講到明遺棄親子,說明她深明香港的「人道」:我個仔有身份證,你地唔敢唔養,好過佢係家鄉捱!我慳錢,仔出頭,最佳選擇!
    可信經內地協助,這位精明的內媽已來港被捕。但即便以遺棄判刑,港民意相信也傾向滿足其願望:讓兒子留港,接受我們的教育。回歸後,港人由於同內地alienate,力求外界尤其係西方認同,以示有別於14億的主體,本土觀無限強化!為此,相信會讓這位內媽留港住公屋攞綜援陪仔,以示我們制度的優越和關愛。
    誠然,開此先例,14億人會有人見獵心喜。或有網企教人點用最小的代價成就子女的百年功業。
    此前路經廣東道,見有人向遊客出示一尺見方的紙牌,收費幫人申請香港的各種證件。現在經上述江西媽點醒,更明白這個誘惑對14億人之大。內地人口是香港的200倍,1萬人裡有1人以灰色手法博取港人的權益絕不稀奇,很考驗特區同內地如何合作防備。
    反過來,近日的第二個內、港通關半年後的問題是:旅業「倒流」。以往以為,通關對港的好處多過內地。如今發現:來港的內地客多中下層,更由購物改為文化,走訪舊區打卡,冇乜幫襯。
    與此同時,港人興過關蒲,港市面靜鶯鶯。旅業叫苦,尤其係夜店。
    我由此想,是否內地中上客的消費和品位已超出港的供應力,隨時去巴黎、追極光、遊南極,或者在西方有家人、度假屋。
    反之,北蒲的港人主要是中下層,取其收費平多選擇,內地開放後一向如此。但如今大灣區又已發展,加上與港封關三年,港人覺新鮮。與此同時,疫情推高港物價,與大灣區的差距拉大。
    與此同時,港中產外遊求優雅、恬靜、柔和,愛日、泰、歐,怕內地人多擾攘。這是品味的差別。14億人的內循環既可為內地經濟打底,但由於內地一些人的質素,喧嘩抽煙擠對...,嚇怕發達地區的中產。
    如果港中下層北遊,中上層則飛走,本土的確冷清。酒吧怕只有難以北上的西人光顧。但只佔居民的2-3%,業界唔夠食。
    今天就且打住。

2023年7月29日 星期六

230729六傍晚31°C 81%:世大運有契機?

    何詩蓓昨晚在非個人最強的100自奪銀,是為港泳將首次在國際大賽以100自打入三甲。冠軍又是日前破200自世績得金的澳洲後起之秀。
    但港報同時強調,昨晚的賽事用「長池」。
    原來,國際一級賽事用50米的長池;但也有些國際賽事用短一半的25米池。由於游同樣的距離,抵達泳池另一端後,觸池翻身的次數,短池多過長池(100米長池轉身1次,短池3次;200米則長池3次,短池7次),而客觀上,蹬腿翻身略快過在水中游,故以同樣的距離計,游短池通常略快過游長池。
    何詩蓓以200米自為殺手鐗,說明她的爆炸力非最強,鬥100米冇着數,但爆炸力與恆速兩樣合計平均佔優。這大概與絕少跑手能同時稱霸100米與200米,是同樣的道理。
    此外,可信何詩蓓觸池蹬腿彈跳力度強,轉身次數多較著數,故鬥短池勝過長池,游200成績勝過100,100又勝過50。
    但若進而鬥400自,相信耐力(所謂夠氣)更重要過觸池蹬腿。
    還有太多新聞想講。有關何女就講到此。最後就世錦賽只補一句:
    中國出了個蛙王:24歲的覃(普通話qin2同“秦”,粵語讀譚)海洋這次個人囊括50米、100米、200米、4x100米混合接力4面金牌,成為首位在世錦賽包辦單項金牌的運動員。
    他在昨晚的200決賽由頭帶到尾,以2分05.48秒刷新世績。此前的世績保持者澳洲Zac Stubblety-Cook得銀。
    *港頭條大事自然係:〈高院拒禁《願榮光》 港府吃癟〉(希望這樣寫較港報執著於法律的官樣文章易明)。事關重中之重,當局冇得退,會絞盡腦汁再提請,務必封死呢類文創。
    昨日間得悉有車衝入律政司署範圍,即時既反應係:純屬偶然?
    下午得悉有印裔後生現身認頭,隨即想到近年的一個現象:南亞裔似成為港版Wagner。呢場「車禍」唔通係有大佬落order?
    但中國特色現代化下,唔好重以為愛國可以橫行。
    南丫海難我當時就冇跟,原來已11年,使我想起日劇常就311救援遲緩問責。39人遇難,應屬港和平時期之最。希望死因庭能消除部分苦主的疑慮。
    *繼去年年初北京冬奧後,國家主席與夫人請來一眾發展中國家領袖,親臨成都主持世界大學運動會(唯大學生可參賽,大學已畢業的何詩蓓等冇份)開幕,鼓勵大家來中國看看。
    現階段外交和開放之重由此可見:突破圍堵,帶動就業,搞旺經濟,穩定社會。說得形象些,重現千多年前唐京長安的盛世:亞洲各地(當時歐洲人限於交通條件,還到不了遠東)的商旅、學人、僧侶…遠道而來膜拜。
    但可惜,2008年京奧後,中國逐漸失寵於世人。硬實力上去,但軟實力下來。國際上只見中國的航母戰機,忘了中國的美食美景、精神文明,似乎中國人從來就愛耀武揚威,隨時將你納為藩屬,叩頭進貢。
    但形象被扭曲,中國也非全無責任。由今天往上推,怕不止10年,我們突然想在最短的時間內,由歷史上謙和的中國人,掉過頭來氣吞山河,由個半世紀以來魯迅筆下的阿Q,一躍而為世上最令人欽羨震懾的民族。
    但13億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實用主義性格,就足以令世人感到恐懼。西方借勢大炒中國威脅論。中國自反而不縮:我崛起只是為雪當年列強侵凌之恥,更以「戰狼而自豪。但世人聽得進西方的宣傳,聽不慣中式的表達。中國幾乎成了現世的歌利亞。
    這次世大運是否新的開始? 

2023年7月28日 星期五

230728五1號陰33°C 63%:輪到東南亞多「事」

    這次的「杜蘇芮」勁過上週,但在港的東西兩側跳草裙舞,最終選擇北攻台閩粵東,唔送風假來。
    我好奇的是,風名與我最愛聽的台灣老牌歌后蘇芮(與我地剛過世的李玟同屬勁喉。80年代,蘇芮去美東的大西洋城開個唱,我和很多華人坐紐約華埠的大巴去聽)有何關係。蘇芮不是與杜姓男士再婚吧?原來係韓文독수리(禿鷲)音譯,英文寫作Doksuri。
    東南亞最近多政治新聞:
    1.新加坡記憶中首次有部長涉貪去職。星洲官員管理500多萬人,薪水全球最高。總理年薪近2,000萬港元(房屋、侍從、公務車等福利應另計)。相比之下,美國總統管3.25億人,年薪40萬美元,近乎奴工!
    2.富且大的泰國不讓要削弱泰皇神聖地位的後生民選領袖當總理。以西方角度看自然不屑。但只要回顧20年,現任泰皇的老父蒲眉蓬在世時,深得民心,國人真的當他是神咁膜拜。我初次學做東亞新聞時,有關泰國第一件得聞的是:泰皇上朝時,在座所有人的頭頂都要比他低。換言之,不能有人俯視泰皇。總理去到泰皇跟前時,也要俯伏在地。這相當於中國古時見皇帝要三跪九叩。
    泰國人當時覺得這天經地義。外媒若刊登泰皇高度低於其他人的照片,會被沒收該期,甚至不排除會收回記者的簽證,相當於驅逐。
    泰國人當時愛戴蒲眉蓬是出於真心,相當於英國人愛戴ERII。只不過蒲眉蓬的兒子是紈绔子,不學無術,也不愛民。國人其實喜歡蒲眉蓬的大女兒,無奈皇位只能傳給男性。因此,年輕人才借普選來推舉以削泰皇特權為號召的領袖。無奈軍方緊抓上議院,藉此來DQ最多議席聯盟的領袖。
    這當然很反動,但也說明,國家重大的改動不能像收購公司那樣,由51%的股東踢走49%股東來完成。
    有趣的是:最大黨的後生領袖被禁做總理後,長期流亡的前總理他信相信會於日內返國。是否最保守的軍方在最自由派後生和中間偏右派之間,兩「害」擇其輕?他信逐漸年邁,能夠返國是好事。希望泰國的後生吸取今次的教訓,避免一步登天。
    3.柬埔寨38年長的總理洪森請辭,由西方留學歸來的40出頭兒子接班。是為亞洲東邊繼北韓/朝鮮之後,第二個非君主制的世襲國家。西方自然希望受西方教育的第二代改革國家朝西方靠攏。但聽老父的口氣,似乎會垂簾聽政。
    柬埔寨是中國在東南亞最堅實的盟友,可信是靠中國經援來支撐。或因此,日前外媒引用衛星照片,說中國為柬改建西南方的Ream(雲壤)海軍基地接近完工,可泊航母,勢將令中國在印度洋甚至南海的海上實力大增,言下之意,威脅西方…。美國甚至說:中方利用柬埔寨海港比南海島礁的軍港更難對付。因為一旦開戰,西方可以炸南海的中方基地,但不便炸柬埔寨的雲壤。
    4.緬甸軍政府總算開恩,讓78歲可能還有十幾年刑期的昂山素姬回家軟禁。希望她保重。

2023年7月27日 星期四

230727四晚1號29°C 89%:盡力無愧


    
杞人不幸憂中,我地既何詩蓓唔係幾好彩。昨晚在日本福岡世錦賽出戰個人的殺手項目200自,幾名頂尖對手出齊,更超水準,頭名破世績,將她壓落梗頸四(右圖取自230727ST)。
    剛才傳來何女在個人並非最強的100自入到聽晚決賽。祝佢好運。聽晚週末,如果有商場、酒吧直播,打氣時要注意行止,唔好忘形。
    Google話,昨晚創世績的澳洲女Mollie O'Callaghan 19歲,排第二的澳洲上屆奧運金牌得主Ariarne Titmus 22歲,排第三的加拿大女Summer McIntosh更只有16歲。此外只怕還有美國後起之秀等住上位。我地何女26歲。
    游泳訓練一來費用昂貴(試想要清場,留俾三幾個運動員用),二來唔知係唔係因為體型和皮膚油脂,素來係白人強項,其他種族逆水行舟。黃皮膚的中國人和日本人總算贏到個別項目,棕紅和黑色皮膚的人種幾乎從未問鼎三甲。
    美國是體育王國,黑人恐怕佔美國奧運獎牌將近一半。但記憶中,美國從未出過足以打入奧運決賽的黑人泳將。這肯定與歧視黑人無關。
    我記憶中只見過一個黑人站在奧運游泳決賽跳台上,也就是8名之內。但不記得是哪個國家。
    何詩蓓出身富家,以混血身份入讀本地中學,會考中文過關,好難得。去美國留學受訓成長,陽光性格,努力不懈心理素質好,勝不驕敗不餒,永遠笑得燦爛。但全球80億人,發達國家的的白人也有4-5億,長江後浪推前浪。
    呢位香港女兒肯定會博到下屆奧運,我地要支持佢,放手去博,盡力無愧。

2023年7月26日 星期三

230726三午晴32°C 73%:愛校苦盡甘來

       事主未露臉,也就還有人《尋秦》。但今晨港報說:雖不當外長,仍屬職位更高的國務委員,亦即最年輕的國家領導人。若此,婚安、國安的傳聞應屬烏有,或確是貴體違和。、
     中國一向以發展和維穩為國策,英文所謂carrot and stick,用辯證法說,亦即金庸筆下的雙手互博:雙拳輪番制約另一拳,以求取均衡。但當然是發展為主,維穩為次。
    西方強調的資訊透明,尤其是政治方面,從來不是中國施政的目標。如今外長不露臉一月後公佈免職,已較前快。49年後發佈最快的政治大事,怕是76年9月捉拿四人幫。當時記得是即日公佈。
    昨港運動國際出賽失利,重劍、羽球名將都在晉級初中段出局。今晚何詩蓓多月來首次與西方冤家鬥最強項的200自(前幾次似乎頂尖對手都缺席),希望她穩守第二。
    *昨港人的大事是國家主席首次回覆傳統愛國名校培僑同學的來信。港報今天解釋為:鼓勵港校加強愛國教育。
    英治下,愛國學校經營艱辛。早期限於英文,大多數學生甚至難以考會考(今DSE)。由於高中畢業不獲承認,只能由左派組織分配加入左派的國貨公司、銀行、學校、工會…工作,薪水怕只有市場的兩三分之一。
    左校出身的人限於學歷、英文程度、收入,當然還有對中國和港英的態度,包括67年暴動留下的仇恨,很自然地彼此交往、組織家庭,內地所謂內循環,與主流社會幾無交集。主流社會也懶理這些左仔左女。
    改革開放前那幾十年,只有屈指可數的左校精英,得以打入社會主流。最出名的是幾位左校畢業後,百中無一考入港大,最後晉身立法局/會的議員。其中一位被記者追問是否地下黨員時,請記者去問胡(錦濤)主席。
    如今新時代,經國家主席肯定、打氣,左校苦盡甘來。今後相信資源無憂,生源也不缺。記得年前已有愛校學生成為公開試狀元。今後中產父母送子女入學,不僅死叩St.乜乜或國際學校的門,相信也會兼顧愛校。畢竟,他日上內地發展,愛校生會有優勢。八大招生可信也會更多考慮愛校同學。
    余生也早的愛校朋友當然是可惜了,好好培育下一代完成自己的心願吧。我由此想起一位年前離世的舊同事。希望她的先生、子女順利。
    *日前有家庭慘劇:中年4姐妹據說賣樓起爭執,在公屋單位裡動刀兼點火。目前已知2死2留醫。死者包括4姐妹裡行為最激烈的。
    年來看社會新聞,常見有人激烈的反應。社會新趨勢?
    *有港女自加拿大飛東京,在成田機場被搜出日本歷來第4多偷運入口的毒品。如今利用全球化,坐飛機之便運毒份屬常態。但帶毒的通常是窮國人,為一千幾百美元的酬勞博一博。港人已相當富裕,毒販很難收買,何況是從富裕的加拿大,而不是從毒源的中南美飛東京。此女不簡單。

2023年7月25日 星期二

230725二晚31°C 72%:外長還是老的辣

    外長神隱今滿月,正式去職,由前任回朝。
    原因不明,且看會否透過非正式渠道以應對八卦。
    回朝的大外長現年69,恐怕只做一兩年,以便物色可長期接任的後輩。
    中國被西方逼得越緊,越要靠外交突圍。在政府各大部門裡,外交在可見的將來仍會是重中之重。且看誰能勝任。
    *8大國安通緝者,是否最好在外主動與港家人脫離關係,並且以合乎港法的方式記錄在案,以免在港家人不自覺地受累?更務須提醒在港家人,非必要勿來聯絡。
    所謂「非必要」指家裡萬一有不測之風雲,彼此通告一下,國安法應可通融吧。
    但通緝者若在外上網發表視頻,在港的家人牽掛其健康,不時收看,留言Miss you,當局是當作一般港人上網看海外異見,還是說與通緝者聯絡?
    通緝者在港的家人被帶署問話,或可看作當局藉此提醒在港人士,勿誤觸法網。即使在港家人此前與流亡者有過聯絡,經當局當面提點,今後可望避免,官民都省得煩。
    *台藍營敲定侯男出選總統,可見百年大黨之無奈:力求擺脫上一代的精英形象,貼近民眾,但實在沒有這種人才,找來找去都像市井。以前居高臨下俯視民眾,現在反過來趴在地下仰視民眾。
    更麻煩的是,與侯男同黨的郭富似無意放棄。但看其講話,錢遠遠多過腦。
    相對來說,白營的柯男政治上比較有腦,更勝綠營賴男。不滿綠營現任的年輕人似乎Like他。但中間票是否足以抵銷綠營在位的投票機優勢?

2023年7月23日 星期日

230723日晚30°C 81%:挾體育以自重?

    昨週六本想介紹一齣日劇,但晚上看戲打發了。
    首先恭喜曼聯,在美國友賽阿仙奴淨勝2球,而且冇拖泥帶水。
    我的直覺:下月開鑼的英超新球季,曼城仍坐亞望冠,曼聯上番三甲,阿仙奴落番第五、六,車路士稍好過上季。
    如果問我鍾意英超邊隊多的,我會話曼城。唔係因為贏,而係穩定,比較合作,少勞嘈。
    近日更神奇既係美斯。首次為美職上陣,末段後備入替,竟然在補時第4分鐘射入30碼既罰球,為班主碧咸贏得2:1。希望係佢新事業既好意頭。
    鍾意運動、捧體育明星本來好正常。但過去呢二三十年,國際獎牌似乎成為本土自豪、遺世獨立、爭取國際好感的象徵。
    念得出既運動,只要西方有人玩,我地都有人投身。不久前,有冰棍球員訴說社會支援不足。亞熱帶地方,玩ice hockey唯靠溜冰場,練波比賽時,要請走人數多得多的溜冰愛好者。700萬人有幾多資源可以撥俾恐怕只有700人玩的一種球類?
    但原來香港真係有冰球隊,而且係青少年。日前出國際賽,與對手在場內群毆,全港方知。我對ice hockey冇乜興趣。但早期在美國先後住過十幾年,入鄉隨俗,對於當地的四大職業球賽,略知一二。
    Ice Hockey係四大之末。比賽時,最吸引既唔係技術,而係幾乎每場都群毆,雙方用冰棍互bok。這已成為冰棍球的標準劇目,觀眾預咗,萬一唔開片,反覺有所失。正因為群毆已成傳統,球員都明白分寸,bok身體邊部分唔會傷。大家都靠開波開飯,打交係加料愉眾,唔係攞命。
    冰球之前的美國三大球類應該係:棒球、籃球、美式足球。
    棒球被視為美國國技;籃球就無須費唇舌。
    美式足球American football係按美國文化改裝既英式欖球rugby,不能稱為欖球。所謂美國文化主要係加強「力」的成分,講穿就係暴力:球員穿上內有金屬支架的盔甲,俾能加強衝撞力度而避免嚴重受傷。說白了,美國人覺得英式rugby唔夠喉,故此幾乎冇人打。因此,國際上英式7欖,幾乎未聞美國隊贏過大獎。
    反之,英式7欖隊如果著美式足球既盔甲同美國隊打,怕好多人被抬出場。
    這兩日本港同樣有兩宗體育消息,多少彰顯了港人這方面的心態。
    1.港終於有足球員得以在港人最愛的足球王國英倫落班。但你念到係邊級嗎?
第6級,亦即1超2甲3乙4丙5丁6戊(其實我唔知係唔係叫戊,話唔定居間有預備組、青少年組之類)。入第6組都見報,港人需要的心理慰藉可想而知。
    2.少年跳繩隊在國際賽囊括幾十個獎牌。唔怕講,我唔知道呢次總共有幾多獎牌,又按年齡、身型分幾多級。但看港媒報道,可見港人幾緊張。希望奧運快的加埋跳繩啦!


2023年7月22日 星期六

230722六近午晴31°C 71%:暫無料,但解謎應不遠

    不見外長,外記死追。外交部女發言人17日週一稱〈無訊息提供〉
    當日雙方4問4答依次如下,好事者謂之「毛寧兩可」:
    Q1.外長的現況-A1「沒有可提供的訊息」;
    Q2此刻外長是誰-A2「查閱中國外交部網站」;
    Q3外界傳聞的真偽-A3「我不了解你說的情況」;
    Q4外長健康的傳聞有否影響到外交-A4「中方的外交活動都在正常進行」。
    外記逼不出想要的答案,自然嘀咕。但發言人所說的可信合乎事實。
    最厲害的是A1「沒有可提供的訊息。」注意:不是說沒有訊息,只不過「沒有可提供」給外記炒作的訊息。而且,措辭平實,並非對抗性的「無可奉告」。其實,說白了,這種訊息,發言人即便有,也不會告訴外媒。
    但反過來,發言人說「我不了解」,很可能是實情。黨紀是鐵律。有關外長的重大傳聞,可能要政治局委員甚至常委才獲通報。
    至於說中方的外交在「正常進行」,可信事不離實。香港特區以往換人,不也對記者說:「鐵的衙門,流水的官」?這次即便外長未上班,中央外事小組主管、常務副部長、多位副部長、駐外大使...早就加班頂上。此外還有對外聯絡、國安等中央部門在幕後支援。
    當然,外長的同事辛苦了。但現階段,外交肯定是重中之重,連國防都是後盾。誰都要卯盡全力,冇得er!
    客觀上,有關的傳聞相信開謎不遠,給點耐性吧。

2023年7月21日 星期五

230721五近午雲31°C 76%:Friday睇天氣

    又是打工人的”Thank God, it’s Friday.”但我作為老人相反,週末減少上街,免同後生逼。
    有媒體愛炒天氣。眼見官方預告長達9日,一預示有大變動,一周前就煲上頭條。看似愛民,但在鋼筋森林的環境裡,用天氣來上綱上線,客觀上是挑動市民嗌定先,削弱其承擔力。
    唔使出AI都估到:今日係香港,因為天氣而死人最多的,唔係打風落雨雷暴,甚至唔係酷熱下露天開工,而係酷熱下行山。但又唔能夠怪艷陽天,因為佢冇鼓勵你大太陽行山,而係的人有ego,要挑戰自己。
    我地而家最叻就係凡事叫苦,怪社會,怪公家…,自己冇責任。所謂的責任可能不是「physical」的,而是「meta-physical」的,心理承擔力脆弱。今人既阿爺當年也許忍到死,如今則反過來棄忍,責任永遠在外,內在冇問題。反之,自己有丁點成就就煲上天,ego無限誇張。
    再就反過來遵從progressive思維,鄧小平話齋唔信邪,勇於挑戰,Nike話齋:Just do it.總相信自己內在的潛力,一定可以戰勝。傳媒最愛煲這類成功的新聞,因為政治正確,滿足人的ego。但誰知道會否刺激了一些人去超出自己的承擔力,釀成後果。
    前日DSE放榜,有考生跳樓,我冇睇內文。但好在媒體標出了死者父親的哭訴:「我冇逼你呀!」否則怕會被lynching。 

2023年7月20日 星期四

230720四晚30°C 74%:請勿聖女貞德

    即日的焦點是:8大被通緝的流亡者裡,繼上次有人在港的家人被約談,今再有2人的親友被跟進。而且,這次不排除有人會受牽連。
    至於這兩天的頭條人物,怕是連日上庭的「35+初選」案一位女被告。英式觀念清晰,條理分明。更開始適應新時代的形勢,答辯有理得來有節,並非硬defy。
    年來一直想講:這方面的案子少說也有千宗,知名的被告豈止一百,男性居多。但看庭上表現,最執著、最熟書、口最硬、最無畏的都是女的。
    更有一位「聖女貞德」。大律師出身,年來在獄中一再求翻案,甚至提反告。一上庭就引經據典,有真理在我、寧死不屈的氣勢。有八卦說,此女的愛人是內地人,目前也在服刑。
    庭上最「厲害」的都是女的,或因很多男的走咗,包括一些大狀。但女的留港直面裁决,也顯示她們的意志和執著。
    並非扮liberal,捧女性博討好,我真的覺得:在危難關頭,女遠比男堅強。她們並非不明白後果,但比男性有毅力、原則性強。這許是母性?
    男性或從小被教導以現實為重、衡量得失、搵錢養家、出人頭地….因而,眼前的利益(例如至少認衰博輕判)有違長遠的理想(例如政治)時,先照顧眼前。所謂留得青山在,哪怕沒柴燒。
    但換了從原則、公義…角度出發,為脫/減罪而妥協,是出賣良心和法治。耶穌被公審時,只要否認自己是上帝的兒子,就可以免釘十字架。但他認為自己的確是上帝的兒子,不能為了活命而否認。孟子話齋:自反而縮(真理在我),雖千萬人,吾往矣。
    任何時候,總有兩端對立的人生態度。你近邊頭?
    但香港最好不要搞出個聖女貞德、蘇格拉底。

2023年7月19日 星期三

230719三晚29°C 86%:前博的後續

    趁日間的空檔,交代兩個前博的follow-up。
    1.外長之謎:西媒窮追,外交部回應,昨港媒有轉述。總的來說,言辭得體,但未解疑慮。
    2.台灣的問題:
    前博說前一位總統「藍馬」睇得唔打得。其實,現任的「綠蔡」也一樣,掌台3.5年唯抗陸,絕少經世濟民。陸方近年無疑步步進逼。但我不敢說,蔡女上任之初,兩岸是誰先出手,激使對岸反彈。這次蔡女指定接班的賴生,看來也是抗陸掛帥。
    抗陸是綠營的本性。90年代靠反對大陸來台的國民黨贏得政權,領袖都是反陸的本島鬥士,眼裡只有政治,善於上街鼓動民眾、在議事殿堂爭拗...。深入基層、關顧民生非他們的本性,更不要說是建設、發展。以綠營看,大陸拼來拼去都是經濟,無理想可言。兩岸的政治觀若本質上對立,也就只有鬥。
    若此,綠營無論誰當選,都與大陸冇得傾,最多只是少點刺激對手。
    對大陸來說,棘手的是,台民的主流將綠營視為國族認同的標記,有如香港的本土派將街鬥視為港人自主的象徵。不去掉綠營頭上的國族光環,台民很難客觀地看待兩岸的羈絆,放下部分對抗,與對岸重建共同點。但綠營最怕兩岸緩和,自己居中淪為棄子,必拼死抵制。
    誠然,大陸的政治路線,包括香港近年的發展,讓綠營得以利用,聲稱「香港的今天,就是台灣的明天」!陸方如何化解綠營的「狼來了」策略,很考政治智慧。
    今晚暫時說到這裡。
    最後提一句:拋開綠營反陸的王牌,以更廣泛的角度看台灣:相對星、港2個華人小社會,台灣長於政治,短於實務。效率最弱;但反過來,文化最強,文青多,文創棒。實務與文創在現實中位於座標兩端,魚與熊掌。港vs台各勝擅長。只不過限於政治,兩地無法互補,要反過來競爭甚至對抗。
    2019年過後,過萬港人出走台灣,就是迷於其文創和人情,以為適合自己生活、子女成長。這就是港人的simple and naïve。港人外遊行勻全世界,但只求食好玩好,絕少看看當地人怎樣生活,與自己在港怎樣比對。
    去台灣旅遊時看過當地人生活的話,就知道文創勝地相對於香港這個經濟城市的長短。
    除了經濟和效率差距,港人也從來不留意:香港歷經150年的英治,公文幾乎100%用英文。台灣相反過去400年(這是台灣去中國化歷史承認的大陸治台時間)由大陸政權管治,公文幾乎100%用中文,很多表格甚至直寫。就這點,港人移民去台灣的政府機關、銀行、地產經紀(台灣甚至用日文稱中介)、律師樓…辦事,就很不習慣。看來小事,但長期就形成隔閡,難以融入對方的社會。
    港人移居台灣而沒有語言隔閡的,大概只有極少數靠中文開飯的,例如博主這種新聞人,還有作家、…。
    就此打住。Good night.

230719三近午29°C 86%:一部考耐性的悶戲

    「阿信」田中裕子步入老年(現68歲)後,連演幾部老人戲,形象都是堅強的女性。予我印象最深的是演3.11大地震災民,家園被毀幾年後,居地仍未解封,就私自返回住處,要討回原來的生活。
    幾部戲裡,以·昨晚看的《我啊,走自己的路》(右圖)最悶,相信很少人捱得完2hr18m。幸虧是在家看,可以每十分鐘起身行個圈。
    講老婦的丈夫早過身,兒子定居外地,女兒雖然住在公車可及的範圍,但無事不登三寶殿。
    主角不但獨居,而且堅持自主,不請人幫忙,不社交,冇朋友。唯一的興趣是研究遠古(所謂xx紀)的生物。除了去醫院覆診,圖書館是唯一經常出入的公眾場所。
    整整2hr是主角回想自己一生,由幾歲嫲嫲錫她,長成後父母為她定親(成年的角色由當紅的蒼井優扮演),她悔婚出走要做新女性,去東京打食肆工,爱上後生食客,共結連理,恩愛湊仔…。
    但戲裡沒有怎麼說丈夫為何英年早逝、一對兒女怎樣長成離家,而是全時間講主角夜闌人靜獨自brooding。但不時在她身旁穿插三個扮相類似小丑的主角「分身」,代表她人生中不同的面相。
    但看完都不明,主角並非宅女,為何要遺世而獨立。她起居正常,打扮符合日人的neat and clean,舉止大方,經常外出,有自用車,只不過同人冇乜兩句。
    直到劇終,主角才算接受一位年齡相若的女圖書館員邀約,一起參加一種活動。也許表示主角開始融入社會。

2023年7月18日 星期二

230718二晚29°C 88%:持平的局限

    國教廣播豁免英治留下的節目公平條例,既有必要,也是應份。
    任何國家都維護國安,其中的正與錯黑白分明,本冇所謂持平。
    香港難道要電視電台一講完維護國安,接著用同樣的力度要市民質疑國安?
    公共訊息持平本來有理。香港以往的問題是:播報新聞時,有意無意地按字面解釋「持平」。說得極端些:「持平」係我鬧完你「最衰」,要即刻贊番你「最好」!因為(-10)+(+10)=0!問題係我鬧你個時,神情擺明憎你;贊你個時,邈邈嘴看似冷笑。
    電視電台當然冇我咁蠢,而係先播出贊成的看法,接著播一個有保留的意見。但所選的贊成意見講得比較好,另一面的意見聽來比較弱,又或者反對者的外形不及贊成者討好。咁你就明白:該台想幫邊便。
    香港現已由後英治時代轉進中治時代。英治遺留的法治架構縱可繼續用,但很多基本觀念怕要去除普通法觀念內的絕對性,例如無罪推定、舉證的重擔悉歸控方….。並非說不再適用,改用內地的法律觀。但在14億人不同法律制度的大環境下,可能不再100%按英國觀念辦。
    本來想藉此講台灣綠營,以免前晚的博文好像幫綠營罵藍營。但已經10點,擱筆看戲以鬆弛神經。今晚想看完田中裕子超過兩個鐘的《我啊,走自己的路》。

230718二黃昏30°C 82%:5* to 日劇《Fixer 2》

    昨周一,今年首掛8號。但聲大風小,對市區幾無威脅,唯造就3日的長週末。
    昨本欲上博,但碰上日劇每週更新一集,肉體也就軟弱了。
    近年日劇變差,每季難得有2齣可以由頭看到尾。不料,今夏新上的政界黑幕劇《Fixer 2》(局中人第二季)多年來最精彩,更勝第一季。
    擔綱的唐澤壽明(右圖中最大的人物)屬冇內涵的靚,我以往不Like,這次總算演活了一個正邪之間的政治玩家。但真正精彩的是:70代老戲骨西田敏行(圖下排右三),60代的小林薰(右圖下排左四,港人相信最愛他的《深夜食堂》),50/60代之間的鈴木保奈美(圖下排左五日劇經典《東京愛的故事》裡人見人愛的莉香),冷面中女江口德子(右圖下排右二,《本澤直樹2》)。風韻中女內田有紀(圖下排左三)也出色。
    唐澤是神秘的巨富,吃過政界黑王國的苦頭,拉攏日本第一位女首相+電視新聞女主播內田,進攻西田(統領政&黑的「大老」)+小林(執政黨話事人)的政黑勢力。唐澤天馬行空,西田深不可測,雙方明槍暗鬥,好睇過《三國》。
    第一季還帶血腥情節。第二季到第三集都是鬥橋,甚至面對面攤牌。此外,唐澤約見KOL內田,提出她做夢都沒想過的政治offer,兩人含蓄的日式對白和眼神,蔚為經典。
    但情節就不說了,只能說twist多、說得通,留待大家自行評說。
    《Fixer 2這兩天連增2集。只怕要兩周後才再update,期間要找其他戲看。
     本季日劇以《本澤直樹》堺雅人為賣點的巨製《Vivant》,第一集也剛上網,仍然講大企業經營不善。請來阿部寬、松坂桃李、役所廣司、林遣都等一線男星烘托。第一集長1.5hr,我看了大約一半,《本澤直樹》式的誇張喜劇,繼續賣堺雅人式的「萌」,還有中亞風光。感覺上拖長,怕沒有耐性看完各集。

2023年7月16日 星期日

230716日晚27°C 87%:台大選去綠逆水行舟

    周日全日掛3號,但其實風不大。午前外出買飯,熱而翳。但看預告,返工人聽朝有望放半日。
    政府今日再派2千。我未使嗮上次派既3千,冇份。平時買餸多幫襯菜檔俾現錢,又冇咩機會光顧連鎖快餐。單靠2蚊一程既公交,都幾難完成任務。
    一直想講台灣,但總俾其他話題岔開。今天趁蔡政府在任3年多來,首見陸團登台,完成這個心願。
    應馬英九今春登陸祭祖,陸生回訪理所當然。但以兩岸知名的學者帶隊就夠好。由黨委書記領軍、奧運冠軍充頭,只怕平添綠話題。
    或想為陸客沖喜,台媒近日爆出兩則傳聞。但未見港媒轉述,真假難料:
    1.此前幾乎每日迎客見報的外長,突然神隱,至今已三週。初說官體違和,後來傳聞與一位內地背景電視台但有間諜嫌疑的在美主播有關係,後者已誕下麟兒。
    Really?西方圍堵中國沒有十年也有八年,圍得越來越近。中方靠在國際上連橫合縱來突圍。但西方這次行動比較一致,不少本來中立的國家受裹挾。中方卯盡全力仍顯得被動。
    看見報頻率可知,政府各大部門,近年最忙碌的恐怕就是外交。中央主管、外長、駐西方大使馬不停蹄、發言人,邊握手邊回敬。
    外長此前係駐美大使,專長與頭號「反華」大國鬥爭。回京坐正後,天天要應付西方的攻勢,真有餘暇來發展其他關係?甚至忽略國安?再說,升任外長前,肯定經過全面的vet。怎會上任後才被對手引爆?
    傳聞二是:軍方有未滿40歲的天才AI專家在京因車禍喪生。
    軍事科技專家車禍喪生或有其事。但所謂 「天才」純屬口語,並無客觀標準。此人具體有何成就?又是否irreplaceable?
    更關鍵的是:車禍純屬意外還是被人針對?但中國守護國安照理遠勝俄羅斯,很難相信有外人敢來華實施MI。
    這兩宗傳聞,怕只能等陸方來澄清。
    對2,300萬台民來說,今後半年最頭大的是明年1月的總統大選。期間,「陸軍」難免會顯些威風,但台民相信已習慣。
    目前暫時係藍侯vs綠賴vs白柯的《3男演義》,中獎率以我看是1:5:4。
    但有第4男郭富見藍侯贏面低,有意代之。這大概是今後一頭半月最受關注的事。
    我若有票,也不撐藍侯。聽其言觀其行,這位市長(台灣多數市的人口只相當於大陸的縣)似市井多過總統。獲擁戴參選,正說明藍營素質的變化,想要擋住台灣綠化,緣木求魚。
    國民黨在台專政初期,用人延續大陸時的習慣,主要是黨國元老的後代。所謂的「四公子」亦即大陸今之紅二代。接著中後期開放給宋楚瑜、馬英九這類父輩為蔣家隨扈的後代,類似毛澤東警衛的兒子。
    但與大陸不同,台灣當時一面倒崇美,就如大陸拜蘇。蔣家提拔的人才一律送去美國名校鍍金回流。宋、馬都是美國博士,而且可信是讀出來的,並非買來的學位。
    看馬英九主政8年可知,貌比潘安,身心健康,朝氣滿滿,親民廉潔,與其前任綠營陳水扁的小家sneaky剛好相反。但客觀上,素人總統言辭笨拙,無決策力更無執行力,睇得唔打得。
    4年前藍營改捧韓男,今年進而捧侯男,都與國民黨專政時代的精英路線剛好相反。韓男市井到還未投票選總統,就登陸伸手討優惠,以證其當選後,台民生活將會遠勝綠營當政。客觀上,他若當選,大陸也許真的願意長期供養這2300萬同胞,確保其不走獨。但以台民看,這豈非對陸方舉手「投降」,改領終身領失業金。這口氣咽不下!
    因此,遠在投票前,民意就已確定韓男出局。藍營能夠接受這種候選人,顯已由貴族子弟朝向市井「下流」,無理想可言,點與綠鬥?
    藍營如今八年後推舉侯男,繼續朝「下流」發展。以你看,他出得了廳堂?
    上文說3方的機率1:5:4,純屬在賭桌旁觀戰的感覺,未問過AI。賭仔只看輸贏面,懶理有冇意義、道德上正不正確,無關貶藍抬綠,更非為獨作倀。
    但若郭富取代藍侯代藍出征,上述的機率或會是:2:4:4或2:4.5:3.5。
    非藍非綠的台民或寄望於白柯。但冷眼看,恐怕還要算入綠營執政二十年累積的樁腳。早年國民黨獨尊時,就是靠在位者(美國所謂incumbent)的既有優勢來壓住反對者。一句話,在位者利用最後的權力,推出優惠選民的措施,間接為本黨拉票。
    因此,白柯也許有頭腦有道理,但在野加上黨的規模小、歷史短,想取代綠營仍是逆水行舟。 

2023年7月15日 星期六

230715六晚1號30°C 76%:我為什麼看不完國劇

    今天有一則趣聞:ST〈製晶片劇情惹爭議 《我的中國芯》臨上映叫停〉。
    原定短期內上網的愛國片,講於今網絡世紀,西方拒絕對華提供電子設備運作所需的「芯片/chip/晶片」,包括其生產設備(所謂刻光機),以防被中國趕上。有民企響應國家號召,集中科技人才,自主製成先進芯片,突破了封鎖。
    片名藉諧音(普通話芯、心同音,粵語碰巧也相同)弘揚民企和科技人才的「中國心」。
    但網民聞訊後,按例有人拍手有人冷語。或因此,片子臨時押後上網。
    反應兩極是舉世網民的通病,中國亦然。14億人裡有10億網民,1%都有1,000萬=1.5x港人,1人俾$0.1都夠你食。因此無論發乎內心或譁眾以博click,總有人以兩極為標榜。
    片子既未上網,我看的是ST的報道。但見報的該片海報(見上文鏈接),正好說明國劇我看不下去的原因。
    海報上一眾站立對著鏡頭的男女,可信是片子裡的英雄。你覺得:他們像Science Park的科技人?還是香港舞台上的Mirror和Collar?
    在後現代社會裡,姜濤/Anson的貢獻不一定少過同齡的科研精英。但這兩類人的形象可以互換?
    ST刊登的這張海報,是國劇和韓劇普遍的形象。不論講律政、警匪、醫療、企業、學校…,海報上都是一眾韓式窄衣窄褲窄鞋20+俊男美女或坐或立。看街頭黃子華為匯豐拍的廣告即可知,片商此刻甚至不必集齊這群兿員造型,只須請AI call出電腦裡各兿員的形象庫,就可以修改成這種完美的海報。See one see all.
    但我太冇創意,無法想象姜濤買咗樓揾夠後,唔係退役同阿媽遊世界,而係脫下舞衣,入大學披白袍讀engine,再上前海戴「大白」頭盔,進入晶片實驗室和車間。以此角度看,有些網民倒說對了:這部新片的確帶有美麗的想象,不僅盼望我國科技超前,也幻想我們的年輕人有飛越行業的特異功能。
    我明白自己太老土。現正努力扭轉心態,盡早拋開Steve Jobs個種黑T黑牛仔褲的美式科創形象,擁抱東亞的新時代象徵,以免為社會唾棄。

230715六晨1號32°C 71%:「小事」與大事

    連日酷熱後,即將山雨欲來風滿樓? 
    有1被通緝者的在港家人被帶走問話,「小事」也。
    1.此人在8通緝者裡名氣最大,在外可能也是最活躍的,被視為標桿,藉以震懾亦屬常理。
    2.反過來,又怎知幕後沒有被收集到他與在港人士的往來,即便純屬祝節慶生的問候?
    國家明言:無網安就無國安,全天候關注港有關人士的對外,尤其是5眼的訊息往來,難道不是國安的責任?
    反過來,關注者藉此高呼狼來了亦屬慣性。官民都是盡本份。
    如今已過了幾天,社會回復平靜。好事!
    希望此8人在外無論做什麼,一人做事一人當。勿連累在港親友。
    
    *這兩天真正的大事,反而是懲教3人涉嫌姦醉娃、4同事从旁助興。1宗重大的刑事案涉及紀律部隊7人,苦主在無知覺下受害,前所未聞。
    由此怕更會引起遐想:懲教員下班後如此魚肉良民,上班時點對待本來就失卻自由既監躉?
    點收科,好考驗新時代的香港。 

2023年7月13日 星期四

230714四晚31°C 74:煙民最怕「余生也晚」?

    大艷陽天,連係室內望出街都覺得charn眼。中午時分,港台網站打著34°C。新例下,戶外無須開工了吧。
    今晨是我每月一次分秒必爭的公事。但清晨當局網頁開放受理那一刻,撳極電腦的網頁都打唔開。慌亂之下,只好改用不擅長的手機。好在事前裝咗「智方便」,可用指紋登入。忙亂了幾分鐘,包括要翻出難得用的信用卡付款,才大功告成,確保下個月可繼續享用我近年唯一每週都依靠的公共服務。萬一報唔到名,就成個月都冇著落,身體質素肯定也會下降。感恩!
    近午有港媒引述日本達人(專家),教沖即溶咖啡:水80°-90°,先落少少水搞搞,然後先加滿水。
    碰巧家裏的小米電熱水壺有溫度指示,我試咗一試。係唔係好飲的?Maybe,心靜自然涼,口清自然美。或者,以後都係咁做。
    但係達人冇教:點加奶同糖。我唔係咖啡家,兩樣都加。只管咖啡粉,唔理奶糖,肯定差的。不過,唔理得咁多啦!我呢個年歲,但求健康平安輕鬆,其餘只是錦上添花。
    *就吸煙的問題,有損自己和身邊人的健康,持續收窄公眾範圍、加大經濟代價,用煙稅補貼煙患的治理…,絕對合乎公益。但以某個Y年作為後世不得再買煙的分水嶺,在理據上還需多點創意。
    大致從1789年高呼「不自由,毋寧死」的法國大革命算起,世人的生活自由度隨時間而增加。唯塔利班、IS這類幾十年一遇的宗教「革命」,才會螳臂擋車。
    從某一年起完全撤銷前人的自由,就更難想象。說得極端些:cut-off年前夕23點59分落地的哥姐有,緊接著0時1分才爆喊的孖生弟妹冇,他日滿18歲,家裡可能平添風波。
    誠然,禁買不等於禁食。孖生弟妹成年後,可託阿哥阿姐代買。但將同齡人分拆成有權與冇權兩個階層,形成潛在的權利交易,難說得過去。
    我是相對論者,相信權vs責均衡、量變到質變、中庸之道。在群體社會裏,除了生命,不相信人權、民主、自由、個人的身體…等「普世價值」有100%的自主。我如果是美國人,既遠離右翼的libertarian,也不會是左翼的progressive。
    任何一個社會的形成與生存,都是個人將部分私權交託給代表公權的「政府」代行,讓後者集中個人交託的私權來管理大眾、維持秩序和安全的「社會契約」。
    誠然,西方人交給公家的私權較少,個人的自留地較多。公家每次向個人要權,國民都盡力排拒。東方社會相反。中、西這方面的差距尤其明顯,尤其是政治方面,成為角力的根源。雙方都相信己方的制度才是人類的理想,只差沒有一種公認的國際公投來解決。
    但無論東vs西、中vs外,說到底,除了生命,世間沒有一樣事是絕對不可以give and take的。小我俾幾多權大我,留番幾多俾自己,既足夠公家保護自己,又唔至於讓公家得以藉機反操控自己,就係好敏感的give。
    回到吸煙的問題,持續收緊公眾範圍、保護非吸煙者的健康,最終公眾地方完全禁煙,是不逆的公理。但自某一年Y起,封殺所有Y+1、2、3….年出生者的權利, 聽來太怪。為何是Y,而不是Y-n,Y+n?
    為何不是預告:今後10年,每2年收緊一步,直到公地全面禁煙,Marquez所謂foretold?所謂衰嘢講定先,但循序漸進,讓700萬人有充分的時間作打算。
    例如:過去十幾二十年,每隔幾年就收窄公眾地方吸煙的範圍。露天場所為煙民設置了「邊爐」,但始終不採用日本實行多年的「立食」(源自路邊細到冇得坐既食檔,食客要企係高枱邊食),企定食,食完先離開,不能邊行邊食沿途噴,要怕煙者邊走邊留意前面是否有煙民,不時兜路規避?
    香港係做唔到?定怕執法麻煩,多工夫? 

2023年7月11日 星期二

230711二晚30°C 77%:如果中國也有‘宜家’...

    今年真的特別熱?一向怕冷不怕熱的我,近日在家也覺㷫,坐定T恤也濕,夜間難入眠。今晨更破例(上次至少是1年前)開冷氣。
    我難道體質有改善,沒有那樣虛,而不是越老越孱?
    得班上的師兄師姐指點,月來做gym是比以前努力。若真的立竿見影,絕對感恩。更要死馬當作活馬騎,繼續堅持。
    為了一樣家品,今午難得地重臨銅鑼灣的Ikea。原來,客廳部的梳化陣成為市民的消暑樂園。幾乎所有梳化都坐滿人,包括穿校服的學生,唔係㩒機就係傾偈,顯然不是試坐的買家。
    年前新聞說,內地Ikea的睡床甚至有人攤尸。原來港人也學會了。但還算有分寸:未將在小食部買的飲食帶來開餐。不是為Ikea說話:為香港的文明計,酷熱過去後,希望有所收斂。
    Ikea的家品簡潔大方、品種多樣、價格相宜,贏得絕大多數市民的好感。但一如美國的iPhone和Tesla…,我們只會歸功於瑞典的設計和營銷,絕少會俾分中國的代工。
    設計是藝術,深入人內心的需要,令人對品牌產生依賴。代工只是工匠,有工藝沒有精神面。沒有iPhone用戶會依戀富士康生產的部件和流水作業線,更不會因為生產線由中國轉移到印度而不買iPhone。
    還是那句話:內地最愛講世界數一數二的巨型建築和機器(例如最大最強的開山機,最大的海上鑽油台,最長最高的橋樑,最深最大的隧道,入水最深的潛水器,最大的天文‘鑊‘/望遠鏡)。但令世上99%的人依戀的是日常用的「小」物件。香港每天都有上百萬人過隧道,人們會多謝鐵路正點、安全,但不會感謝當年鑽隧道的機器和公司、國家。這並非忘恩負義,而是人之常情。你感激治好你病的醫生,但會否多謝生產MRI機為你確診的公司?
    內地的科技近看可信只落後於美國,但遠看只是政府和工程界的牌匾。誠然,每天都有幾千萬人坐高鐵,但有多少人的生活、家庭被高鐵感動?
    內地重硬輕軟、重大輕小,或出於馬克思主義的唯物,重可見可觸的實物(硬件),輕視無形的非實物(聯合國所謂的「非物質」)。後者不僅是文化、藝術、宗教…等抽象、精神的元素,甚至包括小到不可見的物體。本博說過:中國高鐵的長度超過所有其他國家高鐵的總長。但應對新冠19長時間只有防疫較弱的上一代滅活疫苗。新一代技術的mRNA疫苗比歐美遲來不止2年。
    要說中國人不善於生物技術,我更相信是資源都用在大硬件上,怠慢了微觀世界的需要。試想,如果我們在2021年就有有成本效益的mRNA疫苗,14億國民少很多損失,700萬港人會增加對國家的向心力,發展中世界的幾十億人也會發乎內心地感激。
    不久前,內地有官員說(大意):醫療產品進入爆炸發展期。希望是說:歷經抗疫3年,發現醫療發展不夠後,亡羊補牢初見成效。希望今冬新冠反撲時,港人可以放心打國產的疫苗加強劑、用國產藥治療。

2023年7月9日 星期日

230709日黃昏31°C 74%:真的話,期待

    藏人宗師反叛後流亡印北已64年。88歲的老者既然承認西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是否讓他離開政治,返回家鄉修行,安靜地終老?也算是中華民族大家庭還藏族的一個心願。
    讓藏人宗師最終在印度離開,藏人會視宗師圓寂處為藏傳佛教聖地,此後專程去印度朝聖,就像佛教徒去印度與尼泊爾邊境的釋迦出生地和圓寂地祈福修行。中華民族願見其成?

2023年7月6日 星期四

230706四晚30°C 76%:Depression or what?

    歌后李玟2日輕生至5日離世的經過,今天各報大同小異。而且有明確的時序,不像常見的名人悲劇,不提經過。
    由此的結論是「抑鬱厭世」,很符合流行的觀念:精神disorder日益嚴峻,社會關注不足,要增資源、多教育…。
    生活緊張、壓力大,對精神困擾關注不足是事實。幾乎每週都有這類新聞。但不用說,這方面的信眾和專家學者、醫生、社工…也借勢訴苦,以爭資源、博升ler,過猶不及。
    李玟可信有抑鬱症,抑鬱的確可殺人,20年前的張國榮是最好的例子。
    但看今晨見報的李玟年初以來的表現,她很努力地與疾病搏鬥,自稱鬥士。網上流傳她月前動手術矯正左腿兒時留下的缺陷後,咬住牙根做復康運動的視頻。沒有跡象說她想死。
    而且,她2日下午在家與家人午飯後進入浴室,其後衝出來手部淌血。由此可知,她固然是在浴室割脈。但後來衝出浴室,顯然要麼不堪割脈的痛苦,要麼回心轉意不想死。
    堅決尋死的話,會趁深夜家人都熟睡時來割脈,鎖死浴室的門,甚至在浴缸通電。
    因此,李玟縱或想輕生,但最後關頭回心轉意,還是想與家人一起生活。只是求救已來不及,實在可惜。
    由此看,今晚ST上網的李玟姐姐專訪說得有道理:李玟並非死於割脈。或者說:她既然衝出浴室時還清醒,割脈是來得及搶救的。以我猜:她割脈的同時,是否也服用了足以致命的藥物?藥物才是令她由家人報警送入院,就已失卻知覺甚至腦部死亡,從而無法恢復的原因。
    這些藥物是醫生處方給她治療抑鬱症、乳癌,腿部手術後的止痛復原劑(幾個月的劑量一次過服完,有可能危及生命),還是她私下準備來自殺的?
    若此,李玟姐姐說妹妹輕生的原因有可能:不是疾病(雖然抑鬱+乳癌+左腿手術後遺症很痛苦),而是放不下對前夫的感情。
    是耶非耶,且看傳媒下回分解。
    但可惜了!大好的才能,為人所喜,很少藝人常見的負面傳聞。
我聽她的歌不多,但從她一出道就為她作為香港有史以來第一位全然美式唱功、美式台風的歌手而震撼,仿佛美國的黑人女歌手Sarah Vaugham..落籍香港。當然,這是因為她9歲起在美國成長。但她能夠回歸香港,服務我們港人,我們都很感激。
    What can we say!

230706四午後31°C 71%:No big deal

    特區懸紅8百萬通緝8流亡者,是為國安尊嚴。港媒大做則是職業本能和政治需要。各為其主。
    但客觀上,執法鞭長莫及;此8人也不會自投羅網,其落戶的5眼更不會交人。
    有從政的大狀更提醒:即便與港有引渡協議的10個地方,按聯合國規定,也不能引渡政治犯。
    當然,關鍵是如何定義「政治犯」?中國定得窄,西方定得寬,國際上通常傾向用西方的定義。若此,這8人即便身在中國盟友處,後者怕也顧忌西方的壓力,不便交人。
   值得討論的反而是:其中一位被通緝者是立會議員的家長。女議員雖然年初已公開與其脫離關係,但擔心家人與其有錢銀往來,觸及法網。(所指的相信不是持續的家庭開銷,而是生日禮物、過年利是、偶爾上網代購個人日用品…。)
    由此諗到:如果這8人在港的親友去其居留地旅遊時,順路探訪,告別時留下點小錢、禮物以表關心,會不會像近日陸續被捕的一眾後生,落入法網?

2023年7月4日 星期二

230704二晚30°C 82%: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

    7.1翌日週日,有事去他人家,隨主人看了久違的電視。
    特首專程去TVB,係錄影棚坐定接受女主播專訪。新聞台藉半小時的環節反覆播放。新聞部門的總指揮這次7.1榮獲銀紫荊。
    鏡頭前,特首就記者一個問題講好多,唔係點到即止。看來認真誠懇,用詞平實,少文稿語言。懂得如何表示近民,但未至於市井,這或許就是他的長處,尤其是相對於英治百年傳統下,港大出身的AO。
    這可能就是一年前7.1換屆時,班子裡幾位老頂首次由AO全數改為「武官」的原因。紀律部隊維持社會秩序,從第一天出更就要進入基層環境。這使得他們得知常人的習慣、好惡,與此同時像小市民那樣要走位變通,不像英式文官首要講法:政策一經制訂,就要按本子辦,一步一腳印,留下記錄,確保合法。
    但現實中,政策再好,落實到18區,區內不同的小區,不同的街道、門牌、市民,都可能有不同的需要和反應。再說,一板一眼處事通常不夠快。華人本性實用主義,隨時走位變調,這也就是香港經濟過往成功之道。政策落到地區時,不按本子辦失諸無法,純按本子則肯定得失小區、個別的需要。如今媒體善用「刁民」和例外來博Like。當局若不夠變通、變通不夠快,無論多努力多好心,仍可能失分多過得分。
    當然紀律部隊也有弱點:一些成員長期接近社會低層甚至黑暗面,變得市井俗氣,令理想、躺平的文青看不起。個別甚至染上社會暗裡的陋習,濫權取利。但總的來說,武官較AO接地氣。這是成長背景和工作性質決定的,非AO之罪。
    看特首上鏡接地氣,有沒有露出一絲做作?不敢說絕對沒有,但客觀上不多,這是他成功的地方。
    至於他說5年任滿後,打算笑傲江湖,多陪夫人,補回任內工作太忙之憾。我估,只要過去一年的走勢大致維持,中央實留佢。
    相比之下,其前任同樣打得,用心和犧牲肯定不比現任少。但性格加上幾十年的精英培訓和工作習慣,與地氣始終有距離。政策一板一眼,表達唔夠快,宣傳唔夠活,行動就更慢,不但贏不了常人的心,甚至越做越俾人鬧。
    這無疑對她不公,但政治不是科學,是很主觀的玩意。說到底,民意frivolous,功利如股民,可以翻臉無情。(最佳的實例:邱吉爾高喊血與淚,帶領英國人捱過6年二戰,頂住了納粹,保住了國家。但和平一到來,選民就因為經濟上左傾,踢走經濟上保守的衛國英雄。你的任務完成了,唔該行開!)心理唔夠強、面皮唔夠厚既人玩唔起。
    或因此,前特首卸任這一年,見報的次數可能一隻手數嗮,其中包括被鬧辦公室太貴。
現政府善於宣傳。7.1前夕,有民調說,新政府頭一年好過前任。與此同時,多位司局長企出離唱好。
    客觀上,本屆第一年的確好過上屆。問題是:似乎冇人問點解,雖然原因很簡單。
    說回現任的成功,首先,決定性的因素是中央政策變,帶攜香港。時勢造英雄的因素佔了七八成。餘下才是特區本身的努力。
    前任有4/5任期屬大逆境:1年街鬥接著3年抗疫+法辦千計的街鬥案+國安生效,沒有一樣是市民的開心事。抗疫那3年,700萬人坐困愁城,除了戴口罩、打針,怕只能求神祈禱。
    去年7.1上任的現屆剛好相反。上場2-3個月,中央驟然抗疫轉型,由清零變成高速復常。特區冷手執個熱煎堆,順勢而上。700萬人打咗3年疫仗,日日望和平,如今終於有番笑容,重新上路(外遊、通關、搏殺)。香港也重新大力開放、招商,確立14億人「超級聯絡人」的角色。說白了,自從去年10月以來,幾乎所有的發展都利好。市民唯一不想聽的,恐怕是2019年遺留的案子-唔該你快快趣趣執嗮佢。
    說白了,上屆生不逢時,本屆相反命水好。市民的反應完全正常。
    上屆政府若今屆繼續做,相信也會博得市民歡心。但反應的速度、力度、執行力相信不如現屆,讚賞會少些。

2023年7月2日 星期日

230702日晚27°C 92%:彼此都在試水

MP230702
    昨回歸日高度戒備,還以為當局過敏。原來真有人試水。
    而且有文有武。有年紀與老主教相若的教友捧著有關國安法的標語,在銅鑼灣崇光門外行走;政總附近有似係國旗的物件起火,原因不明。
    媒體的話題不是問兩者可能的後果,而是:當局應對老教友比上月敏感日子溫和。後者一懷疑有人表態即請上警車,即使對方只是穿黑衣,別無舉動。這次派人護送對老先生坐公交離開(當然不再讓其出示帶政治性的物件),而且講明擔心其觸犯國安法。
    記者似乎想引導受眾想:當局應對7.1鬆過6月初那天。
    但這即便是事實,也有兩個可能:
1.7.1吸收了6月初的經驗,緩和了手法,少給人說話;or:
2.7.1是紅日,6月初是黑日。打黑當然比護紅出手重。
    你猜是1還是2?
    答案恐怕要等3個月後的10.1紅日才知道。
    更值得注意的是政總國旗起火。若真有人「玩」,會告公安(毀壞公物、擾亂秩序)還是上到國安?
    看近月的發展應該很清楚:香港既要剎住以往針對國家、政權如食生菜的言行,但同樣重要的是:國家要香港作為對外最開放的經貿窗口,有點像兩百多年前的廣州。
    只要不在政治上觸碰國家,居民在生產和生活上享有比內地顯著為多的自由。最明顯的是:
1.港人無戶籍,像西方國家那樣,可以在香港境內隨意搬遷,無須上報政府;
2.持有護照是居民的權利。除非涉及刑事,特區不得拒絕市民申領護照和離開香港。
    內地同胞在1和2上是有限制的,跨區搬遷、申領護照和出國不是no question asked的權利。
    若此,為了要國際上看到香港的這個自由度,有關方面相信仍在測試國安與自由度的底線,盡量讓西方接納,從而透過香港,與中國享有最好的經貿關係。
    若此,像應對老教友7.1當街的政治表態,將來會否有西方也不容易挑剔的辦法,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