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31日 星期六

140530五晴:北京默認疆獨情報失敗

   明天是大陸兒童節,接著是六四25週年。疆恐陰影下,北京市動員全民反恐(MP頭版頭《95萬人 多大爺大媽》,AD《招攬補鞋佬小販收情報》),間接承認官方情報失敗。但AD提醒了我們,中共過往打《人民戰爭害死無數人民》。
   非專業的監視易誤判,甚至公報私仇誣告。漢人不諳維語、一個維人也不識,為免失責,必然一見貌似維人或穆斯林就上報,不但擾民,更加深維人的仇恨。
   *上次說財爺一臉不屑地要梁國雄「行開的」《差矣》,並非說梁挑釁有理,而是上位者應表示風度,內心再不悅,對外也只能借幽默來卸力。態度輕蔑有失身分。
   他後來改說:「退休保障是有需要檢討,但不能以此來要挾預算案」。這就對了!退休保障和政府預算都是他的政策,在兩大議題上一進一退來化解進迫,合情合理。
   他真想回敬梁等三子開會時喧嘩、舉牌、衝前、擲物的慣性,要用大眾文化。例如:狀似惋惜地說:「離離去去得一招,觀眾好悶呀,俾的新意啦!」

2014年5月30日 星期五

140530五晴:陸客佔LA話都冇咁快

陸人佔LA(AD)
   從社會風氣得見人的質素、國的精神:AD《7,000土豪旅團 洛杉磯升五星旗 狂花5.4億》(圖)。大馬華商設在廣東的保健直銷企業「完美(中國)」請7,000員工去美國LA開年度研討會。據說人均刷卡1萬美元,是一般陸客在加州消費的四倍。
   LA一向地廣人稀,現突然萬人空巷,怕逼爆很多食肆、outlet、掃清很多貴貨。不好意思問當地朋友有何感覺。
   大陸人與港人的差別是說到做到,不像「佔中」口水多過茶。這種發展先後階段的行為差異,是港人這十幾年逐漸在經濟上輸給大陸,不忿於「劣幣逐良幣」的根源。
   其實,炫富是社會久貧後暴富的必然。大陸人現在的行為,日本60/70年代由戰後廢墟火鳳凰重生、港、台70/80年代富不可方物後都經歷過。問題是大陸精神文明喪失殆盡,財富成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加上人口是日、港、台的10倍到幾十倍,所形成的衝擊力和持續力成正比。這類畸形將陸續有來。

2014年5月29日 星期四

140529四晴:他山之石與滴水藍天

港將拍賣的《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1811年嘉庆16年绘)
   地鐵落成運作早期作為香港效率全球最高的象徵到30多年後的今天慣性脫班、延建,與此同時,多名市民以莫須有的理由懶履行審訊許仕仁案的公民責任。巨大的落差是香港敗落的寫照?患癌還是糖尿,能根治還是只能舒緩?
   崔世安剛上電視宣布撤回特首/大官離補法。澳門年年加福利、派現金,全球羨煞。但一條「離譜」激起2萬(民間說)/0.7萬(警方說)人上街,按人口只是港1/14計,規模不亞於03年的「七一」倒董。沒有什麼更能說明「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
   惜先父不諳世情。57年帶我持單程證由廣州落澳門再偷渡來港。當時合法抵澳後,若攞個身分證才來港,我如今就有賭場的貢獻來幫補。但當時與港相比,誰知道澳門會有今天?
   中韓相近日相遠:韓國人命災難層出不窮(沉船死300人,商場起火死8人,老人院縱火死21人,地鐵有人自焚),與中國同屬「全力拚經濟卻將安全擱一旁」的病。雙方都是失序的繁榮,只不過韓國規模較小、沒有那樣離譜(我用過四千多元的阿Sam手機,轉眼就燒了叉電port,自此「避韓」)。
   韓國原來因意外死亡的人數佔死亡總數12.8%,高踞發達國家前列。韓媒說,諸多災難或與激發70年代「漢江奇蹟」與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經濟V型復甦的「快點快點」(ppali ppali)文化有關(台報)。執法不嚴是韓人的文化,官員視安全為次要。中韓顯然都急於快速達標,忽視安全,中國文革所謂「經濟上天,安全落地」(借用中共當時罵「蘇修」的「衛星上天,紅旗落地」)。但韓國大男人會否歸咎於第一次由女人當權?
   AD同日引述阿信屋老闆說:「同日本做生意一切講個信字,但同韓國人做生意,就要預咗俾對方起飛腳。」把韓換成「中」也成立?
   由此看,中韓價值觀相近,而與日往往相反。故中韓啱傾(MP今引述韓外交官說:《韓可Made with China》,指與華攜手推動經濟轉型),而與日易對立。
    與此同時,東亞第四大政權除了宮廷內鬥,民生也日漸失控。平壤繼月中塌高樓近500人死,今AD稱《權力核心住豆腐渣瀕塌樓》。豪宅淪危樓是政權的徵兆?
   RT《奧巴馬:南海等地侵略行為最終或致美國動武》。常委只促日訪客妥善處理歷史,不說日將食苦果那類硬話。知道「崛起」吹過頭?
    圖:清自嘉慶始急速沒落,但猶在做「萬年一統天下」的夢。30年後就是割讓香港的鴉片戰爭。
   「維」恐不亂:疆獨再三濫殺,漢人束手無策。反恐要搶先制止才有用。但漢人對維人內情一無所知,唯待恐襲後,心理作用已形成方來馬後炮。藏人早期還有達賴、班禪甚至個別黨員進入過中共高層,但沒聽說有這樣的維人。《蘇州:維人斬維人 兇徒跳河死》這種消息是典型的阿Q。
    埃及選總統,去年推翻民選總統的前軍頭穩勝。但選民杯葛,要臨時多投票一日以谷票率,猶如球賽加時打到贏為止。如此法治!但藉此看清楚了該國的三分天下:自由派:年輕世俗,FB/Tweeter不離手,以歐美為理想國,宗教只是神主牌;愛教派:男留鬚女蒙頭,以伊斯蘭為理想國;英國傳統的軍方:世俗,既反愛教派落伍,也反自由派散漫。三派各不相容,最後還是槍桿子說了算。

2014年5月28日 星期三

140528三晴:支持「自由行減兩成」

   陽光普照。聽說《香港仔》好看,今晨決定去見識。記得AD的評論大罵,大概是出於本土反共觀。但出門前先此為記:
       支持「自由行減兩成」。
   專賺這行錢的零售業當然反對。但主要不靠自由行的零售同業可能相反,因為租金、人手都被氾濫的自由行抬高。
   港人勝在走位靈活,由自由行轉向少靠自由行的行業調適,包括鋪位、人手,相信半年後就已成形,一年後就會形成新的均衡。到時又有一番新景象。
   失益者當然會翻檯:商會訴苦,從業員上街,甚至會有人上京。但相信有七八成市民願意忍受陣痛,換取較舒暢的環境,但又讓有關行業有可觀的生存空間。
   開放自由行有必要,關鍵是不超越港人的承受力。近年一放再放,經濟上固然越來越依賴,更不幸的是變得擾民。
   煽燃排外甚至港獨風,中央最傷。疆恐、藏獨、台獨已夠煩,你香港還要來湊一腳?
   加上在美國帶領下,日、菲、越、印度(新總理也是民族派)堵華的「萬里海城」逐漸成形。現在緬甸也有反華跡象,泰國則不知往何處去。中國三面楚歌,香港幫不上忙也就算了,但萬勿添煩添亂。想撈錢去玩港滬通吧!
   *網友就昨文的留言,當是指大陸1957/58年的反右,毛澤東所謂「引蛇出洞」:先鼓勵你「大鳴大放」,包括罵共產黨,然後用你的話來勞改你。大概也只有毛想得出。

2014年5月27日 星期二

140327二晴:你想說,但國家想聽嗎?

灣仔山澗(博主5月12日攝)
   陰雨連綿了數週,轉眼就是30多度的炎夏,攝於5月12日的這個市區瀑布(博主攝)近日大縮水。豔陽炫目,人人叫熱。
   但我偏寒,大概除了沙漠和光禿禿的山頭,熱不倒我。在美國北部住了多年,基因也沒有改變。我這種人大概十中無一,應該感恩。
   春眠多月的一件差事上週突然動起來,於是連趕三天,希望看到點結果。
   今晨剛想恢復上博就聽友人說,美國政治劇集《House of Cards》(紙牌屋)的英國原版好看,於是上網找片源和字幕,搞了一天。
   美國版風靡中國,一來主角是一個邪惡到敢於日間在地鐵站殺人的資深議員,大陸人會聯想到谷開來下令公安殺情夫、周永康借公安武警整人,二來不止一集說中國的官/富二代鑽美國上層的後門,大陸觀眾倍感親切。
   美國版我看了幾集。娛樂性不亞於當年的《West Wing》(白宮群英),節奏同樣快到看字幕都要stop and go。但後者的情節讓你覺得有可能,《紙牌屋》則接近漫畫。誇張三成是票房,誇張六成也就趕客。我沒有大陸觀眾的逆反心理,有點倒胃。但由《白宮群英》的「寫實」到《紙牌屋》的漫畫化或正是美國大眾心態二十年來的變遷。
   英國原版的作者Michael Dobbs出身保守黨核心,給戴卓爾當過顧問。原著在鐵娘子遭本黨逼宮下台後推出。主角是戰後任期特長的首相,說無影射搵鬼信。
   英國版分三部各4集,合共12x55分鐘。為了檢查字幕是否與聲帶同步,我逐集開過頭兩分鐘,主角是英式的喜劇性「邪」牌,cunning到入骨。性格使然,我喜歡英國人的twist和幽默遠多過美國人的直來直往。到美國第一年,就有香港同窗一語道破美英之別:英國人有subtlety,美國人有efficiency。現實中,美式直率是如今的潮流。年輕人的偏激是把美式confrontation推到極端。
   網友上週留言,慨嘆國人就國是只批評不建設。但國人包括我,若有此陋習,會否是受官方的刺激?借用當年作家白樺的語氣:
   你想對國家說,但國家聽你嗎?
   65年來直到今天,包括香港,中共似乎都只聽合乎本身利益的話。至於不合的,輕則ignore,重則論處。以前槍斃、勞改,現在則像劉曉波、許志永……。我不是劉的粉絲,也不認同他的建議。但GDP世界第二的政府對一個書呆空談「理想國」何懼之有?
   以香港來說,中方似乎只聽取有財勢的和左派陣營的,但在市民眼裏缺少民望、識見、理想的人。那天省級政協訪京團見完王光亞後上鏡,男的像生意人,女的像闊太,看不出他們會為民請命。
   撇開激進派不論,真心想建言的港人,有幾個是中央願意真心聆聽,不只是禮貌統戰的。更不要說像我等無業、無組織、無地盤的長者。3年後特首真的「普選」,另類的選擇大概也只是投白票。
   近日兩名左派要人的言談全港熱議。英文爛還算了,但明知自由行所製造的就業只佔全港300多萬就業人口大約5%,卻公開說成港鐵擠迫的原因,遭到質疑後以自己普通話普通來開脫。特首特聘的顧問專業、誠信甚至「國語」都難以恭維,國家聆聽的人就是這個水平?
    不諳普通話又全程用普通話演說,台下怕都是自己人,以致罵得興起,沒想到會被公開。
   如果這就是國家想聽的人,莫怪港人不屑。

2014年5月23日 星期五

140523五大陣雨:法治特強的政治侏儒

   國人缺法治觀念。港人這方面強,全拜英人之賜。但港英管治有效,關鍵在法治之餘,不讓我們插手政治。150多年十幾代人下來,我們不但思維習慣,恐怕在基因上也真的是法治特強的政治侏儒。
   昨午特首預告「佔中」不獲警方簽發不反對意見書、梁國雄還未向他擲物就被逐出立會後,泛民主導的話題集中在特首是否「僭越」警權、立會主席又是否濫權。
   佔中已預告了大半年,特首肯定已與下轄的保安方面多方商討。若內部已決定到時不批,昨只是藉機先發制人,能否說是有損警方的自主?
   可質疑的只是:尚未申請就說不行,不合「程序正義」。但若有人長期預告涉嫌有礙公眾秩序、安全的行為,當局是否有權預先制止?當然,在港佔中屬意見表達,不同有人在台揚言殺人,但佔中若被視為對公眾秩序影響太大,正如倫敦人佔Trafalgar Square,紐約人佔Times Square,當局是否有權實施pre-constraint?
   這與梁國雄被逐是同一個原理。我並非贊成建制的強制性措施,但當局連日擺出強硬姿態,恐怕是做過民調,認為民意在手,是時候奪回主導權。
   這是以事論事,既無意為建制解說,更無益幫他們打人。
   但建制要明白:當今的世界潮流是分而不是合。民意縱使厭惡激進派,但可能始終有20%的市民,尤其是青少年以偏激為榮。建制越強,他們也更極端。暫時還看不到,世界潮流會回過頭來趨合。今後社會還會進一步撕裂。
   有事,先擱筆。

2014年5月21日 星期三

140521三陰:越南排華暴露了強國的背後

   至於網友就越南排華的留言,要說我動氣,不如說cynical。
   越南排華暴露了中方天天晒軍力、強國不離口的背後。
   我小時候從大陸偷渡來港,成年後在西方做過好幾年華僑,當時甚至是港人最憎的黑工,對於華僑在外的遭遇比較敏感。
   一個國家在外護僑是否有力,是僑民向背的關鍵。現在大陸人遍天下,在世界各個角落經常有事。但北京似乎每次都伸出援手,贏得不少掌聲。
   唯獨這次近在咫尺卻慢三拍,暴動後兩三天方出手。事前無感覺,事後缺反應。今天連民族派的MP時評專欄都說:《中資在當地(投資地)毫無建樹》:「國家毫無預警,缺乏情報……中資在當地談不上了解民情」。
   就北京這次疏失,我只想到一個解釋:大陸人在越太多,官方照應不來,只能自救。這兩天高調撤僑或限於外派人員,不包括自行來越者。
   我cynical的是:保護不了僑民,就最好收起軍威、韜光養晦。唔出聲國民唔怪你,聲大夾冇準只會令人倒胃。粵語說,冇咁大個頭,唔好戴咁大頂帽。說白了,不要充大頭!

140521三陰:曾鈺成定「六四」剪布

   繼財爺後,梁振英昨開腔,曾鈺成今宣布「六四」剪布。建制做過民調,胸有成竹?但為何選在六四25週年當天?
   無限期拉布廢時失事,我不反對民意支持的剪布。前天批財爺,並非說他不應呼籲停止拉布,而是說他講得差:既俗又冇力,喚不起共鳴。
   傳播主導社會後,識講嘢贏哂,有理但唔識講,對也變成錯。後果是:事物的方向更多取決於表達/表演的能力,資訊是否準確不再那樣重要。
   謝謝網友指出,我錯引財爺的話。我只看了前一晚電視新聞引述他的官網,但沒check他的網址和報紙就下筆,在此鄭重道歉。
   現經網友指正,記得他網誌的標題是《行開的》。是的,前些時看梁國雄衝上前朝他扔溪錢時,電視也說財爺一臉不悅地um左一句:「Go away!」
   但激進的議員有理念、選票、民怨、口才,青少年擁躉特多。財爺叫他們「行開的/Go away」,聽來像趕乞兒。有教養者在公眾場所遇到有人乞錢死纏爛打,相信只會行快幾步擺脫對方,而不會一臉不屑地拂袖罵人。是為高低手之別。

2014年5月19日 星期一

140519一晴:財爺差矣!

   財爺針對立會拉布屢喊政府停擺,擺明借民生來為主席剪布造勢。不知有多少人認同。
   此舉令人聯想到教長講明要學校反佔中。會否是政府長期捱打後,覺得民生開始見效,想改為反擊?
   拉布不足取,但民主法治預留了很多這種讓反對者宣洩的遊戲,總會有人這樣玩。但除了革命,任何抗爭都有限度,最後要自己收科,以免反過來砸自己的腳。
   事關萬民生計,我不相信拉布者敢要受助者斷糧、紀律部隊冇糧出以致秩序大亂。美國政府月前也曾停擺,後來拉布者不也低頭?
   時間無疑會損失,但有人會問:與高鐵的損失差多少?
   財爺是有教養的君子,但用年輕時在美國打功夫時代學來的街頭語「Get lost」(行開的)罵對方,倒與「判爛」者看齊了。他是半個美國仔,不諳英式幽默,但美式幽默也好過叫民選的議員滾。奧巴馬不就對專門罵他的記者自我調侃?

2014年5月18日 星期日

140518日陰:《永遠的0》下一個目標是今天的中國?

   昔日的保釣朋友聽電台說日本片《永遠的0》宣揚軍國主義,約我去看。(這裡的「0」指日本當時的「零」型戰機。)
   果然很「震」撼。不少二戰期間日美空戰的場面,戰機俯衝翻滾,互相追尾,機槍連發,戲院的震感座位和音響大派用場。
   但真正震撼的是內涵:透過一個家族追尋先人60多年前戰死的經過,提出人/家vs國/族孰輕孰重的疑問:
   國家對外作戰時,將士應以國為先視死如歸,還是以家為先規避戰火、保命還鄉,如日軍侵華時,蔣介石還是汪精衛說的:「犧牲未到最後關頭,決不輕言犧牲」?
   當時的軍國主義日本只容許前一種答案,但此片的主角卻是後一種人。他是航母機師,飛行技術冠同袍,但每逢升空作戰就憑技術規避敵機,拒與交鋒。為求保命得見妻女,甚至眼看戰友被追擊也不出手,同袍恨透。
   但不料太平洋戰爭末期,美軍勢如破竹,日軍眼看打不下去,有望結束戰爭,冇膽匪類可全身還鄉,與妻女團聚之時,反過來加入神風特攻隊(日音kamikaze),駕機衝向美國航母。據此片說,日軍為了保留資深機師供空戰用,一去不回的特攻機師主要是十幾二十歲的新手。換言之,主角作為「前輩」機師,若非自願,不會被硬派去自殺。
   同樣出人意表的是:主角在上機前一刻,與同一批出擊的一位年輕機師調換戰機。後者駕駛主角的戰機,半途機件故障迫降海面,執番條命。
   但主角飛近美國航母時,用非一般機師所能的技術貼近海面飛行,令航母無論用艦上的槍砲還是由戰機向他投彈都打不到他低飛的高度。同一批機師裡,所有人都在半空被美方擊落,白白送死,唯有他突破美方密集的砲火,重創其航母。
   僥倖不死的年輕同袍後來在主角慣用的戰機座位下,找到他托孤的遺書,相信主角早知座駕不妥,刻意與其換機,救人一命,自己也好完成作戰任務。
   戲裡沒有說,主角為何由避戰反過來自殺。但按日本做法,若是真人真事,主角的靈位現在就供奉在靖國神社,隨時供國民包括首相來拜祭。
   此片最後還有一個絕妙的情節,留待觀眾進場欣賞吧。
   此片靠巧妙的情節來打動人。但細察之,形成這樣巧妙情節的關鍵處其實很犯駁。首先,軍人避戰是死罪,主角怎會不被軍法處置?再說,日人對質素一向執著。自殺機出擊前怎會不嚴加測試,鬧出半途拋錨之恥?
   以此角度看,你可以說此片美化軍國主義。但撇開國恨仍須承認,此片拍得頗「感人」,中國的抗戰片太失禮。

140518日晴:美、日暗笑習近平?

昨經中越邊境廣西友誼關返國的國人(今AD)
   昨本欲跟進越南排華,但改看了電影。
   我前天說中方不撤僑失職。官左報今頭條引述外交部稱,「中方协助在越人员返国」。但全文128字,只說「部分中方人员开始返回国内」。
   注意:人員只是「部分」,過程只是「開始」,是「返回」而不是「撤僑」,不提在越的出發點、回國路線、交通工具。看附圖說,怕只是在越的國人自救,沿陸路北上過關進入廣西,無關官方「協助」(140519一後補:《兩岸大撤僑 4,000人今明返華》,這相信才是官方協助的回國)
   官方發佈真正的目的是:「截至17日下午,在中国驻越南使领馆协助下,已有3000多人回国。」說白了,外交官員攬功上身。
   記得利比亞人推翻卡扎菲時,中方租船包機萬里外撤僑。這次由海南、廣西到越南,機程不過一兩個小時,最短的海路相信無需24小時,不撤僑當是北京的決定。但超日趕美的GDP保護不了國民,美、日會否偷笑?大家最好還是搞個西方護照?
  (此文上博後後補:RT/HKT10:18《越南反華暴亂16受傷中國公民乘包機抵成都》,報道引述內媒說,早上會派2架包機由廣州飛往榮市,接載約300名公民回國,又會派5艘船接載僑民,第1艘早上8時從海口出發。)
   我關心的是「匹夫安全,國家有責」,無意煽動民族情緒。即使以牙還牙,亦應憑政經實力。但眾所週知,近年中國的「崛起」突出表現在「耀武揚威」。港鷹報最近經常對圍堵中國的週邊國家催「戰」。今頭版頭《解放軍向越擺陣》《日媒:中與菲日越必有一戰》。
   但其實,更能說明北京這次「軟弱」的恐怕是:中方證實有兩名國民死於越南排華同日,官左報網頂的頭條:《中方再次敦促越方立即停止对中方企业作业的干扰》。原來,中方關心的不是自己人被打死,而是海上鑽油受對方阻撓。言下之意,只要讓我鑽油,我不會計較你搞我的人。

140518日晴:AD影評的例外

   AD年來的恆常影評人夠激,很符合評論界慣例。文化人講求critical,夠激才夠格。
   但今天週日常職者或休假,請人撐場,不但講大陸片,更大讚近年的「官方化妝師」張藝謀。當然,原著是控訴文革的「傷痕文學」。但AD日常不吐張的口水就算留情。
   張的新作《歸來》改編自嚴歌苓的小說《陸犯焉識》(嚴另一部傷痕文學改編的電影《天浴》,本博剛好日前講過)。我錯過了試片,上畫後要進電影院。AD今天用幾句話就交代了張歷年的功過,摘錄如下:
  《維穩始祖》:「早年張藝謀的電影充滿人倫色彩,善於捕捉人物內心世界,代表作《紅高粱》、《菊豆》、《秋菊打官司》、《活着》等都獲得很高的藝術評價。但千禧過後投向商業片懷抱,《英雄》、《十面埋伏》及《滿城盡帶黃金甲》贏盡票房,卻換來不少負面評價。《英雄》便被指盲目歌頌秦始皇,將暴君人性化,可說是『維穩』的始祖。」

2014年5月16日 星期五

140516五陰:越反華不奇,中方護僑失職

   越人砸燒華人工廠已三天,肯定有外來華人遇害,問題只是是否高達16人。
   但未見中方撤僑,更莫說為重傷的台資發聲。只知外長曾致電對方。但所謂《嚴斥》亦可稱口術。港報均指《官媒淡化》。
   港版《環球》頭版頭直指《中央軟弱 民憤沖天》,引述大陸學者說:習的前任受制於美,致《腹背受敵 綁手綁腳》。就原以為與俄聯手抗衡美聯合周邊國家的圍堵,但俄受制於烏克蘭問題。
   但俄羅斯的重心在歐而不在亞。寄望他人萬里外來打救亦一廂情願。
   總之,連非強國排華都應付不了,那就少自誇強國,勿奢望頂住美國與日本。

2014年5月15日 星期四

140515四陰:庸才的作用在dirty job

   提醒師生勿干犯官非有理,但教育局長在關鍵時刻講明莫「佔中」,豈止粗暴而已。在上頭眼裏,只要甘做dirty job,哪管是庸才?由此想起在學時,掌管紀律的校方高層被同學套以的綽號。
   *中越由海上「水戰」打上岸。暴民火燒華資廠,但誤中副車,變成台資、港資代受過。越人強悍,要當中南半島各國的龍頭,加上古時長期被中國臣服,故最忌中國,這相信決定了中越關係的本質。但大陸今後若能協防台商在外的安全,或失中有得。
   有港報高呼《大国要崛起 越南是中国最好的祭旗品》。港人會這樣狂熱?更像是有人供稿,借港報放氣球。怪不得聽說裏面不封鎖該網站。
   *至於網友就陳太問題的異議,我佩服她的勇氣,但不一定支持她的方案。我希望主流能達成中道,先為特首普選開個頭,否則普選立會更遙遙無期。
   就不少人堅持公提,我完全理解。因為他們不信中共,甚至討厭中國、「愛國」、中國人的認同……,只接受不設限的選舉。
   其實我也沒有幻想。若第一屆普選出現很多異常,中央覺得失控,第二屆肯定不會再放寬,「民主」到此為止。到時公提派會嘲笑:I’ve told you so。
   至於說陳太赴美申訴,不妨看作「民主之父」帶她拜碼頭。這位英式精神貴族去美國申訴早成慣例。一個固執的好人,但對社會的了解遠不如普通市民。看他作為頭牌大狀即可知,贏官司不靠義理而靠挖對方的程序漏洞,就像左閃右避博對手犯規來爭取裁判的拳手。說白了,他只是訟師。
   香港的法律界、AO精英限於教育和職業,只通英國,缺乏理念。美國雖同源同文,但國家利益、文化背景、深層理念與英國大不同,禮貌上願意聆聽香港的殖民地精英申訴,但我不相信他們會有共鳴。美國與中國的矛盾,數十樣都未輪到香港。
   *至於我說民主的作用相當於股市的止蝕機制,不擔保賺錢,有網友質疑。意指若無民主,專制就相當於股市的無底深潭。意思其實一樣:民主就是防止出現希特勒、斯大林、毛澤東、金氏王朝,確保國民不受迫害、有權申訴……。換言之,為你的人身自由、安全包底。問題是無法保證大家活得開心。
   美國的開國先賢深明此道,故《憲法》將「幸福」列為國民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利。但在現實中,何謂「幸福」因人而異。你要錢、要愛、要性、要家、要hea,各人自定。只要不觸及我的自由,不關我事。
   發達的民主國家都做到了這點。國運無論多down,都不會淪為納粹德國、前蘇聯、中共治下的中國、北韓、……。
   用股市打比方,沒有民主的政制相當於炒margin,可以上身,傾家蕩產。
   但這仍然不能否定,民主本質上是包底而不包上限。

2014年5月12日 星期一

140512一晴:陳太大勇應記一功

   西歐球季最多還有一場就埋尾。緊接著各國到巴西六月爭世界盃。德國最有霸氣,但真正的焦點會否是場外的治安、左翼抗議……?(140513後補:RTHK《巴西警方呼籲遊客遇劫不要反抗》;140517六後補:MP《巴西反世盃騷亂8死 警威脅罷工》)
   曼城終排除了車路士的英超冠軍夢。利物浦長期沉淪,這次奪亞已屬奇蹟。盼下屆再接再厲。曼聯落到第七的中游頭,下屆會否好些?
   巴塞本屆失皇氣,皇馬則失晚節, 馬體會有9成機會西甲奪冠。 這也算是一個奇蹟。
   最可惜是拜仁在歐聯狂輸0:4出局。不信有人賭波,但又不敢排除。
   *泛民就爭普選的「分裂」,是政治惡鬥後必然的重組。只要居中各方能砌出較有機會出線的可行組合,不妨讓激進自成一派?
   陳太這次先後兩次甘冒大不諱,先是建議「公薦」代「公提」,如今縱使中方不領情,仍建議與激進派各有各做,繼續爭取中道。她或許simple and naive,但為港達成普選的誠意功不可沒。相對於社會左右分化走台灣路,中央應善待有誠意的中道 。
   當然,已知的中道還有很多,學者的方案尤其受注目。但陳太作為港英舊電池之首,不怕右被罵投共出賣港人,左被斥不甘寂寞、渾水摸魚,就這點勇氣即足以入史。
   *港《環球》昨頭版頭《南海三日兩衝突 中越戰爭一觸即發》《戰事拖愈耐 中國愈不利》《日拉攏越菲 建「對華包圍圈」》《中國倘陷戰火 港股樓齊重挫》《中越長期對立 40年爆三戰役》
   日、菲、越致力連成圍中網是不爭的事實。現在中越西沙「水戰」、菲方扣留中國漁民、日方公開挺越,純屬事態進入新階段。但中方可能沒料到,越南突如其來,行動超勇,擺明想搶頭條。事前或與中方的各對手有默契,有backup。
   由於符合其利益,美國樂見圍中網織成,會從中協助。但要說幕後黑手,怕要多點證據。

2014年5月11日 星期日

140511日陰:電影裡的La condition humaine

嚴歌苓著、陳沖導的《天浴》
   昨晚看罷1998年嚴歌苓原著、陳沖導演的《天浴》(圖),久久難以入睡。
   70年代中,一個成都中學女生下鄉到藏區草原牧馬。藍天白雲下,群馬馳騁,揚起鬃鬚,羨煞今天的城市中產。但結局是講美國30年代大蕭條的Jane Fonda名片《They Shoot Horses, Don’t They?》。片名隱喻藏族讓人身後回歸大自然的《天葬》。鏡頭暗示負責照顧這位女生的藏族熟男陪她上路。
   故事是文革的寫照:鄉下窮到難以想像,農活又非城裡人的體力所能負擔。知青為了「爭取」農村領導准許其返回城市的家,大搞「關係」。當時一窮二白,可賄賂的資財不多。於是,父母當官者巴結上級組織逼鄉下放人;沒有家勢則男靠拍馬……,女靠姿色……
   但權力不透明,並非所有知青都知道,哪幾位領導說了才算數。有人遂扮通天來騙財騙色。女主角作為草原上僅有的秀色,錯信如簧之舌的靚仔開了個頭後,附近的漢人個個扮領導上門,把她當作慰安婦。連為她做「人流」的醫務人員都視她為亂搞的「爛貨」。下鄉一年,18/19歲已身破名裂。本錢用盡,但歸家無期,萬念俱灰,只好問照顧她的藏人《They Shoot Horses, Don’t They?》
   與少女同住一帳篷的這位藏族牧民為何反而沒有與她相好?原來:這位大好人在當地的一次衝突裡,被漢人生「閹」。
   關鍵無疑在制度,但戲裡的女主角天真到難以相信。
   由知青起踏上總書記之路的習近平不知道看過此片沒有?
   借用法國作家André Malraux 1933年的名著,最近連看好幾部講人的困境的《La condition humaine》(The Human Condition/Man’s Fate)電影:
   最無新意的是此前提過的《Omar》。重複以色列佔領區內的巴勒斯坦青年,動武反抗即死,不反抗則溫水煮蛙慢死的老調。
   最喜歡的是《La source des femmes》(女人之源)。北非山區的大男人四體不勤,做死老婆。一眾師奶不忿,發起「愛」的罷工。
   阿拉伯人傳統上一如中國人,男主外而女主內。但如今工作集中在城市,村裡未婚的男子出城打工,留村的已婚男百無聊賴,整天呆在村口的咖啡室操啤打牙較。唯妻子要繼續挑起一家大小的勞務,從早忙到晚。
   煮飯、打掃也算了,關鍵是唯一的水源在山上,向當局申請鋪水管入村,多年不得要領。一眾師奶每日要連群結隊,行個幾鐘碎石路上山取水後再擔落山。幾乎所有師奶都因此而多次流產(伊斯蘭婦女不得避孕,一生懷孕十次八次等閒事)。
   有一次孕婦擔水落山出事後,有師奶覺得老公在床上一抽身就事不關己,主張老公不幫擔水就不做愛。這在香港雖然也是新聞,但不會比佔中更可怕,在伊斯蘭地區卻有違男尊女卑的《基本法》,簡直是叛亂。
   全村陷入性別冷戰,每晚都傳來老婆拒絕解褲帶,被老公狠打的哭喊。但多數師奶堅持,雙方陷入僵局。
   最終當然喜劇收場。有記者剛好入村做研究,pick up了《「悍婦」勒緊褲頭爭自來水 老公谷爆》的大新聞。舉國譁然,國際關注,高層大為尷尬,連忙鋪水管息事寧人。
   其餘幾齣human condition戲,或下次上博再講。

2014年5月10日 星期六

140510六晴:First but 'out'

   連日陰雨甚至暴雨,今晨難得放晴,終能外出散步。但下午又下不停。
   First but 'out'. 官方對我們的競爭力續彈老調。不過,說我們租貴逼走一般行業,單靠金融、地產,輔以陸客撐場……,也是事實。
   科技失敗率高、投資期長,我們一向懶理。製造業的「武」功報廢後這30年,欲靠「文」創意來維持增長。但我們慣走精面,缺內涵。單靠機靈、快手,最叻也就是《低俗喜劇》,不登大雅之堂。且看明年會否降級。
   港人的分化看似泛民vs建制,實則有志之士只講政治vs建制只講經濟的對立。
   前者據有道德高地,仗著知識中產的反共慣性,借普選來抗共,人較少,但能言善道,掌握輿論;後者仗著港人重金錢的底線來維護本身的政治既得利益,人數多,但大都無聲。
   說到底,雙方都是利用市民的一面,而策略都是靠嚇。建制說:泛民若得米,政治上與中央對抗,經濟上搞民粹,死梗!泛民說:沒有普選,市民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香港很快就會淪為大陸城市。
   現實中,香港眼看無法有效管治,只有靠市民認可的政府方能脫困,有必要向泛民傾斜。但以為「普選就能有效管治」同樣是一種欺騙。
   管治拙劣的發達民主國家多的是。用炒股打比方,普選的作用不是確保賺錢,而是必要時可斬倉止蝕:管治不善的話,人民有權換人再試。管治要有方,關鍵在選民相人的眼光。看錯人的話,選票救不了你。這在古今中外司空見慣。
   但公職人員任期固定,普選的風險其實大過炒股。選錯股可伺機賣出離場,但選民只能等到所選的人任滿,眼光光地蝕落去。雖有彈劾機制,但程序繁複、各派實力相差不遠,絕少成事。
   至於佔中,由於譁眾多過內涵,正反各方流於情緒,我一直懶得說。不過看法很簡單
1.普選拖得太久,知識中產耐不住,新一代沒有包袱,趨激正常,佔中無法避免。
2.從表態的人數來說,到時站出來的應不會多過三四千。
3.到時主流可能佔據行人道,但不妨礙市民和車輛往來。
4. 可能有一兩百青少年阻擋德輔道、干諾道的交通,博拉製造頭條。
5.至於有經濟原教旨式估計日損16億,也許是把中環所有的道路、地鐵出入口全日封死來算。但佔中人士肯定會留路俾市民行。

2014年5月9日 星期五

140509五雨:自由行退燒,你們都當調整

   連日陰雨被困家中,昨晚更一度黑雨。   
   *中央暗示cut自由行後,輿論食住上。MP昨頭頭引述立會報告稱,《自由行購物10年飈11倍 養起1/3零售業》。去年旅客5,430萬人次,內地佔七成半,其中三分二屬自由行,消費近1,700億,銅鑼灣《買金表易過買掃帚》。
    零售和食肆店東上鏡大嘆「五一」客稀,但相信市民不反對。好在港人營商靈活。希望循序下調一年,讓自由行恰如其份地有惠就業,但不至擠對港人,令民怨降到可控的程度。雖然說易行難,但必須咬緊牙關。過程中必有人有失,但利遠過於弊。
   *中聯辦居於強勢,逐一約見泛民當然是《摸底為實,逐個擊破》。政場是文鬥的war game,要邊玩邊學。選民也不希望泛民只敢罵「狗官」,不敢面對真老虎。
   封殺「公提」是天條。中聯辦難道對外說有得傾?怕只怕還有第二、第三步收窄,最終的方案較上次特首選舉無實質放寬。但中央應知道,與港意相距太遠只會谷人佔中益激進。
   這種角力很微妙。民主能推進多少,也看泛民的技巧。最終的賽果可能可能像本屆英超,不到最後一刻說不准。
   *寄糞給大官無疑不文,但有因也有果。看其上鏡的確乞人憎。一派官腔,神情自得到帶點輕蔑。經商許是叻仔,做公職只適合殖民地時代。
   *按中共定義,七旬女記者高瑜可信洩了密。只不過,所踢爆的習近平「七不講」本屬中共思維,何罪之有?
   港媒應為高爭取法治。但質疑官方出示的打格仔「犯人」是替身、掩飾面部傷痕,何等幼稚?讓你見容貌話我冇人權,護住臉又說非其人。中共怕暗笑:你們港人反共就這點本事!
   真正可質疑的是:事主「認罪」出於真心還是受到脅迫、交換……?
中國走出去的高鐵宏圖(見台中時)
(見台中時)
   *今有兩則中國暴富的新聞。花2億港元購入印象派大師Monet(莫奈)名作《Water Lilies》純屬個人行為。但起高鐵自中國東北上經西伯利亞過白令海峽,由阿拉斯加落加拿大抵達美國並非土豪的狂妄。
   莫說俄、加、美同意否,沿途1.3萬公里都是凍土,人煙罕至。鋪軌、護軌的代價技術難以想像。再說,坐高鐵來往中美是坐飛機時間的4倍,票價也肯定是機票的好幾倍。只有嘆Orient Express的豪客會光顧。
   西諺說,「上帝要人滅亡,必先使他瘋狂」。希望高鐵宏圖不是泡沫爆破的預兆。
   *所謂的習近平「七不講」是:
   「民主與憲政」被指推翻中共;
   「普世價值」被指排除中共領導;
   「公民社會」被指建立新勢力以對抗中共;
   「新自由主義」被指反對宏觀調控經濟
   「西方新聞觀念」被指擺脫中共對媒體的控制,借搞亂輿論來搞亂社會;
   「歷史虛無主義」被指借歷史問題來否定毛時期的中共,從而否定中共的合法性;
   認為只有政改方能完善經改。

2014年5月8日 星期四

140508四雲:港報就六四各有取態

   六四近了!看各報做大還是淡化有關的新聞,可知其取態。
   最怪的是:今無大報提到張先玲說「六四有望10年內解決」,但亦未見港台撤回昨天的消息。
   昨上博後方想到:「10年」或暗示習近平任內。自胡錦濤起,總書記連任一屆,頭尾做10年。
   我想講的新聞是:原擬出版流亡作家余杰新著《中國教父習近平》的港書商姚文田,因走私工業原料在深圳被判囚10年。
   走私有據。問題是其被捕前,正欲出書指名罵總書記。三大報由重至輕剛好分三級處理:
   X頭版頭條稱《原擬出版《中國教父習近平》港書商深圳判囚10年》。雖借勢發揮,但理據充分:事主是港人,案件有政治嫌疑,而適值港人不Like大陸、六四即將25週年。
   Y壓在中國版第四條,標題《屢出禁書 晨鐘老闆走私罪成囚10年》。不提書名是《習近平》,反而用當年因八九民運被判刑的事主獨子說,學運《「重來一次未必參與」》做中國版頭條,壓住其父判刑的「新」發展,令人覺得連其子都後悔投身六四,其父現在的行為是否適合?
   Z用泰國「司法政變」做頭版頭條,把《深圳法院控走私 港出版人判囚十年》壓在「港聞」第11條。不看內文以為事主只是靠出版維生,不知其有政治性。
  XYZ誰更反映現實?

2014年5月7日 星期三

140507三陰:六四10年內解決?

   距離六四25周年不到一個月,港密鑼緊鼓。RT HKT12:05引述「天安門母親」一位發起人張先玲說:內地人權有進步,六四10年內有機會解決。但没说原因。希望我還看得到。
   *除了「又愛又怕,斯斯縮縮,煩瑣哲學」,對於爭取無篩選的佔中商討、初選三案、下月公投……,該怎麼說好?
   明知撐公提者方會投票,全港只有2,500人,昨唯公提入圍的結果又有誰不知?若此,下月「公投」只是公提者的「自慰」,有10萬票都難。
   如此抗爭,實在可憐。這樣說,並非想激爆他們走台灣的路,更不是為建制來打泛民,而只是以事論事。
   *大型公營企業作為「獨立王國」是不爭的事實。由於公務員視為提早退休開展第二事業的肥缺,公營企業的中高層多前官員,難免受政府裡想留後路的同袍關照。官員對高鐵遲報延誤手下留情,或份屬「正常」。
   現在連絕少斬釘截鐵的MP昨也明言:《韋達誠立即解僱 邱誠武應被問責 政府接管工程》。但精英錫身,誰來臨危受命,又扛得起,為市民止蝕?
   *廣州預先戒備仍被疆獨斬傷人,問題到底是社會自由,國民來往自如,還是說情報落後?我總覺得,以為用刀能嚇破漢人是打錯算盤。漢人多而實用,一來避無可避、吐口水都淹死你,二來為了賺錢,戰區都敢去,怕你幾隻「蒼蠅」?
   疆獨愈盲動輸得愈慘。但伊斯蘭另有一套思維。揚言賣200被綁少女為奴的尼日利亞恐怖組織Boko Haram領袖昨持槍上鏡說:對基督徒一律「殺殺殺……」。好像講了五次,比中國史上張獻忠的「七殺」還差一些。(140508後補:MP稱該組織《發難殺百人)伊斯蘭世界若不敢強烈譴責,怎能避免世人label他們?但狂人此舉與李克強來訪有關否?

2014年5月5日 星期一

140505一陰節錄:愛國/建制為何不敵本土/激進?

   把今天CT《天堂不撤守-反台獨無法成為信仰》裡的「國民黨」換成「建制/愛國」,「台獨」換成「本土/港獨」,或可增進對「香港意識」崛起,港青反中、反建制的了解(作者陳長文法學教授、律師)
  
   國民黨爭取不到年輕人,學運領袖講明支持台獨。有說:台獨是一種信仰,信仰生力量;但國民黨反台獨,不形成信仰。
   的確,「反」只是否定,本身沒有中心(或者說理想)。反台獨主要是擔心台獨的代價(來自中共的威脅),其力量源於「恐懼」。但恐懼只讓人逃避,不能產生擁抱的動力,甚至令人反感。
    或者說,「中華民國」作為藍營的認同,可稱為其信仰。由於這大致符合社會氛圍,綠營在目前不否定中華民國。但「中華民國」的信仰純屬維持現狀。現狀到底是暫時還是永恆?是反台獨還是台獨的轉化?
    本來,藍營更明確的信仰應該是「統一」。但國民黨大概只說「不反對統一」,最多上推到「未來、有條件的統一」,卻恐怕說不出「支持統一」!
   「不統、不獨、不武」就是反台獨論述。不統,是說不出統;不獨,是反台獨;不武,是不想與威嚇者同邊。「三不」一度是藍營的意識定位,但說到底是偏安消極。
   綠營領袖不管心中對台獨是濃是淡,公開總保持曖昧。現在學運領袖以直白衝破了老綠營的曖昧,生成了純粹的台獨信仰。
   這種信仰與非信仰的角力在年輕人身上會被放大。所謂人不輕狂枉少年,年輕人冒險鍾情、反抗束縛 ,愈壓抑就愈蓄積年輕人的彈力。
   年長者也曾年輕,但已「彈性疲乏」,熱情冷卻,對冒險退卻。年長者經年累月的奮鬥,建立了社會基礎,擁有資源,傾向安定,知道少年時衝撞後的傷痛,學會務實。這就是老綠營為台獨加上曖昧外衣的原因。
   但年輕人還未意識到痛苦,甚至會有一種衝動:受苦就更要試,作為曾經年輕的明證。
   年輕人的想法是未來社會的預測。台獨一旦在年輕人裡取得更大的信仰,等於說台獨將成為台灣的主流。

140505一陰節錄:《民主深化vs非理性抗爭》

   政改諮詢初階周六期滿,「公提」幾肯定出局。佔中順勢起動,立會死命拉布。「青年重奪未來」遊行反高鐵,招來11次胡椒噴霧。
   隔海看台灣,我們愈來愈像其滯後的輕型版。CT今天的《民主深化還是非理性抗爭?》或可補我們理論的貧乏:

   群眾運動此起彼伏,政府擬以預防性羈押強硬應對。但反對派認為政府不公不義,故以體制抗爭來導致政策停擺。政府應思考,民怨從何而來?
   群眾運動最常引用公民不服從理論。按以已故美國學者羅爾斯(John Rawls)名著《Theory of Justice》的定義,在於「公開、非暴力的,既出於良知又屬政治性的違法行為,旨在改變政府的法律或政策」。
   法國啟蒙運動時期的學者孔多賽(Condorcet)就說,「不要以為少數人理所當然地可以為多數人犧牲」。
   民主機制固要尊重多數決,卻也必須照顧少數人的權利,兩者不能偏廢。政府必須包容,了解人民的想法並適時疏導或調整施政,而非只是打壓。
   群眾運動背後存在人民對政府的極度不信任,包括貧富差距擴大、青年就業困難等,對兩岸(本博:港京)關係的疑慮。
   當然,須有公正與理性的檢驗程序去判別不公不義。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感論》裡說,「透過公正的觀察者,與自己拉開一段距離」去審視,亦即跳出本位。我們對公民團體和政府,都應該如此。
   在健全的民主社會裡,街頭是一種政府與人民對話的機制或場合。不論政府或公民團體都需要建立寬容的價值,而不是在接受多數決或保障少數人之間擺盪。

2014年5月4日 星期日

140504日陰:Age of Extremes

馬航幾年前的廣告,並非最近失蹤後的創作
   聽說台灣AD有關馬英九母親離世新聞的留言很難聽。(140506二後補:MP《馬母出殯 綠委踩場》)
   正常。英國已故左派史家Eric Hobsbawm筆下的《The Age of Extremes》原只限於1941-91。但步入新世紀後,即時訊息更extremes。
   如今潮流興兩極:由泰國、埃及、烏克蘭到土耳其、委內瑞拉……以內鬥為榮。台灣步入「後民主」。我們亦具體而微。對立方興未艾。
   *《五一內地客減 首日大跌12%》真的是因為《便溺風波》?至於說《珠寶店嘆慘淡》,若能持續一年,旺區的商鋪比例或者可以不再一面倒向奢侈品。
   *菲律賓剛獲港旅遊解禁,首都又有華客被殺。四人駕車途中遭人從外開槍,一陸客死,一台客傷。(140505後補:AD《菲警索錢累遇襲華人失救》
   說是搶劫,但沒說財物損失。匪徒為何獨選此車,且不等乘客下車而從車外開槍?
   菲國是東南亞唯一「美」化的國家,鄰國或信伊斯蘭或威權,或因此,新聞據說在區內最自由。但以此看,自由的是指發揮而非實證。
   *的確,國運之別如人之面焉。阿富汗的戰亂傷亡早已令人麻木,這次輪到天災。據說有2,500人被山泥活埋,以國民人均計,數倍於馬航失蹤(載客約3,00人)、韓輪翻船(約300人死)。不過,國窮民蹇加上災區偏遠,在傳媒上轉眼就被烏克蘭等發達世界本身的關注掩蓋。
   AD引用外電說,阿富汗位處伊朗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交界,北部和東北部特多地震,易觸發山泥傾瀉。而且,每年春天雪融兼雨季來臨時多雪崩、洪水和山泥傾瀉。
   阿富汗人生於斯長於斯,大多數人相信仍然愛家鄉。但以外人看,他們的祖先選到這樣一塊地方也真不容易。難怪基督教人自稱「上帝的選民」。他們的土地即使不富也安全。
   那位高呼《來世不做中國人》的港人,如果當初隨家人不是移居「富油」的挪威而是「富汗」的阿國,會否如此理直氣壯?雖然這不會發生,因為阿富汗女子不可能來港留學。

2014年5月3日 星期六

140503六陰:與羅孚的encounter

   左派出身的報人羅孚(承勳)離世,享壽93。AD抓到了政治話題:《伯樂離世 曾德成未表哀悼》。
   我初出道時,與老總有數面之緣。除了與上司在他招待過港作家的飯局上陪食,還記得他有關我的僅有一句話。但對象是我上司:「你不讓他寫嘛!」
   那應該是75年上半年,上司帶我去軒尼詩道的大公報大樓,大概是帶後生拜碼頭。我們走到羅孚的桌子前。他執筆疾書,沒有起身,只拋出這句話。
   他此前透過與我相熟的大公記者(俱知也已退休,姑隱其名)約我寫稿,但被我上司擋回去,原因沒說。當時我打工的粉紅月刊有一個長達萬言的國際專欄,由大公副老總供稿。羅孚也許覺得,「革命都是互相支援的」,我投桃而你不報李?
   我好在沒有發表的ego,加上文思慢,寫稿只為傳播知識思想,不讓寫也不覺得hurt。當時沒有電腦,全靠手寫,改來改去,寫幾百字可能要抄三遍。
   不怕說,我閱讀主要看內容,不追作者、專欄,沒有偶像。羅孚的文才我沒資格評說,但絕對相信他是好人。後來以「美諜」罪軟禁北京,如果是因為對文革失望,完全正常,但肯定不是想「賣國」。
   我70年代下半葉在左派新聞圈子4年,離開後很少見到舊識。但看一些人的發展,似乎前越左則後越反。
   那年頭出身左派家庭(父母在抗戰內戰期間追隨中共,來港後打左派工,子女讀左校,畢業後遵從分配打左派工)的文人,後來目睹文革之禍,甚至受組織迫害,思想常見180度逆轉,仇共更甚於港人。
   理由很簡單:我們在外看中共只是隔岸觀火,但他們身受其害。毛澤東說,壓迫愈大,反抗愈大。而且,文人感性自我,容易把個人之痛投射成全民的現象、民族缺陷、國運的咒詛。歷史上,莫說中國幾千年帝制,其他地區也不乏巨大的人禍。只不過中國人口特多、中共的控制特嚴,禍害特廣特深。
   左派舊人最反共,還有一個技術原因。左派這一兩代人成長於中共建國頭20年因為韓戰的受封鎖期。中共受封鎖後更反美,越搞越左,自我孤立。港共緊跟中央,左派學生的英文與主流學校差一大截,工作、社交、婚嫁、子女教育限於左派圈子,對世界的了解變成self-perpetuating,缺乏均衡。
    當時電視還不發達,新聞來自報紙。但左派報刊教條,幻滅的左派只好外求,就如今天的大陸人看禁書。時值冷戰、文革,訊息一面倒反共崇美。幻滅者恨透中共,但不知美之不足,缺乏西方的人文基礎,難以歷史角度剖析中美之別,易淪為極右。這與後來89民運的精英一面倒崇美,是同樣的悲劇。

140503六陰摘錄CT:台灣「半」吊子民主之困

   CT(中時)在我的行動版書籤上排第一,今晨偶然先看台報。發現《蔡(英文)辦:體制不改 誰執政都有問題》也是港的寫照,雖然程度輕一些、時間遲一些。特此節錄:
   
   街頭抗爭一波接一波,英國《Economist》140503《Taiwan When the wind blows》斷言,「台灣的未來可能要在街頭決定」。
   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幕僚洪耀福昨接受本報訪問說,台灣的民主制度對解決重大歧見「沒輒」,體制不改善,任何人執政都得面臨街頭抗爭。街頭抗爭雖無法決定台灣的未來和國家重大政策,「但足以否決失去民心的政策!」
   可望下月重掌黨權的蔡英文日前提到,經過群眾路線到議會路線,民進黨未來要與公民團體建立共識、互信,積極走向「公民路線」。在共同目標的推進上,政黨不必然要當領導者,但一定是同行的夥伴,民進黨將與公民社會對話。
   洪指,國外的民主體制彼此有相互的配套機制,但台灣常常只學一半。國外的民主制度遇到僵局時,大多以倒閣、解散國會、釋憲或公投等途徑解決;但在台灣,倒閣沒有成功過、朝野都不敢解散國會、公投又是鳥籠公投,人民只好上街。
   洪表示,抗爭形態的更新速度非法令可跟得上,政府不太可能管得了。

   香港的反對運動遠不如台。但自民主黨主導時起,一直在學台灣,現在更有其影子。

2014年5月2日 星期五

140502五晴:伊斯蘭暴力的「宿命」

   就日前本博的兩則留言,先講我沒有答案的一則。
   昨匆匆寫下「烏合的正義」,後來才想到漏了說:手段比當局更殘忍,negate了外界的同情。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是中東幾千年的傳統,寫入《可蘭經》後,成為伊斯蘭教不可動搖的信條。
   伊斯蘭教約創於公元620年,頭800/900年以彎月刀傳教所向無敵,北非到巴基斯坦被強行阿拉伯化,收伏信徒以億計。以牙還牙信心爆棚。
   但大約公元1500年以後,西歐挾堅船利砲蜂湧出海,在美洲、亞洲猛奪殖民地,霎時暴富。伊斯蘭世界淪為underdog,但擺脫不了以牙還牙的教條和對西歐的千年優越感。這種長期強者驟然逆轉敗所形成的扭曲心理,後來也見於中國清中晚期對西方列強的反應。
   近現代300年來,穆斯林被西方的利砲加權術玩弄於股掌之上,形成了現在的宿命。
   除非真主顯靈,很難相信穆斯林可憑暴力扭轉他們的human condition。雖然今天很多地區都有暴力,但文明的主流仍然相信非暴力。非暴力的路無疑很長,而且以非暴力之父甘地的例子看,往往在西方法治環境下才可望奏效。
   但現在絕大多數地區受國際監視,當局難以肆意打壓弱勢,非暴力抗爭比以往多了成功的機會。中共至今壓得住一靠經濟,次靠幕後操控。但伊斯蘭「敵人」的手段沒有那樣厲害,用哀兵文鬥會獲得同情。
   但就其上街抗議看,穆斯林激情,要做烈士而非哀兵,註定難與「文明」的歐美角力。

140502五陰:港原來「慘」過大陸

   以Misery Index(悲慘指數)成為話題的美國市場原教旨智囊Cato過去長期捧港,令我們飄飄然,但現在改說我們慘過大陸。不過適逢港人抗共屠狼,各報樂得迎合。
   Cato以往捧我們,因為市場夠自由。現在唱衰也是講經濟,不過衡量的準則改為失業、利率、通脹。
   按此說,全球90個國家地區裡,4個華人區依悲慘度遞「減」是:香港76,中國82,新加坡87,台灣88。換言之,港最慘而台最爽。
   令中國人更不Like的是:所有90個國家地區裡,最不悲慘或者說相對最開心的是泡沫爆破至今20多年未復元的死敵日本。
    這種智囊有多可信,大家心知。不過這次改用負面來製造話題,說明其掌握了現代傳播之道:吸引注意比內容好壞更重要,負面又比正面更吸引。

   今天唯OD報道,東南亞富得流「油」的超小君主國汶萊(Brunei) 為了以正社會「歪」風,昨起分三年漸進實施伊斯蘭法:
   第一年起:周五不祈禱、婚外懷孕和宣揚其他宗教者,罰款或監禁;
   第二年起:偷盜、喝酒者截肢或鞭笞;
   第三年起:通姦、雞姦、侮辱可蘭經或先知穆罕默德者處死。
   由於生老病死悉由國家的油元包辦,國民對君主的決定一般意見不大。
   但40萬人口裡,僅七成是馬來裔伊斯蘭信徒,其餘三成是否也按「回律」處置?

2014年5月1日 星期四

140501四勞動節陰:中國今年就超美?

美國的142年連冠即將告終
   昨晚剛有人恐襲烏魯木齊車站給習近平顏色看,今晨台灣CT(中時)就引述世銀根據較前合理的新準則預測說:
   中國(應指大陸,未計入港澳數據)根據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 縮寫PPP)推算的GDP,由原先根據匯率預測的2019年,提早在今年超美。這是1872年美國超越英國以來,「GDP盃世界冠軍」142年來首次讓位。
   PPP算法有利大型的中等國家。印度由匯率計算的第10名躍至第3。俄羅斯、巴西、印尼、墨西哥也都進入前12大。
   不用說,並非所有專家都接受用PPP來計算GDP。故是否相信中國今年就超美,很視乎你看待港人還是國族優先。政改抗中的大右報不提,討厭中式發展觀的新左報淡化。三大報裡唯銷量報較重視,但公眾假期用作財經頭,相當於作廢。
   話說回來,優先派又無須太抑鬱:中國人口是美國4倍多,GDP即與美平頭,以人均算,美國一個頂大陸四個。香港的人均GDP肯定也是大陸好幾倍。
   但看維吾爾族屢屢施襲即可知,在強弱懸殊的惡鬥中,強者越強,有時候越刺激弱者作困獸鬥,甚至想同歸於盡。
   漢人對少數族裔無疑有優越感,盲目擴張更令其感到恐懼。不僅維人,港、台抗共也源於此。但用濫殺來「維」家不但嚇不走漢人,更會令其支持鐵腕鎮壓,高呼「抵你死」。
   漢人多維人百倍,有兩千多年的實用主義,生命力在全球人種裡最強。蟑螂無孔不入、迅速變種適應環境。漢人則你今天殺我一百,後天我們就有上千人頂上來,照樣開業打工,勤奮堅忍,靈活高效。我的產品服務和生活方式轉眼就淹沒你的殺氣。
   維人這種弱勢盲動也見於其他伊斯蘭地區。日前看講巴勒斯坦以色列佔領區的電影《Omar》。區內青年被困家鄉,走不出去,失學失業,像坐活牢。百無聊賴下,硬拼佔領者博上天堂向真主領賞變成最好的出路。但一窮二白、組織落後、手段原始,硬碰以色列超班的武装和情報,傾向枉死。以方雖受困擾,但嚇不倒,更絕不放棄。
   這與中國的漢維鬥如同一轍:用烏合的正義硬拼先進的強權,除了令世仇落入惡性循環,更難開解,動搖不了強者。弱者雖前赴後繼,但殘殺對方平民,動搖了本身的正義。強者甚至理直氣壯。支持巴勒斯坦的西方人限於反美者。國際上除了伊斯蘭世界,支持維族的限於反共者。
   弱勢的蹇命值得同情,但自取其辱。今後還會輸下去,只怕最後被強勢陰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