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7日 星期一

100927一晴:Pricilla is no Wendi


下文是用iPad打的,只能用简体。
赶稿准备外游,今后几天会少上博。但欢迎留言。

钓鱼台继续升级。日方既说要修补关系,又反要中方赔偿;中方则为船长归来敲锣打鼓,严查输日货物。双方民間都有情緒,双方政府都要对内交代。

Facebook创办人Zuckerberg的女友Pricilla Chan(图)初步证实是在美国长大的华裔而不是大陆移民,应该不会是又一个Wendi。有网友否定大陆让Facebook落地的可能,理由是太多反共人士利用来串连。Sorry, Zuck, you won't have FACE during your trip to China! But of course, you know how to FANQIANG(翻墙). And if you don't know that Chinese word, learn it now!

英国近年的政治比美国有趣。月前两个领先党不够议席组政府,最后一右一左携手共治,舆论誉为「革命」。且看能捱多久。现在则两兄弟争做工党党魁,最后左弟胜右兄。八卦焦点是新党魁未婚生子,与左派形象相符。但是否有能力选赢「敌党」?

长期不获长实落广告的「苹果」高调指其平卖新楼「顶烂市」。平贵都骂,这就是私怨。但此举是否老板得见总书记后的酬宾之举?

2010年9月26日 星期日

100926日晴:你寧選中國還是印度?


地震後一年去四川時,記得北川廢墟保留作現場博物館。兩年半後的今天,報載有了新縣城,當是在附近另建的。
內地的事一界定為國族任務就雷厲風行、不惜工本。北京奧運、震後重生均屬此類。這種政治掛帥結合國人守紀律(反對者會說是因為高壓)、責任心強、靈活實用的特性,創造出西方個人主義下難以達成的奇跡。
印度相反,除了貪腐顢頇,本性散漫、大而化之,既無西方個人主義的進取,又無中國的集體主義和咬緊牙關。下週日即將開幕的英聯邦運動會與兩年前的京奧對比鮮明,連日遭西方傳媒貶損。
說到底,印度重精神,有神飲水飽;中國人重實利,拜神純為求福利,今天不開飯而談來世,講得再好也沒有人信。只不過中共走極端,只講唯物—經濟民生,用物質來『收買』『麻醉』人民,以免其『胡思亂想』,離心離德。這種發展模式現在終於走到了盡頭,須另謀出路,中國才可望升段。
港人作為『旁觀者』,個人對待生活的態度也大致決定了對中國的好惡。重視生活實際的人即使不喜歡內地,客觀上也承認其經濟發展。講求精神、品味的中產知識分子,特別是受歐洲教化的文化人則以唯心為高尚,不屑於民生、『粒粒皆辛苦』這類低層次關注。經濟被視為鼓吹消費、不公平交易、虛耗資源、製造公害的人類excesses。他們高舉精神文明,鄙視中國甚至中華民族性。如果我有龍應台的文筆、口才、地位與收入,可能也會像她這樣看營營役役的大陸。

船長放回來了,但後續有得煩,仍有可能翻盤。
日方突然放人傳係美國施壓,國民自尊受損,大罵政府。無論換首相還是換黨,下屆都只會更強硬。中方要求道歉賠償被拒,又被日方指船長初時承認蓄意撞日艦,很難下台。
奧巴馬再次與東盟十國開會,擺明積極回歸東太平洋。所謂希望各國和平解決南海問題,無疑是說我可以幫忙,扮演類似以巴和談的角色。奧巴馬關心東亞可以理解。他在土生美國人裏是罕見的國際人:父親是肯雅留學生,畢業後回國『貢獻』,而不是留美發展。奧巴馬自己生於遠離美國東岸權力中心的夏威夷,小時候又在印尼住過好幾年。但他關切東亞,也就與崛起的中國too close for comfort。中國會聯想到冷戰時期的『containment』(圍堵)。
『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一語只適用於100年前中國積弱、強權為常規的時代。現在逐漸倒過來。中國經濟上穩居頭三名,而且升勢未止。美歐擔心經濟上被壓倒、政治上西式民主被中式威權取代,發展中國家爭相模仿。因此,熱衷於輸出美式民主的美國欲與中國的鄰國聯手約束,不讓中國變成超強,份屬正常。

《蘋果》今天的頭條〈賭仔變大善人 奇蹟籌億元建1000學校〉,目的雖然是頌揚港人,但大事報導內地的『感動』,而不是只講反話,再度證實該報轉向實事求是。應恢復其內地採訪權,考慮讓其駐京。

今天最出名的華人當屬Facebook創辦人Mark Zuckerberg公諸於世的女友Priscilla Chan(圖)。姓氏的拼法當屬香港粵語,但看報導似乎是內地去美國的。阿Zuck說正惡補普通話,準備年底去中國。希望他順利!也希望這個華女不是另一個Wendi Deng。中國會對網民開放Facebook嗎?

2010年9月25日 星期六

100925六晴:美國選舉前中國難安寢


詹其雄終於獲釋(圖:新華社)。但日方拒絕道歉賠償,中方也未放回四日人。敏感時刻,還未完全下台,稍有不慎都可能反過來倒打一把。
有年輕的日本通以香港自由派的角度在《明報》撰文說,日本社會五年前對日中矛盾大驚失色,但這次對釣魚台事件反應冷淡,因為民眾對於被政治力量利用麻木。在文末嘲諷香港保釣說:「引人發笑,不斷做動作反應的,是不是我們自己?」
至於說溫家寶在聯合國重申中國「不稱霸」,那是自毛澤東時代就彈的老調。問題是總有人不信,至少裝作不信、表示憂慮,以牽制中國的發展。何況中國的政治控制始終予人口實。

美國選舉在即,奧巴馬和民主黨借中國來救亡,胡溫今後這一個半月要繼續準備受氣。由於眾院委員會通過就人民幣問題懲罰中國,奧巴馬這次見溫家寶,除了在釣魚台問題上挺日,在貿易問題上也撂下至今最狠的話:實施懲罰性關稅、向世貿投訴。但他同時邀胡1月訪美,暗示目前純屬選舉需要,還望見諒。但打中國真的能搶到票?

100924五晴:四日人換詹其雄?


  謝網友指正,阿根廷的確未曾主辦世博。至於曾否舉辦其他國際性展覽,暫未查到。但這到底是《醜陋的日本人》的日本作者誤引,還是說大陸網上流傳的版本有偽?

  此外我也同意另一位網民的留言:報紙應如實報導知名人士即使是感覺上荒謬的言論。但如果我當編輯,會附帶幾個字,以暗示這種言論的危險。

  說也巧,今晚剛好四十年一遇,與幾位早期在美國參與保釣的台港留學生重聚,日方就說要放回在釣魚台水域被拘的中國船長。是因為中國抓了四個日人(圖:日人被指偷拍的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還是奧巴馬見過溫家寶後,明白沒有迴旋餘地,勸日方下臺?
  正所謂官字兩個口。當初延長拘留船長,理由是調查是否蓄意撞日艦。現在轉眼就說,事件並非預謀。這樣快就已查清楚?那為何又不銷案?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放人下台也大把理由。
  意料中,美國在此問題上挺日本。總統說美日安保同盟是「世界和平與安全的基石」,國務卿獲日外相引述,美日安保適用於釣魚台。換言之,中國若『入侵』,美有義務與日聯手抗擊。總的來說,中國對日除了經濟手段,別無他法。扣押人質只是一時之權宜,解決不了領土爭端。
  但無論中美,人民幣匯率才是癥結。美國還有一個半月就是中期選舉,急於討好基層。中國則要保護就業,以防社會動盪,危及黨本。

  〈粵西洪水潰壩 55死〉今天總算見報。有說又是〈豆腐渣工程〉,是真是假?

  香港不久前仍以「全球第一貨櫃港」而自豪。不料,一眾高官剛視察過的上海港才是現在的一哥。而且,第二位是新加坡。消息沒有提香港,港報網站塞在目錄下端。只談優勢,避談劣勢,媒體既譁眾,也自欺。
  
  一度全球最大的美資租碟鋪Blockbuster(百視達)由1985年創辦到今天申請破產保護,期間內這25年剛好是網絡下載日漸普及、租碟由盛致衰的過程。

  美國Virginia州處決一名買兇謀殺兩名家人的死囚。西方通訊社的焦點是:女性,該州的第一次,讓人直覺上覺得女性受害。但其實,真正的焦點是:智障。這在美國為何會判死而不是判治療?

2010年9月24日 星期五

100923四晴:溫家寶又講政改


繼上月在深圳,溫家寶昨在紐約應當地『文匯報』《僑報》提問,再講政改(圖:新華社)。鳳凰衛視網站引述說(大意):經改若沒有政改的保障,不會徹底成功,成果甚至會得而復失。民主和自由主要是讓人得到自由和全面發展。中國政改最重要的是保證憲法和法律賦予人民的自由和權利,讓人民有寬鬆的政治環境,更好地發揮獨立精神和創造思維。(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wenjiabao65lianda/content-2/detail_2010_09/23/2612246_0.shtml

言下之意,中國雖明文規定人民的自由和權利,但落實時仍有距離,政治環境也未夠寬鬆,以致國人未能充分發揮獨立精神和創造思維。最後一句相當於說,政治上只有更開放,才可望創新,使經濟由勞力密集型升格為智力型。

溫近月多次講政改,但在建制內曲高和寡,連胡錦濤都不和應,只有『書生』叫好。溫是否感到形格勢禁、時不我與,豁了出去?

六四以前,《僑報》叫做《華僑日報》,是紐約台山華僑在中國抗日期間創辦的愛國(香港叫做『左派』)報紙。我大約1983-85年在編輯部工作。半夜四點半出門,坐地鐵上班,五點半幾乎是第一個到編輯部分稿。同事多數來自台灣,少數來自香港和大陸。一如香港的《文匯》,《華僑》的銷路與紐約當時最成功的中文報紙《世界日報》和《星島日報》沒得比但同事不以為忤一來要養家,二來至少是同情中國,希望明天會更好。

但六四期間,該報發生類似香港《文匯報》的事件。事後總裁被裁,報紙改名。就這次的提問看,該報大概偏向開明。今天講起來,雖然與該報早已無關,昔日的同事相信也都已離開,我還是祝願更進一步,多反映實際,而不是盡講北京聽、對駐美官員有利的話。

有關釣魚台的建議,最不用腦的是「買進日圓」〈逼日圓升值〉(今《明報》)。人民幣還是日圓面對的升值壓力大?自己成為眾矢之的,還想整別人,日人樂得與歐美聯手向人民幣施壓。何況,公開說買外幣來逼對方升值,形同顛覆他人的金融,與恐怖活動無疑。出自國家最高學術機構正教授之口,令人昏倒。也虧得有報紙會當真地報導。

講回香港,我不反對水警阻止保釣船開赴釣魚台。以日本近期的態勢看,在驚濤駭浪中與硬碰,一旦有人受傷被押,都只會中方升高態勢,無法轉圜。但日方早已控制了釣魚台水域,中方派艦艇除非準備打。餘下只能用經濟手段。但保釣人士會否認為當局金錢掛帥出賣國土?

我現在儘量每天都看台灣綠營的喉舌《自由時報》。自己做新聞,對立場鮮明的媒體,不論左右,一向帶著有色眼睛看。看《自由》是想知道獨派宣傳什麼。

該報今天罕見『中性』地報導北京的態度:〈五都選舉政治效應/北京涉台部門 建議與民進黨對話〉說,涉台部門比較明白台灣,惜上層仍死保著國民黨,漠視民進黨票源牢固的現實。細想之下,此文要說是反映北京的情況,不如說是打國民黨,使人覺得該黨與現實脫節,不適合執政,應該在十一月的選舉裏下台。

2010年9月23日 星期四

100922三晴:中央避免兩個火頭


昨偶然碰到一個至今最靈活的iPad電子書軟件ShuBook,於是趕緊找書下載,直忙到今晚,幾乎不想提筆上博。

港府不甘於2000年申辦之敗,死要爭取23年的亞運。距今還有13年,無論官民的收支預算都信不過。問題是真正的大型國際賽事我們啃不下,雞肋又無謂。香港作為賺錢與花錢的城市,特性已根深蒂固,即使辦了亞運也無助於提升體育水平、改善社會風氣、吸引世界級賽事。用億計的市民稅金去讓行內和大官出風頭,一句話太貴。

溫家寶在紐約對日方的語氣前所未有地嚴峻。看來雙方都下不了臺。奧巴馬可能在最後關頭出頭拉攏。選舉在即,國內形勢不利,到國外搶分、分散注意就更有必要。

《蘋果》稱〈北京認同調查報告誠懇〉,可信是減少一個敵人,專注於對日。但留一手說〈「菲須妥善處理後續」〉。〈菲總統:報告非百分百可信〉的標題若沒有歪曲,很能說明當地的民族性。拉丁性格可能是生活但求開心,凡事大而化之。

港府突然擱置去年《施政報告》引為自豪的慳電膽券。《蘋果》指當局〈拖無可拖〉才匆匆宣佈,予人〈好大喜功〉、但疏於考量的印象。最愛環保的《明報》雖然將新聞貶到目錄下方,但標題〈不符用者自付為由議員批自打嘴巴〉也不恭維。當局顯然理屈。

金融海嘯至今,全球在經濟上幾乎顛倒過來。日前《明報》的標題〈訂8大目標 5年出口翻倍〉,略去裏面的「美」字,還以為是社會主義國家搞五年計畫。

〈離婚潮 辦證現人龍〉的標題並非說南京學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以結婚和離婚手續最快為招徠,以致全大陸的人都湧去辦事。原來,傳說拆遷補償按戶數計算。換言之,夫婦離婚可收雙份。拆遷費相當於一般人好幾年的薪水。若此,假離婚後收錢再復婚也就成為「常理」。而且,最後,夫妻裏,離可能比不離還要多,光明正大,沒有面子問題

就內地人為什麼突然有那許多錢,《蘋果》日前的標題或可說明一二〈「公司派1.2萬現金、8000旅行獎金……」 白領網上狂曬中秋福利〉。企業大賺,機關外快多,惠及員工。而由此可想而知,中上層的『領導』就更盤滿缽滿。出境掃貨的大軍大概就是這樣來的。

《東方》說,十月十日是結婚好日,註冊名額爆滿。原來用二○一○年十月十日來寓意「十全十美」,百年一遇云云。當天結婚的,大概沒有幾個知道那是紀念辛亥革命的雙十節。明年就是辛亥一百週年,台灣馬英九會隆重紀念,但與大陸就國民黨的歷史地位,紀念活動的形式、性質、和兩岸的主次,都有得爭,還必須義正辭嚴,以堵綠營的口。

現在沒有事瞞得了網民。埃及的國營報章竟然把照片裏自己的總統搬到奧巴馬之前,以抬高其在以巴和談中的地位(文初兩圖)。民智與時代之脫節由此可見,而阿Q也不僅是中國人。怪不得對以色列時不堪一擊。

2010年9月22日 星期三

100921二雨:港人質報告使人想起美國九一一


昨晚大雨。巴士乘客下車時,有菲傭先下車開傘,以免隨後的小主人淋雨。小男孩大約十歲。美國總統自己打傘,中上家庭的華人子女則由傭人代勞。後者長大後,又怎會尊重勞動?商界相信能者多得而非多勞多得,而自己就是能者,對香港的繁榮功勞最大,政治上應佔有最大份額,部分來自這種家教。

今晚去看香港話劇團改編自法國得獎作品Le Dieu du carnage》《豆泥戰爭》(圖)。劇團照理是香港最有水準的,但兩對夫婦在一個客廳裏,就城市人之間的矛盾反反覆覆地爭執,過程中經常大吵大鬧,像美國人多過法國人。我的秉性接近卡謬的《異鄉人》,只覺得膚淺。全劇由頭講到尾,而且攞戲厘做。其中一對夫婦不堪爭吵,多次想離開,但總是被另一方拉回來,繼續吵下去。但此外算是『寫實』的。話題主要是親子問題和性別鬥爭,沒有哪句對白聽不懂,有別於近年常見的演出,由佈景到題材鬥抽像,似乎這樣才夠深度。

菲律賓在事發將近一個月後交出人質報告,成為港報當然的頭條,但不用說不相信其結論。《蘋果》指〈未還死者公道〉,《東方》稱〈敷衍交差〉,間接要求追究。《明報》稱馬尼拉〈市長指揮官罪狀最重〉,暗示當局往下塞責。
《蘋果》〈港續調查 望控告菲警隊〉的報導引述「港府消息人士指,菲國報告只具參考值價,要找出真相還需依靠香港警方。」外國人到一個武裝部隊大晒的地區去挖武裝部隊的瘡疤,還要告對方,有關報導暴露了港官的無知。英國人擅長外交,包辦了香港頭個半世紀的外務,間接把港人變成國際弱智,以為自己作為全球第三金融中心,政治地位也自然僅次於紐約和倫敦。
人質〈傅梁陳同時撲向門多薩〉的標題,使人想起美國九一一當日,UA93班機遭劫持飛向白宮時的乘客。後者一聲「Let's roll」,群起衝向劫機者,逼使飛機在荒野撞毀。

釣魚台問題繼續惡化,〈日自衛隊擬擴軍〉〈派兵2萬駐西南諸島〉 。美國針對人民幣的壓力由財長上升到總統,中方被指做得不夠。《明報》社論奇高調:〈日本蓄意小事化大 圖謀已超越釣魚島〉。

從〈團體誓狙擊民主黨 黃毓民馬草泥撐場 社民連內訌浮面〉的標題再次說明,《蘋果》放棄激進,向中間靠攏。

2010年9月21日 星期二

100921二《都市》:昨日之怒到今日之悲


原載2010年9月21日《都市日報》《都市博客》專欄

中秋快樂!今天本已就其他話題寫了大半。但最終由於一眾友人重燃的《昨日之怒》(一本有關台港留學生40年前在美國掀起保衛釣魚台運動的小說)和九一八前夕,紐約華人20年來最大的保釣示威,恕我再講一次上周的話題。

本文特別用台灣的稱呼「釣魚台」,因為我們當年為了這個無人小島在華盛頓、紐約等地高呼「還我釣魚台」、「打倒日本軍國主義」時,聯合國只承認台灣的國府。下文按時序摘錄的電郵,本來只是昔日保釣「戰友」私下的感慨,但由於我以新聞為業,有人希望我反映留美港人的今日之悲。

事件起源於C的來郵:「附上一些友人間的交流。我十分悲觀。就此事看,中國縱使經濟有成,但整體趨勢不容樂觀。」這些始於上周三的電郵,背景是船長被扣、外交無果、民間受壓,還未發展到延長拘押,迫使中國船長在日本監獄裏度中秋:
A:日艦愈來愈多,解放軍難道只供閱兵用?
B:這個政權只靠基建和養活大眾,缺少應付壓力的機制,難以長治。日本敢派艦艇,因為這是他們對外唯一的爭議。但釣魚台對南海爭議、對美關係可能的傷害,都使中方無法即時這樣做。何況沒有適用的工具。費盡了唇舌游說,才算派出漁政船。
A:鳥巢、閱兵、世博銀樣蠟槍頭,我們仍然是東亞病夫。我想找個示威去上街。
B:這個制度只求國人相信一切都好,黑格爾所謂的「公共宗教」。但愛國一旦失效就會釀成悲劇。聽說當局定下最後限期:到了九月十八日若仍無較強烈的行動,就不再阻止民間保釣人士被日方大舉逮捕。
C:說到底還是:中國人沒有民有民享民治的政府。就釣魚台等所有問題,最終恐怕只有動員全民。可注意力會轉向貪腐、貧富懸殊、勾結等更大的問題,嚇死當局。從來沒有一個議題可以團結所有的中國人。昔日限於國共內爭,現在則連解決民意授權的意願都不存在。

我將上述電郵略去姓名後轉給一些過來人。回應D來自1971年1月第一次美國保釣示威時一起遊行的同窗,專長政治學:
D:情緒化並無必要。涉及主權的衝突沒有簡單的解決之道。正確的做法通常是擱置問題,探討互惠的可能。日本公開宣稱主權。中國除非準備開戰,否則難有行動。日方這次肯定涉及國內的考量。國人對政府施壓將適得其反。開赴釣魚台既危險又說明不了問題。但民間可單方面發動全球示威和杯葛日貨。這樣表達會更有效。
E:在位者若袖手旁觀,是否說明他們純為一己之私?
F:恨鐵不成鋼可以理解,但若美日聯手,會很棘手。
E看到我傳給他的網上消息〈連「釣魚島」三個字都無法捍衛,如何去保衛釣魚島?〉,有這樣的回應:
E:領土主權比洩露政治背景這種狗屁更重要。這使我想起國民黨和清朝行將就木時的懦弱。

此文交稿時,又收到美國保釣過來人以公民記者身份上載CNN的香港九一八示威圖文ireport.cnn.com/docs/DOC-493472(見圖)。

100914二《都市》:釣魚島40年的唏噓

原載2010年9月14日《都市日報》《都市博客》專欄

這並非要大陸一味強硬,更不是要喊打喊殺,但不能重蹈前40年的覆轍。

中國漁船與日本巡邏船在釣魚島(台灣稱為「釣魚台」)海域碰撞至今一周,事件天天升級,關係惡劣過日本首相拜祭戰犯。

常見的說法是日本執政黨今天選黨魁,角逐者以對華強硬來博上位。若此,選舉過後,局勢就會緩和。但客觀上,隨着中國提升軍力、日本恢復武裝,彼此間的海域顯得「狹窄」。如今中國潛艇經常在日本近海活動,美日韓則以遏制朝鮮為名,聯手在中國對開海域軍演。就本港雜誌即期的一幅地圖看,在美國引領下,日、韓、菲等又開始連成一氣,重現冷戰時由北至南的防共海牆。至於台灣,不排除民進黨後年會重新上台,到時肯定會幫忙打邊鼓。與中國打過仗的越南和印度對此相信也有興趣。對於不欲國內華人坐大的馬來西亞和印尼,也有某種誘因。日本今後不論誰上台,相信對華都會軟硬並舉:既發展經貿,也追隨美國施加遏制。

日方欲以國內法判處中方船長入獄,形成對釣魚島「主權」的既成事實。但在台港民間保釣運動40周年之時,用蒙頭示眾、高調判處的侮辱性手段對付到附近海域謀生的華人,加上被拘船長的祖母不堪打擊而離世、中方借出的熊貓又在接受日方醫學手術時死亡,甚至說中方買日本國債是想推高日圓,幫中國貨打擊日本出口⋯⋯凡此種種,都很刺激民間情緒。日駐華使館前再見官許的示威。兩岸均有人欲頂着驚濤駭浪,再度開赴釣魚島宣示主權。

北京只好奉陪。先是叫停東海油氣開發的談判,接着派執法船到有摩擦的海域驅趕日方測量船。不料日方反咬,以致要出動地位相當於副總理的國務委員,在凌晨召見其大使。

必須承認,由台港的年輕人初次高呼保釣至今40年,日本在釣魚島海域進出自如,已形成某種印象。事發之初的1970年代,台灣受美國保護,在釣魚島事件上不敢對美日說不;大陸對內忙於鬥爭,對外被美國封鎖,色厲內荏。接着這30年則台灣搞獨立,對日抱有奢望;大陸韜光養晦,對外息事寧人以換取發展的空間。如今雖然崛起,GDP坐二望一、海軍遠赴非洲東岸對付海盜,但鄰國、西方、競爭者甚為顧忌。連俄羅斯都說,擔心中國的威脅。大陸投鼠忌器,很難進入日艦出沒的海域行使主權。日方則相反。由於控制釣魚島符合美國的利益,年來加強對沖繩等「南西群島」的防衛,更揚言年底派軍人登上釣魚島。到時華人的情緒難以想像。日方此時加緊對區內的「佔領」,不排除是看準兩岸今後這兩年忙於換屆。

大陸長期被動的後果顯而易見。現在信息實時,40年相當於以前兩個世紀,所塑造的印象將無法挽回。大陸必須在「中國威脅論」的夾縫中找到空間。釣魚島收不回來,民族復興也就淪為奢談。台灣雖然在政治上與大陸保持間距,但作為釣魚台地理上的管轄者,仍然可以對大陸合理的行動表示支持。

這並非要大陸一味強硬,更不是要喊打喊殺,但不能重蹈前40年的覆轍。

100907二《都市》深圳沒有出路?

原載2010年9月7日《都市日報》《都市博客》專欄

深圳作為生活高昂的「邊城」,難以再摸着石頭來維持增長。連港人也不再熱衷於過河消費,就如內地人來過香港後開始退燒。

深圳昨慶祝經濟特區成立30周年。胡錦濤南下出席前,港報引述當地的調查,稱〈六成女性不滿性生活〉。後者可信只是借勢宣傳,但難免使人想到房價飛升,男性兼顧內外房事,顧此失彼。

8年前,深圳就因為大企業遷滬,有人驚呼〈你被誰拋棄?〉市長為挽回信心,不惜降貴與撰文者長談。但隨着長三角等經濟圈崛起,深圳逐漸被趕上無可避免。僱用40萬人的富士康廠房因為員工連跳而內遷,當屬指標性。

胡錦濤昨重申《人民日報》前天的社論,促深圳「先行破題」、「率先」突破,但缺乏實質。黨報所謂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看來並不包括上月底溫家寶在深圳鼓吹的政改。若此,可見的發展仍只限於經濟。政治上或不至於溫家寶說的「停步後退……死路一條」,但只怕小修小補無法脫出瓶頸。內陸工資上揚,民工開始就近打工。深圳作為生活高昂的「邊城」,難以再摸着石頭來維持增長。連港人也不再熱衷於過河消費,就如內地人來過香港後開始退燒。

香港受保護,所面對的內陸競爭遠小過深圳,但性質上同病相憐。兩地一河之隔,相剋相生。共和國頭三十年,每天有千計的港人挑着兩大擔日用品過羅湖接濟家人。同期內,由深圳翻山渡海而來的人,累計怕有過萬。香港1967年暴動期間,有邊民越境抗議「帝國主義」,導致中英在邊界對峙。我當時上大學,每天坐火車來回。車廂沒有冷氣,每逢對頭車是南下的生豬貨卡,人人急忙關窗,為飄來的臊臭而掩鼻。

深圳劃為特區前,我最後一次去是1978年。時稱寶安的小鎮只有一條大街、兩家食肆。室外陽光刺目,但店裏陰森,唯一的擺設是三四張木頭桌、十條八條長板凳,活像《水滸傳》裏的黑店。寫在黑板上的餐牌只有兩種供應,肉片飯甚麼的。不設侍應,在櫃檯買票(當時還要糧票)後,站在廚房門口等。每次出籠三五碟飯菜,就一擁而上,貨票兩訖,即時掃光。在位子上等人伺候,絕對可以餓死。

進食時,上有蒼蠅,旁有婦女背一個拖一個。一擱下筷子,立刻有人大口接下去,假設你已用完。但我五十年代長在廣州,對此並不驚訝。直到八十年代初,北京王府井的食肆仍然可見在食客旁等候殘羹的婦孺。三十年後,深圳比氣派甚至超過香港的黃金時代,但乞丐不比當年少,性工作者就更多。與當年在寶安等着吃我剩飯的婦孺相比,十年前深圳名廈前一個母親抱住嬰兒,在我面前挖垃圾桶裏的剩飯更震撼。

這就是現實。沒有開放改革,大概一成人有特權,九成人窮到貼地;開放改革三十年,大概八成人得益,但一成人甚至不如前,而一成人就相當於二十個香港的人口。政改不一定能解決貧富懸殊,甚至可能拖慢效率,但可以加強公義,使老百姓接受賽果。現在則相反。繼續拖下去,終有一天會爆煲。現只怕兩年後的下任政府來不及挽回。

100920一雨:越安全越無聊?


今晨閱報,得悉花蓮昨受颱風重創。在網上找到三月開車送我與妻和友人穿過橫貫公路上南投的導遊問安。答道:「我們花蓮人都是用樂觀心情來面對,我當天還寫下:窗外的樹正在跳舞... http://kitchencat.pixnet.net/blog/post/16997343,因為每年都得面對很多次。」
惡劣的條件教會我們用平常心去面對。香港三十年前還有人以棚屋、木屋為家時,被颱風掀翻屋頂就與鄰居互助修補,白天照樣上班上學。現在人人都『上了岸』,風雨再也威脅不到我們。但長年無風無浪後,爭執反而多起來。一遇事就在開放社會的pretext下追究責任,由官到商到鄰居甚至途人。總之除了我,人人都可能難辭其咎。最後,人人忙於找替罪羊和推卸責任,反而觸不到問題的核心。
颱風過台(圖:高雄愛河暴漲,台灣《蘋果》翻拍網路)後,今為香港帶來大雨,預料明天持續。

大陸不但繼續受『和』風困擾,韓風也趁勢撈一把。日方延長扣押中國船長到中秋後,看來是刻意的。中國人這個面子很難下,除了大事升級,別無選擇。美國國務院希望中日妥善處理只是官話;軍方將矛頭指向中方才是實質。日本得以有效進出釣魚台,靠的就是美國『託管』。由1972年至今將近40年,已形成某種既成事實。島上雖然無人,當時也不知道有油氣,但美國偏袒和兩岸分裂造成的慘痛後果,今後可能還會重演。
  南韓視日本為寇仇,這次步其後塵可信是自發的,志在踩中國一腳,吐氣揚眉。也許不甘於古代受中國影響,南韓進入現代後,不惜扭曲事實來『壓倒』中國,使人想起魯迅筆下的阿Q。

  38歲的乒乓球前世界冠軍鄧亞萍將由共青團北京市委副書記升任正局級的中國第一報《人民日報》副秘書長兼轄下網站「人民搜索」(goso.cn)總裁。中國人首奪世界乓乓冠軍五十多年來,以這位與鄧小平同屬五短身材的女將學歷最高(劍橋博士)、官最大,而且職務與體育無關。不過這一來,大概就不能再拍電視廣告了。陞官是否賺錢更多?

  教宗訪英最後一天,特地為19世紀由聖公會轉投天主教的樞機主教John Newman舉行封聖前的宣福禮。報導說,此舉的醉翁之意是:吸引聖公會裏不滿容納同性戀主教的信徒改投天主教。宗教競爭信徒的激烈,與商店競爭消費者何異?

2010年9月19日 星期日

100919日晴:保釣不成,人人右傾?




昨九一八。但我早有客,晚有家事,未及上博。

日方不放人加上驅逐台灣保釣船,中方不得不默許國人示威(左起順時針:上海、深圳北京)。但嚴厲限制,兩面不討好。

日方今延長對中國船長的拘禁中方暫停交流。但下週三中秋,船長一家月圓人不圓,民意會很強烈

但九月六日事發至今,方處處被動。昔日留美的保釣中人固然不忿(另寫在週二的《都市》專欄裏),北京更有人到外交部對面高喊「還我釣魚島」、「中國硬起來」、「打倒漢奸」、「打倒日本軍國主義」,完全是40年前美國釣運針對國府的翻版。

40年前,保釣的留學生指國府『賣國』,從而左傾。現在,「中共就是當年國民黨」的印象一旦形成,內地知識分子會否全面右傾?

民憤可畏。《蘋果》雖然以倒共為致志,痛恨民族主義,但不敢否定保釣,只希望用〈全國反日示威〉〈受打壓 民眾轉往外交部抗議〉的頭條,把矛頭引向中共。輿論對手《明報》則近乎黨內開明派。〈重兵打壓 零星反日 市民喊 「攔阻是漢奸」 公安尷尬〉的頭條罵保守派多過罵日本。該報由創辦至今,一向熱衷造王。

最近有關人事的傳言滿天飛。有說胡溫想推政改,但遭極左派(大概指黨內書生)和利益集團(大概指太子黨和政商綜合體)阻撓。有說胡溫一家,也有說胡保守但溫開明,或者胡溫一丘之貉,溫純屬做騷。

若此,值得注意的是,溫並非主持外交,卻透露〈金正日否認金正銀接班〉(見昨《蘋果》)。美日韓最關注的消息理應由胡來透露。這是否說明胡挺溫?

釣魚事件和近月的美韓日演習項莊舞劍,無論把十八大推向左還是右,軍方都會得益。

都說日本新外相前原誠司對華強硬且仕途看好,言下之意,有可能拜相。但以前似乎也有日相是鷹派。而且日本幾乎年年換政府,但換湯不換藥,似乎誰做都改變不了大局。

日方指中方單方面開發東海油氣田,欲以牙還牙。若真的各搞各的,會出什麼事值得關注。

香港方面有趣的是,《蘋果》昨『預告』 廖暉〈告別港澳辦 保留中央港澳協調小組職務〉時,一個主要的消息來源是公民黨四大議員裡,唯一支持政改妥協的湯家驊。說湯近日從「知情人士」得悉,早前有關重啟 23條立法的消息並非獲高層授意,而是中下層提出,中央順勢收集意見,經分析後認為不是時機。湯顯已成為『團結』的對象。不久前去西藏旅行,也與同黨三大議員『事必言英』有別

2010年9月17日 星期五

100917晴:你相信菲律賓的調查結果?


所有媒體都以起訴陳志雲做頭條,原因大概是到時出庭的藝員會多過任何一個劇集,有助接受率。但此外只不過是一宗銀碼奇小的名流貪腐案。

菲調查有結果了,說所有人質都是脅持者殺的,說要起訴十個人,包括記者。覺得可信嗎?顯然是景,四川武警模擬旅巴脅持人質,一分鐘就處理了「匪徒」(圖)。

中國船長仍遭扣押,釣魚島事件繼續升溫。內地官准的「九一八」遊行前夕,兩岸首次舉行海上聯合搜救演習。日方則在公布新內閣前夕,質疑中國單方開採東海油田。與此同時,美財長針對人民幣的語氣也轉硬

〈去年大賺四億 仍第三次申請加價 40%〉〈聲稱車流減 講大話〉的東隧是定時炸彈,早拆早著。

〈廣東擬立法抑工潮 1/3員工提案可協商工資 工人參與企管〉是當局的高招。〈港商聯署反對〉再次說明了港商與時代脫節。

始終不明白,一位前無線的天氣女郎並不特別可喜,為何獲所有娛樂版熱捧,大小消息都見報。

2010年9月16日 星期四

100916晴:若對台開打……


網友就我日前的篇博客留言問,台灣若真的搞獨立,大陸是否可開打?我想,關鍵是代價。大陸絕對有軍力收回台灣。但一旦開打,台灣將變成另一個西藏、俄羅斯的車臣、西班牙的Catalonia、斯里蘭卡的東北部…….. 沒完沒了。海內外不少知識精英也會深懷怨恨。我並非贊成分裂,但釣魚島足以說明,今天的國際秩序觀很難容忍用武力收復領土。除非大陸在民主自由上有大躍進,先封住台灣人和境外反共人士的口。但如果大陸也大幅度邁向民主,台灣人獨立的藉口也就大減,沒有必要動武。我想撤飛彈是必要的。北韓的例子說明,飛彈在今天只是訛詐的手段,不是解決問題的工具。撤飛彈會否助長獨立,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蘋果》說,今年六四前夕,暨大珠海學院中文系講師牛永斌(圖)以「共和國最大的悲劇」為題給學生上課,並播放片段。據說座無虛席,下課時贏得長時間的掌聲。但翌日被校方叫去談話,此後不知去向。說得好像被抓。但其實報導說,「61日晚,他在課堂上透露已遞交辭呈。」換言之,此人早知道後果,先辭職才放言。相對於做了又不願意承擔責任,這才是真漢子。當局不宜追究。

日圓昨創下82.881美元的15年新高後,央行6年來首次干預,一度升近3日圓。但純屬政治交差,效果不會持久。

日方不放中國船長。中方升級:講明溫家寶到聯大但不見日相;9.18的反日遊行傳聞獲開綠燈。但緩和民憤只能拖延問題,不等於解決。

最愛將李嘉誠軍的《蘋果》頭條指其為〈改形象〉才捐3億。但李設有慈善基金,而3億與其家財也不成比例,說法太牽強。

台灣《壹週刊》記者和執行副總編輯因為虛構鄉長涉綁票的新聞,各判囚五月。刑法之重對香港來說不可想像。但也許因為是台灣而不是大陸,最關心言論自由的《蘋果》和《明報》隻字不提,只有《東方》視壹傳媒為死敵才報導。

法國式的開明很難理解。女性罩袍除非密封面容,有可能掩飾犯罪,看不出為何非要禁止不可。以總統之尊,公然罵罩袍如同「行走的棺材」,比意大利的Berlusconi好不了多少。

英皇亨利八世在1534年脫離天主教、另立國教後,天主教教宗直到今天才首次國事訪英。兩國之間大約兩小時的飛機航程,足足走了460多年,打破禁忌需時之久由此可見。上任教宗雖然在1982年成為首位訪英的教宗,但當時只是牧訪,層次較低。

英同性戀歌手George Michael入獄,據說與性罪犯同倉。既然男與女須分開囚禁。同性戀者與同性的犯人是否也應如此?否則,非同性戀者如何確保,不被同處一室的同性戀者虎視眈眈?此外,共用的洗手間是否要分四種:男straight,女straight,男gay,女lesbian。其中男gay只設閉門馬桶間,不用小便?為何不見同志組織爭取這項權益?是否他們喜歡目前的廁所?

1999年日裔總統Fujimori()當政時期,秘魯再度由華人任總理。但先後兩次都是由其中一位閣員兼任,這次且由教育部長兼任,並非內閣中通常地位最高的外交或國防部長,總理看來只是虛銜。但新聞說,森時期曾有七位部長有華人血統,國會也有六名華人。秘魯的華人比重在拉美國家中排第幾?這些華人政要有多少當地血統?中國開放後落籍秘魯的華人,下一代是否開始冒出頭?

2010年9月15日 星期三

100915雲:古巴終於經改

今天最可愛的新聞照片是英國一對姓Biggs但一黑一白的孿生姐妹Marcia(圖左)和Millie。兩人今年四歲,開始上幼稚園。父親來自牙買加,膚色黝黑,但母親是白人。

菅直人當選黨魁保住相位。但若小澤一郎另立新黨,民主黨政府在國會不過半,則又要大選,對華難放軟。父親是台灣人的閣員蓮舫(夫姓村田,全名讀法Murata Renhō 19671128日生)處境尷尬。

菲律賓此時說擬復修南沙設施,真的與香港人質事件導致關係緊張無關?菲據說週五發表調查報告。結論若落差太大,港人會反彈,政壇會大炒,港府民望會回跌,中央會受壓。

今天最重要的新聞:古巴放棄1959年革命以來的教條經濟,決自明年3月起,逐步裁退100萬公務員,鼓勵創業謀生。該國500萬勞動人口,85%是公務員,月薪雖只有20美元,但教育醫療全免,食、住、行均有補貼。

此舉是否受中國影響?是開國者Fidel Castro還是他弟弟Raul拍板?即將進入第三代的北韓金氏王朝會否步後塵?有趣的是,《明報》隻字不提古巴經改,國際版登的都是歐美的經濟困境,很符合中國崛起的主旋律。

反之,右派的《蘋果》用「美國歷來最大宗軍火交易,由身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總統奧巴馬敲定。」的新聞導言踩左派。美國出口600億美元軍備,據說是借沙特來抗伊朗。但不怕被用來打以色列,顯示了沙特在以巴衝突中的屬性。

報紙網站的健康版面收費無可厚非,但應該是有商業價值的健康新知。〈癡呆翁學如廁 老妻大減壓 日間護理中心針對病情提供訓練〉〈中心空間不足 「如在白鴿籠」〉是公益新聞,應讓更多人知道,收費是本末倒置。

九巴昨一邊展示全港第一部電容巴士,以示環保領先,一邊要求加價,說不得已。用好消息分散對壞消息的注意本屬公關慣技。但做得太露骨,反令人懷疑其誠信。

公民黨的陳淑莊用iPad,但不諳簡體輸入,很反映英式精英與中國的隔閡。繁體輸入是否就能應付,都令人懷疑。不過,湯家驊建議她下載的iPad版小蒙恬繁體輸入法,沒有報導的US$0.99那樣便宜,而應該是US$9.90。而且據說11月蘋果會讓用戶免費更新作業系統至4.1版。到時可能內置繁體輸入法,無需另購。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罕見地接受西方自由派大纛《紐約時報》專訪。香港兩份最有影響的大報一新右一新左,對此隻字不提。只有小市民角度的《東方》引述說,在新加坡最容易贏得選舉的方法是說:「我們是華人,他們是印度人、馬來人,所以請投我一票。」原來,新加坡以往刻意維持種族均衡。任何一棟住宅大廈,華人、馬來人和印度人都不能超過一定比例。但新一代要求政治開放,李光耀擔心帶出種族政治,令社會失卻凝聚力。

2010年9月14日 星期二

100914阴雨:综援户案会否上诉?

菅直人击败小泽一郎,再度当选党魁,继续执政。撞船事件会迅速解决?民主党会再度「亲中」?
港台昨说温家宝在世界经济论坛上再提政改。但今天「苹果」和「明报」都不提。怎么回事?

昨天的一个判例很重要,但未想通,不敢置评。政府近年不时减差饷和免公屋租金。有综援户认为减免的款额应折现支付给综援户,为此控告政府,在高院获判有理。但「明报」奇低调,似乎不以为然。同类案例怕以十万计,案子若打到终院,将会考验新任的首席法官。
作为社会激情的指标,以往很少人抗议的汇丰总行今午标语林立、口号震天。我远远经过,听不清楚抗议什么。

继政改后,港府在人质事件上再得分。在此形势下,负面新闻炒不大。且看下月公布的施政报告会否于人跛脚鸭的感觉。

刚看完电视上Denzel Washington演的「Fallen夺命感应」。正义的警察用自己的性命来制止邪灵由一个人转移到另一人身上,继续留在人间害人。剧情似曾相识、不够紧凑,但可松弛神经。
From iPad

2010年9月13日 星期一

100913云:溫家寶又喊政改

  日方釋放被拘的中國船員,但仍然扣留船長,遠不足以舒緩氣氛。大陸對日口頭強硬,但約束保釣人士份屬正常。民間行為難控制,一旦在釣魚島附近出事,雙方政府都要化百倍的精力來善後,對雙邊關係也不利。

  即時新聞又出現〈溫家寶:中國要深化經濟及政治體制全面改革〉的標題,而且場合是西方冠蓋雲集的世界經濟論壇(圖:新華社)。且看中宣部這次會否被指封殺溫的政改言論。

  柏楊(1920/03/07-2008/04/29)病重時寫下「重回大陸真好」。骨灰昨按遺願,安葬故鄉河南新鄭龍湖鎮。旁有銅像石牌,上書「不為帝王唱讚歌,只為蒼生說人話──柏楊」。
看來,柏楊無論價值觀還是文字,都是很傳統的讀書人。只不過隨國民黨遷台後陷入文字獄,以致把蔣介石個人的專制當作整個民族性,一竹竿打一船人。在現實中,任何群體的集體性都是多層次、多面向的,大概沒有一個民族全好或全壞。柏楊這樣愛鄉土,如果移民美國入籍,我懷疑是否看得慣這個社會的另一面。
  痛恨國人《醜陋》,但又死愛鄉土。對中華既狠又愛,激進與保守的感情同樣強烈,是否國難時代的人才有?
  慣了安逸的港人剛好相反:選擇居地首重利害。九七前拚命向英語先進國求庇護。但看到愈先進的地方就愈平等,中產賺錢愈少、生活愈沉悶後,又紛紛挾住西方護照往回逃。總之,金錢、秩序、安全都要兼得,必要時兩地穿梭。有鄉土觀念的香港知識中產百中無一。除非工作上不得已,否則與大陸保持距離,連好奇心都不存在。香港算是唯一的根,雖然父母可能只來了香港三四十年,而自己也隨時可以離開。下一代出去留學後,也不一定回流。
  因此九七前,港人一度以『國際人』自居。其實,港人只是消費國際,視野和學識十分地域性。鼓吹國際只是借西方來嚇中共,說我是國際人,全世界都是我的國家,你中共敢來動我,也就是冒全世界特別是歐美之大諱。
  柏楊的思想層次與魯迅沒得比,但罵得凶,正中人愛刺激的心理、在西方影響下成長的知識分子對傳統的恨,變成大家批判傳統、嚮往進步的代言人。
  Anyway,俱往矣。柏老既已如願歸根,願他在天之靈安息。他為國運的吶喊,國人不會忘記。
  
  看《明報》的南方朔週一專欄《台灣政治的「淮海戰役」開始了!》兩個月後的五都選舉,看來比我想像的四比一還要差。民進黨已從兩年前第一家庭巨貪導致的大選慘敗徹底翻盤,反過來征服全台灣。國民黨如果連台北都保不住,短期看是馬英九無能,長遠看台灣獨立恐怕是早晚的事。因為,這說明馬執政這兩年半,大陸雖然使盡經濟優惠,仍然轉移不了居民內心的認同。本土意識已深深植根,這兩千三百萬人已失卻與大陸重組家庭的意欲。

2010年9月12日 星期日

100912阴雨:奥巴马有道德勇气


阴雨交替,不时倾盘,行山有难。

钓鱼岛事件继续恶化。此外唯一较重要的是奥巴马在「九一一」九周年纪念日说,美国永不会与伊斯兰开战。他这样说,可信并非因为父亲出身伊斯兰传统(奥巴马的中间名字是伊斯兰常见的Hussein)。万一再有严重的自杀式袭击,民主党的中期选举水。此人看来有道德勇气,并非一般的政客。但他真的能熬到下一届吗?

图中的纽约世贸中心遗址重建工程,想起自己有两年时间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那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下次去纽约,要去再坐一次由世贸中心地下通往新泽西州的地铁PATH。

今天此外比较有趣的是新高中「一試定生死」,逾七成學生補習 月花3。讲的是中学改为六年后,只在毕业年份考一次文凭定生死。不惜花钱补习,志在必得。

但说到底恐怕是缅怀五年制、抗拒六年制。百年来形成的英国习惯成为既得利益甚至传统,不愿意改用世上较通行做法的情况,今后还会出现。这包括英式英文、律师、医生、会计师、建筑师、工程师等专业资格的评比准则和会籍从属。这与内地会造成许多矛盾。

被判11年的刘晓波,妻子透过《苹果》感谢港人支持。最近好像没有相关的发展。但踏入十月就是诺贝尔奖季节。各方相信正在幕后冲线。

英超球季开波至今三个星期,两队超强呈现明显的差距。车路士以大比数四连胜,曼联再次被逼和,而且在最后几分钟被连追两球。上季在中后期也有类似的现象。车路士的锋力愈来愈凌厉,曼联则似乎气势不再。王朝是否将由曼联换成车路士?阿仙奴则主要靠运气。希望利物浦这届好一些。

四十年前在芝加哥大学读书时,校内的保钓灵魂人物林孝信,大名今天出现在香港《苹果日报》有关台湾保钓的报道。近年见他,一头白发仿佛电影《Back to the Future》里的科学教授。不变的是瘦削、精神、诲人不倦。

100911六阴雨:「九一一」九周年

本文是用iPad写的,只能用简体。
晚上在亲戚家聚餐兼开iPad派对。看到电视电影上的劫机场面,才记起是九一一。从UA93班机乘客面对与个人死亡与更多人受害时所作出的选择,想起香港旅行团在菲律宾遭挟持事件。那班飞机最后由于乘客与劫机者火拼,硬是把飞机撞毁在郊野,使劫机者无法驾驶飞机撞向重要的建筑物。后来才知道,劫机者的目标是白宫。
电影情节无疑戏剧化。但客观上,当时的情况很极端,乘客明知道即使服从也是死,选择主动与劫机者同归于尽相对较为容易。但菲律宾事件在大半时间裏,无论人质与警方都没有这种危机感。
对于UA93案,只能说是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气节。
希望中国人有一天也能这样自豪,而不是只靠LV、Gucci。

2010年9月10日 星期五

100910五晴:釣魚臺麻煩矣

  晚上與舊同事吃飯,回家時大雨。今天寫不多。

  中方雖一再抗議,日法院今批准拘留中國漁船船長10天,財相更趁機質疑〈中國大手購債目的〉,顯然有意升級。為免國人罵,中方也只能奉陪。加上送給日方的熊貓恰巧死亡,更刺激國人的情緒。惡性循環已成。但中國面對威脅論,可選擇的行動有限。暫只能待情緒淡下來。

  近月美、日、韓在軍事上聯手對中國施壓。右派希望恢復早期對華的圍堵:美國將日、韓、台、菲、印尼、馬在地理上連成包圍圈,封鎖中國的海路出口。《明報》大做釣魚台新聞的原因,可從社論〈若過度忍讓 最終只會失去釣魚島〉裏尋。但到底是嗅到中南海的鼻息,還是報館的願望?

  

  開放社會的聆訊有一個規律:冗長、矛盾、最後不了了之。但責任兼市場所在,港媒不得不死追菲律賓的人質聆訊。

  卡斯特羅據說對美國記者承認,古巴的經濟模式行不通。若此,全球只剩北韓仍堅持「均貧」。但《蘋果》引述美聯社語焉不詳,不敢盡信。

  《明報》〈失明維權者囚4年出獄〉〈家鄉遭監控〉,中國之恥。

  〈四成人接受激進示威〉的調查出自基督教團體「突破」,除了誤差,應該並非為政治造勢,可看作市民心態的變化。這項新聞的另一個結論是:青少年的影響力上升。若此,地位須獲得相應的提升,否則會造成不穩定。

 〈澳紐行善最樂 中印俄最吝嗇〉既反映經濟發展的階段性,也部分出自民族性。

2010年9月9日 星期四

100909四晴:今天很熱鬧

昨晚罕見地長時間打《旱天雷》,接著大雨傾盤。但今天還是那樣悶熱。

港官民望因人質事件飆升後,再遭《蘋果》頭條〈紫田村民今日抗收地 50人寫遺書〉測試。但看來炒不熱。首次有組織打正後現代亦即反現代旗號,自稱「批判學會」。歐陸派的年輕人欲將貧富懸殊、施政失效的民怨,導向反對港式資本主義。

《明報》用〈京保釣:「十一」百艇赴釣島日使館前抗議 促即放人放船〉〈港保釣明赴台商登島〉做頭條。是否嗅到中央支持,想搭民意順風車?不再一味禁制自發的涉外抗議是進步,但若只許表達符合官意的看法,只是借民意來撐官意,並不能從中吸取意見、改進施政。

《蘋果》稱〈全港18區都有骨灰龕〉。區議會明年改選,到時會否18個火頭一齊燎原?

看《明報》哪些新聞需要收費,可推測該報自認的賣點或者可以開刀的對象。環保建議本應讓更多人看以爭取支持,現在反而收費,看來是對開明的中產抽水,因為他們願意付,又付得起。

路經金鐘時,見掛「CJ」牌的黑車迎面駛來,後座似乎有一個圓頭的男子,當是新車主。《明報》最愛法律新聞,又素來對名人友好。但今指首席法官昨首次見記者時,〈被問23條「倒瀉籮蟹」〉英文流利 廣東話「甩牙」〉,新人有難。

沈旭暉挾美英名校學位,文思快、興趣廣,中英皆能,在八十後的社科人中有組織能力,是近年罕見的輿論領袖。但不知是否與八十後整體轉趨激進有關,先是挑戰專業圈子的禁忌,指名道姓批評以《第四代人》一書領導思潮的名教授呂大樂落伍,近日又一再以人質事件的評論惹爭議,逼使政府官方大學者借《明報》反駁其港享「次主權」論。

馬尼拉人質事件剛發生時,看他舉以色列派突擊隊遠赴當時阿敏治下的剛果,成功奪回遭劫機的客機,救回所有人質為例,我當時就一愣,在《大公報》的文章裏提了一句,指港人不應有此錯覺。那一來是政治事件,劫機的目的是對付西方人;二來以色列有美國為後盾,是獨力擊潰整個阿拉伯世界的「大衛」,軍力之精良,世上難有敵手;三來剛果剛好相反,是墊底的國家,與以色列差天同地,而且阿敏支持劫機,國際形象相當於今天的拉登、金正日。正邪分明,強弱懸殊,形勢一面倒向以色列。但馬尼拉這次是個人行為,不涉及政治,菲律賓政府並不支持,只不過處理無能。兩案沒有可比之處。這提醒我們,學識太專,有時候會埋在細節和理論裡,反而忘了常理。

當選美國財經刊物《Forbes斯》中國內地首富的宗慶後,所生產的蒸餾水娃哈哈觸目皆是,但名字我還是第一次聽說。這也許可以說明我如何孤陋寡聞。此人據說有70億美元,在全球富豪中名列第103位。他拒會蓋茨、畢菲特的理由我不同意,但相信不僅是因為中國的經濟發展遠比美國遲,而是出於民族性的差異。

深圳剛慶祝特區成立30週年,珠三角員工13連跳的富士康東主郭台銘就對《華爾街日報》說, 廠房內遷後,僱用的人數將會從現時的92萬增至150萬,增幅超過50%,予人的感覺是借內陸來壓珠三角。但真正的關鍵是,廠房內遷後,工人將入住政府宿舍,換言之,下班後的問題將轉移給地方政府。中國的政府無所不在,這本來很自然,但只怕地方政府對工人強加管控、壓制不滿,事端更多。

菲律賓去年11月底造成57人死亡的政治屠殺案昨開審,涉及196名被告。南部一個親前總統的政治世家被指是幕後黑手。控方律師認為,本案在菲律賓是典型的現象,因為「權力被一些大族控制,而總統靠這些大族贏得大選,是主僕政治(patronage politics)。」菲軍承認,全國有最少112支私人軍隊。(《明報》引述BBC

菲律賓法治落後是不爭的事實。但必須承認,言論自由方面比中國進步太多。中國沒有控方敢這樣說,說了也登不出來。但菲律賓可能相反,可能什麼都有人敢說敢登,問題是有多少成分是出於政爭,客觀的真理與主觀的造勢難分。

〈世桌冠軍允打假波停賽半年〉:桌球看來是所有運動中最寬鬆的,但是否合乎公義?

〈卡梅倫父親中風病逝〉:政府首腦一周十天內接連生小孩和喪父,古今中外絕無僅有。

2010年9月8日 星期三

100908三晴:釣魚台還能再熬四十年?


隨著人質事件聆訊暴露更多問題。菲律賓已成為港人眼中最差的東南亞國家。印尼女傭今後可能更受歡迎。但與菲律賓交惡,南沙爭端會更多。

傳媒主打人質,放過胡錦濤獨見李嘉誠。所引述的意見仍莫衷一是,但未至於一面倒指官商勾結、壟斷、造王。由於財團只敢私下說,而強硬派沉默,『中小企』獨佔輿論。後者可能包括在內地被騙的苦主、中產的泛民。《蘋果》引述「商界」稱,〈傳訊給富豪「唔好淨係賺錢令矛盾惡化」〉。

就今天最重要的新聞,《蘋果》的標題〈中國漁船日艦釣魚台碰撞船長被拘 兩國互召大使交涉〉很中肯。據該報統計,中日今年至今四度在海上摩擦。今後看來會更頻繁。

美國將釣魚台「交還」日本今年剛好是四十年,也是台港學生保衛釣魚台運動四十年.台生當初發難,相信是借題反對蔣介石的威權,甚至傾向文革的大陸。沒想到這個無人小島(圖)竟然成為中日最棘手的爭端。但拜美國之賜,日本佔有先機,勢必加快佔用。加上中國面對威脅論,投鼠忌器。就北韓擊沉南韓艦艇天安號,美國與南韓近月頻頻在鄰近中國的海域軍演。日本與印度昨更同聲指責:〈日傳媒指華謀取北極資源〉〈印度總理批北京圖涉足南亞〉。釣魚台可能熬不過下一個四十年,就會成為日本的既成事實。

四十年前在美國搞保釣的台港學生,今已坐六望七。個別來自台灣的在美退休、兒孫滿堂後,年來以「四十年」為名,在兩岸三地『串聯』搞回顧。但這到底是美國的學運懷舊電影《Big Chill》,還是想就釣魚台問題為兩岸(香港沒有軍事外交,在保釣裡一向只是陪襯)再做點事?但為兩岸出力,在其他領域是否比釣魚台作用更大?台生有政治、學術的傳統。或因此,當年留美後回流香港的老保釣似乎興趣不大。

《東方》今天說,〈台五都選戰臨近 國民黨支持大跌〉。今年三月去台灣見到舊同事時,我不知怎的就說國民黨可能輸四比一,只剩下胡志強的台中市。馬英九若失去四個直轄市,更在北部被民進黨包圍,今後兩年將寸步難行,連任成疑。大陸若對台放水萬億人民幣都無補於事,就只能從更根本的人心入手。

《蘋果》〈安徽千人抗議政府包庇(車禍)兇手〉。由於死傷的是中學生,《東方》說抗議者的是〈學生〉。地方官很多像土豪,但面對學生恐怕不敢亂來。

掛著普林斯頓大學與諾貝爾經濟學獎名牌的政治正確調查說:美國年薪7.5萬(相當於5萬港元月薪)的人最快樂。《東方》的翻譯是:錢可換來快樂,但收入到達某程度,快樂感便不再增加,但成功感仍會持續提高。

換言之,奧巴馬不會因為年入40萬美元而更快樂,但會因為領導最強大的國家而有成就感。反過來,坐擁億萬,但無所事事的財主、名太、二世祖既不快樂,也不會有成就感。所以,你最好多追求成就,少追求財富。

言之成理?我絕對相信,美國人不像中國人那樣物質狂熱。但美國稅率較高,除了住房,一般開支較貴,年賺7.5萬美元只是中產的下焉者,消費力與香港月入五萬不能相比。這個水準是否就「最」而不僅是「較」快樂?

2010年9月7日 星期二

100907二:iPad之三:First down. How many to go?

   iPad來港才五周,iPod Touch就宣佈換代。改用高清螢幕,加入雙鏡頭和3G,與iPhone幾乎只差不能通話。同期內盛傳大小介乎iPhoneiPad的迷你iPad即將出籠。我的新玩具看來等不到出第二代就已過時。

  我是否感到被騙?說實在的,沒有!用了多年PCCPUWindows幾乎每兩年就換代。最近這十年網絡名副其實與日俱進,更新又快過前十年。但IT業的慣技並無不同。行家雖然彼此割喉,但對消費者的策略十分一致:不斷製造新穎,令你心癢難煞。用「半衰期」(half-life)來形容電子gadgets,恐怕比用來量原子核裂變的快慢更貼切。硬體的壽命可能是四、五年,但由於下一代更好用,還未用到一半被取代。

  Apple雖然擁躉死硬,但現在訊息實時,社會容易起哄,只要一兩種產品失拖,消費者都可能蟬過別枝。以Steve Jobs的精明,又怎會沒有準備他在台上唱好Touch第二代時,說不定已準備何時讓它退休。你換機時,他可能在測試Touch 3的原型、構思Touch 4,就像中央隔代選拔接班人。

  而且為了誘使你換機,科技上即使做得到,也不會讓一部機備齊所有功能,而會分級、分代、分年來加入。手機網絡的速度由2G2.5G3G3.5G循序漸進,我們不斷換機。iPhone 第四代的「4」字,說不定是暗示能充分利用下一代的4G網絡。總之,由於產品獨特,Apple基本上是seller’s market用戶只能待宰。

  有年輕同行看我寫iPad,說原來你也是蘋果迷。其實,我不是。技術對我只是工具,但我欣賞真正的美感和優勢。同屬觸控螢幕,Apple就遠較對手流暢。幾乎不必留下指紋,只要貼近螢幕上方掃動『空氣』, 就像磁懸浮列車在軌道上飛馳、《臥虎藏龍》裏的周潤發在湖上作蜻蜓點水,即可遨遊IT的太虛世界。就說iPod Touch吧。厚度約只是兩個十元硬幣,相當於MacBook Air的掌上版。拿在手上揮指輕掃,讓昆曲青衣在舞臺上把玩也不嫌失禮。不過,下一代由於強化功能而加厚,失卻這種優雅。

  友人慨歎,不用iPhone的話,在朋輩裏似乎很『背』。的確,就公共場合所見,iPhone肯定是最多人使用的手機。其他品牌將所有型號加起來才頂得住。我如果仍然上班,大概也會加入。

  我怎樣用iPad?與家人分享照片、打機…;看電視時打發冷場和記筆記;上洗手間時打機、看書;在有免費Wi-Fi但不太招搖的公共場合使用。家人裏有一個設計師,由於他帶攜,現在每家一部iPad,家庭聚會也就是iPad party。上周就大玩Skype,看能否節省長途電話開支。但最有用的是當保姆。有一次代友人baby-sit對八歲和五歲的小兄妹一見就愛不釋手。我iPadgames又正好「小兒科」,一拍即合

  但信不信由你,我的iPad上周一度死。按下開關後,只告訴你iPad與電腦正在sync,但畫面凍結。關掉再開仍然如此。最後只能在PCiTunes下,選擇還原出廠狀態。

  還原很快。不過,付費購買的Apps,家人的留影,苦心收集書報影音………大都要重頭來過。有些軟件再也找不到不過,相對PC重裝iPad是容易得多而且現在有雲端(cloud)技術,資料存放在網上,iPad死火前的一些個人筆記竟然還在。

  事情是這樣的:由於有好幾天未sync,那天接上PC後,iTunesiPad畫面說OS(作業系統)有新版,編號比我的高0.0.0.1。由於聽說iPad的新版會逐步放寬對用戶的限制,以對抗『Jailbreak』,我很自然地按更新,同時繼續在PC上看網頁。但過了很久,iPad仍然說在更新,無論如何都無法跳出這個畫面。最後只好用上述的涅磐法重生,放棄iPad大部分的記憶。

  故事教訓我,即使Jobs好話,也不能輕信。iPad而設的 iOS 4.2據聞兩個月後推出。希望到時解除對用戶過分的限制。

  最後趁開學,介紹iPadiTunes U。各地大學頗多教材供免費收聽收看,例如《Harvard Business Review》的每週Podcast,美國著名商學院的Knowledge@WhartonYale Entrepreneurial Institute教人創業。懂日文的話,日本的大學也有不少。中文方面,內地不參與或可理解,因為大學甚麼都講錢。但標榜軟實力的台灣也缺席,令人費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