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31日 星期三

240131三午後雲20°C 89%:軍人留院亦不能免戰?

    發展是國策,全國城市每年以GDP增幅論英雄。深圳去年以零售破萬億¥取得6%的增長,領先北上廣。據說港人北上居功至偉。
    正如湧去日本,市民玩樂購物擇優有理。但港去年GDP增幅似乎不到3%,與內地城市比近乎墊底。盛事招的是飛來的遊客,消費偏高。留不住市民,小店難受惠。
    加沙的UN僱員懷疑雙重身份的事件尚未了結,國際上的同情再度轉回到哈方。以方突擊隊扮醫護,越境潛入約旦河西岸(不是南部的加沙)一醫院,擊斃他們說的一名哈馬斯及兩名武裝組織留醫者,合共3人。
    對付武裝分子可以理解,但對方若有病留醫,是否只能挾持其回以,令其失卻戰力,但繼續治療?
    除非以方能證明:這3人在醫院裝病指揮作戰,否則就犯下人道罪行。
    但以大勢看:以方逼於美方壓力,不得不在短期內與哈馬斯達成停戰換人質的協議。
    反而是近月淡靜的俄攻烏令我大跌眼鏡。傳聞拜登建議烏接受停戰,不要求收回被佔的東部領土。起初以為,俄方沒有烏方和西方撐得久,原來剛好相反。財力、大選、以打哈..,相信都是美方跪低的因素。俄統剛正式參選,連任幾無懸念。反而,烏統前景難料。

2024年1月30日 星期二

240130二晚19°C 93%:肅正心態,應該無恙

       昨恆大被法庭清盤、今23條立法啟動均已預知,震蕩早已吸納。但今晚看電視上的23條內容:叛亂,顛覆、間諜/反間諜、武裝力量…,香港從未經歷過,聽來仍然驚驚地。
    恆大與我無涉,一無投資二不諳財經。只不過由6年前每股>30港元、市值~4,100億港元,到如今只剩1%,欠債¥2.39萬億~HK$2.5萬億,非一日之寒。雖然期間有3年抗疫,地產如止水,但過程中真的無法調控以止損?這種大起大落,是否也是內地發展super fast track的一種特性?如今要清盤,但正如MP標題問:“逾九成資產在內地 港判令如何執行”?
    至於23條,個別內容聽來是有點嚇人。例如:(大意)市民若知道有人有類似的圖謀、行為,有責任舉報,否則等同合謀。若有關的行為明顯,舉報有責可以理解。最怕是1.低估對方,以為係玩,事發後方知係真。依法知者有責,水都洗唔清。2.高估對方,以為有人謀反去舉報,點知對方無聊貪玩。事後被對方找晦氣。這種誤會可以殺身。
    我另一種擔心的是:港人慣咗亂噏,習慣成自然。雖然歷經19年街鬥和20年中頒布國安法,市民已小心很多。但真真假假,仍然難免有人噏錯。例如:而家經常有幾百名港人,飛去海外捧港足。若有人在看台高呼“香港加油!”會唔會被覺得係借題發揮,尤其如果係對國家隊?
    月前去台灣東部徒步旅行,回港前經台北到訪誠品。當眼處有一本劉姓作者的著作,書名類似“抗中必勝秘笈”之類。我翻了一下,覺得空洞,不像真有具體‘作戰’計劃。想過是否買回港看。但轉念算了。入境時被沒收無所謂,最怕是在國安數據庫裡留底,從此被關注。
    過去這十幾二十年,歐美的進步/新左派將社會大力往左推,最終激發右派反彈。最近十年八年反過來,極右借極左激發的反作用力,在西方當道。進步派最終作繭自縛。
    我們千萬不要倒過來。過去十幾年,越走越右,最終右到騷動倒政府,還想引入美國,與中國對著幹。如今最怕係牛頓第三定律下,極右激發對等的反作用力,搞出個極左。那就為香港以至國家倒米。

2024年1月29日 星期一

240129一陰午後17°C 77%:UN也不免

    鄭欽文澳網決賽不敵Sabalenka是意料中事。今年才剛開始,接著的英、美、法網努力吧。
    鬼叫你紅呀,頂硬上啦!爭取持續農業的女鬥士明知世界第一畫外有防彈玻璃,潑湯無礙,放膽而為,借《Mona Lisa》來博上全球的頭版,吹呀! 
    特區瞓身sell旅遊,積極製造 “盛事”來吸引外人,相信主要係‘西人’來訪。不排除由司局首長親自邀約歐美舞台王者來演出,吸引鄰近地區的fans來觀賞,從而明白香港開創了活力新時代,將我們說成一團黑完全是污衊。
    相信沒有人反對多些西人來訪。但官府傾巢而出,hard sell會議、商展、體育、娛樂等商業活動,絕對是香港開埠以來的paradigm shift。
    但又可以理解:香港是中國對外最開放的窗口,出入境、言論、宗教、居住、…等自由度…,還有法律上,與內地仍有差距。近年內地抗疫封關兼收緊政策,加上西方反華,內地少見西人:外面的西人不去,本來在內地就學、工作的西人也都回國避疫。香港如果能引來大量西人,予以好印象,多少能減輕他們對華的排拒,說不定就近北上兜個圈,明白中國並非洪水猛獸, 
    一句話,香港搞盛事引西人來,除了拉動本地消費,也是為國家出力。
    氣死日本警檢:70年代初學運極左時期,有犯下多宗爆炸案的男生改名打工49年,平安無事。日前方自行公開身份。原來胃癌末期,來日無多,入院治療,不想歷史留下懸案。見報第4日的今晨離世。
    以打哈4個月以來,新左主導的西方輿論一面倒向巴人,以方在道德上捱打。但我一直有保留,無法接受的是:2方開戰,輿論將被打一方公佈的平民死亡人數當作事實,天天飆升。
    我不懷疑以方猛炸報復,傷及大量平民。但26,000人?有姓名、年齡、性別、地址…否?能否展示他們的衣物、殘骸…。並非想不尊重死者,而是26,000人,總得有點證據,不是受害者說了準。
    以方很早就說,加沙的救援組織裏有對方潛藏的人員。我當時就覺得不稀奇:對哈馬斯來說,兵不厭詐。如今果然:以方向UN投訴:下屬的救援組織UNRWA有12名加沙僱員曾參與哈馬斯突襲以,造成過千人死亡的行動。UN接報後即炒此12人,接著會開展刑事調查。UN啃落,可信以方有證據,例如CCTV影像、電子通訊之類…
    不怕說,我不太怪這些UN巴人僱員。巴人太弱,長年被強者以方逼迫,情緒激動。用人肉炸彈施襲就是弱者絕望的報復。因此,難免有巴人左手救自己人,右手打以人。
    問題反而是:以打哈這4個月來,UN一面倒撐巴批以,完全失卻國際組織的公允,顯然本身也淪為‘極左’:助弱就是真理!
    如今這12人的雙重身份暴露,才說明極左風的貽害。
    但一向以公允標榜的英國BBC,就此事的標題是”Key UN Gaza aid agency UNRWA runs into diplomatic storm”,言下之意,國際上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風波”而已,no big deal。

2024年1月27日 星期六

240127六深夜13°C 88%:性格決定命運?

    今日不但回暖,更陽光普照,好想外出。但念落,聽日橫係要落街,今日慳番。
    玩玩下書,又已‘深夜’,臨瞓前謅幾句。
    昨晚見博後,今天再想:黎某去到咁極端,個人的經驗恐怕還是次要,性格更具決定性。
    他的一眾編採助手可信都支持‘人權自由民主’。但國安法生效後,都開始關注現實的後果。無他,係人都有家庭,即便冇成家,上也有高堂,冇人想以身試法,令父母擔憂。只不過老闆的意志太堅決,無討論餘地,一眾高層只好私下商討,看在國法與‘皇命’之間,是否還可走棧。可見機構內,絕大多數人仍然是有分寸的,只不過上面要去到盡,不得不硬著頭皮上。 
    黎的第一把手在庭上引述他說:佢地(應指北京)咁搞我,我實去到盡架!
    雖然我們外人不知道黎某所指的‘搞’係點,但就表面看,19年街鬥之前,他鬧咗上面十幾年,年年都頭條大題鼓動市民集會、上街…,起碼在外未見當局對他有乜行動。如果指街鬥開始後對他出手,那就恐怕很難怪:最多話已去到極限。若此,先去到盡反而係黎某自己。
    冇人贊成當局整人,但民間也要明白分寸。
    更難解的是:黎某點會以為美國尤其係Donald Trump任內,會大力挺港鬥中國?只要站在DT的立場念一念:美國的利益遍佈全球,700萬人的香港無論在政治上有多少象徵意義,最多也只排美國政治議程頭10項的中游而已,能出得幾多力?中國每逢講到主權,都寸步不讓,點會讓香港在美國支持下‘顛覆’甚至‘獨立’?
    不過,19年那些日子,香港的確有唔少人,尤其係青少年,真的以為真理在我,我手執鋼刀將你斬!這恐怕就是過去30年來,港人無限自我膨脹,以為自己最自由先進、係舉世模範釀成的悲劇。
    再寫下去就午夜了。就此打住。Have a good Sunday. 

2024年1月26日 星期五

240126五午後17°C 61%:聰明到極端

    繼十年前李娜後,中國的鄭欽文打入澳網女單決賽。明天對衛冕冠軍Aryna Sabalenka。四六開? 
    AI開鍘:新年至今,美國科技業已裁員2萬。難道除咗炒股,打工都係我地已故既投資大師話齋:high tech hi嘢,low tech撈嘢?
    美國首次用氮氣處決(強制其吸入氮氣致死)死囚:相對注射更‘人道’?
    值得注意既係:而家美國9名大法官係保守6:自由3,左派cause仆到直。
    俄方話,接載烏戰俘的軍用運輸機被烏方擊落。美國CNN為烏方傳話:墜機現場只有5具屍體,純屬俄方機組人員,載烏戰俘說子虛烏有。
    但DNA時代,60幾名乘客說若純屬謊言,真瞞得了天下?
    與此同時,以軍在加沙遭到最辣的一役:據說24名軍人圍住一棟建築物準備爆破時,被哈馬斯偷襲,全體陣亡。
    最近,哈方不再每天說,有多少平民被以軍屠殺,最後的人數停留在2.5萬。
    原來,輿論壓力轉向以色列內部:內閣分裂,主和派要求停戰以換回人質。極右的總理怕撐不久了。
    濫殺的數字報了3個月,世人逐漸麻木。從以國內部施壓更有效也。
    月來,中國努力加上歐美澳逼於現實,關係漸趨緩和。
    餘下與華關係最僵的是:
    1.加拿大:加指中方干預其選舉,中方則不忿加以華為為人質;
    2.菲律賓:與華爭南海主權,而且不斷進逼。萬一中方被迫開第一槍,又會搧起全球反華的氣焰。
    講到鼓動西方尤其是為首的美國反華,黎智英左右手出庭指證若可信,黎某令我想起春秋戰國所謂的‘義無反顧’之勇。
    但以黎早期的經驗,或者又可以理解。
    黎一踏入90年代,賣嗮Giordano成衣連鎖,瞓身創辦《壹週刊》,是因為看電視直播北京的89事件後認為:今後是傳媒主宰世界,實物行業縱可賺錢,但無領導天下的威力。說白了,他要主導輿論從而社會,而不僅是賺大錢。
    他當時雖然從未涉足傳媒,但憑觀察看中人性從而社會的弱點:只求開心,不問對錯,不求甚解,給他們八卦就啱。但為了滿足市民窺秘的弱點,要踢爆娛樂圈只求造勢,不提業內陰暗面的慣性。娛記靠娛圈開飯,只報公關的餵料。誰敢踢爆,就能滿足市民八卦的心理,搶到第一銷路,從而更多的廣告…。
    因此,他學西方的paparazzi,在港首創狗仔隊,跟蹤藝人,最好係出入不可告人的場所,與誰有染,被誰包…要有相為證。
    因此,《壹週刊》一出場就壓倒同行,逼使本來合力反對他的同行轉過來學他,爭相厚黑報道。不出兩年,他就顛覆了港媒的生態。
    至於政治面,黎據說11歲從廣州步行偷渡來港,小學未畢業,在工廠倉庫打工寄宿,自學英文,憑勤奮靈活致富。或因此,他深信‘自由,在‘自由的社會,只要有本事就可以出頭,與內地的意識形態格格不入。89後,這種心理或更趨向極端。
    《壹週刊》初期為了搶銷路和廣告,主打煽色腥。週刊領導潮流後,黎才藉周刊的聲望創辦《蘋果日報》,涉及政治。
    英殖香港當時經營文字媒體無須牌照,但電台、電視需要。否則黎可信會從報紙再上層樓搞香港的CNN。
    有事就此打住。
    最後只補一句:黎聰明一世,最終也被聰明誤。他看出媒體的威力,但無限量地誇大。媒體不錯可以顛覆政權,但其實歷史上,輸vs贏不成比例。世界日常的運行最終仍靠實物,虛擬世界不一定能贏實物世界。
    十幾年前,阿拉伯世界的青年‘革命’令很多人興奮莫名,以為IT即將完成西方主導的自由民主革命。開羅廣場上萬人聚集倒政府,手機短訊傳遍全球。西媒還特別突出廣場上一位在開羅Goggle上班的埃及青年,似乎他將會成為革命英雄。
    不錯,埃及總統很快就被迫辭職,但繼任者換湯不換藥,背後的軍人傳統毫不動搖,直到今天。消失的反而是這些手機英雄。“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2024年1月25日 星期四

240125四晚14°C 50%:烏方食咗假情報?

    這次算是真冷了。頭兩天有點false alarm,但現在10度以下已持續了3天,預告下週才會比回暖。
    最近這兩天都有風,再次領教到以前在海外領教得多的wind chill factor。幸而未聞有老弱因凍失救。
    昨天俄羅斯境內軍機墜毀事想唔通。最初聽說機上有六七十人,大都是烏克蘭戰俘,我以為純屬失事,覺得這批戰俘真係唔好彩。不料幾個小時後補說:被飛彈擊落,接著說來自烏克蘭。
    Q1:烏克蘭勇到用飛彈越境襲擊軍用運輸機,除非機上載有關乎戰事勝負的致命武器、將帥主腦。哪來的情報?
    Q2:現在結果剛好相反:打死自己~60個抗敵衛國的戰士。怎樣向國人,尤其是戰士的親友交代?
    Q3:烏方是否被假情報騙倒,例如:來自敵方或其死黨?
    誠然,對頭人如果放假消息騙倒烏方,用己方10條8條機員來陪葬,有違人道。但說到底,對烏方的傷害才真正致命。弄得不好,連過去兩年領導國民抗俄的英雄總統也下不了台。
    他要求國際獨立調查,多少反映了這種尷尬。反之,看俄方不吭聲,看來在偷笑。

2024年1月24日 星期三

240124三午後陰12°C 52%:2萬億來了,過年鬆一鬆

    晚飯後怕無力上博,趁下午外出前扯幾句。
    即日港人最關心:
    1.美彭博財經社傳中國泵¥2萬億救市。未聞否認即當係真,港股可望起番的過年。
    2.深圳灣新春5天24小時通關。
    3.加國削留學生簽證35%紓住房壓力。
    4.C朗隨沙特球會Al Nassr FC飛抵深圳才說:身體不適。2場友賽延期,退回票款、旅費、食宿。惜有球迷不滿衝擊酒店。
    5.財團140萬租尖東巨鋪開「高檔夜場」。AI“大富豪”來了?
    至於昨晚的博文,忘了講最關鍵的2點:
    1.純屬靠估,目前席捲全球的極右風還會持續幾年,極左將繼續捱打。
    2.這場極右‘翻案風’(借用文革術語)是對此前30年美國progressive派力推社會走左的反彈。牛頓第三定律:反作用力=作用力,唯方向相反。極左先出手打對手一個狠,喚醒對手,以同樣的狠勁還擊,求仁得仁!
    記得當時美國吹New Age風,逐一為有關的詞語正名,我當時為打工的雜誌寫過。例如:凡係有“man”字根的英文字,要為女性另造woman版,以示Equal rights for both sexes.
    例如chairman要另造chairwoman,又或man和woman一律稱person,例如chairperson(呢個稱呼如今最啱使,因為除咗男、女,仲有中性、B雙性、T變性、Q不知何性)。但美中不足的是,當時始終未為human增加huwoman或huperson的對等稱呼。
    美國進步派當時的正名風與中華文化殊途同歸,說明人間的智慧是相通的。
    孔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论语·子路》)硬用human來包埋huwoman,最終只會令人民無所適從,社會大亂。
    但反過來看,這種正名其實是教條,捨本逐末,只求滿足表面的平等,而非實則的利害,例如同工同酬,同等晉升機會,連日常公廁舒緩女性輪候入廁格的時間都做不到。
    稱呼平等、去性別歧視只是當時進步改革的初階。發展到近年的高峰當然就是LBGTQ,以及像當年中國文革,將所有想象得到的牛鬼蛇神掃地出門,例如推倒當年有過不合今平權標準行為的古人塑像、名牌,例如2/300年前販過奴、佔過女性便宜、欺壓過弱小民族…。
    最近這10來年,進步派最厲害的不是平權,而是環保。由於全球暖化足以滅絕人類,連阿Trump也不敢公開反對。所以,目前個別的社會暴力甚至來自環保組織。看英國影集COBRA第三季Rebellion,不排除有人借環保來製造可造成傷亡的抗爭。
    這再加上亞非拉貧窮、動亂地區的人口湧往富裕秩序較好的西歐、美國求庇,影響到當地人的生活,激發很多人站出來‘自衛‘。
    最終,進步/極左為了令社會變得更好的努力,激發了一些本無強烈意識形態的沉默多數轉而投向極右,以免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方式被進一步改變。這最終益咗Trump和西歐的民粹派,振臂高呼“國家是我們的,起來保護我們的社會”,萬民響應。
    進步派為新世紀開啟了最好的開端,為人類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大家都要謝謝他們。

2024年1月23日 星期二

240123二晚8°C 61%:Like it or not, Age of Extremes

    今晚累了,只能略扯幾句。非因今晨6.3°C入冬以來的最低溫,而是今晨每月一度要爭報康體活動,精神緊張;下午又去社福機構上堂學健身,筋肉疲勞。此外還要留力明午上gym。
謝2位網友留言。
    留言之一:為首富家族誕下3名第三代的非婚女子,稱之為“超美女”,純屬花邊文字。我與事件中人並無關連,更無意影響公眾審美的眼光。
    留言之二:的確,反過來看,西方尤其是英語大國美、英、加、澳處處針對中國,也可以說是他們眼中矯枉‘必須’的過正。說到最極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我個人不相信非過正不足以矯往。但網友的留言提醒我:可見的將來,過正方為潮流,均衡、客觀、中度冇市場甚至受鄙視。西歐很多國家近年選出極右當政;以色列總理Netanyahu在中東打出個大頭佛,南美的阿根廷新總統要回到全面的laissez-faire。
    美國的Donald Trump縱使近半的國人恨之入骨,但反過來有可能近半的國人視為救世主。民主黨若現任總統年過80,頂不了4年,又無人獲得足夠的自由派擁戴,Trump說不定真能再掌西方最強的國家4年。此人天馬行空,後果難料。中國到時如何自處?當然世上也會有人憧憬,例如香港近日成為政治焦點的黎先生。
    總之,現在是已故英國左派史家Eric Hobsbawm所稱的Age of Extremes,大右、大左方為正道。講調和、講融合,仆街啦! 
     就此打住,good night. 

2024年1月21日 星期日

240121日午後陰21°C 64%:仍屬矯枉過正階段?

    新聞說泰國清邁空污曾達“世一”。不會是昔日令鄧麗君在酒店房間哮喘發作,英年早逝的原因吧?避暑高地怎會空污?區內多工業、機動車嗎?
    鄧麗君若健在,也過70了吧。再過10年,她當年的歌迷怕也走了。
    同樣是歌手,香港大概很少人喜歡已故的美國Michael Jackson,更遑論緬懷。我不是他的粉絲。但他如日方中的80年代初,我住在紐約。當時莫說電子網絡,甚至沒有24小時的新聞台,晚飯後只能看美國3大無線電視台CBS、NBC、ABC。因此不時看到他邊唱邊跳的經典”Billie Jean”、“Beat It”。MJ(美國有2位姓名縮寫MJ的傳奇人物,另一位是NBA的Michael Jordan)的聲線特尖,近乎嘶叫,跳似乎更勝一籌,絕技是Moon Walk。但太紅太富,私生活出格,步前輩貓王後塵,健康失控,英年早逝。
    今天新聞說,MJ的侄子會主演他的傳記片。看照片似乎是在跳Moon Walk。今天的一代,舞術說不定比上一代更勁。
    說起文藝,近日本地的話題是‘審查’。(舞台)劇協去年獲公帑資助的年度頒獎禮,因為請來隔離個行既新聞界話題人物上台頒獎,被資助者擔心增加國安類‘風險’,今年頒獎不再獲資助。文藝界愕然,新聞界譁然。這兩個界別以表達自由為賣點,按過去幾十年的習慣,以為只要不屬人生攻擊、主張暴力、誘人犯法…,就咩都玩得。
    今天繼而傳出:早期的一部內地反建制電影被‘建議’在港改用中性片名存放。
    新時代有新規矩。何況,現階段恐怕仍屬毛主席說的“矯枉必須過正”。“”矯枉過正“本解作過火不當,應拉回到中庸點(-10與+10之間的0)。但毛主席認為,政治上,想矯枉的話,非過正不可,過正不但不是不當,更是必須,唯有這樣才能清除此前的‘不當’,扭轉社會風氣。由於過正才是正途,毛主席當年發動政治運動,每每“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說回我們香港,19年街鬥長時間成為國際頭條後,目前或仍處於矯正這類行為‘必須過正,亦即超出火位的階段。要到清乾淨個場,連個別非必要的成分也成為collateral damage,上位者放心,港建制也覺得可以鬆一鬆,才會放番的收埋既嘢出離。話唔定仲要緊多一兩年,先可望鬆番的。
    但港人鬆咗幾十年,適應緊日子有個過程。

2024年1月20日 星期六

240120六晚21°C 65%:多4個月緩衝,快的‘斷捨離’

    垃圾徵費關乎全港每個家庭和每棟大廈—唯寄宿者和露宿者得以倖免。公眾連日訴苦。一些關係人,尤其是清潔工、保安員,擔心工作量倍增,更可能與住戶起衝突。住戶則擔心垃圾費大增甚至被罰。
    想深層,鄰近的日、台早已實施的這類環保措施,香港由於絕大多數人住在高樓,每戶垃圾分類的責任的確較難界定。一棟大廈上百戶,只要有三幾戶不時偷雞,執行、監察…就多很多工夫,更會起爭執。
    日、台多數人住在兩三層的低密度小區,鄰居彼此認識,居民不敢不守規矩,怕被鄰居在背後指指點點,甚至上門投訴。
    但香港人人住高樓,彼此不認識,也不想認識,省得與鄰居形成日人所謂的“羈絆”:認識了日常要打招呼、不時要應酬,萬一有事更要彼此關照,麻煩!這一來,監察扔垃圾只能靠專業亦即法治手段:保安巡視、CCTV,將來甚至要用機械人、AI(例如垃圾袋有戶主的二維碼,倒垃圾要用App)…。這當然就很inhuman。就像科幻片裡,機械人查到有人亂扔垃圾,會出訊俾全棟大廈的戶主,公佈垃圾袋可能誰屬,藉此來起到嚇阻作用。
    不怕說,這次連我這種幾無社會活動的老嘢也感到壓力。送出每日的家居垃圾問題不大,擔心的是今後如何處置非日常的垃圾,例如不時要更新的電器。政府昨天突然延後4個月實施垃圾徵費,“從善如流”還是被迫跪低“,視乎你的政治傾向。但客觀上,社會反響大,實情難為。現在多4個月grace period,我地要把握機會,定下7.31的死線,與家中的雜物‘斷捨離’! 
    *黎智英去到盡,原來是訪美獲副總統、國務卿接見後,覺得這場‘運動’有希望。
    回想起來,黎19年中訪美之時,尋求連任的Donald Trump高呼“America First” (美國優先),令反中成狂的人士以為,中國被美國壓住,可放心倒之。但其實,美國的實力只夠牽制而不足以動搖中國。單靠中國邊上一個700萬人的城市搞‘街鬥’,就想動搖14億人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三大軍力,匪夷所思。
    何況,Trump的“美國優先”指的是3.25億國民在全世界的利益,例如:非法移民由墨西哥湧入,改變白人的社會和文化;要歐盟服從美國的利益,而不是與美國平起平坐。香港的問題雖然當時是頭條,但說到底仍屬中國問題下的其中一個問題。在中國問題上,Trump更關心每年百億美元的對華逆差、尖端科技‘流向’中國、中國軍力‘威脅’美國優先…。
    試把自己當作Trump,你會反過來想港人搞到中國焦頭爛額,以增加美國對華的本錢。至於‘幫’港人,不過是口頭聲援、在旁鼓掌。北京不論實力還是意志,白宮單靠口水都淹沒不了。
    晚了,今午去做了gym,要早點睡。
    2000年前,中國春秋戰國時代各諸侯國之間的博弈,很可以說明國間的關係。一句話,沒有黎智英想象的這樣簡單。
    如果你討厭中國/中華,那就看西方的古希臘城邦關係,以及歐洲千年來各國間的交往,尤其是一、二戰之間的故事。
    Have a good Sunday
 

2024年1月19日 星期五

240119五近午晴23°C 56%:趁寒流未到鬆一鬆

    上午陽光普照,後天開始轉冷前的好日。講點‘無聊’的。
    首先是兩大男女八卦,有多可信不敢說,講過就算,純為輕鬆,無意針對誰。
    Case 1.陸民會有興趣,台民怕憎死:台大選前後,陸網有說:候選的深綠女副統90年代初在紐約求學時,曾對大陸有憧憬,更與對方派駐的大記者有深交。後來覺得對方宮心計,甚至利用她。分手後對陸180°轉向。言下之意:失戀導致失國族認同。
    證據:女副統早年出版的自傳(紙書)提到該男的姓名。但沒說是交往。
    網上傳聞後,現任大學新聞學院院長的上述陸男否認與這位台灣政壇天后有關,言下之意,並不認識對方。
    上述傳聞關乎國族大業,豈止兒女情長。大家都想問:兩人到底有沒有...?更重要的是:是否真的因為感情失意,從而遷怒對岸:今後都唔會再信對岸的人?
    若真有此事, 今後陸男與境外交往時,拜託不要玩玩下,更不要為私利,say借婚姻來換取西方居留權之類,否則不排除會成為民族的千古罪人!
    目前唯一可知的是:這位台灣候任女副統至今單身,未聞有steady或交往中,美國佬話齋,She's available. Go for it?
    Case 2很簡單,因為只有一句話:本港一位30出頭的演藝界超美女,此前為首富家族的有為公子息影10多年,單身孕育與對方的3名結晶後復出,近日上鏡談及這段情。言下之意,與對方分手並非因為感情生變或他人介入…,而是因為對方:
    太受女性歡迎”。
    言下之意,太多競爭者吼住佢,做佢既伴冇安全感也。
    諗落又係:做得,玩得,有眼光,有雄心,未夠30歲就已經一樁deal賺入5億美元。而家僅50出頭…,大把異性扑埋去,好似紐約個啲咁既‘媒人’也肯定想拖落水。做既伴,提心吊膽!
    呢位女子拎得起,放得低,女中豪傑也!
    此女說,與3子女的父親至今關係良好。極其難得!
    第三個是我的誤解:日前新聞說,新加坡有部長涉貪被告。看中文姓名“易華仁”還以為是華人。“華仁”在華語/普通話裡與“華人”同音,民族觀念好強也。今天看此人出庭應訊的照片和附帶的英文姓名S. Iswaran,原來係南亞裔,中文姓名係類似英國官方的漢化譯法,例如Margaret Thatcher譯作“戴卓爾。呢個故事教訓我:唔好係唔係都唸到國族,自作多情。

2024年1月18日 星期四

2401198四晚21°C 83%:好消息,壞消息

    黎案污點證人供詞的效應意料中事。難以想象的是:主角有家有室,竟會去到咁‘盡’。香港有史以來,絕無僅有。最後點收科有得估。
    即日最驚人的無疑是協助青少年戒毒更新的正生書院,7董事涉嫌詐騙捐款5,000萬,其中3人更懷疑捲款外逃。其中的書院校長幾年前出鏡為學生陳情,草根形象,詞情並茂,聞者動容。如今遠走英國,聲稱繼續扶持弱勢。若要港人相信其並非斂財而是’政治‘走佬,請立即連本帶利交還所有的捐款。
    港股疲弱已持續了整個疫期。問題係,開關一年後似乎跌得仲勁。但我冇stake,只瞄個數字,冇乜感覺。雖然理智上明白,如今恆指只係歷史最高點一半多的,的確幾傑,尤其係一些不善郁動MPF的中年打工人。
摘自MP240118
    內地高增長時,北水多少可幫下港股。但如今內地怕有心無力。或因此,而家特區由特首到司局長,個個都兼埋經貿sales,一有機會就出外唱好香港拉客。劉德華話齋,好似以前咁等人上門,唔掂架啦!
    即日最壞的消息是:伊朗昨日
空襲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3個鄰國的邊區後,今日輪到巴基斯坦反過來炸伊朗邊區(右圖:摘自MP240118)。雙方的理由都是:你既邊區潛藏著反我既武裝勢力,不時過境騷擾我。
    呢次係穆斯林內訌:什葉派既伊朗鬥遜尼派既其他3國。什葉vs遜尼已鬥咗千多年,但報復哈馬斯過程中死得人多,備受空前國際壓力的以色列只怕偷笑:打啦!打啦!呢次唔好怪我啦!
    就以vs哈,最怕搞搞下變成俄國撐什葉vs美歐撐遜尼,把整個十億人的穆斯林世界捲進來,變成三戰雛形。希望伊朗放低的啦!
    今天最好的消息是:台灣聯合報系在美國出版的WJ:《美中關係持續回暖 布林肯:拜登、習近平今年會多交流》。
    怪不得:賴蕭配“當蒜未夠24小時,美國提升級別的‘非’官方高級代表團就已飛抵台北,幾乎講到明要rein in新政府:勿對陸走得太絕。陸方公開照例抗議,但只怕內心暗喜:這對寶貝雖然做不出什麼好事,但有金主拴住,暫時無憂,可專心將經濟搞番上去。
    看中國逐一單方面予西歐公民免簽證入境可知,國家很希望西方人恢復來華旅遊、求學、經商、投資。因為,開關一年後,西方人仍然却步。中西對立,西方人對華冷感甚至惡感無疑是很重要的原因。但人家如果不來,就更難扭轉對華的印象。

2024年1月17日 星期三

240117三午陰20°C 64%:經濟終報喜

    就昨天引述的俄统明年中發動三戰說,想到一個疑問:下月23日攻烏就滿2週年。如果打2年都未能降服4,000萬人的窮鄰國(後者抗俄雖然有歐美做後盾),俄統真有把握在可見的時間裡打贏~7億人口(美國3億+西歐~4億)、全球最富、軍力最強的歐美陣營?中國應該不會幫他吧?
    黎智英案是否今天開始進入“從犯”作供階段?事前就傳聞,多名‘從犯’的供詞都不利主犯。且看辯方如何招架。
    建制報日前’foretold’:國安法欲‘速戰速決’。意料中事,如今根本不會有人質疑。立會裏即使有議員提問,也只是補漏。
    但回想起回歸後的里程碑年2003:年初SARS沙士驚慌,年中百萬人上街反對負資產和國安法、倒董…。當時保安局長葉劉的民望vulnerability僅次於特首(不記得當時罵她什麼‘頭’)。如今葉劉作為立法會最資深的議員,肯定嘆你地班友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當時大家醒目的,我也無須受此冤屈。
    至於當局借財困來逐步提高醫療收費,收復通脹失地,進而細分層次以減少‘濫用’,長遠亦在所難免。公共醫療服務獲讚,但高度擠迫,關鍵在於與私家收費的差天同地。如今若一反70年代起,香港開始富裕、引入英式社會主義以舒緩基層的50年慣性,抗拒力很大。有意見者不能上街,會用其他方法來申訴。最常見的是利用如今已深入人心的empagthy,請社會上在生活、健康上最不幸的人士來上鏡,以證“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踏入新的一年,中國經濟終於報喜。總理公佈:結束3年封關後的第一年2023,全年增長5.2%,好過預期。與此同時,上月青年失業率由大約半年前的20%回降到14.9%。
    勢頭不變的話,今年內地的壓力會大大舒緩。
    相反,日本24年奇黑。由元旦(日人過西曆年,1月1日即華人的年初一)能登強震起,翌日東京羽田機場地面大撞機,如今再來札幌機場地面小撞機(國泰無端端被韓航撞),還有日航還是全日空在美國機場地面與其他飛機碰撞…。期間還有兩次,東京地鐵有人無厘頭斬人、推人落路軌…。同期內,北海道有台人滑雪期間意外死亡…。日人的匠人精神、安全度、細密服務…怎麼啦?
    但日人悲,競爭對手喜:少些遊客湧去日本,改去區內的其他地方啦!

2024年1月16日 星期二

240116二黃昏19°C 75%:俄統明年效法希特勒?

    即日最驚人的傳聞:台《聯合報》美國版WJ引述德國防部密件,指俄統明年5月“恐(WJ原文)發動「三戰」。我不敢信。
    但浪漫的民族才好危言聳聽,德國人理性科學到死板沉悶。我只想到一個解釋:俄羅斯反對派說的。俄統太強,當面打不過,唯走極端。看俄國百多年前的革命可知俄人的激情狂熱。
    德方難道查證過覺得可信?你又信幾成?
    *台大選翌日,13個建交國之一的南太平洋1.3萬人口島國瑙魯Nauru‘,’突襲’式(台方用語)與陸建交,予候任總統下馬威。
    More to come?
    瑙魯上世紀靠開採磷酸鹽,70年代一度人均富甲全球。惜非可持續的收入,其後日漸財困。台方傳說,對方此前曾大力需索,暗示斷交純屬換金主。言下之意,自己就像港當年的家計會唱口:“追得到,未必好;追唔到,生壞肚”。

2024年1月15日 星期一

240115一午後陰23°C 59%:8大獎都無福消受

    施明德今晨肝癌離世。同日碰巧是他的82歲生日。
    原來他坐了25年的政治牢,只比南非的曼德拉少2年,有“台灣曼德拉”之譽。
    花邊是:多情。在這方面秉持:“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不負責”或相當於港語“趙完鬆”。竟敢公開說,有性格。但晚生30年的話,怕會招來#MeToo的非議。
    昨晚TVB台慶頒獎,劇集《新聞女王》意料中贏嗮。週前慕名上網睇,點知15分鐘都捱唔到。
    唔係唔想俾面,而係而家慣咗“平凡幸福”的日式價值,啃唔落囂張的辦公室鬥爭、目空一切的文明社會霸權--即便合法、不涉及暴力。
    《新聞女王》式文化在美國影視裡常見,在韓、中社會更大有市場。我相信,大眾文化反映社會的價值觀。美國人相信:‘真理’愈辯愈明,要據理力爭,公開透明、直来直往…。這樣才能推動社會進步--只要不犯法。中、韓則追求發展。
    注意:發展vs幸福可以是對立的。幸福主觀,每個人定義不同:既可以追求全世界的權勢財富榮譽,也可以滿足於現狀,所謂自我感覺良好,不勉強,說得難聽些是躺平,好像濟公說:夠了!但發展本質上是動詞,動態的,今天發展了,明天又追求新的發展,永無止境。你可以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A死了,A的家人、國人、同道…就會接力繼續發展,無窮無盡。
    但我限於年紀、能力和志氣,發展輪唔到我,更遑論與人鬥,能夠守成就好滿足。所以,限於口味,這幾年幾乎未看完一部國、韓劇。動輒20-30集是另一個原因,我現在可以接受的上限~10x50m。
    最近看得最開心的日劇是家庭喜劇《沒有被爐(或稱暖桌,日式居所在客廳中央放一張四方矮桌,用四周大到離地只有幾寸的大枱布蓋住。冬天時,桌子下面是暖爐。家人圍坐取暖、開飯…)的家》。
    小池榮子(妻)、吉岡秀隆(夫)、小林薰(外父/岳父)都演得一絕。尤其是以往專演好人的吉岡秀隆,演絕了一個懶到出汁既廢柴丈夫,使人想起中國笑話里,妻子出遠門前,要在他脖子上掛個大餅,以免他挨餓的懶丈夫。但妻子回來後,發覺丈夫餓死,因為懶得用手把咬掉一塊的餅往上挪一挪。
    但吉岡秀隆的角色懶到可愛。把口尤其抵死,隨口一句就入肉,氣到妻子和岳父七竅生煙,但好氣好笑,奈他不何。
    次之是從高管職位上退休、離異後無居所、抑鬱失落的小林薰。《深夜食堂》老闆的演技當然無話可說。至於小池榮子,作為女強人,是一家三廢男(第三個是兩夫婦讀高中的兒子)的全部依靠,財務、家務一腳踢,當然還有容貌身材,男人夢寐的對象。
    但日劇近年大跌watt,加上我只看刑偵、職場、家庭喜劇,選擇越來越少。每三個月一季,有兩部看得下去就算不錯。昨晚看玉木宏主演的冬季喜劇《貞德的審判》第一集,主題有意義,講司法加設隨機選平民組成的檢察審查委員會,複核檢察官決定不起訴的刑事案子,以防走漏或徇私。但第一集的內容10m講嗮,硬拖拉到50m,第二集不會再光顧。
    Transition:《讓子彈飛》作者馬識途110歲生日。看新聞照片可以坐著舉起一本書,目光有神。好神!

2024年1月14日 星期日

240114日晚21°C 64%:是的,昨天猜錯了

    謝留言。但日間陽光燦爛,看了書和新一季的日劇,晚飯後才回。
    今週日,港人相信繼續在深圳以鈔票選巨型超市,台民則為昨天的大選謝票和落選鞠躬。
    是的,昨晚隨手寫來,條件反射,將第三勢力白派的360萬票悉歸於藍,忘了客觀上其中部分也必來自綠方。關鍵是藍票還是綠票被白的拉走較多。綠若失票較多,應懷疑白派是否藍mole。
    今天日間再一想,按常理,白派拉走綠票應多過藍票。理由:藍粉平均年齡>綠粉,而白粉年輕。現在綠派仍‘當蒜’,只不過是被白派拉走的票還不足以翻盤。若此,應懷疑白是藍mole多過綠mole。昨晚推理錯了。
    但我相信:這次年輕台民大量投白,基於經濟(就業和出路)多過政治(抗陸、獨台…)。這樣說,並非附和陸方的經濟牌,而是如今全球經濟都因為疫情、戰情、中西鬥法、高息而疲弱,大家都想方設法挺過去。美國若年中才開始減息,全球今年的成長都難以奢望,中國怕難以獨善其身。
    上月去台灣東岸行路。很像日本鄉間,祥和寧靜。但若自己是台青,想找個出路、為家庭多分擔點,會否被迫離鄉西行?綠營慣性只攻一點--自主抗陸,對民生實務心不在焉,即便想做得好些,也格格不入。
    政治上的選票派vs鈔票派,就像人的性格外向vs內向、樂觀vs悲觀、理想vs實際,大纜扯唔埋。絕少人能在在兩端之間視乎實際而調整。本港此前的社運派就是選票派:無普選,毋寧死!反之,建制派經濟至上,不繁榮,無生趣。台灣綠營相當於香港的社運派。只不過,綠營懂政治、會操作,香港的社運派只有觀念上的‘信仰’,連realpolitik都未學識,更遑論操作。

2024年1月13日 星期六

240113六晚20°C 51%:港人同台民同日大拼搏2.0

    23:00後補:港台22點引述,賴清德當選台灣下屆總統,對手侯友誼和柯哲文分別承認落敗。賴的副手將會是蕭美琴。
    我的第一反應是:藍營恨不得啖柯某的肉。綠營這次比4年前少250萬票,侯只輸90萬票。但柯分去370萬票,與侯拍檔的話,隨時可大勝。但他就是不肯,難道是綠營的mole?
    第二個反應是:綠營贏得第三任後,今後4年只要不做得太差,會否形成執政慣性,令藍營變得邊緣化?
    第三點反應是:綠營這次比4年前少~1/3票,擺明是民生弱失民心。若此,陸方今後4年對台會否主打經濟,多開市場,少放機艦--除非綠營加快分離,逼上梁山?
    立委議席也全部定案:藍52:綠51:白8:無黨籍2。綠執政,但議會比藍少1票,要大力拉攏白或無黨的票才能過半通過提案。藍反過來會拉非綠的10票以否決當局的提案。但我不懂台灣地方政治,不敢說綠還是藍更有希望拉到比對手多的票。
    Anyway, interesting game.
    
    新的一年第二個週末,港人用錢在深圳vs香港之間、以及深圳2大美式Leviathan超市之間擇其一,台灣2000萬人則用票在3大派別裡,揀選今後4年的政府,主要是正副總統和立法機構成員。
    此刻晚8點,北上的港人仍在巨無霸超市裡血拼,但台民已開始點算日間的戰果。
    台灣電視台TVBS的網站,有各縣市接近實時的已點票數。按以往的經驗,絕大多數席位凌晨過後就分出勝負。與此相比,我們這個智慧城市每次選舉,大約300萬選民的票,慣常要翌日清晨方點完。月前首次票選議席重整後的新區議會,更半夜down機,要到翌晨5-6點方決出所有議席。
    至於超市,博主以前每次去美國北加州的灣區探親,總會跟當地家人去一次Costco當玩。當時只知貨種單位大(牙膏、牙刷一pack 6條,牛扒12oz一pack6塊…之類)、單位售價(例如:平均1磅牛扒賣幾多)可能只是一般超市的2/3甚至一半。但原來Costco還精於入鄉隨俗。如今加州店也賣華人和印度裔最愛的金條,深圳連Hermes包、Omega錶都賣埋。港媒說,昨開張日,千人輪候入內,萬元的Hermes包10分鐘就掃清。咁玩法,只怕香港的廣東道都叫苦。
    我這個年紀最關心醫療。唔知深圳Costco第日會唔會賣深圳醫療package,例如一年體檢、植牙套餐…?
    至於台大選,截止8點TVBS所見,正副總統似乎已有端倪。但這裡不便說,一來不敢說一家電視台的網站是否可靠,二來避免有人以為我藉詞捧哪一派。
    但接著上網看香港NowTV,原來新聞台畫面也有台灣正副總統接近實時的已點票數。一句話:藍與白IF合璧,可實現政黨輪替。
    今晚暫時寫到這裡,回過頭去看開票。祝過關掃貨的港人和台灣的選民good luck。

2024年1月11日 星期四

240111四晚18°C 76%:後果難料

    昨天黎智英案的庭訊,開審以來爆料最勁。可總結為3點:
1.當局的刑偵工夫厲害(有趣的是,很多證據來自金融機構的來往記錄。單靠港方是否有足夠的權限和偵緝能力來取證?內地在這方面是否也有貢獻,雙劍合璧?);
2.當局藉這次庭審以證:新時代下,普通法不變。
3.被告當時點會‘去到咁盡’?從他的思路出發,資助心儀的本港政治活動不稀奇。但點會支付過百萬港元給美國前防長,明明彼此間並無買賣交易?
    當局的舉證若屬實、有效,法庭接納,後果會點?
    同期上庭的另一個大案是多位警務人員被指侵犯市民的‘濫權’案。受害者是弱勢人士。按至今公佈的案情,屬實的話,同樣匪夷所思。
    與黎案相比,此案簡單得多。但其存在本身是一個很大的警惕。香港的人權若被如此沾污,上述第2.點的努力將大打折扣。 

2024年1月10日 星期三

240110三晚20°C 62%:綠營何須放‘飛彈’

    單詞的翻譯基本上是詞典數據庫裡1對1的簡單替代/one-to-one correspondence。十年八年前的機譯都不可能將「satellite」(衛星)譯成「missile」(導彈)--除非如今改用AI,付諸使用前,可預先教會其按用者的喜好發揮「創意」,生成對用者有利的文字,而非「機械地」按字典執藥。例如:準備離婚的妻子coach AI時,輸入很多丈夫的衰嘢。AI心領神會後,自此將husband譯成abuser。
    若此,在2,000萬台民票選總統前夕,綠營將對岸發射的satellite譯成對台武嚇,不讓其連任的missile,絕對有理。
    而且,台灣國防部發警示的中文原文說的是「衛星」,並無說錯;只不過給國際社會,主要是西方看的英文版,才說是missile。有關警示的targeted audience,其意甚明。
    在關鍵時刻將陸方放「衛星」說成射「飛彈」,如果不是AI的創意,難道是網絡被對方黑入,歪曲官方的示警,藉此笑柄為綠營的對手拉票?
    其實,陸方這次“介選”,用軟多過用硬,算是相當克制。例如:一再高調公佈涉台的措施,包括重用生於大陸但祖籍台灣的官員,擴大對個別藍區的貿易。‘優待’藍區無疑令不少台民覺得大陸‘買票’。但再想,綠區既然拒絕認同大陸,則大陸在生計上不特別關照,也在所難免,不能說大陸賄選。綠區也大可以與友好的國家加強經貿,減少大陸的影響。
    上述譯文錯得這樣有針對性,說實在的我不相信是偶然。但同樣很難相信,綠營怎會蠢到自欺欺人。何況,這次參選副總統的是以台語和美式英文為雙母語的大‘美’女,這種翻譯無疑是打她的臉。不怕說,我相信,她這次若當選,4年後很可能‘坐正‘。因為在綠方和美方眼裡,她不但有能力、魅力,最關鍵的是,具有兩地的雙重身份,是最可靠的中介人。
    當然,美國最愛,反過來有人最恨。如果當選的話,且看對岸如何出招。

2024年1月7日 星期日

240107日晚20°C 75%:還有3天就揭曉...

    星期天,買了菜見了人,晚上隨便扯幾句就休息看戲吧。
    即日的花邊是80年代中獲諾獎得主李政道全獎請去他任教的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讀博的中國物理神童S,原來過去16年都在紐約街頭露宿。
    原因有2個版本:A.被內地來美的妻子拋棄,以致心智失常。B.離校轉到華爾街工作後,嗜賭欠債,破產離婚淪落。
    消息見報後,據聞美國有華人準備伸出援手。S博50出頭,還有大把人生,只要重拾心情,無論留美、回國,都可以大有作為。
    無巧不成書,當年與李教授分享諾貝爾物理獎的楊振寧教授,以102歲高齡,在港與48歲的愛妻和友人慶祝結婚20週年。S博可以参考?
    *台灣還有3天就大選。上月中雖然在台灣東部走了8天,但除了中山路、中正路等十字路口的大型靜態廣告,只在台北見過一次齋播錄音的競選車路過。感覺上並不熱烈。且看投票率有多高。
    直覺上,我估正副總統的綠:藍:白3方勝負機率(不等於得票率)是:5.5:4.0:0.5。
    這次大選天天說“介(入)選(舉)”。介者,干預也,但聽來subtle得多。
    綠營想藉此說,大陸想方設法幫藍打綠,藍不代表台灣的利益,選民應投給綠。大陸則反過來說,綠賴是(兩岸)戰與和的分野,暗示賴若勝出,兩岸難保不開戰。但與此同時,陸方並未正面否定“介入”台選說。
    或因此,新加坡有中國通猜:2024台灣高危。
    Really?大陸可信很想早日解決台灣這個難題,但閉關3年後,讓經濟重新起飛,追回失落的3年需要點時間,現正加倍努力。雙拳能否分頭出擊?

2024年1月6日 星期六

240106六晚20°C 74%:多一個也嫌多

    今午跟網評去紅磡吃一家上海鋪的粢飯(滬式糯米飯團)+鹹豆漿。粢飯很多食肆都有,但鹹豆漿全港怕只剩2-3家,可信是港人不受落也。
    實測結果:粢飯夾油炸鬼(北方稱油條)和肉頌,味道尚可,但不夠熱,3.5分啦!
    鹹豆漿我只俾2分。弊在冇味,似乎只是將鹹豆漿的料倒入淡豆漿裡,沒有按鹹豆漿應有的味道調味,純屬鹹料+淡豆漿,也一如粢飯不夠熱。
    過兩天再去試網上說的另一家,但不敢奢望。港人如果唔受落,冇食肆提供情有可原。
    暫時只有銅鑼灣崇光斜對面的一家鹹豆漿滿意。70年前在上海吃的味道早就忘了,現在只能以自己目前的口味來判斷。
    至於大社會的事,獲同行讚賞、離職後經常自po、時有花邊新聞、更且在2019年元朗地鐵站鬥毆事件中掛彩的前TVB新聞40後男主播,日前方上網立志新的一年要努力,不料昨在寓所離世,懷疑燒炭。據說昨與同居女友爭執後分別回家。
    感覺上,按媒體報道,年來日均有~5人非自然地離世(自然=病or年邁),包括1.意外(最常見的是交通失事)+2.自殺+3.工傷+4.兇殺。過去24小時,這方面更比較‘突出’,不算上述的1位知名人士,有7人之多:
    1.工作中出事:男工疑船上昏迷 送院搶救後不治;但似乎並非工傷,而可能是突發的健康問題。
    2.似係自主性:新清水灣道七旬失蹤翁墮橋亡。
    3.似係意外:秀茂坪安達邨7歲女開窗跌出墮斃(據說單親母熟睡)。
    4.似係自主性:沙田五旬男昏迷住房內死亡。
    5.似係自主性:深水埗北河街50歲周姓男燒炭亡。
    6.似係自主性:九龍塘達之路36號60歲區姓女子燒炭亡。
    7.似係自主性:樂民新邨43歲鍾姓女子墮樓昏迷,有遺書。
    香港歷來治安良好,上述4種非正常離世顯然嫌多,過去這24小時更太多。
    年來,自殺的增幅似乎尤其大。只怕有人會視為社會氣氛改變的後果。可信當局已開始正視,但是否已找到癥結,能對症下藥?
    次之當然係工傷。這是最容易被公眾視為政府偏向資方、輕視勞方,從而引發不滿以至新左‘革命’的口實。
    至於交通事故裡的醉駕、藥駕,近年也似乎大增。感覺上是個人行為的改變,已形成風氣。但不能單靠執法,事後追緝法辦對受害者無補,移風易俗才能治本。說到底恐怕還是要重新重視德育,從小學會做負責任的市民/公民。

2024年1月5日 星期五

240105五正午20°C 63%:厲害啊,黎案!


原載MP240105
    今天最勁的新聞無疑是黎智英案昨天的控方舉證。擅長法律的MP上頭版頭,有興趣可自行click閱,本博只轉載該報的3幅圖解。博主慣看刑偵劇,最愛這種貼在警方辦案室裡的關係人物圖。
    日式圖在有關人物之間一對一對地以箭嘴相連,在箭尾寫上這對人物的關係,例如夫妻、父子、密友、同事、競爭者,更勝英式圖(例如:英劇“Vera/探長薇拉裡所見)(美劇似乎不見這種圖,也許美國警方和FBI直接用電腦graphic)。

    MP長期以法治為賣點,可信1.會中肯轉述控辯雙方的陳述;2.在法律方面比較敢言。希望大環境繼續容許這種報道。
原載MP240105
    截止今晨(此案仍在開庭,說不定後來的控辯陳詞會改變公眾包括我此前的感覺)的感覺是:
1.此案是landmark case,被告的後果難料。
2. 涉及個別近年與中國不算友好的英語大國,符合‘國安’裡最麻煩的‘外國關係’。
3.此案除了已知的華裔被告,還有個別關係重大(據控方陳詞)的英語大國白人,無論香港是否起訴,肯定都不會再在中國法律所及的地方出現,因此是loose end。
4.至少有兩位全港知名的人士被控方指稱,在被告針對中國活動的過程中,有過不少參與,角色似乎不簡單。這些人士目前未受控方針對,但難免會被召出庭作證。萬一形成新的案件,西方又會大吵一輪。
原載MP240105
    辯方至今的策略是沿用英式普通法的‘程序正義’,予人的感覺是:難以反駁控方的舉證(相當於體育比賽,被對方逼到透不過氣,唯有說服裁判對方犯規,foul其出局)。但在現階段,單靠程序正義真能扭轉弱勢?
    黎案的‘厲害度’可信後無來者,肯定有排審。博主對法律一向gar-men,冇耐心追落去,話唔定下週就只看個標題。但對此案有一個期望:希望能對社會起到阻嚇作用。
    2019和以前那10年8年是政治心理上極不正常的日子,很多人有點像基督教聖詩唱的,“Onward Christian soldiers Marching as to War.如果江澤民時代,港人只是“sometimes” simple and naïve,2019前那10年8年就怕係“hopelessly”矣.

2024年1月4日 星期四

240104 四深夜17°C 75%:今年日本當黑?

    2024日本當黑。新年第一天本州島北岸的石川縣能登半島大地震,接著第二天東京羽田機場兩架飛機在跑道上對撞。
    地震達7.6級,且屬極淺層。撞機的其中一架是最巨型的A350日航班機,出事時機上有379人,包括十幾名港人。
    點算至此:地震死亡84人;撞機死亡5人。
    極淺層強震點算了3日傷亡未過百,一個重要的原因相信是:能登半島主要是鄉間,打魚務農為主,人口不多,住房多單層木屋,地震會震塌、引發火災,但較少壓死人。
    至於羽田跑道對撞,死亡的5人全部來自當時停在跑道上準備起飛的軍用運輸機(隸屬海上保安廳,相當於日本海軍),準備飛去石川縣救災。奇跡的是:當時正在降落因而與其碰撞起火的日航A350,出事後在90秒內疏散了全機379名乘客和機務人員,無人受傷。
    看新聞錄影,撞機後,大機轉瞬間就幾乎被火勢吞沒,小機就更冇得剩。但大機上竟然全員安好-除了失卻行李。這可能是空難史上最大的奇跡。
    出事的原因大約24小時後,翻查當時的機場控制塔錄音就已弄清楚:
    控制塔當時通知A350可以降落該跑道,但並未通知小軍機進入同一跑道準備起飛。換言之,軍機未經准許進入該跑道等待起飛,以致被降落中的大機撞上。
    至於到底是小機的機長聽錯、分心、失魂…還是其他原因,例如:與同事衝突、自殺、甚至刻意傷人…,恐怕涉及刑事調查。不過也不一定找得到真相。
    至於日航A350的379人在90秒內全數離開機艙,到達安全範圍,除了幸運,只有一種解釋:該班日航的機組人員臨危不亂,閃電決策,熟悉程序,行動迅速,帶領有方。
    日航這次“完美疏散”,西方飛安專家歸因於現代安全標準+日航自身嚴格的飛安文化。
    但現在日本對華太不友善,不能讓“鬼子”憑匠人精神攞嗮分。有媒體提醒我們:這是“日航38年前史上最多人死空難換來的”。原來,1985年8月12日,東京飛大阪的日航123航班墜毀,機上524人有520人罹難,生還率不夠1%。所以,這次379人的“完美”撤離是500條命換回來的,還未扯平呢!
    不過,細看那次空難,與這次性質完全不同。該媒體說的:那是因為該航班多年前出過事,但波音飛機公司其後未全面修補其機尾的破損,以致這次飛行途中機尾爆開,在半空墜毀,換言之根本未及降落,沒機會疏散。
    不過,絕大多數讀者只看題,懶click內文(我很多時候也如此),剎住哈日外風,醒目!

240104四近午陽光燦爛17°C 63%:越進步越脆弱?

    昨近年來首次‘作’感冒:接近中午開始疲倦+頭痛+怕冷,要走gym堂瞓晏覺。今天總算能做家務。
    前天打XBB時,護士提醒過。但我此前打的幾次新冠疫苗都沒反應,以為只是循例提醒。原來這次是真的。不知道是否打XBB普遍的現象。但不見報道,也許芝麻綠豆,不值得上報也。
    衞生署昨公布,2022/23學年合計33萬名中學生和小學生裡,分別有2.8%及1.3%有計劃或曾試圖自殺,亦即一年內,曾計劃自殺的中、小學生合計9,240人。過去一年曾計劃自殺的中學生更高達3.7%。
    有大報為此高呼〈近萬學童欲尋死〉。
    我也聽友人說,兒子小時候“試過”(純屬閒談,不清楚是意念還是行動)自殺,距今怕已有20年。兒時聰明但情緒不穩,要看專科。如今成人後自閉、不滿社會,沒有長職,靠家里幫補。父母‘踢哂腳’。
    這種情況不知道有多普遍。但是否香港高度富裕、價值觀提升後必然的發展?
    但我自問不夠進步,總覺得:是否人在群體裏的抗逆力與富裕、進步的程度成反比。我阿爸個代,多數人只會嗌,“鬼叫你窮呀,頂硬上啦!”因為家裏有成棚人等住開飯,唔到你耍脾氣。到我個代,俾人蝦,要麼默默地繼續努力,要麼私下另謀出路,因為仲係想自己挨,供仔女讀書出頭。而家的後生,父母多受過教育,在中產環境裏成長,自己內有父母,外有福利,下無負擔,可充分追求自主、發展自己…, 
    幾十年前就有港產片譁眾取寵曰《越快樂越墮落》。希望現在不是《越進步越脆弱》。
    注意:上述調查不包括大學生。近月不時有大學生跳樓,而且來自頭牌大學,包括內地來的‘港漂’。難道來港讀大學的壓力大過內地?學業、開支、語言、社會、擠迫、友朋、感情、思家、就業…,哪一樣最不得意?

2024年1月2日 星期二

240102二夜18°C 79%:無憂的happy

    2024做的第一件事是打XBB。現階段只供優先組打,名額少,港島只開2個公家診所,等了大約10天。趕時間可考慮私家機構,同樣不收費。
    不知是否XBB疫苗的反應較強,為我打針的護士說,事後頭一兩天有感冒症狀是正常的,吃點必理痛睡覺即可。我暫時沒事。
    今天輿論一致就元旦凌晨萬計內客來港倒數後,當晚北回無門,指當局應變遲緩。
    但我還是覺得:非戰之罪。
    前天除夕下午路經中環的纜車總站,人逼人。今晨再次路過,竟已清零。報載,除夕當天入境的旅客破紀錄(好像是27萬)。這多少證實:過十萬的內客除夕日間南下,午夜倒數和放完煙花後一齊北回。
    午夜逼爆的癥結在於:萬計的內客集中在元旦凌晨early hours北回,詳細來說,元旦~00:30在維港兩岸睇完煙花留完影後,1:00-2:00趕地鐵、巴士去北區既過境巴站頭,大約2:00-3:30抵達,等巴士過境。
    但過境巴係單層,一架接載<100人,短時間內上嗮1萬人,可能要150架巴士。一時間即便能調到150架單層巴、150個車長,也要足夠的路面來疏導交通。若此,凌晨2-3:30的混亂在所難免。
    的確,地鐵延長服務,倒數後的 12:30-1:30維持幾分鐘一班北上,可以疏導大部分內客。但你估事前有關方面有冇人念到:呢個除夕突然有十幾萬內客咁俾面,日間湧來倒數睇煙花,凌晨就一齊撤退。當然,事後永遠可以話:早就應該track住網上的情緒,十萬人湧來,事前點會無聲無息?
    但內客決定來港玩這個遊戲時,又有否念過:香港的地鐵是否通宵營運?關口又是否通宵開放?還是說,記憶中香港素有“不夜城”之稱,故凌晨北回冇問題。
    難道因為深、廣、上、京等內地頂級城市地鐵通宵營運,所以內客對香港也信心十足?
    政界、媒體、旅界呢兩日既‘箴言’,只怕更多出於本行的利害:政界主融合,媒體博點擊,旅界為賺錢。馬後炮buy既人永遠多過唔buy既。
    我完全同意,元旦凌晨內客滯留不可取,要改進。但現在年輕人一窩蜂的率性也不無責任。人人都要happy,但很少人事前做些打量,為contingency做些準備,總之責在社會。這就是今天先進社會的特色。

2024年1月1日 星期一

240101一元旦深夜19°C 78%:除夕客原來好多即日鮮

    看來,昨除夕幾乎逼爆港九鬧市的內地客,主要是‘即日鮮’:日間過境,等看午夜的倒數和維港煙花(煙火),當晚就北返。
    內地每個城市都有倒數。香港吸引的相信是海濱。維港南北兩岸合計可以容納幾十萬人,似乎是中國唯一的這種景色。內地沿海的大城市,例如青島、大連…規模不及香港(上海的外灘是黃浦江沿岸,離海有一段距離),加上除夕較冷,難以讓萬計的人在海濱倒數。
    但任何好事也難免有副作用。即日鮮遊客1.旺丁不旺財;2更沒有料到,上萬人凌晨北回,過境巴要排幾條街,造成不便。這不是內客的錯,也不能說是當局疏忽,只能說是一年一度的特殊問題。
    這說明,吸引內地客南來容易,要人家花費難。如果每逢內地假日,市面逼多過受益,所增加的公共開支,要計入與大灣區融合的開支裏。這包括在假期加強公交、遊覽和休憩設施、清潔、疏導人流、維持秩序…。與此同時要加強與深圳配合,隨時按遊客過境的流量調整服務,減少今日凌晨萬人企街的hassle。半夜三更,這既怠慢客人,也有礙四周居民的清夢。
    看本港唯一的人大常委以議員身份建議恢復深圳一簽多行的新聞方察覺,港制與內制的差距,正所謂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港人北上1免簽、2不限次數、不限過關地點。內地人南來在這3方面都有限制。但基於960萬方公里/14億人vs1000方公里/700萬人懸殊的規模,加上經濟、法律差距,這種南北的‘不平等’又可以理解:1,000方公里的面積根本容納不下14億人的一個零頭。
    我看近日WhatsApp收到的照片,對此就很容易理解:有幾個香港小朋友,去到西方公園的full scale足球場踢波。四圍冇人,幾個人打嗮全場。當然,部分是因為冬天。但看當地氣溫,與零度仲有大段距離。睇佢地一味咁笑,就知道未凍到唔能夠enjoy。
    香港人多地少,而家俾深圳吸去唔少消費,活動空間係頗重要既因素。美國既超廉價大批量超市Costco(台稱“好市多”),貨品的單位售價只是港幾分之一。但商場佔地之大,怕只能起係河套地區。因為除咗商場本身,仲要預幾百架SUV既停車位。但下週就會係深圳開張。到時睇有幾多港人湧上去見識。但掃貨怕有困難,除咗冇車運番香港,貨品既package大到送俾港人,屋企怕都冇地方存放。到時相信會搞團購,在港將一pack Costco分由幾家認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