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9日 星期五

230929五中秋午陰32°C 68%:我對體育運動的偏見

    *昨天還有一樣難解的事:6年前港珠澳大橋工業事故被指導致2名工人喪生後潛逃的法籍工程師,本週為何自行返港,在機場被捕?
    這並非說此人不應回來面對司法,而是對其原因感到好奇。難道6年後才良心發現,回來‘贖罪’?
    *至於日前西九附近大商場地底管道的事故導致2名工人喪生,擺明係地面有人疏忽職守。追究理所當然。
    人死不能復生,但希望正當的法律程序能為2名死者追回一點公道,今後杜絕難以原諒的工業荒疏。
    *杭州亞運已比賽了六天。我基本上只看港媒的標題,視頻只是去親人家裡幫忙時,在新聞台上驚鴻一瞥。
    不怕說,我興趣不大。1不看對比懸殊的;2主要看對抗性的項目,不愛單獨比數字的,例如同樣是比力,看摔跤不看舉重;3.最愛集體的contact sport,例如愛足球、籃球多過排球;4.最不看比美感的,例如柔軟體操,不相信評分夠客觀。
    亞洲的運動有一個後天的缺陷:人口和面積雖然是各大洲之冠,但講到運動,南亞、西亞本質上弱雞,故其實只是中、日、韓東亞三強的表演。
    我猜:南亞和西亞體育弱是宗教造成的。現在全球性的體育項目大都源於2,500年前的古希臘,當時主要比拼格鬥、行軍等保家衛國的技能,其實是變相的軍事教育
    但南亞的印度教和源於西亞的伊斯蘭教,與這些西方運動格格不入,奧運成績與其人口和國力完全不相稱—除了兩三種國技,例如遊牧民族的摔跤、舉重…;又或者殖民統治留下的項目,例如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最迷英國人傳給他們的曲棍球和貴族性的板球。
    亞洲去掉南亞和西亞這兩大板塊,體育運動也就被東亞人多勢眾、競爭性強、刻苦鍛煉、善於模仿的中日韓贏嗮。而在中日韓裡,又以14億人、體育選拔培訓全國一體的中國鶴立雞群。
    因此,想睇我國威到盡,亞運最啱。今屆由中國主辦,開賽至今“國金”兩個字講嗮,中國曬金也。但想睇競爭性既話,怕就唔係好啱啦。
    至於香港,不怕說,我也缺乏那種逢己必捧的忠誠。以人口和面積計,香港而家絕對係亞洲既體育之都,在全國各省市裡,考慮到人口因素,排名也絕對不低。但我看體育,除了成績,也看運動員的氣質。因此,我對盤弄一流但球品三流的足球王國巴西就不太恭維
    故此,對亞運多少有點alien。 

2023年9月28日 星期四

230928四陰33°C 60%:難解難解

    持續了一個月的家事暫告一段落。希望不再回頭,但心裡不能不準備萬一。說到底,God did not promise me a rose garden.
    脫博多日,當講的話題多到記不清。
    *難解1:科技測風如此細密·,為何測雨據說仍然無能,對週前的世紀暴雨無知無覺?
    測風與測雨難道不是本於實測的基本數據+流體力學fluid mechanics(包括aerodynamics)方程+數學模型mathematical modelling?
    誠然,風與雨細節上大不同,但原理不應該是近似的麼?為何在超級電腦+AI時代,只能測風而不能測雨?
    雨相對於風,我只想到多了一個因素:地表溫度。風力與風向受地表溫度的影響較小。但一個地區的降雨很視乎地表溫度:地表熱,則蒸發水分多,蒸汽上升快,因而在高處遇冷凝聚成水落下的成數越高,雨量越大。
    當然,風與雨有互動:高空風越大,水汽被吹得越遠。在A地蒸發的水汽,最後可能在百里外的B地降下。反之若無風,則A地蒸發的水汽,最後還是降在原地,肥水不流別人田。
    說到底,說科技目前仍難測雨時,還要提供幾句專業的解釋,才有說服力。
    *難解2:一對智障兄弟在老母入院期間,在家懷疑餓死的悲劇,最初說日常是老母照顧這對兒子,但入院後未為這對兄弟求助,故無論醫護、社工還是關愛團體…,都不知道兩兄弟有此需要。
    博主當時就懷疑:難道老母入院時就昏迷,住院期間未再醒來,無人知道她家裡有人需要照顧。
    不料,後來的說法180度反轉:弱的是老母。兄弟雖輕微弱智,但日常
是是他們照顧老母,包括外出購物,。醫管局說有這對兄弟的覆診記錄為證。
    但這就更怪了:難道老母入院後,這對兄弟突然失卻自理能力,甚至不懂得開門求救?
    還是說:這對兄弟因為老母入院而失卻生存的意志,不再進食,選擇終了?
    *難解3:美國總統親自加入汽車廠工人的罷工行列(picket line,台灣或稱為站台),要求車廠給工人加薪四成。
    論者視為競選連任的招數。但按理,政府官員在民事爭端中,只能調停而不能take side,幫此打那,否則誰能取寵於總統/總理…,誰就贏梗。
    美國照理嚴格履行三權分立,總統怎會來此一招,輿論又未見大譁,更沒有人為此告政府?
    世界是否開始顛倒了?

2023年9月23日 星期六

230923六晚30°C 74%:JPEX案矛頭最終指向誰

    真好彩,為家事連日脫博期間,撞正本地唯一的話題是我一竅不通的「虛擬」貨幣詐騙JPEX。
    雖然,我理論上可以理解:經濟上,物品的價值最終取決於社會成員的認同,並無客觀的標準,甚至可能與生產成本無關。如果你與99人願意以1元來交換地上的某粒沙子,這粒沙子對你們這100人就值1元,不必理會世上其他的人是否認可。
    我不知道虛擬貨幣是否這種道理,但自問沒有想象力,更沒有錢玩1塊虛擬貨幣要幾萬美元的遊戲,也沒有精通的朋友enlighten我,故由始至今,對有關的新聞索性不理。
    但看400年前荷蘭人出海經商富起來後,狂炒鬱金香花球即可知:一種「物件」漲幅越大、單價越高,越引人投機。荷蘭當年,一個罕有的花球品種值一幢樓。今天的虛擬貨幣還差得遠。
    JPEX是Japan Exchange的縮寫,聽來像日本證券交易所的關聯企業,加上在港經藝人、網紅、口術家等「KOL」造勢(有點像內地所謂「帶貨」),引來幾千人合共投入逾10億,份屬正常。何況過去3年抗疫封關,經濟一潭死水,閒錢謀出路。
    但世上的金融詐騙通常只能追回小部分損失。就JPEX案看,投入的港資早已外流,販賣者肯定身不在港,甚至無法引渡。對推銷者無疑要追究,但無助於追回投資。最後恐怕是end up追究官方監管不力。
    特首日前親自出來解畫,顯然深明此理。

230923六午後晴33°C 60%:我地真係餓死人?

    家事突如其来, 持續月餘,起居和體力都受影響。但也因此提醒自己:再過幾年,萬一難以獨立生活,當怎樣盡少麻煩家人。
    由此想到,週五就是中秋,當去院舍看望百歲的母親。她雖然連照顧了她30多年的女兒都已認不出,但日常只見到院舍的職員和住友,見有「生人」來逗,仍偶有笑容。
    母親作為百歲人瑞,算是有福。雖然失憶,限於經濟,住得不算好,但無須臥床,沒有痛楚、抑鬱、煩躁,仍能吞嚥。我很需要感恩。
    *今天最聳動的新聞,無疑是一對智障中年兄弟懷疑因老母入院,無人供食而在家餓死。
    不怕說,我有點懷疑此說的準確性。兩兄弟若智障到無法覓食,甚至不懂得打電話求助、開門叫救命…,全靠老母「供養」,則老母入院時除非失卻意識,未再醒來,否則怎會不轉告醫院,請院方轉介社工跟進一對兒子的生活?
    再說,餓死人似乎要十日八日。難道院方和社工獲悉這對兄弟完全無法覓食後,拖拉一周十日都唔派人上門,必要時請警方破門,將這對兄弟暫時交由社福機構照顧。
    社交媒體由於靠製造點擊來引領輿論,為此與商、媒、娛、政、關愛…各界互相利用,誇大煽情,即便假亦屬常態。即便本於關愛的機構,也以此來擴大影響
    餓死人的「故事」會否帶有這種成分?

2023年9月18日 星期一

230918一中午陰31°C 71%:「夜繽紛」怕頂唔住深圳既「港客優惠」

    今午也有家事,出門前先謅幾句。
    港媒說:月來港人北上~2x內民南下。言下之意,是為港消費疲弱的主因(當然還有抗疫3年後,港人生活習慣改變:不愛夜遊;中產外移、報復性外遊…)。
    港的「夜繽紛」看來會不敵深的「港客優惠」。
    無他,這是上面地大多元,因而多念頭的優勢。
    而家上面的物價可能只比香港低2成,但品種可能多10倍,啱嗮港人貪新。
    香港的可居地只及深圳市幾分一,人口~1/3。地小密集無疑地理距離近、生活方便,但700萬高收入(相對深圳)人屈係彈丸之地,必然推高生活成本。反過來地方細,坐一個鐘頭車,唔係落海就係來到關口。去邊都要過帶出入境證件。
    人地地大多元,我地地細本土,各自有辣有唔辣!
    我好耐冇上去玩。唔係怕政治,而係怕輪隊過關。如果過關不只一地兩檢,而且搭北行既東鐵,係上水站一開車,車廂四周既高解像度CCTV就自動掃描乘客既面容,與港、內兩邊數據既身份核實。核對後無礙既乘客係羅湖落車後,行到出入境關卡,閘機就會自動開啟,我一定幫襯。
    過境大巴可在車裡裝幾部CCTV。車邊行進邊掃描,數據傳送給邊檢。全車旅客若過關無礙,巴士開到關卡後,可直行直過。偶有個別旅客出入境有疑問,巴士才開到關員守候的停車處。
    (記得大約30年前去西歐旅遊,從意大利坐通宵火車入境德國。火車從意境進入德境時不停站,但有一男一女的德國邊檢巡視車廂,請旅客逐一出示旅行證件。這是歐盟當時的做法,今天當然已落伍,更不適用於進出內地與香港,因為旅客多、車程短,邊檢不可能手動檢查所有旅客的證件。面容掃描似乎對旅客和邊檢都方便,也最少錯失。)
    當然,針冇兩頭利,掃面容過關的話,會有港人怕失卻私隱,令當局容易挑剔不受歡迎的人。為此,要反上述之道而行:港人俾共產黨既資料越少,對自己「人權」既保障越大。故最好回復到30/40年前回鄉證成本護照咁厚既年代,過關隨時要排半個鐘。
    但我因為年紀兼冇政治,純從方便出發。以上兩種不同的人生觀,正如甜與辣,各有所好。
    誠然,對不少港人來說,私隱和人權份屬核心價值,豈能為生活便利而放俾共產黨。
    記得幾十年前剛開始有八達通時,立法局(回歸後改稱立法會)就有議員擔心俾政府得悉用戶的行蹤。說白了,成為Big Brother。我甚至記得,當時質疑得最厲害既係民主黨卿姐。
    的確,其後好多罪案係靠八達通記錄來追蹤嫌人發現的。有咗八達通,政府想掌握你既黑材料好易:你放工後上地鐵,唔係番屋企,而係出一個大屋邨站,係超市用八達通買酒食。屋邨既CCTV發現你入咗一個單位,逗留咗成個鐘先出離,上地鐵番屋企。
    如果你第日出離拋頭露臉、唔係好乖,話唔定網上就會流傳:原來你放工後不時進入既個個單位,住客係一位靚女…。有人係網上睇到,click咗俾你伴侶。仔女既同學亦係學校裏分享。
    而家點只八達通,最多人用既社交apps都留有你既GPS軌跡,幾時到過邊,逗留幾耐,一清二楚。你死梗啦!

2023年9月17日 星期日

230917日傍晚29°C 84%:台灣「愛賴才會贏」?

    台灣1月的大選,看來1.學美國民主黨,玩男主女副;2.賭「愛賴才會贏」。
    綠賴若果然請「美」女蕭搭檔,藍侯難道請那位高齡女黨友助陣?
    本來唯一較能威脅綠賴的白柯被女副手的傳聞拖累,綠營連任的成數怕高達七成。到時只要第3個4年做得好過蔡女那8年,只怕形成執政慣性,在野黨更難翻盤。
    与此同時,陸方領導人的第三任將會在綠營第3個4年期間屆滿。除非再來5年,否則很有誘因在任內終止台海80年的分裂,完成統一中華的千秋大業。
    今午外出想買一樣東西,不料店鋪售罄(不是iPhone 15),只好回家網購。白跑一趟,有點累了,拋開其他新聞,改講今晨的趣事:
    在網上遇到一本台灣名家的著作《乜乜N講》。由於上網的書九成幾是簡體,我按例先打開大陸的簡體版(我在語言上是實用主義者:白話黑話,講得通、看得懂就是好話,管他的正體殘體,粵語國語),發覺目錄缺了一講,例如1、2、3、5、6、7,但沒有解釋為何缺4。換言之,在大陸發行的實體書只有N-1章,比原著少一章,但並未將出缺章其後各章的編號提上來,俾能連接起來。
    百思不得其解,於是打開網站同時提供的繁體版:發覺包括簡體版出缺的那章。一看標題,多少明白了。《乜乜N講》講文化、品味,不涉及兩岸的事,無關乎大陸的政務、國安…,但出缺那章所講的觀念,與大陸的基本價值有別。
    此書是作者寫給台民看的生活指南。那一章我翻了翻,在海外沒啥,也不見得很多人愛看。但兩岸情有別,改到大陸出版就要避開。這就是現實。
    這裏不提書名,以免簡體版連其他各章都被飛,因為莫須有也!

2023年9月16日 星期六

230916六晚27°C 91%:國產Mate 60 惡鬥美國i瘋15的輿論戰

       昨臨時有家事要外宿。停博一天後再重拾,心理上有阻力。但又有太多事想講。
       11年前梁vs唐角逐特首時,豪宅僭建(台:違章建築)即為焦點。如今世紀暴雨過後,看來是獨立屋常見的問題。
       說到底,港>9成幾人住高樓,無從僭建(除咗天棚)。唯直接建在地表上的獨立屋有此可能。無怪獨立屋值錢。誠然,住獨立屋的除了富豪,還有住村屋的平民。但平民財力有限,最多係僭建個車位、花園,無力係官地上起幾層。
    特首強調勢必執法,可信會認真做的嘢。但環顧四海,政府慣常高姿態攞分,百姓退燒後就悄悄收場。希望香港這次例外。
    *說回華為Mate 60 Pro vs Apple iPhone 15的手機大戰,說到底是中vs美的世紀之爭。
    華為突破了美國的科技封鎖。但新機是否真的那樣勁,與iPhone 15誰更好賣,由於涉及眾多技術問題,相信有9成人,包括博主,純屬道聽途說。因此,近日兩派在網上掀起的輿論戰,其險惡或不亞於烏克蘭抗俄的硝煙。
    如今的宣傳遠較幾十年前精明得多,不會公然造謠、鬧對手,以免受眾覺得偏頗、被指誹謗,而是用misinfo、disinfo,藉真假夾雜的訊息來質疑對方,動搖中間受眾的信心(對手的擁躉通常難以動搖,可以不理)。
    由於華為vs iPhone間接代表國家出戰,中vs美各自的盟友也很自然地歸邊。香港特區自然要支持國家。但由於歷史因素,用iPhone的港人恐怕100倍於華為。
    踩iPhone 15的說法一句講嗮:冇新意,功能與14大同小異。證據是:Apple股應聲下跌,市值燒咗幾千億港元。
    台灣則由於深綠主政,媒體勁彈Mate Pro 60。不僅7nm製程的處理器比iPhone 15的3nm處理器落後2-3年,連記憶體都是幾年前的舊款。Mate的處理器和記憶體都慢,同15沒得比。
    是耶非耶,說實在的,我不知道。直覺上,這場宣傳戰很政治,我只敢信三成。甚至有說:陸網移走內地的iPhone擁躉po,以免聲勢壓倒華為,令消費者跟從換機。
    但從Mate打一開始就強調傳輸速度,尤其是衛星網絡來看,華為或心知機體本身較弱,故強調國家的網速優勢,唔同iPhone 鬥機體的user-friendly、穩定、流暢、美觀、貼心。這就如中國主打高鐵,因為快過在美國開車上expressway。
    Mate 60 Pro加入99.99%用戶沒有用,也付不起每分鐘幾美元的衛星通話功能,我懷疑是以防美國發癲,逼全球拒絕收發華為手機的訊號,令其淪為無網絡可用的電子記事簿、遊戲機。到時,Mate可藉中國衛星繼續通行全球,令美國的封鎖破產。當然,到時中國或要大量津貼衛星通話費,令常人亦可負擔。
    今天這方面最能說明問題的是台灣聯合報的美國版WJ報道〈7nm輸慘?華為輪值董事:國產晶片再差都要用〉
    台灣由於過去大半個世紀,一直是全球電腦、半導體的主要產地,在美國矽谷有大量歸化的台裔IT人(矽谷專長AI核心芯片的Nvidia公司就是台人創辦的),台媒長期有專版/欄報道IT業的技術進展,而不僅是講股價漲跌。
    但香港百五年來一直靠做買賣致富,只轉手產品,過河濕腳,懶理產品的內涵。因此,港媒講IT純粹從用家角度,當作玩物(因此易喪志)。港人由於這種「本土性」,嗌咗20幾年創科都搞唔起。偶有成就,恐怕也是靠本地大學畢業、在西方學成回流的內地科技人。如今八大的科技教授、高級研究員,十有九是海歸。港青幾無人有志於科技。會考狀元裡,唯讀醫的與科學沾上邊。但即便讀醫亦主要為執業,絕少搞研究。
    故港融入大灣區發展創科,實則由內地人在前海研發,交由港人在港籌資、註冊、上市、推銷,港人其實仍然是做買賣,只不過由賣用品改為賣科技。中央的這個戰略深明港人要搵快錢、懶於研究、擅嘴皮、冇耐性、唔細緻…的秉性,讓內地人與港人各取所需!

2023年9月14日 星期四

230914四晚27°C 90%:有1萬閒錢不妨投個票

iPhone 15 Pro Max(官網)

    
這兩天有兩件大事:不過我猜,99.99%的人懶理朝鮮(北韓)小金帝訪俄,與普統相談甚歡。
    但又難怪,朝鮮是最難解的國家之一—或僅次於IS:2,600萬人,長期受西方制裁,據說有時窮到餓死人,卻似乎製造了可能是全球人均最多的武器,包括能打到美國全國的核導彈。年來幾乎每週都試射導彈,錢、人才和技術從哪來?中、美、俄的高層當然知道,我們小民就不要管了,還是過好自己的生活吧。
    那就輪到這兩天常人真正關心的頭條:Apple王國的iPhone 15 千呼百喚終出來。這本來是Apple每年9月的例行公事,但今年被中國的華為搶先奪去了注意力·現在的話題不是:你換不換15,而是換國產的Mate 60 Pro(見日前本博)甚至更勁的Pro+,還是美國的 15 Pro Max?這不僅是換機的問題,更關乎國之大是大非。
    因為,美國近年刻意要整死華為,要全世界將其列為拒絕來往戶,令其無部件可製造產品。不料,內地竟然在一兩年內自力研發並量產旗艦級手機的核「芯」部件,全球大跌眼鏡。說得誇張些,華為突然推出Mate 60 Pro,有如1964年,一窮二白的中國突破韓戰後美國的全面封殺,試爆成功原子彈(當時中、蘇已翻臉,中國研發原子彈,蘇聯應該沒有幫忙)。但原子彈沒有多少世人會歡迎,上網速度高達5.5G的手機全球億萬人羨煞。
    因此,擺在消費者,尤其是中國人面前的兩難是:買美還是買中?這兩大旗艦強項不同:Mate主打網絡傳輸力:5.5G+全球第一部可以打衛星電話的手機。15繼續賣貼身的功能:CPU(核心芯片)用目前全球最先進的3nm(數字越小,運算力越強)製程,較Mate 60 Pro用的7nm芯片先進2-3年;第一種鈦合金手機,同樣大的屏幕較14輕;加強攝像力。
    中vs美上述旗艦的比拼,就像中國vs日本工藝以至價值觀的差別:中國人愛大、快、威;日本人愛小巧、精緻、貼心。中國的城市以高樓林立、五光十色、熙來攘往甚至擁擠為榮;日人愛寧靜、優雅、與大自然融合,外表不起眼,入內別有洞天,有點像中國古時文人最愛的山水。中國人要不斷地更新、超越;日人重視技藝的沿襲不變。變vs不變,超前vs延續;人高於大自然、要不斷地改造大自然,令人的生活得以持續改進,這是一個無止境的過程,沒有終極的一天 vs人是大自然的成員,並不一定高於其他的動植物和木、石,應適應大自然給予人的位置,但可以與大自然互動,互有調適以尋求對人更有利的共存。
    Steve Jobs 1960年代在學時,受當時的美國嬉皮士風氣影響,就嚮往印度等東亞帶神秘色彩的精神元素,創辦Apple以電腦為核心,但特別強調產品內外的美感。外在美是Mac令人愛不釋手的線條;內在美是Apple OS的圖形介面,蓋茨的Windows介面是抄Apple的。       Apple產品之所以享有近乎宗教的崇拜,是憑美感而不是靠功能的強、快、大、威。
同理,今天中國的產品雖然不斷地以強、快、大、威來更新,始終難以改變Apple擁躉的忠誠。因為,中國志在讓用戶在功能上不斷地獲得更大的滿足,追求數量上的成就。但中國人傳統上是實用主義者,現在更加上西方的唯物主義,沒有心靈面,未能滿足人的精神需要。在一些情形下,尤其是當社會富裕後,說得難聽些,「飽暖思淫慾,人開始追求心靈上的慰藉,而不是有形的物質。中國富到目前這個階段,中產可能也開始追求心靈上的滿足。
    但話說回來,中國如果相信:世界是不停地進化的,永遠不會靜止,也永遠不會有到達終點的一天,人只要一天活著,就要繼續努力追求物質的進步,則中國恐怕也不在乎產出滿足受眾精神面的產品。因為,精神面說到底是唯心的。
    扯遠了,說回Mate 60 Pro vs iPhone 15,網友若有1萬港元的閒錢,不妨二中擇一,在中vs美之間投個票。
    至於我,由於沒有這1萬元的閒錢,況且手機用得不多,我就靜觀其變好了。
    Good luck, everybody,包括任正非&Tim Cook!

2023年9月13日 星期三

230913三近午晴28°C 87%:天災撞正地理死穴

摘自MP230913
    昨剛說一雨成秋,昨晚竟然要冚薄氈瞓。今晨繼續陽光普照。看能夠維持多久。媒體似乎很期待下一個颱風。
    北非地中海沿海兩國:摩洛哥强震、利比亞一如香港風後暴雨,已知各死>2,000人,料陸續有來。利比亞更據說萬人失蹤。
    非洲多人間悲劇,但通常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唯有這次是漠北的地中海沿海。利比亞本來名副其實富得漏「油」,但先是一個軍頭獨霸全國、高調反西,更炸掉民航機,被美國去掉。但強人去後,換來東、西一邊一國。這次水浸的是「東國」。
    至於摩洛哥,年長的朋友相信看過Humphrey Bogart + Ingrid Bergman(相當於十年前的宋仲基+宋慧喬)主演的荷里活反納粹絕愛經典《Casablanca》(北非諜影)。
    Casablanca亦即西班牙文的「白屋」,是摩洛哥與西班牙、法國隔海遙對的名城,二戰期間被納粹佔領,成為盟軍的情報據點。Bogard既是反納粹的英雄,也是自我犧牲成全戀人Bergman與情敵的絕世好男人。今日的後生或嗤之以鼻,但當年肯定好多女士係戲院裡喊到失魂。
    但摩洛哥這次的震災不在沿海而在內陸,經典電影裡Bogart主持的酒吧Rick’s Café未受波及。但反過來更麻煩:受災最重的城市是摩洛哥真正的世遺,並非電影打造出來的名店:Marakech馬拉卡治。這是歷史上阿拉伯民族南下跨越撒哈拉沙漠,與漠南民族交易營商之前的集散點,相當於中國古時絲綢之路上的敦煌之類。Marakech的一些古跡受損。摩洛哥是窮國,救災之餘,難以修理,有待外援。
    回到災情的正題:看現場景象,多少明白了些,北非地區,甚至包括中東的廣大阿拉伯地區,主要是黃土地甚至沙漠,絕少植被(草、樹、作物),房屋絕大多數用泥。同樣要命的是,地勢多丘陵,都是泥坡、泥路,地一震水一沖就冧。所以,如此重災是天然力正中地理、社會條件死穴。換了比較現代的城市不會這樣嚴重。
    但阿拉伯地區的泥地泥屋恐怕是千年的傳統:就地取材,減輕成本,工匠熟練,不可能因為一次十年甚至幾十年一遇的天災,就改為水泥路、水泥屋,用水泥加固土。再說,百姓也買不起水泥住房。因此,下次萬一大災再來,還是會造成嚴重的問題,只看邊個唔好彩
。 

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230912二近午晴29°C 81%:加州愛民立法SB553

     雨過天晴,陽光普照,恍似初秋。這也許是風雨過後,唯一的好處。
    風雨傷害的的是位於不利地勢的少數,災後好天享有的是700萬人裡的多數。
當然,不能因而要小我犧牲來完成大我。但在任何社會裡,這恐怕就是現實。
    前日剛聽聞做gym的大樓附近一片泥濘,對街的商場泡湯,心想被黑雨沖散的一堂gym怕冇得補番。點知有同學主動致電gym查詢,獲悉有得補。兩周以來最好的消息,Hallelujah!
    世間總是有幸有不幸,關鍵是1.有幸的人是否>>>不幸的人;2.不幸的傷害程度,如何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減輕。
    但客觀上,再好的社會也存在著意外的意外、不可預測的風險。不可能做到不幸=0
    *海外友人傳來美國加州9月5日的‘創意立法SB553:據說(不敢排除是華人網民的諷刺),商店、僱員、顧客不得阻礙他人打砸搶偷,違例罰款18,000美元(~15萬港元)。
    換言之,有人來搶時,不得反抗,否則被搶後還要破財一萬八千。
    傳來的中文訊息沒有說立法的原委。但可以想到一個美國適用的理由:美國人常見出槍。劫匪埋身時,隨時帶備。除非你有Clint Eastwood的《獨行俠》本事,在電光火石之間拔槍擊中搶匪。若出於本能地反抗,隨時提早去見上帝。立法者愛民,故不讓被搶者‘亂來,以盡量減少人命傷亡。中國話不也說:錢財身外物?

2023年9月11日 星期一

230911一晚26°C 92%:東南歐白人籃球尤勝美國黑人?

    男子四大網賽,祖高域又稱王美網。近40年來最厲害?
    籃球世界杯,無敵了不止半個世紀的美國在賽事末段,接連輸給德國和加拿大,無獎牌而歸。
    誠然,有可能是美國的NBA大牌不願意為國打沒錢的賽事。但連輸兩場,記憶中前所未見。
    僅以2分被德國摒出局的理由是:身材不夠對方高。誠然,德國人均或高過美國(去德國所見有此感覺),但美國黑人的彈跳力照理強過白人,怎會因為對方高一兩吋就打不過?
    輸給人口只及一成、黑人比例較低的加拿大,同樣是破天荒。
    我不是籃球迷,十年未收看過一場比賽。但記憶中:NBA近半個世紀的天王清一色是黑人:Kareem Jabbar (原名Lew Alcindor)、Michael Jordan、Kobe Bryant、現任的LeBron James。更早的是Wilt Chamberlain…。期間只勉強擠進一個白人:Larry Bird。美國的黑人打籃球強過白人,應該不是歧視白人的種族偏見。
    當然,目前仍打NBA的LBJ已接近退休,或不再為國效力。但where have all the black flowers gone?
    這次世界杯賽果更驚人的是:歐洲冒起,明顯地壓倒美國的霸權。而且,由於歐洲球員絕大多數是白人,可以說,歐洲白人突然反過來衝散美國黑人的霸權。
    打入八強的,除了美、加,都是歐洲隊:除了德、意兩個大國,都是絕少黑人的東歐和南歐小國(括號裡是人口):波羅的海三國裡的立陶宛(280萬)、拉脫維亞(190萬),巴爾幹半島的塞爾維亞(690萬)、斯洛文尼亞(210萬)…。其中人口最多的亞軍塞爾維亞,也只是與香港相若。其餘3國的人口,可能還不及中國一個縣。
    這些小國幾乎沒有黑人,因為自古不是大國,無力去非洲佔地殖民;而現在也不富強,非洲黑人也不願意移入。
    若此,本屆籃球世盃初步說明:東歐和南歐的白人,人均籃球水準可能是美國(3.25億人)的幾倍,甚至超越美國的黑人。
    東歐和南歐白人為何會籃球冒起,望有識之士告我。
    *至於香港,對外出賽的體育成績已取代法治、自由、…,成為港人屹立於世、「本土」認同的核心指標。只要有港選手出戰國際賽事,不論賽事的輕重、項目的普及度,媒體都大小無遺,為港人打氣,讓我們自豪。
    我們真的是全民愛上體育,體育變成我城的核心價值,一如古希臘人,創辦奧運純粹是結合祭神和公民的競技精神?

2023年9月8日 星期五

230908五晨黑雨25°C 97%: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1.0+2.0

    下午2.0:官方界定的「極端情況」至少維持到午夜12pm,亦即全港24小時基本停擺。
白領雖連享兩個長周末,但今後2日若要出入東九龍、柴灣,難防水患。
    我則相反,想返學但冇得返。7日前風災,今日雨災,gym班連續2個週五被天氣封殺。期間加上家事,已停gym 10日。我做gym純屬自救,冇得做,就麻煩醫生啦!
    今午gym或者是開的,擔心的是一去一來。中途若有水、泥、障礙,除了雨具,還要帶備衣服、鞋子,隨時搵公廁替換,算了!
    蘇拉來襲前被吹到爆,不料所造成的損傷,與這次有關各方茫然無知的通宵黑雨剛好相反。於是,上週主打「狼來了」的專家與媒體連忙提醒我們:雨唔同風,難預測,颱風暴雨是「氣候變化」的訊號。言下之意,關鍵是做好環保,所有這些問題就迎刃而解。
    此言絕對正確。但只怕有市民會話:By the time weather change is reversed, you and I will all be dead。就如父親苦於病,DSE狀元仔話:我去讀醫。
    由此看,有媒體與專家做大颱風,或係出於好心,借天災來推動你我多多減排,想港人更進步也。
    
    上午1.0:上次落足一晚黑雨是幾時,你記得嗎?我上溯了30幾年,完全没有印象!MP港聞版頭條說,昨晚11時至午夜0時降雨158.1毫米,1884年以來僅見。
    不用說,很多地方水浸的災害怕嚴重過今夏吹得天翻地覆的強颱風。這個週末有人忙於引流去水、清除淤塞,戶外活動泡湯,但攤販難開檔,遊客怕只能逛商場。我今午的gym已打定輸數。
    但這次不像月來的連串颱風,不論有關的機構、專家、學者、媒體…,事前好像沒有人發聲。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這一行只管颱風不管暴雨,還是說現有的科技只測氣旋,不問雲裡的水份和溫度?要等下一波的氣象儀加入AI,才會兼顧雨量?還是說,這次的‘通宵黑雨’純屬意外的意外,非戰之罪?

2023年9月7日 星期四

230907四晚28°C 91%:Go pro, Go HW?


    内地消費不振,手機滯銷怕更有兩年(機種氾濫,遠遠超出用戶更
摘自hk01

新的意願)。怎知突然殺出個程咬金,全國瘋搶一種人幣七千起跳的新旗艦(右圖)。
    而且,這種新機選在美國強硬派商務部長訪華期間默默地上市,一反手機行業事先造勢,刺激需求,正式上市時反覆造騷的慣例。美國部長在華期間,開賣而不開講。但憑著性能,轉眼就被驚為天人。
    首先,這種新機是第一種能接入衛星網絡的手機,換言之只要有電,走遍天涯海角,都可以立即與家人通電話。此前,手機的收發能力不足以接入衛星網絡。攀登珠穆朗瑪峰、學日劇《Vivant活著》裡的堺雅人穿越上百公里的沙漠,要另備衛星電話。而且。接入衛星網絡通常要幾美元一分鐘,不是常人的遊戲。
    上述新機若能隨時隨地接入衛星網絡,網絡費常人都可以負擔,無疑善莫大焉。
    但科技界首先關注的不是中國新機的衛星超能,而是down to earth的手機網傳輸速度。測試發現,這種手機的界面雖然不顯示用4G還是5G網絡,但傳輸速度相當於5G。
    這就令科技界大驚:手機是華為Huawei的,過去3年因為美國禁運,買不到1片新一代的手機CPU。換言之,中國在3年內自製成功,並且能夠量產5G級芯片,突破了封鎖。
    意料之中,有說華為的5G芯片是抄/偷西方的。但中國早就被盯死,真能在短時間內偷到西方的關鍵技術、在短時間內批量複製?
    希望中國能再接再厲,除了技術,同時提升工藝、設計的內涵,造出足以抗衡iPhone品牌忠誠的產品。到時相信不會再有人說:中方禁止中央部委級官員用iPhone矣。
    華為這次的神機稱為:Mate 60 Pro,在內地要輪候。外界猜是用國企「中芯國際」研發的7nm(納米。納米數越小,芯片的運算能力越強。目前最強的是4nm)芯片。
    有說已有水貨到港,亦即不能安裝內地不用的Google、Facebook、WhatsApp…等美國apps。雖然經付費改裝後,可以突破這個限制,在港和西方使用,但不怕說,我不會買。一來以前用過一次華為水機,改裝後,一旦系統更新就會打回內地版原型,以致又要搵手機鋪安裝Google Play。
    但對我來說,這還是小事,更怕美國狼到不讓華為手機接入國際網絡,以致華美機一離港(除了北上)就只剩WiFi功能。雖然聽似不太可能,但美國近年有點神經質,英文所謂paranoid,我唔敢賭。

2023年9月5日 星期二

230905二夜 30°C 67%:教宗的苦心你聽到了嗎?

MP230904
    86高齡的天主教教宗破天荒出訪大約只有1.500名天主教徒的蒙古國。公務機飛越中國領空時,特地發訊向國家主席問好。
    教宗東亞行想講的是:宗教自由好,天主教無政治意圖,據說尤其想對中國說。由於中國內地的主教不在場,教宗主持彌撒後,雙手分別牽著香港現任和前任主教的手,叮囑中國的教徒做好公民(右圖)。
    教宗果真想借此行來傳教兼安中國的心,用心良苦,但只怕不容易。
    中國是「一元」性的:單一主權,國土不可分割,國家與政府一致,黨一元領導,一支竹竿插到底。
    若此,國民亦屬不可分割。教徒即便首先是國民,落實到生活,一旦同時牽涉到國和教時,借用文革用語,黨大還是教大,正如當年的黨大還是法大,難免猶疑。
    例如:中國與梵蒂岡就誰來任命內地神職人員的問題,談了很久。不知道現在是否算是解決了。中國或視神職為公職,當由官方任免。中國古時似乎也有皇帝與佛道就僧道的任命角力。但皇權是絕對的,僧道最終還是要低頭,最多是討點賞錢。
    以一元觀看,中國人首先是國民,教徒其次,主次分明。主是壓倒性的,不能兩全時,只能從國。由於國民身份不可打折,只有在不影響國民身份時,教徒才能盡宗教義務。但教徒何時才不影響國民身份,恐怕不容易界定。
    内地近年推行宗教中國化,很能說明國民身份的壓倒性,避免外來宗教夾帶其他民族的文化因素來改變中華。若此,在華的天主教神父哪一天改穿中山裝,無須驚訝。注意:佛、道沒有這個問題,因為僧袍、道袍本身是中式的。
    但教宗沒有說國民先還是教徒先,與中國恐怕還是有差距。
    以上純屬推測,希望我理解錯誤。但不迴避不想聽的事,總好過凡事往好裏想,自欺欺人。 

2023年9月3日 星期日

230903日夜29°C 73%:Waiting for海葵?

    一風剛過,一風又至。海葵的力度預料不及剛過的蘇拉,但會否打到正呢? 
    蘇拉最大的傷害,似乎是1,500宗塌樹。今天〈全政府動員〉掃走災後「遺物」,原則上正確。因為,在最短的時間內清除風後的路障和對公安的威脅,明週一百萬計的市民方能及時開學開工。
    但有說只出動「百人」,又似乎聲大過實。退役解放軍義助當然好,但人數有限。今後是否為災後盡快復原制訂manual,鼓勵更多公務員、關愛組織、NGO參與?
    加密檢查樹木的健康、四周草木/附著物的密度、土況,原則上可減少風後塌樹。但一棵樹會否被吹倒,除了內因,還看外因:霎時的風力、風向。目前的IT還未能估測這些霎時的變數。檢查樹木要幾頻密,要計成本效益。
    蘇拉無疑風力強、轉向突然,但最終「過譽」,似乎得力於傳媒,尤其是引述行內的看法,將問題推向極端。凡事有兩睇:冇專家唔得,但專家通常只管本身既專長,攻一點不及其餘。講風看風力、風向、離港的距離,完全正確。問題是:今天香港的居住環境、科技能力(預測氣候的準確性)、管治能力、政治心態…與歷史上最強颱風溫黛來襲的62年,不可同日而語,甚至可信多少吸取了5年前山竹的教訓。所謂交了學費,經一事長一智。
    講蘇拉威力的同時,應提醒市民:社會已吸取山竹的教訓,針對香港城市佈局的弱點,加強部署,同時鼓勵市民加強防護、保護家人。
    但今天看報,原來有人研究英治初期的風災史。結論似乎是:1874年一次過帶走2,000人(佔當時人口8%),學乖了。
    So? 

2023年9月2日 星期六

230902六近午8號26°C 93%:殺雞用牛刀?

    昨天上午風還未到、預先掛定8號時就想說:雷大雨小。此刻應該塵埃落定了。
    官方及早嚴陣以待有佢既理由:1.以示以民為本,對市民交代;2.與內地同步,對上級交代。
    但防災如防盜,勝負視乎好人與壞人實力的對比。你阿爺當年住山邊木屋,快把門一推就冧。而家你住大廈,大門有保安,家門有電閘,屋內既cam接入你手機。但由阿爺到你呢代,賊既格鬥功夫同做世界既傢生,好似冇進化咁多窩(IT黑客除外)!
    同一級數既賊,當年對你阿爺同今日對你既威脅,不可同日而語。
    但我地而家好似將60年前個代人同而家既自己,當作同一回事。61年前,香港有史以來最強既颱風溫黛害死我地百幾人…!今日又想害我同我屋企人…!
    係唔係真係咁恐怖呀? 
    廣東沿海如臨大敵有必要,因為環境多元:除咗鋼筋水泥既城市,仲有人口相對不密集既镇、郷、村、田、林…,面積係城市既幾十倍,地形、建築物、基建複雜得多,難保某的角落冇漏洞。
    我地香港環境基本上一元:鋼筋水泥森林。打風可能造成的人命財產損失通常屬於意外,例如:急病、追風、遊客冇經驗…。
    說白了,我們而家防災係死貓當作病貓打(抱歉,呢句俗語而家政治上不正確),確保了700萬人最大的安全,但成本就唔好問。
    唔止係錢,超級的保護也可能削弱700萬人的自衛力,將我地變成溫室花朵。政府包起冇有怕。八號波,啋佢都傻。三日週末,不如趁機happy。有事打999。

2023年9月1日 星期五

230831四深夜:My worst of times and my best of times

    換了體育館後,做gym特賣力。一來新館的同學一個鐘大都做到足,二來自己也想盡量延長自理生活的日子,盡少連累家里。
    但週三不知是否做gym太專心,忘了約定的晚膳。下課後,買了兩餸飯回家打發。直到友人在食肆來訊,才匆忙出門。此事要記在日曆裡。萬一真的年老癡呆,也有點證據。
    湊巧的是,昨週三更是我最壞的日子和最好的日子。
    最壞的是,有熟人身體不適臥床三週後,確診一種據一個台灣醫療機構網站說:發病率1/10萬、起因不明的病症,遠低於癌、癡呆、白金遜、ALS等重症。病況十分困擾,幾乎無藥可用。最接近根治的是切開有關的肌肉。但網站沒說成功率。這類統計最怕被患者當作鐵證,萬一對療效不滿意就追究。
    我不敢想象,如果自己患上怎辦。只能為自己每一天能夠健康平安地過而感恩,其餘都是身外物。明天的健康平安縱使或然率是99.9%,但難保哪天上主不會說,0.01%輪到你了。到時只好祈求少些痛苦。
    反過來,週三同日最好的是:多年來,再次見到兩位從小看著他們成長的友人下一代。今個暑假有人升大、有人開始步入社會,成為如今老人充斥、中青外移、拒絕生育下,社會最急需的新血。
    久未與後生同枱,一舉一動對我來說都是新的,同枱可感受到年輕的能量和喜樂。而不是一眾老嘢聚會,來來去去話當年。
    今天的大中生與我相差~60年,如果10年算一代,成長的經驗差了6代。我讀中學時,只有收音機和報紙,一個學期與班上去一次郊外旅行,22歲才第一次飛出香港。如今的一代,3-4歲就開始打機、坐飛機、睇全球的影音訊息,6-7歲的見識多過我20歲。我當年想唔返學溫書都唔得,因為唔知有冇嘢好做。今天的一代聽到都覺得戇居,冇性格,冇出息。
    但反過來睇,這就是自然界的鐵律:新一代上,老一代落;新一代出(世),老一代入(土)。如果唔係的後生不斷地填補老人留下的空缺,社會點能夠長期維持?
    所以,老人貴有自知之明:作為一個族群,幫不了年輕人(有資源、權位、特殊才能的老人例外)。年輕人也唔想同我地saam氣,最好自己匿埋一角,靜靜地過埋個生,唔好煩主流社會。
    我地唯一可以為年輕人做的,怕只是讚賞、鼓勵、祈福,知道他們在自己的時代和社會裡也有煩惱,不排除比我們當年更苦。今天青少年論資源,恐怕是我當年的幾十倍。但煩惱說不定也遠遠多過我。否則,點會咁多後生抑鬱。我好彩獲上天眷顧,幾乎不知道抑鬱為何物。如果人人都好似我咁麻木,精神科怕要執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