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30日 星期六

150530六晚:《來自韓國的你》

   就新沙士MERS,我當初唯一好奇的是:阿拉伯沙漠又熱又乾,百毒不生,為何竟有新病毒?其後得知「傳媒」是駱駝,也就放下了。心想沙漠地廣人稀,伊斯蘭戒律嚴,加上油國物價貴,遊客有限,外人主要是南亞勞工,東亞可以放心。
   但前天還是大前天,得悉有韓人從中東一返國即幾乎令全家染病,心想03年把香港變為SARS第一疫埠的廣州教授(本人亦死於此症)或後繼有人。相對西方,東亞人多、步伐快、公德較遜,一傳開就是全球災難。
   昨港報幾一律以上述韓人家族的發燒成員經港赴惠州為頭條。但趕做gym加上有家宴,未及上博。但街上所見,人人都鬧「韓人自私」。有看似退休年齡的男士更不屑地說:「日本人唔會咁!」
   我早期打工的公司當年面對待客應只看法律和經濟,還是兼顧文化、民族性。老闆只信法律,且自信爆棚。結果賠多過賺,後遺症至今仍在發酵。
   文化人只重精神價值,孤芳自賞,不幫大眾解決實際需要;建制人則只信法律和機械的經濟,無以服人更alienate市民。兩端都死梗,但雙方都死抱信念、憎死對方,令香港沒有彎轉。
   我同意市民的判斷。可補充的是:這位LG工程師怕只考慮自己的升遷,故出差大過天。
   恭喜韓人!現再加上兩女拒受隔離,港人對你們認識更深。兩女後來被港方帶走隔離,怕是向韓方申訴,甚至北京發功使然。(150531後補:高永文證實是請韓方出面。)
   本博提到過,我出於性格,看日劇多韓劇少。看來沒有選錯。

2015年5月28日 星期四

150528午雲:Like x 2《深夜食堂》電影版

   今天開映的《深夜食堂》電影版超越了每集半小時一個小故事的電視版。
   小林薰演的新宿one-man夜店Master(日語外來語裡的老闆),是我最喜歡的影視角色之一。每晚由12點到清晨7點,除了為面前的幾個客人煮食,就是旁聽各人感慨八卦。
   但無論黑大佬還是鴨店媽媽生來光顧,當情婦的被撇來訴苦,Master都一視同仁。聽各人自爆私隱也只是含蓄地微笑,不發一語,雖然看表情他心水很清。唯有人擾攘,妨礙其他食客時,方冷靜但堅定地請其離去。最激烈也不過是惡客臨門時,拎起廚房的菜刀準備自衛。
   說白了,深夜食堂是借食為夜歸人集體療傷的心理診所。電視版做了三季,隻字不提Master個人。擁躉見其左臉有長長的血痕,猜是從良黑道。現在電影版加插了Master個人的一面。雖然仍然沒有姓名身世,但借他長年無休積勞成疾,帶出了《深夜食堂》甚至日本社會傳承之難。
   Master意外地收了一個流落東京的鄉下少女為徒,得以偷閒復原,更幫社會把失落的青年訓練成才。這在現實裡許是夢,但年輕人在優裕中成長,難以忍受小生意辛苦而收入低。再過兩代,地方小店怕終將被企業化、連鎖淘汰,失卻特有的鄰里和賓主關懷。
   透過此片所講述的大地震後遺症,也令我們想到靖國神社的問題。有食客遺下無名的骨灰瓮。Master供奉在食堂閣樓自己的住所,每天上香合十。後見無人認領,一度轉交警方,方知警方失物處待領的骨灰數以百計。
   物主最終回來認頭。原來,瓮裡並無骨灰,只有泥土。主人被海嘯捲走,家人從其生前最愛的場合取回泥土供奉。Master在家為無主孤魂上香,純屬對亡者的尊重,不論其生前的身分作為。華人執到骨灰怕只會「睬」,通知警方的已屬模範公民。
   日人不因戰犯而放下靖國神社,怕就是出於對亡者超乎現實的尊重。這個文化根源只怕很難解

2015年5月27日 星期三

150527三晨陰:否決成定局?

   1. 否決政改成定局?昨看電視見梁講了很久,我懶聽全套。今兩大報都用他說週六的京官會可談否決後安排做題,當非誤引。
   2. 大馬拒黃之鋒入境論中國64:內地、澳門此舉「正常」,海外則是首次。既講明怕有損對華關係,改去「反華」的菲、越會待如上賓?是中方要求還是馬自行判斷?
   大馬國內矛盾尖銳,但與64扯不上邊,今年又不是64大年,除非有流亡者或當地華人想借題發揮。但港人偶有此遇也好。我們慣了自由、井蛙,動輒普世價值,不知世界之大,國之不同,如其旗焉。
   3. 同一時間,港獨大師赴台與台獨宗師對談。佔運為港人在國際上的反對舞台贏得一席之地,得與外國同道彼此支援。但反之怕會令中央的國安憂慮成為self-fulfilling prophecy.
   4. 話裡有理也有刺,反證內地的膚淺:侯孝賢得獎後,被內地記者問怎看東西文化衝突時說:「文化到深層的時候,全世界差不多,都是關於人的存在。時間的累積變成文化,基本上每個地方每個國家,都應該了解。」大陸「淺」,因為一切靠錢。但given time會建立深度嗎?
   5. 日前看有線,濠賭變嚎賭。此前已聽說賭場空空如也。狂潮回落是好事,只擔心當地親友的生計。濠賭與港零售都是自由行氾濫的畸形經濟。港澳地小人多,缺乏獨立生存的經濟空間,借自由行來維持生活有必要。但過猶不及,變成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或要再捱一年,才能在不影響居民生活的新平衡點上settle下來。
   6. 港厄運未了。中國加入世貿15年的關稅保護期月內屆滿,借勢《引消費回流 逼內地貨提質》加強競爭力。平均關稅將從目前的221%驟減至17%。對港來說,內地餘下的消費稅若與港的高租金相抵,兩地的日用品差價應相差不遠,減輕陸/水客來掃貨的矛盾。可AD未提奶粉,港父母仍難安枕。
   7.「人生而平等」的虛假:美國南部和南鄰墨西哥偌大的地區,昨龍捲風、洪水合計約造成20人喪生,不及發展中地區隨便的一場天災人禍。但美國電視佔領了自由世界的螢幕,「順理成章」成為港媒的國際頭條。有錢命矜貴本屬常理,偏要利用人自大的心理,用「人生而平等」來騙人。
   8. 上文最好的證明:大馬北部近泰境的人蛇亂葬崗據說達139個,最大兩個足以容納300及100人,其餘也能容納約20人。雖然「能」容納不等於裝滿,但聽來合計怕有數千人。你會用作國際頭條嗎?

2015年5月25日 星期一

150524日午夜-0525一晨:John Nash走了, 侯孝賢贏了....

   150525一佛誕晨後補:紅假,妻家日夜都有聚會。今晨閱報剛好以transition為主,就加在昨晚的短博上,不另開篇。
   :侯孝賢終獲大獎:法康(坎)城影展最佳導演(圖原載AD),台灣吐氣揚眉。我對《聶隱娘》一無所知,到時看戲吧。導演和演員舒淇、張震、阮經天清一色「MIT」,輔以日本靚仔妻夫木聰。在影展裡還鬧出五星旗倒掛、青天旗失蹤、舒淇屬中還是屬台的風波。(後補:此片原來非全無大陸元素:四位編劇包括《棋王》的鍾阿城。但在外自我放逐將近30年,論內心或不算大陸人)
   :83歲的《Doctor Zhivago》Omar Sharif患腦退化症見報。原來成名於更早的《Lawrence of Arabia》,只不過當時我只識英國主角Peter O'Toole。
   Yeah: 做新聞時寫過社論。當時總算自主,沒有上頭來預設題目、立場。但不做新聞時慣例不看,覺得不是反映上意就是self-massage。只不過今天建制報的社論標題,我倒是同意的:《事無大小一味鬧》。
   市民或以為,抗爭沒完沒了才是亞洲最先進的社會。
   Yaak: 今天限於時間,未看完日常看的報紙。至今所見最驚人的標題是《華可動員二億人參戰》,說的是中美南海角力,來源是未聽過的俄羅斯《剖面》雜誌。軍方出口轉內銷?該報以民粹為賣點,與鷹派成最佳拍檔。
   
   以下是週日深夜上博的主文:
   RIP:John Nash, 86: 睡前看RT,生平事蹟拍成電影《A Beautiful Mind》的美國諾貝爾經濟學得主、數學天才,到挪威領獎後與妻返抵美國,在機場坐的士回家途中失事,夫婦同喪生。Nash年輕時一度精神失常,幸而治癒,得以繼續工作,不料最終仍難逃一劫。What a life?
   :幾乎同一時間,收到由台赴穗治癌的留美同窗消息。術後頭幾天進展良好。但妻女在台有工作,每週兩三天,輪流飛廣州陪伴,可想其辛苦。我們在外只能祝願。

2015年5月24日 星期日

150524日午後雷:《64》結局出人意表

   1. 香港即將公映的一部荷里活災難片,唯恐怖可形容。有影人憎LA拍來踩台?
   美國50州(省)以加州最人傑地靈。但以LA為中心的南方右,以三藩市(兩岸稱舊金山)為中心的北方全美最左。加州戰後出過兩個總統尼克松和列根,歷史上很有地位,但都出身LA,左派恨之切骨。加州好像有過公投要求南北分家。但一分就南北都輸給紐約,大概只有1%會支持。
   2. 推理日劇《64》連講了5x1小時,劇情緊湊,結局出人意表。但花在支線(見下文)時間太多,否則兩集也講得完。講1989年日皇裕仁在位第64年離世前夕的一宗付款後撕票案,被綁的女童遇害。但警方束手無策,顏面無存。不料社會淡忘後,有案跡近翻版。警方誓要制止挽回面子。最後幸未有人遇害,但結局怕誰都沒想到,更留下懸案,任你猜最後如何理順64之恨。
   不敢說取名是否別有用心,但89年恰巧是昭和64年,確可帶出聯想。首先,此劇的確是講一宗血案被埋藏了十幾年,最後藉一宗翻版案件而不得不平反。警方當初未能破案,因為漏失了一種可確定綁匪身分的線索。但事後在內部報告裡隱瞞過失。
   此劇一條有趣的支線是日警與走警beat記者團的關係。原來,警方公關部每日有一班報刊記者打躉。雙方無時無刻不在角力,務求報導對己方最有利。警方可以少講就少講,記者則要逼出更多料,不惜以拒絕報導為要脅。而正如很多警匪片,此劇也突出警方內部的官僚、各部門間的妒忌、爭功、排斥。港產片也有後一類情節,但感覺上日劇較接近事實。
   3. Temperament使然,我看日劇多、韓劇少。華人愛韓劇,因為中韓價值觀相近:求發財,愛搏殺、攀比,輕內涵。藝人俊美、場景華麗到擺明是「夢」,但只求開心。我沒有夢,寧看人生的小事,日劇較合口味。
   因此,除了《來自星星的你》等熱到不看會脫節的,韓劇我只看似乎接近現實的。例如至今看了8集的獨幕劇《特殊失踪专案组M》。警方特設三人組,專查無人關心的人口失蹤案。組長是老差骨,組員包括IQ爆棚的名校高才、精通網上挖料的靚女。三人分別是小組的槍、腦、資料庫。第一案最奇情,演了兩集。其餘各集也不差。
   看此劇感受最深的是:家人不和在任何社會裡都很常見。由於家人不相往來,一旦有人出走,無人報案。但警方無權主動調查,造成很多無主孤魂,尤其是青少年,往往被利用來犯案,甚至陪上性命。

150524日晨雲:讚AD女記廣州直擊「大時代」

   Like: 
   AD兩岸版女記上廣州直擊內地「大時代」,在港報裡寫得少有的好,同時也說明內地既叻人非港人可及。
   以下節錄《股市大時代如賭場 散戶賺兩層樓 師奶日袋10萬》及各副文《阿爺撐股市 股民:牛市有排玩 入市被勸退 「我唔畀仔女炒」 牛市虧錢發噩夢瀨尿 學生狂盯盤視網膜脫落》的股經部分(圖摘自今AD):
  (利益申報:我冇A股,也不認識這位記者,但欣賞她歸納問題和表達的能力)
  150525一後補:《「神州高鐵」辦酒店餐飲 央視揭A股改名轉運狂升 質疑貴價股估值過高 借大升市紓國企巨債》

   港股A股化,互通政策下,越來越受北水南調影響。內地投資者提醒港人:中國股海凶險,首要揣摩中央心意,二要看清莊家陷阱。
   中港炒股文化大不同:「香港人一定係買上升股,所謂食住個勢。內地相反,老股民都買跌等升再賣。」「香港規矩啲,內地蠱惑啲。」舉例:近期很多內地公司派股除權,製造股價「抵買」假象以吸引散戶。
   內地有漲跌停機制,也不能即日鮮。內地股民習慣了封閉市場:「阿爺監控住隨時干預,呃自己人容易。閂門自己玩,大家也知己知彼。香港係開放市場,就更要小心!」但「經濟低谷,國家需要慢牛」,全民炒股是國家戰略,這輪牛市「有排玩」。
   中國股重基本面、政策、資金。資訊只能參考,要適當消化,有時還要逆向思維:「例如大鑼大鼓話退市,㩒低個價,等散戶斬倉,莊家吸足籌碼再吹風利好,引你追高接盤。」
   「股市同賭場一樣係恰窮人。」
   炒股睇乜料?有曰央視央廣經濟台。

2015年5月23日 星期六

150523六晚:港獨有了「烈士」

   1. 電視稱京官再次請立會北上。但不外表示仁義盡至,博取民意。泛民到時也必高呼口號、「送禮」。市民睇到厭。早知如此,當初又何必用8.31搞到冇彎轉?如今正反都是困獸鬥。
   150524後補:AD《做戲做全套等市民死心》《曾鈺成引述權威:下屆政府不重啟政改》。
   2.MP頭版頭《中港基金互認落實 港股炒上》:社會發展至此,放水不但換不到支持甚或更增反感。收水者現實,袋袋平安,不願開聲。發聲的都是重意識形態的本土、新左、文教、社工....。但建制死要上面放水,因為自己有得收,懶理官方送了錢還被罵。
   3. AD《6,000人fb促遣返無證懷仔 懷仔打人片段網上瘋傳》:本土派示威獲出鏡(圖取自150524AD,攝於遭抗議的孔教學院大成小學)。由這次事件或可估計獨派有多少、是哪類人?亦有人促遣返此前發覺無證的南區英菲混血子女否?
   4. 有人衝軍營緩刑後再趁佔旺表演身手,終獲《囚4周》,成為獨派第一「烈士」。大師烈士兼備,獨派會再上層樓?看此人性格,日後還會再出招。
   再添一人:150525一佛誕後補,有女子先毀壞軍方總部正門告示牌,繼欲強行進入。軍方通知警方到場。女性被視為自古被男性欺壓的弱者,告我只會令更多人恨你!
   5.《浸大通過任命校長》:法治為名的形式主義足證港的衰敗。若不應任命,反派應幹到底。反之若反正都獲委任,諮詢、起鬨純屬讓正反走過場的形式。
   6.《沙地(AD抗陸,用台灣譯法)清真寺受襲 人肉彈炸死20人》:沙特本少見人肉彈,許是報復其出兵也門。
   7.周前美國高調稱擊斃IS高層當天就想說,真的又一個,咁準?但IS翌日就高調在伊拉克報捷,這幾天更連勝。相反美國終尷尬地認衰。IS看似打得,因為伊拉克是failed state(150525後補:美防長公開指伊軍無心戀戰),敘利亞反對派四分五裂。西方不出兵,IS的暴虐不知何時了結。但最難明的是,如此極端「復古」的組織在宣傳上用盡現代手法,引來大量西方成長的伊斯蘭信徒。

2015年5月22日 星期五

150522五晚:令習頭痕的大小女子

   政改早已講爛,正反都在死撐。真正的震撼在電視
   1. 美軍機請CNN隨行航拍中方駐守的南海島嶼,中方軍機八次英語示警,視頻全球熱播。日軍方亦適時播出中方轟炸機進出其領土附近海域的視頻,使人聯想到安倍訪美獲得對兩院發表演說的殊遇。
   美日攻守同盟,菲、越在旁伺機,中方獨憔悴。與此同時,安倍花千億美元投資亞洲基建,瞄準中方主導的亞投行,由夫人代拜靖國(上圖原載AD),但又派數千黨員赴華「修好」。看習近平如何一手出拳、一手作拱,禮尚往來
   2. 看佔中女將、港大法律生梁麗幗今到高院要求排除8.31(下圖取自網絡)的鏡頭前表現和提請的理由,我不懂法律,可以想像建制對小女生的胡鬧一臉不屑,但敢賭十年後余若薇將被後繼人拋離一條街。
   8.31將出閘抬高到五成或有先見之明,否則到時她出馬,建制無人能敵。企定在鏡頭前不亢不卑,有大將之風。但拍完照後合十低頭快步,似乎又是這一代的行為。
   此外還有黃之鋒。看上去乳臭未乾,但一開口,一眾精英隨時被問死。而且,神情同樣地大無畏。即對他反感,也得敬佩他早慧。我中學畢業時,連布政司都唔識係乜。有出身港美名校中名校的學者去年回港,與舊友談起政爭表示厭惡。建議他聽聽這班「靚」到底說什麼,大學者表示不屑。
   但又可以理解。我那一代的大學生是稀有動物,令人真以為自己是社會棟樑。但其實,課本知識一流,對現實的認識只是概念,常識還不如市井。但眼睛長在頭頂,不會相信「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何況論資歷,梁、黃連臭皮匠都不如。
   3. 美國老名嘴David Letterman(港譯:大衛牙擦騷)前晚退休。原來恰巧是我在紐約時開始做這個深夜清談。我不是擁躉,但早期也看得不少,很佩服美國藝人的急才,腦口同步,出口成章,天文地理,笑話胡扯,社會政治,無所不能。
   後來我們請專欄名家來仿效。俗不可耐,與DL比更有如播慢鏡。但也由此可知我們自己的層次。

2015年5月21日 星期四

150521四晚:我這一段人生

   今午從WhatsApp得知,親戚的母親100大壽。但確切的日期或是昨天。親戚用加州時間,lag香港15小時。
   親戚系出名門,父親似曾任國府財政廳長,出版過幾百頁的中文回憶。但許是粵籍留美派,背景加性格,未追隨蔣家去台而是去LA做平民。親戚這一代在美出生,與中國扯不上邊。但成長在半世紀前,兒時怕亦因黃膚黑髮受過白眼。
   但人老來的際遇一如青壯年,可以差天同地。昨日友人之間剛為一位留美時同窗的健康頻繁通郵,晚上回家路上又獲電郵告知,有大學同窗在港入院大修後,回美康復期間在家絆倒。術後無大礙,有巨企的醫療保險為後盾。但來港回美都入院,自然「depressed, exhausted」。
   同等收入,在美的居住環境好過港N倍,室內動輒二三千呎,四周鳥語花香,自擁私家花園。但即非複式也有地牢,在家也要上落梯級;商店、公共設施距家至少幾英里,公交純屬象徵,踏出家門就須自駕,無法買餸的話可監生餓死;中產請不起傭人,家務無幫手;子女成年後,很少居於父母家一小時車程內,有事的話鞭長莫及。這種美好生活青壯時enjoy,但老來變成toil。
   我67年初到貴地,住在東北部僅次波士頓的第二大城Providence。同校Brown有位物理系博士後,講粵語的新加坡華人,租住三層獨立屋的頂樓。住客聞到臭味報警,黑箱車在二樓抬出獨居的老人。這與日常路經公園時,見到長凳上老人排排坐餵鴿呆滯的眼神相結合,使我感覺到美式富裕的另一面。如今電影裡也常見。
   但美國人以自由為核心價值,青壯者不願讓老來的照顧分薄自己的自由。老人則經濟上無力、輿論上無say,人人唯有自顧自。年輕時追夢,征服全世界;老來等死,被自己的床征服。
   過去一年,親友間健康多變。年底有親戚突傳腦癌,兩個月就出走。老母進入中期癡呆。另一個家人也發現問題。此前有友人動手術治癌。加上最近這兩宗,似乎到此年紀,no news is good news.
   我無大志,慣往下看,容易感恩。有同輩人傳來Apps說,這個時代,70只是壯年。的確,三千年前,姜子牙年過八旬始拜相。但現實中,更多人很努力生活,但天不作美。
   同堂做gym有個師姐,比我大不只10年,但絕少走堂,每堂都做足60分鐘。師姐從小愛運動,對於自己80開外的優勢,不覺得是blessing。我羨慕她說:我到你既年紀重每次自己黎做gym,我都願啦!
   我冇人咁本事,唯有照顧自己,只求夠鐘時走得容易,不負累家人。年來除了去gym,借家務來自我檢查反正要做,但無須換衫出街、用儀器花費。例如每天沖三個小暖壺,看倒入滾水時會否濺出。
   昨天因為上述友人的case,想到人生或每5年一個階段,各有特定的責任。我家有四代,我現在這5年的責任是:上一代年過九旬須貼身照料,下面幾歲的第三代須陪玩。前者是人生難免的苦差,搞得不好可以家變;後者相反是遲來的最大樂趣。兩者苦樂相抵,上天對我還是公平的。
   看著嬰兒逐樣自學人類的生存技能。由四腳爬行到嘗試兩腳直立,倒下大哭,到逐漸站穩跨出第一步,父母在旁固然尖叫,我看在眼裡也是莫大的喜悅。同樣的,他們的第一句不知有無意識的「呀-」,然後模仿大人發聲,迸出第一個大人聽得懂的字,通常是「爸」「媽」,也讓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諦。
    我由此更討厭由文化界到財經界借個人ego來濫推的「創意」,似乎行為不與他人有別,說得客氣是無夢,說白了無出息。但其實,人的技能真正自創的怕萬中無一。你為何不鼓勵自己的B第一句開口不叫你「爸媽」,而要自創「呀,啦,咔......」?
   抓住人自卑又自大的心理,搞一句滿足人ego的口號,就能推銷很多歪理。創意如是,自由也如是.....

150521四晨雲:他最憎與你最愛

   昨午5時做完gym等巴士時開始密雨。港島東行塞車,落車時已轉大雨。路經街市六七分鐘,褲管濕了大半。幸虧下午出門前已做足功夫:快乾運動服加Gortex鞋,帶遮。飯後從親戚BB處回家,又幸虧遇到的士,否則真的幾年一遇變落湯雞。
   *印象雖早已形成,但大報以此為頭版頭《劉夢熊脫罪:最憎梁振英 回想豬狼戰 還是豬好》,市民又會笑鬧一番。豬應不會再出戰,但對豬友有利。
   中央事前會否料到自己成為這次政壇死黨變死敵的collateral damage:RT《劉:通過政改會將令一國兩制變為一國一制 (HKT 10:07)?
   150522五後補:MP《劉:通過政改即「違憲常態化」》
   *但我敢「買」:今天網上最瘋傳的是:「《哈佛研究18年 每月射精21次減前列腺癌風險》。你愛我嗎?」今日有人趁食晏掃貨,超薄裝斷市,網上放炒,杜蕾斯股價升得快過港交所。
   *昨「AM」兩大齊炒黨指揮港棍的話題:警1《上京突加插行程 政法委書記「越級接見」》。我大致buy M報引述的一位國情老記看法。至於該報北筆專欄的解釋《破格見一哥的意義》,我沒付費看。收費前看過該欄,非金庸時代小灶的水平,徒具虛名。說白了:AM炒是出於本位,早已信的人會信,但大眾不buy。
   *新聞雖多,但要說意義,我buy M的學者調查(圖原載明報),那才反映大趨勢。

2015年5月20日 星期三

150520三晨雲:祝願一位同窗

   海外稀客昨突來電。友人很少回港,但消息比我靈、知港多過我。多年未見,還未坐下就獲告知,昔日在美參與保釣時的一位朋友L末期肝癌。
   L與我同校同期同學運同修科學,留校也特長。不同的是,他是台灣人、當時留美生裡無人不識的領袖人物、投身社運終身不倦。台灣開放前被禁返鄉,開放後回台推廣社區學院,目的相信是公民教育多過訓練技能,近年為此在兩岸間奔波往返。
   前幾年在港見過,聽他介紹事業、推動保釣40年的台灣reunion。闊別三十多年後,一頭白髮,但與在學時一般瘦削、健談。惜我不諳教育,聽reunion的簡介是學術形式,怕是台上讀稿的會議,到此為止。
   下午見面後,友人晚上轉來L發給朋友詳述病情的通郵。簡言之,末期肝癌約9公分。台兩間醫院都認為無法切除,估計還有6個月。經業內友人轉介,透過廣州著名大學的高層,到該校附屬醫院掃描檢查,覺得可以開刀。L與家人決定接受。此文上博時,手術或已完成。
   遙寄好運的同時,節錄L的通郵如下:
   「經過近十天的接觸,我們發現這裡的醫師團隊專業能力堅強、敬業,重視與病人及家屬的溝通,感覺醫德也很好。」
   大陸的醫術無須置疑,但日常聽得最多的是醫生左手收紅包、右手開補品賺佣金。際此台港日趨本土,L若得遇再世華陀,或可說明大陸社會的另一面。
    You are in my prayer.
    希望有機會去探望這位朋友。

    年來恰好在做癌症的文字教育,幾乎天天看不同癌症的常識。看得多寫得多,對癌症的折磨越來越敏感。下筆時多一分深度的同時,學會同時從患者和醫者的角度去想。簡介療法時,既要予患者有希望,積極抗癌,用字又要特別持中,避免抬高期望,對醫者構成壓力,達不到預期時引起爭執。最難的不是將複雜的癌症知識寫成簡潔易明的中文,而是在患者與醫者的感受間求取平衡。
   與此同時也注意到,見報的名人訃聞大都是因為癌症。司馬燕、魯平、勞永樂...,都很積極面對,醫療條件肯定也不差,但也未能如願。
   退而思其次,若不可能治療,又如何能舒緩末期之痛,靜靜地過完這一生,減少家人的負擔?
   醫學怎樣能由機械變成有機,由照顧生理提升到滿足生活,這個問題會有答案否?

2015年5月19日 星期二

150519二晨雲:佛祖天主真神懇請出馬

   *政改角力三幅被,唯一左一右樂此不疲。
   *當局驟增830億善款可過問,在人道氾濫、人人爭權利的今天,勢將打崩頭。龔小姐生前早知,索性請天上的佛祖、天主、真神合議這點小錢,省得聯合國秘書長、中國總理、香港特首的凡間「政客」鞭長莫及。
   *《美兩大報揭中國貪官在美的奢華》:14億人怕已看了20年,美記此時來炒,不外是因為中紀委上月發佈全球通緝百名外逃經濟犯名單後,與美《難達遣返協議》。說不定是有人對美記過料,借來減輕反引渡的「人道」阻力。
   *「OMG」,十年一遇!《德州電單車黨5幫派逾200人火併 9死18傷》。美國黑幫彼此間早有規範,最多是個別人暗夜開槍,死傷兩三,未聞這樣「壯觀」。原來這類Outlaw Motorcycle Gangs與「Oh My God」的網文用同一種縮寫。全美超過300個,連同路人約有4.4萬,主要在美南,約佔「黑」人2.5%。
   講開又講,大約30年前,這次OMG開片的Waco市因為邪教徒拒絕對FBI投降,關在屋內集體自焚,成為全球頭條。
   *《雲南丐幫大會 逾千人乞討》:雲南&丐幫湊在一起,使我想起金庸筆下的段氏大理國與洪七公。
   *《淪植物人42年 印度被姦護士離世》:印度以靈性為國粹、IT為國技,以姦為國恥。不過,西方人這次的關注我也有同感。若有人真的生不如死,何不讓人選擇,讓身邊的人也好解脫?
   *怪不得我距離快樂這樣遠:《英團購網調查:快樂要9,321萬》。希望你比我近。

2015年5月18日 星期一

150518一晨雲:去你的winner takes all

   昨大雨出不了街。希望今天好轉去gym、辦事兼看母親。  
   *大阪建「都」(或相當於直轄市,與東京看齊)公投:140萬票裡,反對比贊成只多0.8%。這樣的winner takes all有沒有意義?而且又是20至30歲主贊/變,長者主反/留。Generation war上次最激烈是否60-70年代,每半世紀大戰一次?
   *社會富裕,人有錢了,隨性格、背景各走極端:這邊廂《700家長爭報暑期補習班》,那邊廂有青年花萬元《搭真飛機去奧地利掟紙飛機 稱霸全球》。前者我也覺得過分,但後一類hobby又可走多遠?一生中可玩幾年?想想有多少為家人生活而奔走,就覺得......
   反過來,只要看有多少人每天花多少時間看YT上除了有趣看不出任何意義的視頻就知,我們富裕後多無聊。
   *AD《年出口20萬噸 價格平一半 中國廉價泡菜佔領南韓》。原來南韓泡菜的出口量只及進口量一成。
   我80年代獨居紐約時近韓而赤,學會吃kimchi。韓僑店的泡菜用美國size,最大的好像重2 lb,我一個人都買過。回港後頭20年不覺有,近10年才隨韓風而至。
   但也許為健康,也許從小富裕,少吃窮人食物,港人不愛醃菜,不論中韓。今天的一代怕連大頭菜、欖角....都很陌生。我並非特愛泡菜,但小時候跟從父親的上海習慣,早餐用醬瓜送粥,覺得不差。
   近年港連鎖賣的kimchi太甜,冇餸時才用幾塊頂檔,一瓶400g兩個月都吃不完。但韓國泡菜的確頗貴,論單價可能不比醃肉便宜。因此,今晨看上述標題,第一反應是:中國製kimchi有多少色素、硝類,....?
   一來家人不吃,二來見過鬼怕黑,很久未光顧內地醬菜。若知哪種安全又好食,望以告我。我的辣味較中式,討厭帶甜,也不愛泰越式的酸,不介意kimchi分手。

2015年5月17日 星期日

150517日晚雨後:大轉軚?

   不看照片的右下角,還以為《人民畫報》復活。
   最有力的反報向被官方拒絕往來。近年偶爾北上挖官方不Like之事,純屬偷雞。
   但老闆佔中被捕後聲稱撒手,改由出身死對頭陣營的職業報人主持。自此,除了關乎老闆核心價值的議題,顯欲嘗試均衡。看大陸忽然不再漆黑一片,涉外時不再反中必挺,對日更帶民族味。
   應沒記錯,這項變化始自該報高調自報裁員和紙媒之哀。我當時寫過。
   照理,該報即使改以網絡為主,亦可堅持一面倒。但也許,職業報人希望受眾面尤其是廣告面較廣,有利生存,甚或真的覺得意識形態掛帥並不符合客觀。
   這張農婦照怕氣死長年的擁躉,但我當然贊成。14億人裡壞人再多,好人也必然仍佔絕對多數,否則社會不可能繼續運作。
   反共反官無妨,但把無權無勢的絕大多數人一竹竿打落水,是自絕於社會。因為受過迫害加上性格而逢中必反,可以理解,但恐怕只是鴕鳥,世界不以你的主觀為依歸。
   此照原來是AD記者在廣東西南端,與海南島遙對的湛江市曲界鎮(地圖原載AD)菠蘿田拍攝的。但署名不像筆名,不怕下次北訪被打回頭。
   此文並非罵官揭黑、歌頌維權,而是說:當地有連綿20萬畝、面積相當700個維園的「菠蘿的海」,鬼佬旅遊天書《Lonely Planet》譽為廣東最美田園。這一報,港人勢將逼爆。
   副文《年半種植期 去年遭颱風重創》隱約同情農民,也不是老闆死硬市場信徒的作風。
   年來日劇看得多,包括NHK有關中國危險食品的兩集紀錄片,日漸明白農業之苦與農業之重。古訓「民以食為天」今後也仍然有效。同時也明白,本地保護農地反對起樓的社運。但晚了,回過頭去看完剛上網的日劇《天使与恶魔~悬疑案件匿名交涉科~》第6回,今後幾天有機會再說。

150517日晨雲:防鯊網錯撈「美」人魚

   *針對內地婦來生仔走數的防鯊網,意外撈起條「美」人魚。後者的國籍矜貴,不稀罕港身分,但醫療保險靠打工,通常不包國外睇病。
    港公院缺國際常識,硬將「抗內」規定借來「抗美」。但看電影,第一大國的公民在外(伊斯蘭地區除外)一有事,搶先高呼:「I am an American citizen」,繼喊「I want to call the American Embassy」。精就收手,以免吃不完兜著走。
   但「恩恤」是皇帝時代的condescending官話,英治後期也已少用。新左報用作標題,再次暴露了功力。
   *國民黨史到馬英九為止?無人願出戰下,蔡英文明年開啟的民進黨新時代會延續多久?在獨上會走多遠?大陸如何應對?
   AD文字一向好,但《朱立倫莫論藍營輸贏辭黨魁》予人已經辭職的錯覺。他其實是說,明年大選後才.....辭。
   *廣安市鄰水縣三萬人抗議將原定經該縣的高鐵改劃到鄧小平故鄉廣安(圖原載AD),《多行百公里 警鎮壓傳兩死》。但眾所週知,鄧少年離家後即未再回鄉,似不想被利用。借祖宗與神明來自利,而不是敬守秉持好的一面,是中式實用主義的渣滓。

150517日晨晴:在中美公開頂嘴中看王毅

   *南海無人島搶建設施成為中美角力的新焦點。雙方當眾頂嘴,以這次最勁。王毅昨當著鏡頭用綿裡針的口吻說,《你不為吵架而來》。鏡頭後語氣怕至少再升一級。論口才、外型,王是多年來最厲害的外長之一。早期使日,繼而對台。美國人相信要向日人、台人取經。
   *國力雖大不如前,但美國媒體仍具壓倒性優勢,令美國的大事無形中變成全球的頭條。港電視昨一播再播波馬恐襲犯判死,但do 港人really care?
   波士頓所屬的麻省是美東最liberal的地區,原來仍有死刑。MP翻譯外電說,過去近30年,全美判死vs處決是80:3。西方僅餘的死刑判決只是歷史殘渣,慣例無限量地上訴,實則死囚終身在盼望與絕望之間徘徊的無期徒刑,精神折磨,浪費公帑,唯律師得益。
   *埃及原來不論專制、民選,當完總統都要準備死。末代專制的Mubarak如是,民選首任的穆爾西也如是。Next?選總統的最佳口號是「為民服務,視死如歸」。
   *《美軍敘利亞擊殺IS高層》。真的又一個?巧的是:這位指揮官Abu Sayyaf譯音似靠綁架發家的菲南伊斯蘭武裝「阿布沙耶夫」。
   *肯定奪冠的《拜仁負弗賴堡3連敗》:連最講規矩的德國人都如此,其他各國可想而知。這種賽果告唔告得入?

2015年5月16日 星期六

150516六晨雲:美蘇冷戰借中俄vs美日對抗還魂

   反對的招數也已用老?《林鄭赴辯論賽 黃傘夾擊》
   You care?《亞視20港聞記者走剩6個》
   昨晚就閱RT得悉,大報員工不滿裁員。初以為抗議不夠人做死人。今看follow-up,原來關鍵在偵查報道組6變2,記者會視為要他們收口。裁其他版面相信不會這樣憤怒。 
   今晨閱報,注意到一個早應記住的反對詞「恐同」。但我們只恐與陸同,不怕「同星」?很想「同美/同英」?
   不久前以轉軚言論震驚泛民的政客大報撰文曰《香港市民不會是北韓人民》。如此水準,說服得了誰?
   《習:毛岸英二戰攻柏林 官媒:他沒有》:此前誰會想到,美西歐vs蘇東歐冷戰結束25年後,會以美日菲vs中俄的新形式還魂?我一直以為:中國親俄是受美日菲越圍堵刺激。但看習近平夫婦與普京並肩而坐,檢閱俄軍紀念「衛國」勝利70周年的新聞方知,雙方這樣傾得埋,因為都堅守蘇共與中共建國的意識形態。
   習一再強調二戰援華「紅軍」(相對於此前沙俄的「白軍」)與中共軍隊的鐵血情誼、毛澤東兒子曾到歐洲與蘇軍並肩作戰......,似欲重建當年的血盟。普京據說承認斯大林是暴君,但衛國功不可沒,予人的聯想是:這也正是習對毛的蓋棺論定。我也不否定毛建國之功,可後來治國以百姓為芻狗,你願意付這個代價?
   我對斯大林沒有認識,只知道蘇聯的大清洗和gulag....都是他的傑作。但開始懂事後,經歷過中國把蘇聯當神膜拜的時期。蘇聯專家在華的行徑肯定遠遠衰過美歐專家到落後國家「援助」的作為。據說二戰末期,蘇軍入中國東北打日軍後,撤退時帶走了日人的工業設備。而不怕說,近年看歐美犯罪片裡的俄羅斯黑幫,相信俄人的民族性有跡可循。
   1953年初,斯大林「爺爺」的死訊公布後,我正隨母親由廣州到上海寄居親戚處。記得全城戒嚴,我在門縫裡看大街,鬼影也沒有,唯一的聲音來自收音機的哀樂。這樣持續了一兩天。
   其實歷史上,斯大林出於大俄羅斯主義和工人才是先進階級的正統馬列優越感,一直看不起農民出身、搞農民暴動而不是工人罷工的毛澤東。毛忍氣吞聲,相信是要靠蘇聯來頂住美歐
   大報國際版頭用《杰布布殊伊戰立場4日5變 恐礙參選盤算》:美大選十劃未有一撇,茶杯風波關港人屁事。即使夢想有國際影響力,也選個好點的話題來炒。有信仰冇內涵有時候衰過冇信仰。

150516六晨:社科院借競爭力挺政改?

   此時來說,香港的競爭力在兩岸四地294個城市裡首次被深圳扒頭居次,令人聯想到下月的政改票決。由於是根據13年的統計,更會令人聯想:14年底佔運後,香港更差。
   我同意社科院說,港「守成有餘,創新不足」,但會進一步總結為:安於逸樂,但是相對全世界,不僅是兩岸四地。全球化後,各地人、物、資的差距大大拉近,我們的自由港優勢大大縮窄,只能做內地人的大賣場。
   但AD《內地客轉攻歐洲 名店難翻身》。以下這段是日前的筆記:《米蘭鳩嗚名牌袋平四成》。港物價比天高,禍首仍是租金。(「鳩嗚」者,本土派歪普通話「購物」以示反陸,繼發展為集體到陸客出沒處遊街扮購物以趕客的社運。)
  現在別人憑創意、科技出頭,但我們懶,想繼續靠金融賺快錢。但全球聯網後,網絡所到之處都可以炒股匯商品,我們的著數越來越小。

2015年5月15日 星期五

150515五:今年給自己一個treat

   今晨去理大驗眼配鏡。怕返工時段紅隧塞車,加上初次去要搵路,早到了將近一小時。登記後外出搵食。原來視光中心位於理大西南角,與尖東只隔一條柯士甸道。我不怕曬,下次繁忙時段再去會避開紅隧坐地鐵,在油麻地下車,沿柯士甸道東行。
   早餐在尖東的麥記解決。麥記咖啡大概遵照美國diner咖啡不停地煲到苦的傳統,慣了難飲。原來改即磨也好不了多少。想想也是的,多付一元怕只是換個好看些的紙杯而已。但麥記是美式快餐,奶茶用茶包,不飲汽水的話還有什麼選擇?
   初次用長者醫療券。由服務機構上網代claim,用戶只須簽名,很適合長者。距離上次驗眼配鏡應有三年。眼鏡有「花」痕,抹不乾淨,決定更新,給自己送個禮。
   初中開始近視,頭幾年幾乎連年加100度。最深時左眼過千,右眼近千,左右相差頗遠,應該算是除眼疾外最差的視力。大概十幾年前,得知有Lasik後,幾乎是第一時間做。退休後又做了白內障。
   近年覺得視力與眼鏡又有差距,尤其是左眼。報載,深近視加上白內障手術,有視網膜脫落的風險,我的飛蚊症雖然很輕,但老母有慢性青光眼,遂決定利用長者福利驗眼。但驗眼配鏡,一年兩千元一次過就用完了,自己還要貼。下次還要回去做另一種檢驗。
   以上是瞳孔放大後寫的,以下寫於瞳孔恢復正常後。
   停了將近兩週的gym班今午重開。熱身時右小腿抽筋,用跑步機急行時,只好放慢速度到6km/hr。幸虧過後沒事。右小腿經常如此,唔知搞邊科。
   Gym友今午聊得最多的是股市掉頭再升,盛傳上面再次放水也。You guys good luck.我絕不清高,只不過冇錢投資,高高掛起。
   Gym後趕去家品連鎖看日前看中的電腦枱。優惠竟已撤銷,相當於加價20%。只好明天去看看別的店。若真的沒有選擇,再回過頭來光顧。
   還是那句話,今年給自己一個treat:搞個既productive又開心的工作環境
   祝我順利吧。

150515五中午晴:滿城盡帶黃金甲

   習近平在家鄉西安回請去年在家鄉招待他的印度總理,本屬中華傳統的「禮尚往來」,惜停留在《滿城盡帶黃金甲》的虛大空水平。
   一再緬懷大唐盛世,無疑默認唐以後的1200年都不值得提。1000年後若還有中國,是否又整天緬懷「習盛世」?
   印度最特別的是窮而「靈」。對外的賣點,靈性更多過IT。看Steve Jobs、披頭四即可知,美歐的中產,尤其是文化人,為印度的佛教、瑜珈、guru折服,但絕少以中國哲學為師。這也是藏人離心的原因。

2015年5月14日 星期四

150514四晚:綁匪北回不怕死?

   150515五後補:AD頭版《贖款疑埋飛鵝山葵坳山 九匪密謀得手後逃加國》;MP《粵高調開記者會 港記全被拒門外》。作案後北上據說是準備偷渡往加。 
   
   繼一人在港落網,珠三角高調宣佈8名西貢綁架案嫌犯落網。
   英美日較嚴肅(指非單求感官刺激,無限誇張的)的犯罪片大都有現實的基礎。其中一些犯罪的動機和行為,非常人可理解。
   這次約有10人與案。下手前專程來港踩線(探路)或不稀奇,值得思考的是:事後所有人都冒著重判的危險北回,而非留在有法治、懲罰鬆的香港。
   得悉其選擇後,我們或會說:回到自己地頭,有親友,易藏身呀嘛!但想深一層,在吹港獨風之時刺激港人,中央死也要破案殺一儆百,怕連家人都不敢窩藏。
   有人或視死如歸,甚至以此為榮。但此案的所有人真的這樣想?

150514四晨晴:外遊後別無話題

   最近到東亞各地旅遊的熟人,回來後講得最多的都是大陸人。匯率低的日、泰都逼爆。
   內企時興組團出國博頭條。由此看,陸客遍全球的趨勢怕會繼續惡化,要過一兩年才回落到較低的常態。
   天獅6,400員工一億人民幣豪遊法國的紀錄,轉眼即被李錦記的內地子公司無限極打破:12,700員工遊泰,動用110班飛機、400輛旅遊巴,預料花費1.38億港元。
  不過,人家去法國,遠得多,也貴得多。你不過人多砸死蟹。
  地產財團、馬雲、騰訊若加入比拼,會否出現「東京大屠殺」、Time Square地陷?
  .....來香港的話,我們更等定陸沉。

150513三深夜:《半世紀的諾言》是韓國的發展史

   Lucky day。
   六點醒來,搶早到後山散步伸展。七點過後回程,在長梯級上再見久違的黃斑貓。它是梯級旁斜坡的住客。以為沒了,原來還在。
   一個外籍女子給它送來貓糧。我無寵物,做不出實際的貢獻,只能寄以祝願。中學時寄住的書店養貓。但當時不是寵物而是家奴:養貓防鼠,養狗防盜。貓糧是剩飯夾魚毛。現在給它們怕不肯吃吧。我可惜不行,否則倒想試養狗,愛它們的靈性。
   日間做了點事。量不多,但好過沒有。在今天60歲就淘汰,美其名曰享福的社會,還有機會派點用場,只能感恩。
   洗衣機壞了個多月,今午終於送來新機。舊機好像只用了五年,電路板和摩打一次過燒了。我不會再光顧W這個牌子。
   晚上看韓片《半世紀的諾言》,借小人物的一生道出南韓戰後50-80四個decade的發展。有人名為「韓版阿甘」十分貼切。
   男主人公在戲裏的年齡比我大幾歲,家中的長子,下有兩妹一弟。50年韓戰爆發時,一家六口逃難,搶登美軍撤退船時,與父妹失散。母親帶著三兄妹投奔經營小店的親戚,在親戚家成長。
   韓國比中國更儒家,男尊女卑更甚。這家人的父親在失散前囑託不到10歲的長子說:萬一失聯,你就是一家之主。換言之,獨力帶著三個稚齡子女的母親唔算數!
   60年代初期,20出頭的主人公隨國人應徵到西德挖煤,賺外匯養家。在西德兩年,差點死於礦難,但結識了來學護的女同鄉,結為終身伴侶。
   從西德挖了幾年媒回國買樓成家後,到了70年代初,為了讓家人過得更好,被越戰美軍850美元的「天文數字」月薪吸引,去南越為美軍做後勤。期間兩次遇襲,死裡逃生,拐了一條腿。
   又過了大約10年,80年代初期,南韓掀起韓戰失散家人的尋親熱。主人公上電視尋訪失散30多年的父妹。父沒找到,但找到失散時只有5歲的妹妹,不過滿口英文。原來妹妹失散後被美軍送到孤兒院,繼被美國人領養,定居洛杉磯。
   這齣戲以主人公50、60、70、80四個年代初期的人生轉折,道出了二戰後韓國40年的發展。
   原來,韓國起飛前,曾多次出口勞工賺外匯,相當於今天菲傭、印傭打遍東亞,大陸人由當局組織出外勞務,南亞人去海灣地區做「地盤」......。
   如今隨著主人公垂老,堅守了幾十年的家族小店,最終還是被地產商收購,暗示了時代的洪流。
   韓國人與中國人最不同的,怕是民族凝聚力。
   晚了,暫且打住。雖然,其實是未講完的。

2015年5月12日 星期二

150512二晨雲:非洲船民風吹到亞洲?

   150521四後補:《海上漂流7,000人有救 印馬收容船民1年》
   非洲人北渡地中海,趨吉/富避凶/窮。意大利等西歐富國頭痛。不救不人道,救又怕引來更多人。
   緬甸、孟加拉有人仿效《大馬印尼兩日救2000船民》。新左的MP用作國際頭,但AD和OD不報。緬甸船民主要是伊斯蘭教的羅興亞族,受壓於緬甸主流的佛教徒。孟加拉人則似乎主要因為當地太窮。
   這似乎說明:亞洲國家(不包括中東。伊斯蘭地區似乎不能以西方尺度去衡量)按穩定與富裕或可分六級:日、韓;星、中;馬、泰、兩印;越、菲;緬、孟;最低應該是北韓。當然居間還有斯里蘭卡、柬、寮(中國稱「老撾」)、巴布亞新幾內亞...。
   但亞洲國家對船民肯定沒有西歐那樣寬容
   150514四後補:MP國際頭《大馬「封海」拒船民》。
   150516後補:AD《泰馬印尼拒收容 8,000人淪為海上人球》
   中國沒有船民的困擾。東邊海路的日韓台既富也民主,國人無須外逃。南洋則離中國太遠。難民逃華靠陸路。但俄羅斯人無須南逃,中亞的伊斯蘭人又不愛中國。難民主要來自血盟北韓。

150512二晨晴:蜜月兩天就翻枱?

   政改官方谷到行,死馬當活馬醫,純屬向京交差。但宣傳首講角度,次要鬼馬。官方思維狹窄死板,一向越唱越趕客。民調認為正反比例收窄不稀奇。有stake者方當作大事。
   *前一哥招人嫌。新人接任頭兩日,市民紛寄以良願。但轉眼爆出《智障男無辜被控誤殺 警被指引導認罪》。議員助家人追究。有人藉此測試一哥有多開明?報載《警高層:無人要負責》後已兩日。且看一哥應危似上任的鷹還是再前任的“sorry sir”。
   150513三後補:MP頭條頭昨《警早上籲放低 晚上表抱歉 盧偉聰上任9天 拉錯人案態度轉變》。似新sorry sir多過似鷹?但AD很精,消息壓在目錄中後段,標題輕描淡寫,同時用TVB獲「偏袒」續牌上頭,維持壓力。

   *我最Like的新聞是,掌國的卡斯特羅弟弟Raul到梵蒂岡與教宗會面後,謝謝教宗幫他與美修補關係,讚教宗睿智謙恭,認真考慮返聖堂。
   他兩兄弟小時大概按古巴傳統受洗,但後來改信無神的馬克思。晚年若真的返教,一是真信還是想取信於美?二是會否大力開放古巴?
   但無論如何,對這位教宗,縱非天主教徒,也覺得六十年來最Like。但一向貼近天主教動態的AD不報。不Like「親共」之舉?

2015年5月11日 星期一

150511一晨雲:《The Coming Collapse》終不遠?

   「半年內三度減息救經濟」。10年前就有人高呼的強國《The Coming Collapse》終不遠?但「強人」繼續出擊:
   1. 擬在印度洋入紅海咽喉Bab El Mandeb海峽的東非國家吉布提港口奧博克設永久軍事基地(圖:明報),不讓該國的美、法、日軍事基地尊美。
   2. 在巴黎市郊Aubervilliers設全歐最大的成衣出口市場,5.5萬平方米310家中國店。歐洲業者無須再遠赴中國採購。
   3. 強國“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投资的音乐剧《Something Rotten!》和话剧《Hand to God》在美国百老汇大獎Tony Awards21個獎項中獲15项提名。分別講古代英國和現代美國,與中國文化無關。
   4. 內地大學最有錢途的《清華應屆生月賺1.6萬港元》,與我們的大專生差不多,部分說明內地人為何這樣有錢。
   5. 《「飽暖思淫慾」 偉哥銷量增47%》,與旅遊熱、汽車污染、豪宅、專機.....都是社會暴富初期的畸形消費。60年代日人,70年代港人,接著的台人,都相繼湧出國旅遊,以土富氣丟人。
   150512二後補:澎湃網強國首富《王健林花1.27亿(人幣)买莫奈,答案:地位!》
   
   另一方面,繼傳維族為主的《和田地區于田縣勒令餐館超市售煙酒》後,有說中國的《蒙族生被禁祭成吉思汗》。來源都是「協助」專制地區走向民主自由的美國官媒。
   區內的反對者與這類官媒互相支援,一面借美抗「暴」,一面為其供料以出口轉內銷,最終令這類官媒與最反的網站大同小異。
   我不懷疑上述兩則確有其事。但很多地方政府形同土霸王,想得出的「暴政」都有。這兩項政策有多少代表性?延續了多久?

2015年5月10日 星期日

150510日中午雲:高鐵強化「回歸後不如回歸前」

   港深高鐵延誤兩年,造價邁向千億,比當初反建派的alarm還要爛。更多人深信,回歸後不如回歸前。
   公營大企業顢頇,是用類公務員文化來管理的必然。高層多出身政府,對內不善節流開源,對外慣性因循互衛。
   但我不覺得,《一地兩檢會令港喪失獨立法制》。2000年前有形的長城封殺不了北戎,今天深圳河上無影的法制就更擋不住13億「北人」挾全球最大儲備和消費力南下。但港人以為自己的法制天下無敵,幾代人怕都改不了。
   中央為免兩地兩檢,乘客怨聲載道,相信會在深圳一地兩檢,免予本土派口實。

150510日中午雲:我看新聞更重鑊氣

   撇開左右不論,AD頭條頭《高鐵通車 2017一定唔得》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文字佳作也。網上相信會熱傳。
   頭版上更藉此突出兩大官方工程的不利:《三跑空域問題更複雜;沙中綫工程勢再延誤》。戰術高超!
   建制by nature死板,鬥宣傳幾乎必輸反建制。負面宣傳一貫靠嚇。但對今天無後顧之憂的率性富二代,當年用死魚來反對吸煙、污染的經典廣告也只會被嗤之以鼻。激勵的宣傳更不但無感染力,甚至令人冷笑。
   美國人發明的新聞學其實最沒有學問。只看得起facts的收集,看不起後續的處理,相當於教烹飪只管食材,不管落鑊的火候。但人們每日所食如同新聞consumption,十有九的料人有我有,關鍵在落鑊時能否揚長避短。獨家的食材只屬偶然。只讚偶然來漠視常規,是美式新聞的至弊。新聞獎更十有九以意識形態為依歸。
   周前美國王牌新聞獎的一個得獎者不但已轉行服務NGO,且明言不懷念為地方小報採訪該條新聞的日子。那好像是小地方某中學為抬高學生成績而出術。對該小鎮很重要,但在十里外看只是雞毛當令箭。客觀上,有競爭有進步之餘也會有偷步,唯程度之別。美國或每幾個小鎮就有一間學校打這種「擦邊球」。即使天天揭,讀者最後也會麻木。

2015年5月9日 星期六

150509六中午雲轉晴:蘇格蘭之石可攻錯?

   富後好逸樂,莫怪外人搶飯碗:離2016還有大半年,就熱議《新春、復活、聖誕三大超長假 搶假外遊》。 
   威水還是討厭:華企天獅請6,400員工及家眷遊法,外長親自安排,火車加班,逼爆小鎮。

   「偏見」:你會不貌這位英國有史最年輕的民選下議員(下。封建時代有過一位未成年的世襲上議員)的相?首先,她幾歲?此外,新聞沒說,但你對她的一些取向會否產生聯想?答案:以大比數奪得工黨影子外相議席的Mhairi Black女士芳齡20,仍在學。
   從華人角度出發,我更關心幾乎包辦蘇格蘭所有議席的本土政黨SNP 。女黨魁Nicola Sturgeon(上圖中) 貌似德國安琪兒Merkel,但人生途程則是戴卓爾的鏡像:現年45,讀中學時,戴卓爾的市場化令她感到社會不公,16歲入黨,繼讀法律當律師,未滿22歲參選下院。惟至99年蘇格蘭擁有自己的議會,才當選議員全職參政。換言之是對右派時代反感生成的左派。她會否成為蘇格蘭的「國母」?
   但Merkel相反,是對成長歲月東德治下反動的偏右人物。她憑著德國的財力,頂住了法國、意大利偏左的慣性,不讓希臘等歐豬太過離譜。
   借他山之石想自己:香港的反共與新左兩大青年思潮,前者是彈丸之地受「強國」崛起威脅,長期的優越感無法維持的反彈,唯中央能解鈴。後者是本地經濟在整個20世紀放任,階級差距持續拉大,人權觀膨脹後引發強烈反感的後果。
   但中上層堅守既得利益,拒與後來者分享,讓社會逐步進化至差距較小的先進國制度。兩大思潮合共可能佔50歲以下人口的20/30%,而且在反建制上利益與共
   高中時代崛起的黃之鋒,若可比作16歲入黨的Sturgeon,則周永康、梁麗幗豈亦下屆立會的Ms. Black?這些人裡的大多數會在20年後成為政壇、社運的領袖。建制只有與他們合作,才能確保社會穩定。

2015年5月8日 星期五

150508五晚悶:以英國民調為鑒

   不信民調是虛無,盡信民調是懶惰。
   這次英國大選,莊家贏得多過卡梅倫,民調又輸得慘過工黨。直到投票前一刻,所有民調都說兩大黨約只差一個百分點,無黨過半。怎知保守黨由頭帶到尾,議席反多過上屆。此刻更較下議院650席的半數多一席(150509六後補:最終比半數多5席),連上屆的聯合政府都多餘。相反,主要的對手工黨慘敗,蘇格蘭地區的議席悉歸主獨的本土派,令蘇格蘭黨由上屆6席暴漲到56席,佔國會將近9%。
   我不懂英國,也無英國關係可請教。這次民調一鋪清袋,只能憑常理猜:會否是蘇格蘭人不說真話,隱藏實力,讓兩大黨去鬼打鬼?說到底,民調用公眾的真心話來求名賺錢,但說真話者毫無所得,對弱者甚至可能不利,公眾為何要做好人?
   講假話既是選民拒絕為民調提供免費午餐的自衛,選舉拉鋸時,有人扮主流、冷感以隱藏實力,同屬自衛之舉。為政改做民調時應引以為鑒。

150508五午後翳悶:不「學」無腦

   盛夏之初。低氣壓,無風,汗黐身,今年第一個風就要來了。
   有學問是好事,但有些學者是另一回事。今晨邊伸展邊看電視新聞。一港一陸兩位學者講話不用腦。
   就大學同系教授的白票守尾門建議,佔中首倡者認為,出閘門檻應加高到八成,確保只佔提委約兩成半的泛民能封殺不Like者。但提委比重隨民情和選舉制度而不同。每次選舉,任何一方若覺得不利,是否都重議門檻?
   辦報的施老闆看法律人的通病一針見血:以為現實世界也有一個全民之上、公正不阿、無人敢違抗其裁決的法官。我大狀只要在大人面前舉證、雄辯,就會得直。裁決會完完本本地落實。
   可惜,真實的社會止於國,其上並無更高的權威。所謂的國際法庭莫說執法,連審案權也是象徵性的。在香港問題上,終審法院亦即七常委會議,習近平既是首席大法官,也是執達吏的頭。
   同樣讀死書的是:佔中教授要習親口承諾,用下屆開放來交換政改過關。但「盡在不言中」是中共甚至日人、韓人沿襲了幾千年的「陋習」,毛澤東說,不以教授的意志為轉移。即使美國人,碰到敏感的政治交易時,也會用語言藝術來暗示。”I swear before God that your wish will be granted.......。”你估耶穌乜?
   中科院的一位所長就更恐怖。就可能放寬一孩政策說,人口減到6-7億,國民才有可能富,否則純粹是GDP大,但一比人均就差得遠。三歲小童皆知。可是除了核戰、世紀瘟疫、種族屠殺.....,歷史上哪有人口大國的人口能減半的?
   除非今後半個世紀都禁止生育。但到時內地到處都是「維生」的暴動,國人更將爭相外逃,難民逼爆全球,中環反過來被內地人佔領,誰受得了?

2015年5月7日 星期四

150507四晚翳熱:美容的長約你會「袋住先」?

   今午《梁愛詩:政改若獲接受 理論上提委會可轉個人票》的標題若非曲解,可說是官方最驚人的「鬆動」。
   不怕說,我在溫和泛民今午公布的民調裡屬主流,在不同寬鬆度下願意支持的程度相若。但關注組力稱這幾級的寬鬆度都不超出「八三一」,怕只是自吹。
   由官方一直死撐八三一看,由於「最高權力機構」一開頭就說死,「先放再過」無疑自打嘴巴,於是死命叫港人「袋住先」,希望我們相信,只要讓他們保住面子,總會投桃報李。一句話,「先過再放」盡在不言中
   但這與簽美容長約是同樣的道理。新聞看得多,靚怕一簽就唔甩得身,於是問剔走呢樣、個樣得唔得。總之就係唔信咁著數,有備無患,最多唔玩。美容中心想做成生意,只有俾的甜頭,賺少的。
   如今港人對內地如此alienated,將市場讓給泛民裡的激進派還是溫和派有助「國安」,實自明之理。

2015年5月6日 星期三

150506三午雲:兩岸高手過招,我們上不了桌

   當然不能排除鐵嘴說的,董伯一再推政改乃傳聖旨。但若越講越糟仍不收口,豈非倒皇上的米?港人領教過曾蔭權後,對此前苛待老好人覺得愧疚。因此,董第一次開口,大家都聽。第二次仍同情,第三次開始轉台,第四次怕就開罵。賠上僅有的本錢,豈侍主之道?
   反美者既不能入主白宮,董伯說「反共者不能出閘」照理沒錯。可誰來界定大家才心服?所謂「心知肚明」會否人言人殊?
   就說有人以「平反六四」來競選吧。你說反共。他說自己愛國,想幫中共放下包袱,挺起胸膛再出發,令舉世尊崇。誰說了算,總不能公投吧?
   昨看AD轉自台灣姊妹報的《朱立倫份量未足 雙方在觀望》,我們看政治只在nitty gritty、口舌上糾纏,上不了桌。
   朱要陸「求同尊異」,習回以「聚同化異」。高手過招,一字足以致命。但我們中文半桶水,英文又大都是港式師爺水準,與彭定康這類精於語言的英國政客相比,顯得東施效顰。
   至於在大事上配合主旋律的大報昨天的中國版頭《習會朱首提兩岸和平制度框架》,「專家」所謂的「和平協議」,怕只是陸方的試探。

2015年5月5日 星期二

150505二午後雲:董伯不要再講了

   政改的一正一反,市民早瞭然於胸,立場怕也已確定。董伯一再苦口婆心,說服不了人不特已,怕連老好人的本錢也失去。
   明知「袋一世」是「誤導」,仍有許多人死跟,只說明這話正中市民的心結。但建制不敢說,故無論怎麼否定「袋一世」,「誤導者」都高枕無憂。
   說穿了吧:港人不信中共,從保險出發,寧想得最衰:一旦應承,永無翻身。但既然你想與我達成交易,那只有請你給點保證。
   再說你是央行,我是小戶,哪有央行說擔保不了小戶的。因此,無論中方怎樣說不可能保證,市民都不會動搖。
   董伯下次再出來,市民怕要x老母了。

2015年5月4日 星期一

150504一晚:中日皆模仿,但關鍵在細節

   前天趁三天長假,借內地仿真畫騙倒歐洲人開玩笑。上博後又想到一個:
   有人高價向中方訂製《Mona Liza》8K版。但懷疑非自用,而是準備與真跡調包。法國聞訊大驚,與意、荷、希、英、美等藝廊/博物館大國再組「八國聯軍」,要中國簽4K仿真上限的城下之盟;並仿效天安門的毛澤東像,獨家為歐美的珍藏各製兩「真跡」,要兩大拍賣行也無從分辨。
   八大的博物館今後只會展出Made in China版。原件深藏央行金庫,非重大慶典不亮相。此外,藝術經典的擅取、調包將等同襲擊公共要塞的恐怖活動,人盡可誅。
   面對八國聯手,中方既憂會傷害國民的感情,觸發騷亂,也喜於國人的天賦舉世公認。Da Vinci、Michelangelo、van Gogh、Picasso.....,中國要多少就有多少。
   習大大不敢怠慢,集6常委設「真藝小組」,自任組長,把仿真定為頭號強國戰略,務求在最短時間內,軟實力超法趕意。首先是在京興建全球珍寶的MIC展館,讓國人從小就活在藝術經典裡。

   笑話說過,回到現實。誠如網友說,日人的模仿也不亞於中國人。二戰後日本工業復甦初期,的確靠模仿歐美產品來出口,在港有「化學」(粵語,易壞也)之譏。但很快就超越,70和80年代先後以家電、汽車征服全球。
   日本由被美國炸成廢墟到反過來打到美國工業幾乎破產,前後大約是30多年,與中國由78年的文革廢墟到全球幾乎不用中國貨就不能生活,所花的時間相差不遠。不同的是:中國貨層次低,電器so and so,汽車更出不了國門。直至這兩年才以手機突圍。Lenovo得以全球銷量第一,靠的是IBM底子。
   誠然,日本戰後復甦快,除了國人堅忍、教育普及、戰前的工業底子,還拜美國培育以圍堵中共之賜。毛澤東50年6月派百萬大軍入韓一打就是三年,令日本作為美軍的後勤基地,大發戰爭財。中國70/80年代振衰起敝,除了鄧小平的政策,主要是國人的才智精力被禁閉了30年後,一舉迸發的結果。過程中不知道以多少人墊底。
   但同樣以模仿始,中日民族性不同,決定了發展上的大分別。中國人頭腦靈、不怕苦、為錢拼,轉眼就找到將別人產品拆開、重裝、複製的道理。在此層次上,日人也差不多。
   問題在下一步。魯迅筆下的「差不多先生」自恃頭腦靈,邊複製邊毛澤東話齋「多快好省」:cut corner、減工序、用平料。精靈令我們在這方面全球無敵。
   因此,將先進國原產的精品交給中國,一頭半月就以一個零頭的價錢複製出原型。半年後,全球已泛濫成災。但材質、做工似是而非。正貨或可用10年,中國版只望一年。但我們只求人有我有,破了再買,反正cheap,何況一年後更有新款。
   日人相反,尊重生活,工藝一絲不苟。借用友人的反話:日人「笨」。模仿時不但不縮工序、輕材質,做熟後更加以提升,最終standing on the shoulder of giants.
   一句話,中日都模仿,但我們走下,他們走上流。我們不錯普及、市場大、征服全世界,但得不到尊重,更被指害人。
   我為日人的敬業折服。但執著至此,一些產品貴到離譜,豈亦歧視大眾?日劇《小希》裡的濱海小村精製漆器,塗七層漆以確保百年不變。但製作頭尾要一兩年。戲裡沒說售價,但可想像,如此精緻的碗碟,誰敢用來開餐?在手機時代,又有多少人會收藏碗碟上百年?唯博物館和豪門獨享,是否值得?
   再說,戲裡學塗漆,滿師要十年,薪低勞苦出路窄,試問誰來承傳?此前看紀錄片,《壽司之神》收徒,七年滿師,但頭三年唯煮飯。好壽司當然要有好飯,但學煮飯真要三年?看片子,學徒煮飯時,似並無師傅、師兄此前的log可參照,自己也不記log。如此學師是否事倍功半?
   日人是否可在品質與售價之間取中道,讓中下階層也得享上等產品?
   但與日人的「蠢」相比,中國人的「精」就真的害人。偽劣有毒的產品罄竹難書。如此佔領市場,越普及越害人

2015年5月3日 星期日

150503日晚:「蘇東波」的另類後遺症

   日前連看兩片,湊巧都講倫敦的黑幫暴力。
   《Good People》(下圖)把源自《聖經》的「小正義可勝大魔頭」美國夢搬到英國。一對美國好人在家鄉經營失敗,到倫敦投親。正當人生路不熟,再度陷入困境,無意中檢獲鉅款,欲用來自救,由此捲入毒販的內鬥。最後當然是小人物拼死殲魔。
   同樣是講倫敦黑款被劫觸發追殺的《Redirected》(上圖)玩暴力幽默(相對於北野武、Tarantino的暴力美學)。但似明非明,也更暴力,我討厭這種藝術,只看了一半。
   配合港情扯遠些。Age of Extremes的青年以憤怒、粗鄙為榮。鬧他們請粗口band上台「fuck」高官,他們只怕更過癮。《Re》片就大約每兩句對白一個fuck。最好他們fuck到自己都厭。
   一如近年多數的暴力片,上述兩片裡最兇殘的角色都出身前蘇聯/東歐。《Re》裡的一種逼供方式是把枱波由口壓下喉嚨致死。
   影視若是現實的放大,前蘇/東斯拉夫族的黑幫一出,意大利Mafia黑手黨、中國黑幫、日本山口組......都靠邊站,怕又是長年專權突然瓦解,禁閉已久的群梟從Padora box裡湧出使然。89-91年「蘇東波」令黨政解體,但人民無組織,槍桿子大晒。
   軍隊和特工(蘇聯的KGB,東德的Stasi.....)武裝、組織嚴密、手握敏感資訊、精於社會控制、手段嚴苛,是當然的主宰。有的華麗轉身為新政府謀,繼續叱吒風雲(故西方自由派最恨KGB出身的普京)。有的改行做世界,憑軍隊的底子,令各地傳統的黑幫看似小兒科。借用毛語錄,地下社會歸根結底是蘇東的。
   中國也有類似的問題。香港最近三案連發:廣東道700萬名錶劫、西貢豪宅2800萬綁富三代、澳洲總領事官邸爆竊。有人問:是否內地經濟放緩,軍人出身的「旗兵」冇得撈,捲土重來
   由此可想像,中共萬一崩解,變身的軍人和特工可能惡過今天的蘇東幫,香港不用說將是他們的重鎮。

150503日午後雲:民主自大症

   誰都愛聽別人「擦」。但內地公知說《中國人被消音 發聲靠香港》,只是借我們來為他們壯勢。只要想想中共控制之嚴、手段之辣就知道,當切合自身時,陸人抗爭遠比我們夠膽。相比之下,我們在自由法治的環境裡發聲算什麼?
   大報副刊的文化欄借內地公知的捧場話來為港人反政改添助力,只會令我們因六四而起的民主自大症更惡化。救世主心態最害人。這正是香港民主發展最大的錯誤。

150503日晨翳悶:長週末最後一天之晨

   難得六點剛過就醒來。聽窗外鳥叫,趕忙盥洗「出山」。返工日此時多長者晨運,但家庭日僅餘跑步友。惜清淨得來天氣翳悶。在平台拉筋時,以遠處烏雲何時飄到哪棟樓來計時。
   回程見小松鼠在樹上開餐。雖放輕腳步,在幾步外停下觀察,但小鼠機靈,即由多果樹跳到較遠的無果樹,其敏銳令人羨煞。為免擾人嘆茶,我快腳走過。
   回家後不久再見太陽。在高樓拱照下雖看不到,但猜烏雲已散去。長週末之末,食肆怕又逼爆。放完勞動節,明天大眾又要開始勞動。退休人無工可開,但總算gym班還有一課。
   週四終於買了個23吋mon駁Mac Air以適應眼力。本應去年就做,拖到今年算是預祝自己生日。下一步是配張「高裝」書枱。我的室內審美觀是北歐派,白黑灰簡潔明亮;但空間觀是東亞尤其是日本派,疊高以節省空間。
   理想的工作間是白色5呎高三面環繞的書架書枱,日常用具伸手可及。我不反對用具平鋪的北歐空間。但人家的人口密度只是我們的3-5%,樓價或只是一兩成,室內以千呎起跳。我點比?
   Mon接駁後,一度不能與Mac同步。連忙拍下兩mon如何各自為政,WhatsApp給gym友。做gym十年,有幸識得幾位同學。呢對gym友生活常識豐富、為人熱心,IT尤其精通,我視為盲公竹。
   相反地,背景相近的友人或因關注的層次高、經濟較寬裕,少談小我。政改或可請教,但mon駁唔到不敢煩他們。我這輩的人一來不愛IT,二來即使常用也無須為此而煩惱。去Apple官舖換架27吋的新Mac不過萬五蚊,當面試到你一開制就進入狀態。
   在家若有不明,還可以隨時去問官舖。再煩就索性買780元的「一對一」年課:一年內無限次帶埋Mac/iPad/iPad去官舖,由技術員執子之手,當面講解、校正,做到你滿意。
  PC的服務雖遠不及,但競爭激烈,只要是大牌子,現在也很巴結。
  說回gym友。通了兩三次WhatsApp後提醒我:是否要開啟Mac的設定,教識Mac辨認我的新mon,就如駁新printer。果然,在螢幕設定頁裡勾選「鏡像」,23吋mon就成為Mac13屏幕的翻版。我於是問這對同學:幾時得閒,我請下午茶。

2015年5月2日 星期六

150502六晚悶熱:Transitions-登陸、弄瓦、脫險

   觀世間悲歡離合,思一己成敗得失。今天有幾樣大transitions碰在一起:
   *國民黨唯一的總統hopeful朱立倫以黨主席身分登陸。後天在北京與共產黨總書記面談是他的總統之路還是死亡之會?最關心的當然是形勢大好的民進黨對手蔡英文。看是你好運還是我蹇運。
   *英國威廉王子夫婦弄瓦,與頭胎的兒子湊成「好」字。They do have good luck. Such  a contrast with William's parents. The British monarchy seems to have「隔代運」. God bless the Queen.
   *尼泊爾大地震遇難人數突破6,000,但增幅放緩,餘只看是否有偏遠地區的消息未回傳。「適逢其會」的港人除了一個尼裔遇難,似乎都已聯絡上。一度被困喜馬拉雅5,000米高地的陳方安生家族後人也無恙返抵。Another good luck.
   報載事發時有3,000-4,000中國人在該國。目前已知有3-4名登山客遇難,相比至今失聯的1,000歐洲客,或已算夠運。雖然歐洲客失聯可能是因為西方人即使脫險也拒向政府報告安全,但白人有挑戰大自然的傳統,佔登山客的比重遠過於其他民族。萬一出事,白人的比例也會較高。

150502六午後雲:高永文也反面

   少講政改,因為道理清楚、大勢分明,餘下純屬口舌逞強、無關宏旨,海外友人所謂的瑣碎。但剛才看午間電視,連看似好「老脾」的高永文也當街與鬧佢「呃細佬」的長者反面,拋下一句氣話,掉頭就走,事後在鏡頭前帶點尷尬地話忍唔住。
   150513三後補:《高永文「講完」事件後 民望跌至半年新低》。
   由此可見社會之撕裂,難怪一左一右要當街講手。若此,高官上街遭狙擊,應當骨聲吞咗佢。以如今的對立,中間派對什麼「不文明」早已見慣,不會覺得呢班學生哥比半官方的群體更討厭。再說,這些年輕人以恨、勇為榮,口快手快,連父母都管不了。高官越回應越招尤。
   
   苦口婆心早已成為董伯的標記,肯buy的人早已buy。今再出來講不會有效,而只不過是身為700萬人裡唯一的國家領導人,盡忠而已。當然以他的年紀,怕也想享有人生的第一次普選。祝他好運。
   建制為政改鬥泛民「老鼠拉龜無從入手」,只好學人賣口乖。政改變成廣告戰。與董年代捱打相比,建制在語言方面算是大有改進。今天建制報專欄的《袋一世還是等一世?》甚至打贏泛民。
   政改過關,官方幾多都肯使,廣告界唔敲竹槓才怪。但睇智利片《No》就知,創意行業性質使然,有橋的多屬自由派,親建制的一般較死板。但泛民又請不起廣告鬼才。

150502六晨雲:南沙逼爆、港舒服好事

   多開幾個啦:《南沙跨境商城開幕 萬人逼爆搶奶粉》。
   本博說過,中國有國力引來50國首創亞投行,為何不能與幾個奶粉國每月包產幾百萬罐,上阿里網供有嬰兒的父母實名認購?
   調整後會更好:AD《四成六雙人房未滿;黃金周五星級酒店半價招客;深圳港遊團跌九成;港人不用再爭奪貝澳營地;烏溪沙成內地客新景點;拖篋客少了 東主嘆「黃金周已死」;逛商場 港人感舒服;尖沙嘴名店人流今非昔比》。
   MP《港人湧長洲西貢 碼頭打蛇餅公路大塞車》:喇,唔好再怪我地陸客啦!你地自己打啦!
   長痛不如短痛。今後幾個月就業和舖租調整期間,旅遊界會繼續吵。但陸客的人數和消費模式達到新的均衡後,港人相信會較易接受。
   同意網友的留言:中央即使政治掛帥限制自由行,港人也不會回心轉意。但起碼不會予人更多口實,天天上街x老母。
   從惡意出發,你甚至可以猜:政改當前,限制自由行是讓港人聯想到:我一句話就可以令你們「冇工開」;反過來,你們識得「回饋」,我也可以一句話就令你們賺更多。

150502六晨雲:也是Made in China的民調

   日前看到內地澎湃網的趣聞就想說:
   藝術家Doug Fishbone將中國行畫名牌Meishing收費不足1,500港元的18世紀法國大師Fragonard作品《Young Woman》仿真版()與240幅歐洲大師真跡在倫敦Dulwich畫廊同場展出三個月,讓觀眾找出贗品,發覺騙到九成人。
   現經AD轉述,相信也是港人的話題,不妨學人做個民調。T.or.F:
   1. 中國人模仿平靚正世界第一,以身為中國人為榮?
   2. 中國抄襲無良最無恥,你老母,扑街死?
   3. 進出畫廊的歐洲人九成是附庸風雅,並非真懂得鑑賞?
   4. 最新的發展會否是:Meishing網站逼爆,臨時包起深圳大芬村,order排到2017年習近平下任,《Mona Liza》4K版的售價升得快過A股?
   我不怕說出自己的答案:Q1和Q2:存中留情,中國人的性格和才能兩者兼有。Q3和Q4: T。

2015年5月1日 星期五

150501五勞動節晨雲:旅遊界食慣鮑參不願再便飯

   《五一訪港團較平日跌三成七》《內地客訪港跌一成》
   日前側聞兩位熟男的街談巷議:「以前放工金鐘過九龍逼爆,而家好鬆動。」「我星期日係大圍上車,竟然有位坐。」我退休後,非必要不在上下班時段乘地鐵。謝謝這兩位市民,令我增廣見識。
   我支持旅遊,但厭惡近年的過猶不及,予港獨可乘就更「抵死」。旅遊目前的「寒冬」只是相對年來的「炎夏」,實質收益肯定仍是自由行開放初期的倍數。
   只不過旅遊界慣享鮑參後,不願意吃回便飯,遂裹挾有關行業,大談就業如何不利。特區面對700萬人,不得不做點事。但中央相信政治大過天,不會為港旅遊業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