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31日 星期日

210131日晚19°C 77%:長痛不如短痛

 BNO DQ日。今起不能再用BNO進出香港。下一步怕係DQ居港權。

我冇資格攞BNO,你或者話我講風涼話。但我的確覺得,BNO與中國籍劃清界限,即使對BNO族也是好事。

中方說,BNO此後不獲領事保護。但反過來,此後也再冇ambiguity:BNO就係準英國公民。在外萬一遇事,就學電影裡的美國人,向途人高呼:“British citizen. Call the Embassy.”唔使三心兩意,搵中國領事定英國領事好?

他日回港或有需要進入內地,萬一有困難,同樣係通知英領事。中國也當你準英國人辦。雖然,現在不像開放改革初期,西方人在華有麻煩,驅逐出境了事。如今出事,英領事怕也保唔到你。但這樣也好,那就好自爲之,老虎頭上勿釘蝨乸。

以BNO獲居英權後,可信仍可回港工作居住。只不過要住滿7年,先可以攞番3粒星。期間冇福利。但這類人多屬中產,在港時就唔靠公屋、綜援,仔女可讀直資,醫療買自保。回流冇福利問題不大。至於出身基層的BNO,英國的福利唔會差過香港,醫療更完全公營,最多遷英後唔回流囉!

失卻居港權,最明顯的損失只係冇錢派。但反過來,對港納稅人比較公平。而家就算移咗民大半世都有得分,甚至有人飛番離,用長者醫療券配眼鏡。

國籍分家長遠是好的。但短期內,成百萬雙重國籍的港人失去一半權利,當然嗷嗷聲。

加拿大日前說,擔心30萬在港的公民失卻領事保護權。此數若可靠,恐怕九成五係華裔。由此猜,英、美、加、澳、紐在港的港裔公民合計怕過百萬。按中方心理看,恐怕短期內都會繼BNO,逼港人在五眼籍或中國籍之間擇一。

不用說,此類人到時多會保留外籍,放棄居港權。一時之間有點痛苦,但長遠釐清個人和國家的責任,其實是好事。

2021年1月30日 星期六

210130六晚17°C 70%:疫苗一支針冇兩頭利

28確診/6無頭,第四波個多月以來新低。但至少要維持3日,先敢講疫情退卻。

還有10日左右就係年尾,當然最好到時可以鬆一鬆。

專家本於專業,看數據審批疫苗,應該尊重。但科學判斷是機械性的:話1就1,0.98、1.03都要篩走。這在99%的常規情況都OK。但萬一有難以單看數據的例外,就會滄海遺珠。

國藥據說在內地已打了過千萬人,包括香港的人大、政協。但至今未公布最終的測試數據,也不提副作用。我猜因爲是「自主」研發的,數據屬機密。你信就信,唔信就罷!

相反,復興Sinovac與境外合作研發,願按國際慣例公開數據。只不過辦事不力,延宕至今。

兩種國產在與歐美同行的比拼中都遇到信譽問題,多少反映體制的不足。歐美疫苗在科學上即使真的不及國產,但至少受衆事前知道後果,願打願捱。相反,國產即便好過歐美,但全憑對中國的信心,港人不buy,在目前的氣氛下,無可厚非。

因此,港專家只能按科學而非國族來審批。他們作爲醫生,首先要確保患者安全。萬一不少人注射國藥後反應不良,他們畢生不安,專業掃地。

但反過來,萬一這次碰上類似宗教的情形:就如信耶穌/阿拉得幸福,科學上無法驗證。純從理性出發,無法過關。但萬一再萬一信耶穌/阿拉的命題是真的,那就只好放棄機會。

這樣說,並非推銷國藥,更不是擦內地鞋,而是請大家有心理準備。任何決定都有後果。接受就好。

我唔反對港人唔博。反正冇人會知道,用國藥同唔用國藥,香港會多幾多確診、死亡,損失多幾多GDP,心理代價多幾多…。

總之,願打願捱,各有前因莫羨人。


有關疫苗,最新的消息是:美國的Johnson&Johnson說已發明了1針見效(至今其他的疫苗都要打2針,麻煩得多)的疫苗,只不過第三期測試功效只有2/3,亦即每3個人打就有1個無效。

這就很有趣。至今的各種疫苗,似乎都是功效vs安全性此消彼長,BNT功效好但副作用強;AZ/牛津相反。顯然,不同性格、體格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有人怕副作用,寧選功效弱的;有人自恃健康,不怕副作用,寧選功效強的。

若此,怕打針的話,J&J怕係首選。

2021年1月29日 星期五

210129五晚16°C 73%:中国話:B(ritain)No

港認真唔好命,疫情放緩,政爭就飆升。

BNO移英大計後日開跑。有說頭一年會有12萬人走。但我估至少多一倍。

以事論事,唔係叫人走。呢次唔同九七前夕。國安法生效只7個月,中港幾乎每周都在趨同。今日就話買電話卡要實名。想手握居英權繼續在港享高薪,冇咁大隻蛤蟆隨街跳!

不妨利申:我只有三粒星+特區護照,冇其他身份。冇念過可見既將來會生變。原因好簡單:人老錢唔多,西方唔Like,我又憎揸車。非移民不可,或只有台灣的生活方式可接受。但以目前形勢看,最怕未落腳,已經有人殺到離。

而家念番起,我呢代人係香港已可算遺老。細個跟阿爸偷渡離,唔係香港出世,冇資格攞BNO。

當時大陸出世想攞BNO,先要申請入「英籍」。但唔係真既英國人,而只係BNO級既英國海外居民。手續係搵兩位太平紳士sponsor,登報申請歸化,確保冇人反對。我阿爸係lao sung,本地人都唔識多個,邊度去搵太平紳士?人地三唔識七,又邊會咁好死幫你,除非磅水。再講,登報紙也要錢。阿爸同我寄人籬下,食人地既飯,念都唔使念。

因此,大陸出世既港人,九七前唯一可領既旅遊證件係綠皮CI(Certificate of Identity身份證明書)。當時全世界只有新加坡免簽。

記得60年代中第一次離港,唔識嘢。入境美國,填國籍時,心念唔喺China又唔喺Britain,呢兩個國家我都冇份,硬住頭皮寫Chinese,種族者,唔係國籍,冇虛報呀。移民官一睇,冷冷地叉咗,改爲”Stateless”,無主孤魂也!咁佢又冇錯,的確無國家會認我。我話自己係乜公民都得,但人地啋我都傻。

自此,以後旅遊出入境,無論由美國去加拿大、由香港去台灣,我都自動填stateless,無謂霎氣。

而家當然反過來,中國claim咗我,我想再填stateless都唔得。至於BNO,唔喺我既game,你地玩啦!

英方高調宣布後日開跑後,中方宣布同日起反制:港人不得再用BNO在港出入境。亦即逼個的唔Like既港人,離港前要死死氣氣領番本特區護照先可上機。

的靚或者唔順氣,但當局話到底只係精神勝利。天要下雨,人要走佬,不由得他去也不行,還不如睇開的。

我既不鼓勵人移民,也不反對。如果真覺得頂唔順,擔心安危,或者唔想下一代咁樣成長,覺得非移民才安心,莫猶疑。但要爲收入大減做足心理準備。如果在港係月入10萬8萬既乜師,在外失卻licence,怕只能做part-time,搬運走dek,月入有3萬怕就唔錯。以此來換取政治安心、下一代的成長,覺得值得就好。

好在呢一代港人較九七個代有進步,對錢比較睇得開。此前更有流亡的靚忠告後來者,要爲移居地作出貢獻。金玉良言!人地接納你係可憐你,唔喺欠咗你!你要俾人地覺得有骨氣,值得敬重。馬死落地行,努力搵工,體力可以負擔既嘢都做。千祈唔好係人地屋企以香港鬥士爲業,伸大手板等救濟。

至於中國反制,從他們的角度理所當然,無足掛齒。

我此前已說過:你地唔好以爲我地走,帶走人才、資金,香港就會冧。大陸人口係香港將近200倍,裡面好多叻人。再看近月北水南下炒股可知,資金恐怕也多香港幾十倍。我估,人地早已定下「騰籠換鳥」大計:你地走,正好我派人、資落離接替,黑港轉藍港,一勞永逸。九七前怕你地走,而家南北實力已倒轉,不但不怕,甚至巴不得的反骨走,空出的位俾粉紅既新港人離填補。

短期內,限於牌照,唯一難填補的是律師和醫護。但相信上面也已有10年計劃,派人落離或南移以修讀這兩科,最終打入這兩行,有書記領導。

至於智能手機卡要實名制,說明中港制度迅速趨同。終極的趨同怕係要登記戶口,搬屋要通知差館。如果有人話已列入「14.5」,我唔敢唔信。

2021年1月28日 星期四

210128四晚18°C 55%:也是法奴

確診大幅回落到38,但無厘頭佔一半。至少要睇一個禮拜先可作準。

據港大調查,願打疫苗的市民,過去2個月由六成三跌到四成六。我估,因爲美歐開打後,功效無人知,副作用傳千里。港人精過鬼,要到美歐確診大減,顯示疫苗at work,才肯上轎。

至於越老越願打,完全正常。長者肯打就好;後生免疫力強,不妨由得他們去。遊說他們,反會懷疑你別有用心。他們從小只有西方觀念,自我、反建制,慣從壞裏想。對於青壯年,唯一的leverage係旅行權:唔打冇得去日本、英國,好自爲之。

有澳洲智囊爲全球100個國與區抗疫排名,頭3名是紐、台、越。但中國缺資料,未能評分。的確,中國的抗疫力獨一無二,其他國家學不來,因爲冇法子咁控制社會。

由前年的清真寺恐襲到疫情,紐西蘭的後生女總理在一衆國家首腦裏,高唔止一班。溫情和果斷恰如其份。去年只要有個別確診就立即封城。但一壓下疫情就又放開,恢復自由和經濟,收放有致。

難得的是,紐西蘭係西方國家,白人爲主,竟如此服膺。試看歐美社會,活動一受限就嗷嗷聲,甚至以騷亂來回應,充分暴露了西式自由病態的一面。

至於引入未有第三期臨牀數據的國藥疫苗,以防科興甩底,有行政會大狀主張繞過醫學專家,強行落實。又係法奴之弊。只不過以往的奴是港人借英式法律來抗共,這次的奴是中式法家/rule by law。但藉行政力量來達到強制的目的,對民情的衝擊怕衰過疫情,即便能抗疫也得不償失。

我贊成引入國藥。冇科學數據就只能退而思其次,從Thomas Paine所謂的“常識”出發:中方敢讓香港人大、政協打,肯定很有把握。其中若有人有嚴重的反應,唔可能冇人知。

除非你相信:國藥疫苗有兩類,港人大、政協打既係權貴版,厲害好多;內地一般人打既是平民版,弱好多。供港只可能係平民版。

國藥唔對國際公開數據,我估係出於中共的慣性:唔俾外人知道研發的機密,無論是出於科學還是商業。

內地乜都係機密。我1975年十一坐包機隨團上京。飛機降落後,係停機坪想同其中一個團友係飛機前拍照留念,都俾個持槍看守既解放軍喝止。國家請我地北上觀禮,唔明點解唔可以影自己坐既飛機!但上面就係咁神奇。我一笑置之,費事問點解唔可以影。換咗今日既港人,就如捉到痛腳,甚至抗議…。

2021年1月27日 星期三

210127三晚18°C 83%:林鄭有難

來疫一年,上周末方首次封區,更隨即擴大範圍…,原來林鄭要爲遲來的上京面聖交差。

習對港第四波「很擔憂」,同時充分肯定澳門特首快速及較短時間控制疫情。回歸23年來,首次擺明貶港褒澳

林鄭近日發茅,看來確是接到通牒:不清零,通關莫問。

港一日唔清零都係孤城。單靠本土經濟,怕唔够養一半人。想上面開關比番啲生意,唯有頂硬上。

今天同樣值得注意的是,有專家建議分析全港5,300幢「三無大廈」,盡快檢測。我費事Google「三無」,聽來主要係舊樓。但抗疫上頭,何來人力短時間內掃勻全港?匆忙上馬,難免與住戶起爭執,被鬧蝦弱勢。區議員、記者最Like。疫情過去後當然可做,但此時來建議,聽來似跣政府。

林鄭今日終認抗疫不及內、澳、台。

內地叻,因爲威權,無人不從。

台灣叻則耐人尋味。日前方因桃園醫院爆疫,要隔離5,000人。今天就說:連續3日本土零確診,桃園醫護陸續完成隔離。感覺上,台灣兼具民主與華人的優勢:民主則人民願與政府合作,接受檢測;華人則比較自律,不像西方人本性自我、懷疑政府。此外,台灣人較溫情,質素高。

但更神奇的是澳門:珠海可能有幾萬人每日步行過澳門打基層工,有如大馬新山與新加坡的關係,澳門與珠海竟然連月冇確診。當然,主要係珠三角冇疫情。但澳門恐怕也有成千人在西方,竟然截得住,難怪被讚。

兩相對比,林鄭認真瘀。不久前,〈葉劉稱無可能有機制比基本法更好〉。我霎時想到:特首怕開跑了!同期內,前特首也不時發炮,令人想起特朗普。

2021年1月26日 星期二

210126二晚19°C 82%:封區有改進,堂食可延長

當局再次封區強檢,但吸取周末的教訓,針對油麻地小區做了3大調動。抗疫一年來,難得的改進:

1.由foretold變突襲,以免有人聞風遁;

2.範圍收窄到疑有疫情的幾棟樓;

3.時限縮短到一晚通宵,清晨解封,減少對住戶、商戶的不便。

但廣告話齋,你精我都精。擴大油麻地受限區外,更新增紅磡、油麻地、旺角。範圍咁大,冇人走甩先奇。

至於堂食,不妨由6點延至8點。日班人放工後,絕少趕得切6點前係食肆解決。外賣要在上班附近買,帶住坐車回家,擾民。

延長堂食的播疫風險,只能靠食客保持距離、食肆加緊清潔來平衡。

210126二晨18°C 79%:Couldn't care less

特首選舉好還是協商好?I could'nt care less.結果反正一樣。唯港人裏的法奴才爲此而煩惱。

建制鷹派提協商是爲了面子:開會前講好,到時拍手通過,就像政協。無票數,不會有659、777的label。

鷹派此時來提協商,因爲選委會將會剔除非建制成員。到時拍手宣布誰當選時,不會有人喧譁。

2021年1月25日 星期一

210125一晚19°C 80%:壞事中的好事

12走青案2家屬今完成檢疫,即日得見被關押的子女。好開始!希望循法漸進、陸續有來,減少不必要的話題。

在押人士若守規,得以早日返港面對刑責,有助化解這宗兩地牽掛的疑難。

BNT疫苖獲批,但來貨遲,2月底才開打,意料中事。後來的AZ/牛津或亦有阻滯。總之,預衰的冇錯。

挪威逾30名長者注射BNT後死亡,全球關注。西方澄清說,死亡與疫苗無關。但未舉出科學證據,難釋疑。AZ/牛津到貨前,港長者不妨揀國產。

但港已訂購的科興令人擔心。冇厘交帶,唔似有擔當的大藥廠。

佐敦4街的ordeal總算完結。但初次封區,好多complain,似乎爲防止下次封區pre-empt。深水埗「黃金」地段是香港landmark、基層後樂園,封區阻力大。麗港城住宅單位明確、居民有秩序。封區相對容易。

全球確診今晚就破億。美國下個里程碑當屬3千萬,亦即約一成人口。可能在華人過年時達到。

BBC說,全球封城最嚴的是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本月14日起,除非從事必要的工作,否則日夜都不得外出。難道有人逐家派食物?未聞貝魯特疫情特厲害。爲何要這樣嚴?

最近看內地人郭建龙寫的政治性遊記《穿越百年中东》。極好看,學到好多嘢。作者出遊前就掌握了中東的歷史背景,不諳阿拉伯文,但會講英文。看此書,黎巴嫩這個國家既可惜又可憐。夾在一衆大國之間的小巴黎,地中海邊上,景色優美,氣候宜人,本來很富裕,但國內宗教、民族派系七國咁亂,幾無一日之和平。

從港人反建制的心理出發,黎巴嫩首都日夜戒嚴,怕是藉抗疫來打壓反對派吧! 

2021年1月24日 星期日

210124日晚18°C 81%:油麻封檢強差人意

昨起周末2日連續封檢的油麻4街區,當局拍心口明周一清晨上班前解封。

今周日日間的封檢,電視報道大致平和。但昨周六封檢首日,連建制報都媽:〈走漏風聲 居民聞風先撤 成效大打折扣〉。

反報更鬧到仆:〈衰過武漢 林鄭:陸續有來;訊息混亂 派飯甩漏 熱線冇人聽 長者捱餓;警阻採訪;恍如末世;劃界欠科學;走漏風聲;安排亂 工作人員無培訓...〉。

建制和反建制都想借抗疫來打擊對方。

建制包括政府與政客,藉1.抗疫來強化管治;2.清零來與內地通關救經濟;3.禁聚令來壓制社運。但港無威權,缺乏內地的強制力。市民廣泛注射疫苗前難清零。

反建制由區議員出面,專挖建制抗疫的疏漏、對謀生的壓力,挑動民怨。記者迎合受衆反建制的心理,報道抗疫時自然踩政府

反建制對抗疫的批評大都有根據,只不過放大話題、推向極端。

例如:昨僅次於〈走漏風聲〉的話題是「警暴」:〈查ID呼喝「死肥婆」 指阻差圖夾上車 警辱罵鎖手銬 累孕婦早產;藍絲家人憤慨:𠵱家信有警暴;涉事惡警有前科 官曾指不可信〉。當局有必要交代。

當然,最麻煩的是〈走漏風聲〉。歷經19年的社運,很可能是內鬼。但也不排除封檢區內有個別人見風聲日緊,政府未出手就自行撤離,令外界以爲有人通水。

香港素來lenient,即便政府裏有人洩密,也很難追究。換了內地,怕要以國安論處。

210124 日午陰18°C 81%:應爭取國藥代科興

疫苗續有阻滯。港要預埋外地的負面因素,作最壞打算:

1. AZ/牛津產能受阻,對歐盟供應首季少六成;

2.英倫變種死亡率高三/四成,但現有疫苗據說仍適用。

內地嚴控資訊,國藥至今無負面傳聞。但至少人大、政協打過,應有相當的把握。

科興一日無可靠的數據,都不能用市民來「教飛」。歐美的P/BNT和Moderna、AZ/牛津則全球瘋搶,供港勢必滯後。應向上爭取國藥代替科興,先供老弱、職業高危人士接種。醫護若自願選用,當然亦歡迎。

CNN名嘴Larry King不久前染疫,昨離世,享年86。本身是長期病患,染疫無疑落井下石。

最有趣的是:皇馬日前輸俾國內的丙組隊,盃賽出局。翌日公布教頭施丹染疫。是否有因果關係?此外,這兩隊的班費又差幾多倍?

2021年1月23日 星期六

210123六晚19°C 80%:油麻「小事」,京畿才是重點

疫襲一年,首次出動警方封區強檢。當局的能力備受考驗。

香港長期太平,政府日常應對好,但不善救災搶險,更弱於科技。48小時內強檢萬人,難免冤枉「好人」、走漏「病人」,薄待長者、幼兒、少數族裔…。

當今流行反建制,市民挑剔、傳媒刁鑽、政客造勢,必定搵到好多嘢講。唔被鬧警暴已偷笑。

確診今累計終破萬。未來幾日因油麻萬人強檢,張醫生預告會大增。但對三兩日的走勢不妨看開些,等一周十日再來看封區的成效。

近日北京才是疫情焦點。京城四周被河北省環繞。河北爆疫,京畿防不勝防。疫區有居民因工作需要,曾出入西城區的中央機關,領導人所在的中南海步行可及。國安壓倒一切,西城、東城怕要封城。同志們,辛苦了!

由此想起,內地與歐美公開競打疫苗已不止一個月。至今唯西方政要在鏡頭前做騷注射,未聞有中國領袖接種報平安。後來一想。西方政客要做騷來安民心、博民望;但中國的黨一言九鼎,全民追隨,無須玩庸俗的政治遊戲。

〈美疫情累計死亡42萬,超越二戰陣亡美軍〉:客觀上,應用人口%來比較。2020年,美國人口3.31億,是1945年二戰結束時1.4億人的2.36倍。若此,染疫死亡要過百萬才相當於戰死的比率。

2021年1月22日 星期五

210122五晚20°C 82%:醫護真喺咁捧場?

確診回落。但油麻地仍在發展,短期內冇人敢睇好。

下周,港確診將破萬,全球破億。

至今最多人接種的BioNTech續傳負聞。最新的是:以色列人接種的比率遠高於其他國家,但有過百人注射後確診。有華人廣傳,間接爲國貨打氣。

本港的疫苗形勢逐步明朗:

1.專家主張先打BioNTech和AstaZenca/牛津。科興等數據齊全再說。Q.牛津疫苗到埗無期,3-4月或只有BioNTech可用,夠供應院舍、醫護?

2.昨有建制民調說,約有2成人必打。與我預想的差不多,應該主要是與內地有關係的人,包括1.近20-30年移居的新港人;2.需要北上謀生的港人;3.與鄉下有來往的基層人士。這3類人絕少是院友或醫護。因此,疫苗開打初期,還可能要應付:內地關係人想打但未輪到,醫護輪到但唔想打的供求錯置(院友多老弱,通常跟政策,難自行抉擇)。

3.比較意外的是,多個醫護團體就疫苗徵詢同行後稱:78%願接種,17%未決,5%不願。願接種的61%揀科興,22%揀BioNTech,11%揀AstraZenca/牛津。但感覺上,醫護偏黃,對疫苗存疑,尤其是國產。真有近8成人願接種,更首選國產,近乎奇蹟。且看是否有醫護回應。

4. 果然,國藥疫苗至今只用在內地。港人唯人大、政協得享。

今天我最Like的疫苗新聞是:AD〈松下-70℃疫苗箱 18天不用電〉。我冇俾錢睇內文。網友若看過願分享,請留言告訴大家:點可以唔用電?

2021年1月21日 星期四

210121 四晚20°C 73%:世紀瘟疫,但願曙光在望

天氣回暖,但疫情持續、集中在九龍的基層地區。今唯一寬心的是無厘頭較少。

日前台灣聯合報系在美國出版的《世界日報》有一則疫情新聞,我不便在社交媒體裏引述。現已找不到原文,記憶中是:英國有研究發現,染疫後康復者,很多在5個月內死亡。

我不敢傳,怕影響親友的心情。雖然,有上述可能的恐怕主要是本來就體弱多病的長者,其他復原者應不屬這類。但話說回來,看了疫情新聞一整年,這種病毒的確好「蝦」人。不少本來健康的人,包括運動員,復原後呼吸不暢、無力…。最近又發現其他後遺症。

想來想去,這種病毒的確是百年來最厲害的瘟疫。其可怕處不在死亡率,而在傳染力強;人染疫後往往無症狀,不自覺地隨處播毒,害苦了社會都不察覺;變異快,種類多;復原後常見後遺症。

傳染力強最要命:人人被迫cutdown甚至截斷與他人的往來,世界陷於半停頓。

本來,科學如此昌明,絕大多數地區和平繁榮,人、物、資在「全球化」下暢流無阻,感覺上地球已小如昔日的村落,所謂天涯若比鄰。誰會想到,一種納米size的微生物突然來襲,全球所有人都被其裹挾,最有權勢、財富、才幹的人也不能倖免。75億人繁榮所賴的「全球化」,倒退回國、區、市甚至街、樓/屋彼此隔離的社會。

一年前你敢這樣說,大概不外兩種反應:1.當你精神病;2.當你信邪教,走火入魔。

但再壞的遭遇也可以讓人學到教訓。這個浩劫提醒我們,人類社會的先進繁榮就如《聖經》裏的巨人歌利亞,外看力大無比,舉世無匹。但世間事相剋相生,再強的事,也難免有暗藏的弱點。一旦被命中,一塊小石也足以致命。

人類經此一劫,過後頭兩年會多點危機感。但三五年後又會忘記,再度盲信科技、繁榮…。不過又難以怪責,人本能地想忘記壞事,往好處想令自己開心,直到下次災難重臨…。

2021年1月20日 星期三

210120三晚18°C 78%:疫情成爲中國的世紀機遇?

210121四晨後補

昨兩度上網,覺累,下文竟然忘了總結收科:

中國的戰狼posture在全球招致強烈反彈,年前一度收斂,收起了〈厲害的,我的國〉豪言。但如今疫情帶來提早超美、領導世界的「世紀機遇」,只怕加倍豪氣,看得更遠更高。

今MP〈國防部:軍隊實力未配國際地位;官媒:全軍心思聚焦打仗〉。另文說,台海與南海武裝衝突的風險最高。

但我憑直覺,攻台的可能相對又遠大過在南海發生衝突。1. 南海的利益遠不及「統台」直接。統一全國者千古留名,與秦皇、漢武比高,毛謂之「彎弓射大鵰」。2.台海應對台軍,綽綽有餘;但南海對美軍,恐怕倒過來。明年2022就做滿10年換屆。憲法不限只做兩屆,本來就是方便長期連任。連任前南海開打,萬一戰果有損顏面,下策!

以下是昨晚的正文:
「生意淡泊,不如賭博。」的歷史重現。

19年街鬥後,再來20年爆疫,飲食、零售慘情,旅遊死直,派錢都冇救,失業6.6%,16年來最高。今年7%怕冇得走。與此同時,青壯年怕國安嗌移民,開始拋工棄樓,樓價今年看跌多過看升。

但毛主席話齋,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它去吧,咱們頂上就是。〈北水瘋搶〉,恆指連續2日逼近3萬的高位,成交>3千億史上最多。

港政、經前景不明,但北水接市無懼,當與上面連日唱好經濟有關。各項喜訊裏,最突出的是去年「竟然」增長2.3%。過去這年,全球被疫情打殘,人人經濟吊鹽水,美歐靠印銀紙,唯獨中國有增長,繼08年金融海嘯,再次成爲全球唯一的奇蹟。

中國去年完成13.5(第13個五年計劃),一個主要的目標是脫貧。今21年開始的14.5,目標自然是趕小康。不料碰上疫情,成爲世紀機遇。中國行威權,抗疫專注狠辣,動輒清零;美歐行民主,抗疫投鼠忌器,疫情反覆難斷尾。中西的抗疫差距在經濟上獲倍數地放大,中國不但預料可提前超美(有英國智囊推算早到2028年),更可望以中式威權感化發展中地區,取代西方民主自由人權的「普世價值」。

具體來說,美歐最快今夏才可望普及疫苗,經濟年底才可望再有增長。美國更剛換總統,忙於撥亂反正。一句話,今年西方只求recuperate,中國經濟全年無對手。因此,習近平近日有句指示,我不記得字眼,印象中是說:要不失時機。

全球染疫下,中國的發展目標較前有所提升。若此,北水湧來純屬常理。港股雖以港爲名,其實早已大半是內股。內地今年若看好,北水來港只不過是買自己。

今天,備受關注後久違了2個多月的馬次富,終於網上露臉。當初西媒炒他「失蹤」,以爲世人會想起一些俄國巨富的下場,我就笑笑。漢人不是戰鬥民族。馬爺只怕與人有默契,學鄧公韜光養晦。現在出來了,關係股當然要趕追落後。

210120三晚18°C 75%:God bless America. Good luck, Biden

Trump終於平靜地走了。我此前猜他會組黨,原來並非無中生有。你可以恨他,但不能忽視他。看他臨別贈言,死都講番生,神色自如,有感染力。除非能藉政治程序排除他參政的可能,否則4年後仍不能忽視。他即使自己回不來,仍可捧代言人。我猜Pence和Ivanka Trump會有意出選。

Biden/Harris港明凌晨就職。首都荷槍實彈,戒備森嚴,過程應可望順利完成。接着即日起爲Trump過去的4年撥亂反正。Trump用行政命令逐一推翻Obama的左傾政策,如今Biden又用行政命令逐一推翻Trump的右傾做法,恢復Obama的。

這可能是美式民主很文明、很法治,但也很無奈的practice。3億人有得揀,但就像買衫,一係黑,一係白。你想顏色溫和的,灰灰地,藍藍地?唔好意思,你係美國人,我地美國SuperMart係你既專門店,只此一間,別無分店。

社會分化至此,唔喺左就喺右,冇法子在兩端之間謀求兩派都能勉強接納,下任無須再如此否決來否決去的政策。分化不解,政治永遠在這兩端之間反覆,大多數選民其實冇得揀。

看Biden離開家鄉Delaware去DC前的演說,此人應該是君子。希望今後4年健康夠精力,能清醒地順利完成任期。祝美國好運!

2021年1月19日 星期二

210119二晚16°C 71%:疫情逼我們面對南亞人的現實

港人下月開打的科興疫苗,官方終於公布有效率:接近70%。但RT凌晨的報道,到今晚都不見有人提。難道是流料?

確診這兩天玩50-100-50的過山車。這次的第四波2nd peak來自弱勢社羣,多南亞裔,與跳舞羣組爲主導,出入酒店、會所,在英港間穿梭的第三波,剛好是社會鏡像。

但而家風氣興左,媒體和區議員學美國進步派:All man are created equal,不得stereotype、label。講到佐敦區爆疫,模糊南亞人的比重,以示與華人同受害,無分彼此,普通話稱爲和稀泥美式進步觀將人權推到極致,客觀上是針對政府。

但只要看疫情由佐敦擴至同樣多南亞人的深水,已多少說明新左觀自欺欺人。

南亞人住處狹窄、愛群集、中英都不通,肯定助長了疫情。其中語言更難辭其咎。親英200年,之中有本事的,大都想去英國,不學中文可以理解。中文離開了大陸港澳台就沒用,本地中上層也很多人不要求子女通中文。但南亞人連英國主子的語言都不通,那就說不過去。特區因循英治的laisser faire,不理民族問題,早晚爲中國添煩添亂。

但我估,南亞人日常要謀生顧家,較少長途跋涉,同樣多南亞人的元朗或不致被佐敦、深水波及。隱憂是:本地社團看準南亞人受教育少,技能不多,語言不通,難融入社會,吸納他們來賣命。元朗和油尖旺是社團重鎮,來往密切,有可能令疫情在一南一北之間傳開。

2021年1月18日 星期一

210118一晚14°C 65%:人人緊張疫苗,但「資訊好鬼亂」

210119二後補:昨晚才說科興仍未公布有效率,凌晨RT就引述科興:在巴西的第三期臨牀發現,相隔3星期接種兩劑的話,有效率接近70%。這比此前研究所說的高20個百分點,屬可接受的範圍。但消息未提副作用,仍有待釋疑。

廟街附近勁爆,佐敦道十字路口今午遠看近乎戒嚴(圖:credit anonymous)。確診月來首次破百,第四波見twin peaks。

最怕呢輪未爆完就年晚,街市、年貨場熙來攘往接住上。到時拜年要靠Zoom,利是要「轉數快」。但好多人生活上吊緊鹽水,只怕習俗也要就住。

全球而家最緊張既就係疫苗。但作弄人的是:注射後,功效暫難得知,副作用卻立竿見影。後來者看受衆的反應,不是寬心而是擔心:打唔打好?。

Pfizer(港稱復星)最先開打、受衆最多,但至今的副作用亦然。500萬人的挪威,短期內有二三十名八旬長者注射後離世,其中約一半疑與副作用有關。香港的八旬長者可信多過挪威。希望Moderna、AstraZenca廣泛開打後,副作用的傳聞會較少/輕。

港準備下月開打的科興,至今未正式公布最後測試的功效和副作用。人出於自保的本能,必往壞裏想:好嘢點會拖咁耐都唔公布?即使有困難也要公告天下:我地爲了做到最好,正全天候開工搶線,請各位諒解!

MiC不獲發達世界信任,資訊公開的責任很大。在內地可以不公布,用空話來交差。大家跟黨走,黨拍心口就OK。但發達世界唔信呢套,只信實據。

而家既問題,港專家話齋:「資訊好鬼亂」!

2021年1月17日 星期日

210117日晚17°C 48%:2蚊搭車係最冇腦的政策

持BNO擁英籍或影響在港選舉權〉:我還以爲取消3粒星,失去公屋、醫療、派錢…等所有福利。若只是取消政治權利,理念上重要,但可如常生活。

長者搭車將由2元加到3元出自局長口,可信已定,只看何時起行。

我可能是得益者裏,絕無僅有覺得2元搭車是最冇腦政策既人。回饋長者爲社會辛勞幾十年,絕對有理;冇腦的是用fixed price,而且訂得超低。我估當初有人照搬內地。深圳當時就如此。北京十幾年前,搭車更一度免費,後來才取消。當時內地暴富,在位者顯然沖昏頭腦。

港車費既按里程計價,長者優惠也本應如是,最簡單既係正價打個大折扣。否則2元由南去到北,政府一程要貼20元,玩得幾耐?平到幾乎唔使錢,就必然濫用。最常見的是:1.帶水貨爲業,北區泛濫成災,激發反中情緒;2. 搭一個站也跳上20元一程的長線巴,甚至見車就過檔,反正有政府埋單。

所謂正價打個大折扣,例如:60-65歲半價;65-70歲三分一,如此類推。個人八達通有出生日期,上落車時會自動按年齡收費。

從2元搭車就可看出政府的水平。 

210117日午陰19°C 47%:An event of no significance

高調報道〈5走青由台抵美求庇〉,感覺上是爲一波又一波被當局「結算」的人士打氣。

這5人在12人案之前就已抵台,可能是唯一成功逃離的。現只不過去美國定居。以目前的氣氛,當然會獲得收容。What’s the big deal?

今後相信還有港青會流亡美國。但不怕說:流亡美國,對個人的挑戰會大過英國。港人與英國的關連遠多過美國,英倫的生活環境與香港的差距也遠小過美國,反建制的港人更迷於英式法治。

美國精於科技,非港青之長;地大人疏無公交,與港的密集方便剛好是兩個極端。只不過打散工維生應易過英國。

美國人的好處是單純簡樸、熱心理念強、對外人少戒心,但缺少英國人的深度,有時會弄巧反拙。

美國還有一個因素:有幾百萬大陸出身的人,遠多過英國。外流的精英十有九在美,多的是教授、醫生、律師、銀行家,有組織、資源、活動能力。其中很多本能地愛國,與反中的華人鬥爭。相反,在美港人強烈支持反建制的不像英國那樣多,流亡者要耐得住寂寞。 

2021年1月16日 星期六

210116六午20°C 62%:國產疫苗有正印、二奶?

今日疫情頭條:挪威23名年逾80的安老院虛弱院友打BioNTech疫苗後離世。其中13人驗屍顯示或因副作用。當局呼籲體弱者勿打

這種疫苗臨牀測試時,很少85歲以上的數據,以爲65歲以上的副作用差不多。但越老風險越高,本屬常理。

以下是今天的正題:

香港買入的科興疫苗很少自我評價,多交海外專業機構測試發表。例如:日前巴西研究所說約只有五成功效。但境外會歡迎由第三方專家評價,而非自詡厲害。

香港沒有買的國藥疫苗相反,愛自行報喜,而且由不知是否生科出身的董事長上陣,獲新華社發布。繼上月公布第三期臨牀數據說,接種兩針效力近八成,今說頂得住英國的變種病毒。

由此看,國藥方爲國產疫苗的正印,科興只是二奶。就像華爲/小米,Huawei/Xiaomi爲正牌,Honor/Redmi爲副,正牌當然更靚更值錢。

反之,國藥不交國外測試發布,不賣給香港,並非不想國際揚威,而是作爲國之標記,自主研製、規格保密,就如航母、導彈、量子電腦…,只自用不外流, 即便港人也不宜,以免有人用副作用來做文章。

但我猜,國藥可供樂於融入國家的澳人分享。澳門上月底慶回歸,特首好像說,向上建言讓橫琴和珠海行澳制。

澳門對上一向循規蹈矩,怎會公開說想「借」內地來以小併大?會否是國家戰略,十劃已有五六撇?

直覺上,澳門擴編利澳、利珠、淡港一箭三雕:1.澳+珠來打造第二個人口數百萬的特區,增加渡假形式來拓展旅遊客源、以寬敞低廉的住屋吸引澳人北移;2.提升珠海,縮小與深圳的差距;3.做大澳門,在香港隔厘」另建金融中心,等你冇咁惡。

還是那句,以上純屬靠估,無須當真。

2021年1月15日 星期五

210115五晚18°C 62%: 港人還有第四種疫苗?

確診又再回落,但非持續一周,都不敢說第四波消退。

若屬實,今天的疫情頭條肯定是:除了已購入的中國科興Sinovac、德美復星/Pfizer&BioNTech、英國AstraZeneca&牛津特區3種疫苗,

*特區考慮採購第4種:美國Novavax,屬重組蛋白疫苗。據說首2期臨床數據佳,現正在美、墨作第3期臨床測試。

但此消息1. 除非我看漏,只見於OD又多一款 港府擬採購 美Novavax疫苗OD,連建制大報都不覺有(我沒有看文、大);2.此前未聞英文主流媒體提到Novavax,可信?

恐怕更重要的是:希望科興短期內有可信的消息說,功效足與Pfizer等美歐疫苗可比,否則到時會好尷尬。

2021年1月14日 星期四

210114四晚15°C 64%:最終怕係要滴水不漏

國安法步步收緊。按過去半年的效率,到6月底生效周年,反對者恐怕已插針唔入。

若此,日前對路透社放風,話要「徹底改變香港政制」,可信是封殺黃民參政之路。延遲預訂9月的立會選舉只是行政需要。關鍵是,此後公職人員、各級議員、各種選委,公營機構的董事和CEO、重要行會的理事…都不再會有這類人。

普通黃民應可照常工作、生活,但會受到密切的關注,確保其不沾手政治和輿論。黃民裏的名流連專業工作怕都受限,晉升就更難。

至於排除港人的雙重國籍,目的是確保政制純華性。最終可能不再有西方人任公職。西人大狀可出庭,但不能判案。

當然,這純屬我估,毫無根據。你的預見好可能叻過我。但我估,上面以70年的治國經驗,加上開放改革40年走出去,對國際尤其是西方的了解,應付從未經歷大動盪因而理想但幼嫩的港人,綽綽有餘。反對者打一開始就自以爲是,蔑視對手,最終害苦了自己。

今又拘捕了11名據說協助12走青者。由此看,黃鳥2.0沾過手的人數怕過百。以犯罪學看,過程中沾手的人越多,越易走光。我睇刑偵劇,只要hack入網絡其中一人的手機,就幾乎網嗮全team人。當初班靚想走,怕faak散嗮搵路。話唔定一開始就已被gup住,只係詐唔知,任你舞,以便一網打盡。

今後千祈唔好再試。

至於話港警將被捕者的手機、電腦「送中」解密,反對者以爲捉到痛腳。但港警本身亦係中國警察,請上面既同事幫手拆解證物,港人有乜可e?好心啦!搵的真正既話題。靜識得吹毛求疵,太冇出息。

210114四19°C 38%:疫苗東西暗戰

巴西剛說,香港過年後開打的中國疫苗只有一半功效,北美就接連來訊,引述西方言論,力踩美歐同行。美國總統戰打完了,東西疫苗冷戰接上,確保世界沒有冷場,困在家也有話可說:

1.2020年底,美國進步派YouTuber Kim Iversen的視頻Big Pharma COVID "Vaccines" Are For SYMPTOMS Not The VIRUS,逐一列舉Pfizer、Moderna疫苗聲稱的效率,說其實只針對發病後的症狀,並非殺死病毒。說白了,就像舒緩/palliative治療,並不治病,只減輕痛苦。

看這位美女的bio,不見有科學quali。但美國最叻的就是憲法1st Amendment。加上有3.3億人,完全的個人主義,從小不屑跟風,要別樹一幟,因此,無論說什麼都有權、都會有人信。這次的疫情,既有人相信Bill Gates搞出來以斂財,MiC藉以打垮西方稱霸世界,肯定也有人說是外星人播毒以控制人類、《聖經》末日到來…。總之自由世界,你信什麼都好,干我底事。

至於北美華人傳來,間接是爲國產疫苗出氣,管這位美女是誰。

2. 微信引述British Medical Journal副主編Peter Doshi說,《疫苗真实有效率仅19~29%》!

這位專家認爲,Pfizer和Moderna疫苗實驗數據造假。Pfizer被指用违反科学的统计…造出(微信原文,英文原文不詳)95%的高保护率。

微信附帶刊出英文論文的中譯。本博只問輿情的影響。至於質疑是否有據,留待記者去fact check吧。我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但自己出身科學,深知即使科學原則上有事實爲據,但瞎子摸象,一個科學疑難,不同的研究者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分拆爲不同的部件來鑽研,各自得出很不同的答案。所有的答案都屬於這個疑難的一部分,但沒有一個答案能解答這個疑難,甚至不同的角度所得的答案可以互相矛盾。

正如比較疫苗可能不下10種指標。除了最常問的防禦率(所謂功效),還有安全度(越少副作用、後遺症越好。再說,副作用有輕有重,注射部位痛或無妨,但打完周身發熱就比較嚴重..)、持久率(保鮮期3個月、半年、一年、終身?)、易用度(例如:Pfizer要超低溫,局限大,使用成本高)、注射次數(已知的疫苗都要打兩次,中間隔幾周,費時失事,行政工夫和開支不得了。可能不少人忘了準時打第二針,效用大打折扣。誰能發明一次過的疫苗,功效又過得去,必搶走所有市場)…

隨口這樣說,已有好幾種標準來比較疫苗。相對常人都想到的,專家怕還有十種八種專業的標準。例如:巴西說科興疫苗效率約爲五成,本港的藥劑專家就建議:留給年輕人打,長者專打Pfizer。我會buy。

總之,不同的人出於背景、性格、利益…難免攻其一點,不及其餘。因此,科學上有競爭甚至爭議、爭鬥都在所必然。何況現在全球都靠疫苗來救亡,關乎幾十億人的wellbeing。賣疫苗豈只是直接的金錢收益,背後的影響力難以衡量。產品和產國之間怎會不明爭暗鬥?

3.MP〈澳洲有專家擔心英國AstraZenca/牛津疫苗無法達致群體免疫 促停接種〉

接連3種意見都不利歐美產品,間接有利中俄。純屬偶然?

且看歐美的藥廠empire如何strike back。

2021年1月13日 星期三

210113三晚13°C 56%:下月開打的國產疫苗僅有5成功效?

確診大幅回落,但恐怕又是gyrate/上落市。

今天疫情頭條當屬過年後開打的國產科興Sinovac,據負責臨牀測試的巴西研究所說,只有五成+功效。這有兩種解釋:a. 2人注射僅1人有效,另1人隨時中招;b.對任何一人來說,只擋得住一半病毒,要靠免疫力擋住另一半,否則隨時中招。不用說,港人會更洒手。真要動員義勇軍,高唱《進行曲》來促銷。

Trump還有一周就走,程序上不可能完成彈劾,民主黨仍死推。原來,除了確保此人成爲美國史上在任4年被2次彈劾的總統,更要封殺他4年後重選的可能,例如逼共和黨開除他、列入黨員黑名單…。

但以事論事,Trump會否動員去年11月的7,600萬選民組黨,自任黨魁?7,600萬擁躉接近英、法、德三大富國的人口,難道美國憲法能排除近半民意支持的大黨參選?

總之,遠未收料。再說,看Pence不惜頂撞上司,保持「中立」,與Trump女Ivanka都答應出席Biden就職,與我此前猜他倆4年後有可能競逐共和黨提名,不謀而合。他倆作爲「理性」右翼,社會不會那樣撕裂,游離選民的阻力會較小。若Biden今後4年政績平平,而Trump自知無望,叫擁躉支持這兩人,民主黨絕不輕鬆。

由於Biden就職日,Trump死硬派預料會全國動員,到首都和50州的州府武裝示威,當局調動過萬National Guards(大概相當於後備正規軍或中國武警)荷槍實彈,進駐議會等重地,國會確認Biden當選日的動亂應不會重演。由於那次動亂的警民對比遠遜去夏的BLM抗議,可信背後有Trump的意旨。這次是Biden的騷,唔到Trump出聲。

特朗普宣布撤銷美國所有與台灣來往的禁令後,即派UN大使訪台,創造歷史。但怎知上機前一刻取消。過去3年,Trump幾乎每周施壓,但中方唯口頭否定,無實際的反擊。由此看,這次美方縮沙,並非中方「通牒」,而是美國交接,Biden入主。Trump或只能決定怎樣搬家、搬家後的待遇…。

但西方對華已有共識,Biden態度明確,只不過不會像Trump那樣brute force。但中國不會放慢世界第一的腳步,西方的戒備也越來越深。

2021年1月12日 星期二

210112二晚13°C 37%:疫情又緊張了

第四波好玩嘢。確診接連2日大幅反彈,回到50-70的價位。鬆綁的壓力大減,利政府不利業者。

明天若仍不回落,甚至更上層樓,呢次過年真正凍過水。

中大醫學院說,僅37.3%的成人亦即三分一強願接種疫苗。其中最不接受的25-34歲人士甚至不夠兩成半亦即四分一。

數據無驚喜。問題是去年7-8月做的民調,將近半年後才公布。而且似乎是問個人的意願,不涉及醫學問題。

但疫情和疫苗的發展、世人的反應日日新。試想7-8月至今,全球疫情惡化了多少。當時不怕疫情的人,今天仍然不怕?再說,當時還沒有一種疫苗進入最後測試。現在,歐美中俄疫苗已開打將近一個月。美國的拜登、英女王和王夫、以色列和新加坡總理都打了。港人對疫苗,至少歐美疫苗,仍維持去夏的冷感?

若單問港人是否願打國產疫苗,數據再低我都不驚訝。但若泛指所有疫苗,我很懷疑去夏的數據今天是否還有意義。

港媒轉述中大的民調時,應表示質疑。

2021年1月11日 星期一

210111一晚10°C 38%:Waiting for 'Godot'


港疫情將滿一年,第四波仍拒絕退去。

昨晚旅客在港機場的留影(右圖),是一些商業數據狂瀉99.x%的明證。你幾時見過候機大堂空無一人,沿途的店鋪統統大「吉」?I feel sorry for the employees.

但恆指重上2萬8。有投資人提醒:港股七成係內企。香港死,但阿爺唔死。我話,唔單只唔死,重趁疫情發圍,提早「超」美。英國有預測,疫情幫中國GDP提早5年超美,2018年就世界第一。怪唔得大美國主義的阿Trump嬲爆「武肺」。

全球救亡就看疫苗。但新冷戰的東西兩大陣營壁壘分明。哪一方的疫苗有效、安全、易用、充裕、價廉…隱含美歐民主vs中俄威權兩大治國模式的比拼。邊個都唔衰得!

民主富裕的國家用私營的美、英、德疫苗;威權的發展中國家主要靠中、俄官方補貼供應。香港背靠中國內地,首選國產;但民情所限,要兼用美歐。到時市民打邊個,使人聯想到特區護照vs BNO/西方護照的選擇。

中文社交羣組的疫苗訊息,有關美歐的多負面(葡萄牙有護士注射後死亡),有關中國的多報喜(中國疫苗運抵印尼,沿途護送似迎國賓)。我沒有英文社交羣組。暗戰不會像中文羣組那樣明顯吧?

東西疫苗戰中,近日殺出個程咬金。世界最大的製藥國家印度開始輸出本身的疫苗。印度政治上偏西,與中國過節深。但作爲巨大的發展中國家,對亞非發展中國家有帶頭的作用。印度疫苗只要有效、廉宜,間接幫西方分薄中國的市場。

2021年1月10日 星期日

210110日午後15°C 36%:開不開庭都一樣

科大男生19年11月在警民街鬥現場墮樓死亡,由於是8.31…等「警暴」傳聞裏唯一見屍的,被視爲釘死當局的確證。

或因此,死因庭可能是香港有史以來最受關注的。審了28日後,陪審團考量了2天,方裁定死因「存疑」。

關注者無疑失望。但陪審團已盡力,且深明公衆的關注。所謂「存疑」看似不置可否,但看庭審期間的報道,官和民誰更受質疑,不言而喻。死者應不會自殺,如今不說被殺,只因證據不夠確鑿,尤其是CCTV錄影在關鍵時刻有空白,不得不予「被告」the benefit of doubt。

過程中,只要看陪審團反覆審視現場錄影,就感覺到,在裁判官給出的3個選擇裏,最後的決定就是「存疑」。陪審員可信多屬青壯年,接近社會的主流。

主打社運的AD今爲此案連發11條新聞,角度、措辭照例很有力。

說到底,市民看此案,事先怎麼想,裁決後還是這樣看。開不開庭都一樣!

加油,繼續搵屍!

2021年1月9日 星期六

210109六晚12°C 35%:疫苗戰很考林鄭

確診連日20-30後,今又再倍增。但感覺上,第四波已力盡,未來兩周有望消退。要到2月初辦年貨,才有第五波的風險。

有關疫情,好消息是:當局宣布疫苗過年前後開打。壞消息是:不僅〈歐美醫護存疑〉,連深圳人都等別人先打,確定安全才上。要全港18區,每天每區有2,500人上門,談何容易。何況國產很可能滯銷。

到時對建制、中資國企、新港人要動員,對本地人要獎勵:整個正月,上門且不揀疫苗,事後每人一封大利是。疫苗只要有效,相對抗疫開支、染疫的經濟損失,絕對有賺。

至於日前指國藥疫苗最不安全的上海專家後來道歉,說自己被「境外歪曲」,理所當然。疫苗關乎國安、國譽、國家vs西方的競爭,胡說罪大惡極。

星洲總理帶頭開打Pfizer&BioNTech,稱最遲年底打嗮全民。香港有國家爲後盾,不能落後於人。

2021年1月8日 星期五

210108五晚 9°C 39%:時日無多,Trump或可避過責任

Trump mob佔領國會的歷史創舉,增至5死包括1警察。但頭號的傷亡其實是Trump自己,令他幾乎可與中國史上的秦始皇比美。

雖然衆叛親離,但任期只剩11/12天,不夠時間彈劾。他爲免離任後被追究,有可能趁在任,用總統特權特赦自己。

中國近年受夠了Trump的氣,自然藉此力踩美式民主,希望世人考量中國模式。但照例過猶不及。「尾國」有愛國華人分享一宗「醜聞」:鏡頭前有白人女子自稱極左組織成員,收錢扮Trump mob衝擊國會。

美國的極左與極右勢不兩立,爲了打擊對方而挑撥離間不稀奇。但極右正當千夫指,有視頻將矛頭轉向極左,太strategic。何況愛國華人恨透Trump,竟廣傳視頻來幫他的「暴徒」解脫。難道想說明:美國人無論左右都是一丘之貉,唯華人有腦?

2021年1月7日 星期四

210107四晚13°C 65%:Trump最後夜戲的collateral benefit

首都一場暴動加4條人命,方得以確認Joe Biden當選總統。美國立國將近250年,前所未見。

但代價雖大,不無collateral benefit。首先,Donald Trump已成歷史罪人,4年後不可能再參選。副總統Pence和Trump女Ivana有可能接力,但爲免選民排斥,會與Donald保持距離。

次之,Trump的4年霸權和大選亂象暴露了美國政制的疏漏。民主黨拜Trump之賜,下屆得掌參衆兩院,若能提出較公平的方案,很可以改革選舉制度、總統權力,完善國家。最怕被Trump的極右刺激到極左,與共和黨勢不兩立,又再浪費4年。

*港確診接連3日~30,今無厘頭更首見單位數。疫情第4波看來已到盡頭,放寬限聚和堂食的壓力會大增。但聖旨係清零,當局唯有硬來,民怨會爆燈。

當局繼續唱好疫苗。但有上海專家引用國產疫苗文件,合共有73種副作用,稱之爲「世界最不安全的疫苗」。

以內地風氣看,不排除此人愛危言聳聽。這種疫苗若太不安全,必然藏拙,公開的文件怎會這樣坦白?

壞話傳千里、好話不出門本屬人性,記者尤然。但港報一登,國產疫苗下月到貨時,只怕第一批接種的醫護、安老院洒手,要動員藍營、新港人打頭陣。

210107四午後17°C 59%:Trump mob與港青有別


美國總統還有2周就換屆。Trump死忠派爲了阻撓國會認可Biden當選,上演類似去年港青衝入立會的場面。美國雖然打過內戰,但未聞民衆佔領國會,Trump又創了新。

美國此前挺港青佔立會,如今被國民還治其人之身。當地的愛國華人瘋傳,以洩Trump反華之恨。

Trump mob無疑是盲頭蒼蠅。但看視頻,與港青本質上有別。他們沒有打砸(破門而入不算),議事廳的權力標記完好無缺。換言之,承認現制度,只是不認輸。但港青砸議事廳的權力標記,以示否定整個制度,對上面來說,自然是顛覆。

當然,港青會說,Trump mob不砸國會,因爲美國有民主;我們沒有,所以砸立會來爭取。但這一來,上面也就無路可退,最終一拍兩散。

月前,有人見Trump不認輸、死忠派持槍上街,問美國會否政變。但我不擔心,因爲美軍不會從命。

歐美民主和文人政府就如中國的大一統威權觀,早已融入民衆的基因,搞政變只會自取滅亡。愛國人再恨「尾國」,也要知己知彼,從實際出發

2021年1月6日 星期三

210106三晚16°C 79%:大逮捕出於中華「國情」

昨才說反對者開年扳回一局,當局今晨就以顛覆國家政權罪,拘捕53名去夏搞立會初選的泛民。法理是:藉初選來奪取過半議席,純爲「攬炒」,否決預算令政府停擺。

是爲中西國情之別。泛民英美思維。西方議會卡預算來逼政府讓步/權,被視爲民衆對行政權必要的制衡。英國人17世紀中「完善」了這個制度,繼而獲法國人在18世紀末的大革命中「發揚光大」。過程中,英、法各自處死了當時的國王。

西方進入近代後,議會卡政府理所當然。政府當然不Like,但要麼讓步,要麼靠選舉來踢走反對派。特朗普幾個月前就差點被美國國會藉預算來「要挾」。克林頓當政時,聯邦好像有一個月沒錢營運,華盛頓幾乎所有公共設施都要熄燈。但西方的行政、立法無論多對立,都未聞國家因而動亂崩潰。

但中國認爲,立法若刻意要拉行政下馬,屬於顛覆。特區雖然行的是另一制,但在此節骨眼上,要與國家的根本大法看齊。泛民觸犯了天條。

中國將立法與行政頂牛看成敵我矛盾,又不是不可理解。面積和人口可比歐洲,但自秦以來,一直由一個皇帝話事。歐洲相反自古小國林立,同一時間有幾十人稱王,至今有幾十個國家,國間要合作,國內有派系。但一權在上、不容分割的觀念已融入中國人的基因,難容西方的分權,視之爲中華文化優越性。

Like it or not, that’s the way it is. 

53人後,恐怕陸續有來。

2021年1月5日 星期二

210105二午22°C 49%晴暖:反建制開年扳回一局

下文昨未寫完,今補足:

聖誕新年期間,疫情趨緩,疫苗在望,正欲鬆一口氣。不料,被國安法逼入牆角的陣營看準林鄭急於靠疫苗救亡,借勢反攻,一復工即推出民調,獲大報捧爲頭條。與此同時,當局繼續爲自己製造話題。2021開年,反建制客扳回一局(以下見0104報章):

民無立錐之地:MP頭版頭〈納米盤10年增85倍 愈建愈細 26%業主短炒 本土社促賣地設單位呎數下限〉;

青年拒種疫苗:MP引述以「同學」名義出鏡的「青年新世界」說,〈四成會員抗拒接種〉,並且不滿抗疫只防港人不封關。

官委民調指青年不信政府:AD頭版頭〈林鄭心戰室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委託中大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訪問250名高中生 主持調查的學者稱 87%被訪者對政府無信心〉;

市民絕望:AD〈逾半港人悲觀失生趣〉(博主未訂閱AD。是誰做的民調,還望網友補上)。

與此同時,施政話題不絕如縷:

1.OD頭版頭〈萬人死線前返內地跨年避疫 逼爆深圳灣〉;

2.MP〈疫情記招突移網上 只准文字提問 被指欲篩走問題〉。

有關1:內地99.9%的地方連月清零,港人為避疫早已走了。近日逼爆關卡主要爲回鄉過年(02.12初一),搶在0105入境隔離由14日增至21日前過關,多屬鄉下有親屬的中老年。大做北上擁擠,借題踩林鄭而已。

有關2:記者出於職業,凡事往壞處看,何況港記十有九反建制。網上記招令記者無法當衆窒官員博掌聲,怎會不被鬧?當局在24小時內撤回成命,看似從善如流,實則被記者踩了幾十年都學不會,還有得救?

剛準備上博,又傳來一個話題:可能限制「跨家庭」聚會。

如何界定「跨家庭」?無血緣關係?還是說,老表都不行?

此前抗疫一直偏鬆,2021起突然緊到監粗離,看來確是港官北上接到聖旨:若繼續是內、港、澳唯一不清零的國土,損國威累14億同胞,後果難料!

2021年1月4日 星期一

210104一晚:抗疫硬起來,因爲接到「天」條?

中午開始寫政情,因爲聯想起越戰的Ted offensive。但拖拉到傍晚都未煞科,得知當局延長限聚,繼續禁晚市堂食,預告過年前難望放寬,索性換題目。

首先,sorry about食肆。冇晚市,從業員和食客都要紮炮。願第四波早日收科。

說回主題。港官上周同抗疫專家北上取經,可能接到通牒:想我開關助你經濟復原,首要清零。

看來我錯怪大專家。他建議出動紀律部隊,其實是學上面。港缺人手深入追蹤疫情,想請執法人員助陣。

我不介意。但培訓陀槍族抗疫的同時,要授以和諧之道,明白社會心態,應對有方,壓住情緒,共軍搞革命時所謂「罵不還口,打不還手」。公關技巧甚至重要過抗疫技術。黃民+媒體就等你出錯,作大以證暴政」。一旦被市民看作「黑警,抗疫再成功也彌補不了。

附上的視頻來自愛國朋友,一看就明:港限於制度和心態,抗疫學不了內地。SWAT是美國術語Small Weapon Assault Team,警察裏的特種部隊,全副武裝,手持類以色列式的Uzi短機槍,負責突擊匪巢、營救人質、對付恐怖分子...,攀牆破門,直升機空降,必要時格殺勿論。

視頻裏的車主戇居,但用SWAT team來制服,港人能接受?

*12走青家屬北上探監縱依法有據,但只怕現實壓倒一切。能否一人行一步,約法三章,春節前讓事主了卻心愿?

2021年1月3日 星期日

210103日晚17°C 79%:奈何!

元旦長假最後一晚,湊巧也是將近半年來第一次家庭聚會。回家已晚,但上午的稿未完成。爲免2021年第3天就脫博,另外留幾句。

今午看到年前季度收視最高日劇〈逃避雖可恥但有用〉的2小時2020 SP(special/特別篇)。男女主角星野源和新垣結衣由原來的僱主與鐘點女傭關係發展成夫婦。婚後琴瑟和諧,不久後懷孕。但疫情殺到,市面日趨緊張。妻子分娩後,帶着女嬰回鄉避疫。與此同時,在東京的親友生計和生活受疫情衝擊。

戲本身是喜劇,戲裡各人都無恙,但輕則無奈,重則沮喪。而且戲裡明言,疫情來自武漢,予人日本受害的印象。

同是這兩天,英國有民調說,英人對華的好感下跌。

「武肺」說揮之不去,奈何!

2021年1月2日 星期六

210102六晚15°C 68%:反黎挺黎都硬來(0103晨修訂)

近周,確診由90-70、70-50到50-30逐级遞減。今天無厘頭更跌到10。今後幾天若守得住50-30,第四波或已近尾聲。英倫變種應已被拒諸門外。

適逢長假,當局怕市民鬆懈,照例強調群聚的風險。但元旦的群聚從來都不及聖誕,疫情後市可以看好。

律政司反對黎智英保釋理由牽強。但死咬著無罪推定來護法治也顯得無知。

官方錯將國安法等同謀殺罪。雖然都是最嚴重的罪行,但謀殺限於具體行動,已造成人命傷亡。若未完成行動,只能告較輕的意圖謀殺/傷害罪。但按中國標準,違反國安法分1.危及生命財產,例如竊/洩密、恐怖活動、武裝反叛…,不准保釋有理,以防保釋期間再犯,危及社會;2.意見表達,不危及生命財產,例如當街高呼「獨立/打倒」,或身穿印有這類字眼的衣飾,由於不危及生命財產,不能與謀殺並論。

黎反對特區/中國政府、遊說美國,以國安法看行爲嚴重。但除非足證,美國副總統接見他後,決對華出手,威脅中國政權,否則難以就黎已知的行爲說他等同謀殺。

但反過來,黎的同情者和法治捍衛者也膚淺。當局舉錯理由,不等於否定「無罪推定」。

我一向不Like法律。這個道理是看刑偵劇學來的。捕獲謀殺嫌犯後,的確不准其保釋。但非因未審先定罪,而是因爲公衆害怕,萬一其在保釋期間再殺人,當局負不起責任,政府都要倒台。強姦、縱火、孌童嫌犯相信都如此。看不久前韓國一名性侵犯刑滿出獄即可知,這類重犯「贖罪」後都要隱姓埋名,因爲沒有社區肯讓其入住,怕會重犯。

但刑偵劇通常講執法者破案,自由派視爲給建制/黑警貼金,絕少會看,以致罔顧這種小學生都明白的道理。

特區政府硬將黎等同「謀殺犯」,死也不准保釋,我猜,在中央眼裡,黎之於香港猶如達賴之於西藏。萬一外逃,有可能在美國形成流亡的精神「國度」。林鄭無法交代,肯定倒台。

以香港網絡之先進、國安網軍之厲害,說什麼腳鐐不適用於香港,擺明是胡扯。

210102六午15°C 32%:BNO exodus啓動

新的一年,BNO帶動的黃族exodus啓動,或有幾十萬人會出走。但上面正好借勢,派人、資、技南來接手,令東方之珠轉爲粉紅。

今日的財經頭就令人聯想到,今年陸續被美歐交易所除牌的中國電訊股,正好回歸,由香港擁抱。日前有人點算恆指藍籌,國企央企早就佔壓倒性比例。日前記得有深水埗舊樓強拍,內地人接手。由豪宅、商廈掃到窮區爛樓,還有什麼不會沾手?

說到底,人家的規模大幾十倍,只要經濟繼續有成長,香港只是籠中鱉,借用毛語錄,何懼幾隻「黃蜂」嗡嗡叫!

2021年1月1日 星期五

210101五傍晚14°C 42%:2021最重要的新氣象

這次「過年肯定是1945年戰後以來最冷清的。

有錢有科技,萬事俱備,但就缺人。電視裏的紐約、倫敦、上海、東京、香港、悉尼...都只有燈火。鏡頭裡唯一的人是敲鐘的日本和尚。其餘的都在家坐監

改拍疫情較輕的窮國,會不會反而有點氣氛?

新年新氣象,每年都有新的做法定於元旦日起實施。2021今日起,全球最重要的新安排無疑係英國正式脫歐:放棄當初加入歐盟時獲得的權利,收回英國對自身的控制權。

地區間的交流即便好處佔99%,1%的副作用也足以致命。地區交流對社會安全可能的威脅,資<物<人。讓外地人入境居留的後果,世代相傳。英國脫歐,首先是爲了控制來自歐陸的人口,減少難民,防止恐怖分子。

歐盟將近30國,唯獨英國爲此脫歐,因爲1.富甲歐盟、英語全球通行,最多難民想去;2.島國,與歐陸有海峽相隔,容易控制邊界。

巧的是,香港剛好與英國關係最深,印象不錯,國安法生效後,尤其多人想去留學居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