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30日 星期四

180830四午28.6°C 85%:美國唯華裔最叻?

圖1:華人圈流傳
   對美自衛還擊戰聲中,北美傳來揚我貶敵的圖1。經友人查證,實情應如圖2。
   新聞是美國高中生在上月116個國家地區參加的第59屆國際奧數比賽(IMO)再次奪冠。
   美國2015、16、18年都第一,唯17年輸給韓、中、越。
   以圖1看,本屆美國隊5男1女,看似清一色東亞裔,輪廓像華人。
   但其實本屆的美國隊全男班(圖2),華裔佔4:姓Huang(黃)、Lin(林)、Gu(古/顧/谷)、Ren(任);另2人姓Ardeishar和Singhal,膚色黝黑。前者看似中亞姓氏,後者十有九係印度裔。
    說白了,美國數學最叻的高中生,非像簡體字暗示的:清一色華裔。印度和中亞裔在冠軍隊裏與華裔是1:2之比,按美國各族人口算,份量比得上華人。
   當然,簡體字想踩的是以特統爲代表的白人。美國隊裏確實沒有白人、黑人、拉美裔。但這三大族裔不愛科技由來已久。頂尖大學的科技學額長期被華、韓、印度等族裔(包括留學生)「壟斷」,以致主流族裔投訴,不得不反過來,爲後者保留名額。
   但小時囊括數理獎項,不等於他日會成爲大科學家。東亞人和印度人崇拜科技和天才,自小力谷。但自古至今,大科學/發明家,包括現在的的諾貝爾得主,很少從小就是天才/狀元。現實裏,科研更像中國古語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圖2:事實
    中學狀元可輕易成爲博士、教授,但很少成爲權威更多的是此後寂寂無聞。
   原因可能是,考試/比賽出題求刁鑽,就像棋譜的殘局。但與人對弈,通常未到殘局已分勝負,不會走到各只剩四五隻棋,看似冇救,但反過來一步神招,就化絕境爲勝境。
   科研要解決的是人類現實中的難題,不是brain teaser。除了科技要有功力,還得洞察現實、深入人生。解題功力超凡只是organic的電腦,但結合現實仍靠人。
   至於美國黑人和拉美裔科技較弱,主要是社羣傳統、家庭教育觀、經濟條件。改變價值觀須要幾代人的努力。
   至於白人,主流的Anglo-Saxon的確冷對科技。其實,點算下諾貝爾得主就知,白人支流的猶太裔和蘇聯解體後移居美國的東歐裔相反,人均科技成就不遜於亞裔。Google就是蘇聯末期移民創辦的。
   美國的Anglo-Saxon遠科技,原因其實與港人一樣:富裕逸樂,幾代人從小驕縱,不肯下苦功。但作爲既得利益階層,長期佔有金融、財貿、四師、政府等核心行業,將冇錢、冇權、冇名的科研留給nerd去搞,自己爲他們的成果營銷賺大錢,給科技人員分點紅利,雙贏!因此,香港搞科研靠內地專才,港人負責incubate然後上市。科技人員從來都只是高級打工仔女。

1 則留言:

Patrickov 提到...

其實這些「愛國人士」更應反思的是:為何相中人們(或其上一代)選擇遠渡重洋,在他鄉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