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8日 星期五

180608五3號25°C 93%午晴:中大的1mm肺癌偵測法可普及?

   肺癌號稱頭號癌症殺手。上月底帶走一位友人,由發現問題到離開約半年多。日前又有才女因此登上頭條。
   至今記得最後一次去醫院探華叔,推着他在花園裏散步。那時他還談吐自如,主診醫生好像也是這方面最有爲的。那次探病是友人安排的,相信當時已預咗,請大家逐一去話別。
   這次的友人去秋一發現有癌就用化療。現在回想,怕是發現腫瘤時,體積已不小,又或開始擴散,涉及幾個部位,無法切除。
   因此,癌症不論部位,最重要的是細胞一開始變癌就得知。問題是,多數部位的癌症初發頭幾個月,身體並無感覺。即使撞正年檢,一般的檢驗也測不出。及至病發感到不適去看醫生,症狀也可能像常見的疾病,例如作嘔、頭暈、肚脹...,初時吃藥休息。
   如此可能又過了一兩個月。最後去請教專科時,離開最初癌變或已半年一年。若撞正胰、腦等變得快的癌症,可能已進入中後期,非手術所能應付。即使可用化療控制,也很傷身。當然,現在有比化療落藥準、副作用少的標靶藥甚至免疫療法。但藥費每個月以萬計,公院也多要自費,非常人所能長期負擔。
   因此,治癌的關鍵在於及早發現,尤其是在癌細胞開始擴散前就確診,及時用手術切除。但這也就是說:身體感覺良好時,就要定期自費驗癌,抽血測癌症指標、做各種內窺鏡、用CT、MRI等掃描全身...。
   這些檢驗都安全,很少會傷及身體。但限於費用,保險不包,很難想象大家會連年做。若此,前後兩次驗癌期間,難以排除會不幸領嘢。
   因此,我特別留意今見報的中大1mm肺腫瘤偵測新技術(見ADOD
   按我對此報道的瞭解(我未受過醫學訓練,憑閱讀癌症網站的資訊作判斷,或會有誤解),診斷肺癌通常用光纖軟管通過支氣管伸入肺葉(支氣管鏡/簡稱ENB),讓醫生用肉眼觀察懷疑癌變的部位,刮取該處的細胞,用顯微鏡看是否有癌,稱爲切片/biopsy。
   但肺腫瘤切片一般要大到1厘米(cm),亦即手指頭咁大,才夠準確,減少誤診。但腫瘤大到1cm已有擴散的風險,此時才來治療當然不夠理想。
   用ENB觀察肺葉內壁時,若用電磁引導,可將檢驗的誤差由1cm降到4-6mm(1cm=10mm),也就是準確度提高一半。
   現在發現,除了用電磁爲ENB導航,拍攝肺葉內壁時,若用機械臂輔助定位,更可將檢驗誤差降到「少於1mm」,細過一粒米的闊度。腫瘤若在1mm大小時就發現,無須另行擇日開刀,做ENB檢驗時可順手用光纖頂部的小型手術工具刮除,一次過完成診斷與治療。以後定期檢驗,確定不復發即可。
   肺腫瘤由1cm才能發現到十分一大小就已發現,當然是了不起的進步。但要大幅度降低肺癌死亡率,還有一個關鍵:
  *肺癌初期幾無症狀。一般人要定期做電磁導航+機械臂的ENB(內窺鏡),纔有可能在腫瘤只有幾mm時發現施治。這就需要普及到類似照腸鏡篩查大腸癌。但這種精密ENB屬全身麻醉的手術,公院不可能爲市民普查,私院收費能否像照腸鏡般,低到1萬?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