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4日 星期二

100504二:兩個阿陳裏的華人世界


  最近海外有親戚來,家庭聚會多,間中起草時評,大都半途而廢。接著又煲影碟,要到今天才『的起心肝』(下定決心)重上博客。希望補回一些重大的發展。
  兩個台灣人,同樣姓陳,同樣出身南部鄉下,幾乎是同樣的年紀,不同的是學識和地位。陳水扁是華人史上第一位普選的總統;陳樹菊(圖)是『無關痛癢』的賣菜婆。但經過歷史長河的淘洗,位居頂峰的化作世紀巨貪,下台即下獄;蜷伏底層的成為世紀首善、美國《時代》週刊榜上的全球最具影響百大人物。
  陳樹菊的金錢觀是:「錢,要給需要的人才有用。」我不記得陳水扁的金錢觀是什麼,但從他一家人的所作所為看,大概是「錢,要給像我這樣需要的人才有用。」
  這兩個姓陳的故事很能說明台灣的弔詭:論民主和人文,中、港、星、澳望塵莫及,但華人社會真正的普選和最爛的民粹政治、最有品味和最庸俗的生活方式並存。
 
  把這5個華人社會作一比較,如果社會價值由低至高可以歸納為效率、自由和民主,則:
  台灣一如很多透過純政治變革達成民主的社會,後兩者都很強,反而弱在層次最低、社會運行以賴的效率。但效率機械層次的部分可以用數據來指導,但更高的人文層次涉及觀念、習俗等問題。改進人文層次的效率遠比機械層次的要難。台灣若過於偏向人文,視效率為社會控制的手段、對自由和創意的束縛,那就很難改進(注:最後這句起初上博時多了一個 「不」字,經博友來函指正,多謝)
  香港則拜英國人實用主義之賜,一直都有效率和自由,缺的是最高層次的民主,而且以維持效率為由,想長期停留在這個階段。港人出於殖民地的經驗,自視為內地的楷模,希望用香港的民主帶動全中國。我們的民主的確會遠比內地來得快,但北京相信不會讓我們拋離,以免激起13億人類似的訴求。回歸將近13年後,港人開始明白這個現實。
  新加坡基本上只有效率,民主缺乏真正的競爭,只有法律上的意義。新加坡「聰明」的是大量引入中國精英,深知其急於拚搏致富,不會與在位者爭權。這些移民可以平衡馬來族的高生育率,又可以制衡意識型態強烈的西方移民。現只怕中國移民有奶便是娘、缺乏公德心,長遠來說削弱社會秩序和國民向心力。此外,為了吸引投資和人才,近年逐漸增加自由度。這有可能刺激國人對民主的訴求。
  中國大陸則是香港和新加坡的混合體:效率第一,自由第二,民主甭談。只要不碰政治,大陸的自由度甚至大過香港。在位者寧可你嫖賭飲吹,好過上街示威。
  澳門則只有自由,此外談說不上效率和民主。賭業膨脹刺激樓價飛升,引入外勞則搶去建築業的飯碗。上下差距拉大,生活壓力增加,基層日趨偏激。但建制觀念滯後,仍然靠每年派一兩次糖來緩和矛盾,早晚要暴動。

  但以居民的角度看,5個社會裡,新加坡似乎得分最高。
  如果移民,你會選哪一個?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那就更不難改進”,應為“那就更難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