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8日 星期五

140418五晴Easter首日:大陸《死胡同》?港人有路行?

   今天打工人開始放一年最長的公眾假期。太陽猛溫度高,長達半年的夏天應冇走雞。   
   *上文說用self-selection說自駕,我限於個人背景,想到的是外流後不習慣而回來的港人,忘了想移民但無路的,的確疏忽。但同樣not by self-selection也有另一端:有些人坐移民監期間,港樓價狂飆,無法置業回流,變成真移民。
   說回自駕,美、加、澳幅員超大,公路闊而直,行車文明,風景優美,開車心曠神怡。反過來,港狹小路窄車多,開一小時公路就已碰到關卡。愛自駕怕只有北上租車。但事涉安全,非一般人所願。
   你我靠自駕還是靠公交,除了被城市佈局和公共服務dictate,最終更是生活上的選擇。例如,港常年炎熱潮濕、住處奇狹、人流超密,愛美加澳住得寬敞、空氣清涼、壓迫感小的人普遍怕回港。
   更不要說,海外港人慣咗鬧市寬敞,慢慢行,冇戒心,多了自由行後,行旺角、尖沙嘴、銅鑼灣隨時俾喼撞。反過來,愛無須自駕也能自主生活,甚至在住處十分鐘路程內就能解決生活的港人,一到美加澳,即使住幾千呎的house也呻坐監。
   都是港人,但一到對方的地頭,就急不及待《愛.回家》。
   愛哪一端的生活方式很取決於成長的背景,例如在鬧市還是愉景灣長大,但也看性格:愛方便、熱鬧還是愛空間、幽靜,怕喧嘩。香港最近這30年,住宅呎價十倍於美加澳。除了萬中無一的大富,居住條件是所有人都被迫犧牲的代價。
   愛住美加澳與愛住港的人另一個分水嶺是對金錢的態度。前者部分因有社福打底,安全感強,社會較平等,多數人寧可easy、穩定。後者樓價超貴、少社福,社會功利,人人不得不搏取高收入、投資樓股、送子女受最好的英語教育,予家人最佳的保障。
   當然,港與西方都有not by self-selection的港人,但主流應該還是適宜於當地生活方式者。
   *大陸增長放緩、新樓空置、東莞6萬人罷工、……下,AD財經版記者稿指《中國走向死胡同》,因為「勞工成本上漲,產業未完全升級,經濟停滯,人口老化加速,產品建基抄襲,打破壟斷、鼓勵創新暫難有進展,股市萎靡反映資本市場信心越來越低」。
   十多年前就有人響起的《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號角,終將兌現?聽說港有人正為下一代搞西方護照。這是否另一種指標? 
   大陸高增長已30年,客觀上總有一天會轉衰。問題是何時來襲?回跌多急?跌幅多大?會否暴亂、不穩?
   香港如今靠哂大陸,到時怕比沙士年更慘。市民恐慌、外逃,不僅是50萬人上街那樣簡單。
   我無意像剛被判刑的大陸網民/博客,蠱惑人心。但想得多一些,增強心理承受力,好過到時彼此怨懟、相殘。
   睇波就得知,「風水輪流轉」是歷史規律。英超的曼聯、西甲的巴塞都步下了神壇。新封王的德甲拜仁大概也只會旺幾年。到時也許皇馬、曼聯會回歸。但反過來,這些強隊幾十年來一直高居本國前幾名。這就是球會的底子或者說傳統,所謂爛船三斤釘。
   當然也有球會由墊底躍居王者。但不僅罕見,更重要的是,水鬼升蛇王欠缺底藴,通常旺幾年又跌回中下游,從此變強的絕無僅有
   我很想曼城壓倒車路士奪冠,但現在看,讓做了20年阿四的利物浦再次奪冠也不差。
   至於阿仙奴,慣了大起大落。季初所向披靡時,我就不敢看好。果然,聯賽中段就已打回原形。下屆退居歐霸吧。
   *一份民族派大報今兩個專欄以很強的語氣針對最高當局:《鬥周(永康)手法如當年鬥劉(少奇)》《習近平安全觀過濫》。
   但劉當時幾乎被「監生」鬥死,後來證實遭毛極左迫害,現已平反。專欄難道是說:如今的周也被冤枉、殘酷迫害,應予解放?
   批老頂並非該報的作風。這使人想起日前的法庭裁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