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日 星期六

221203六晚21°C 濕度 76%:3年來最大的喜訊

    港連續3日10k。對收緊要有心理準備。但專家說:2周內到頂。換言之,只要鎮定應付,衰唔到去邊。
    但注意「到頂」只是不再進一步上升,並非回落。沒有說在頂上會停留多久。此前5k時,在此水平上徘徊了不止1個月。
    *今221203週六的頭條是中國奮力抗疫3年來最大的喜訊。擅長中國新聞的獅城LZ識貨上頭。但港媒唯MP做大。大網媒排在中國版第15條,要逐條睇到網底先知道。綜合MP和LZ的標題:
〈習周四對歐盟主席稱:變異株弱化 为放宽防疫开路 一些地区已行  就日前示威稱 三年防疫让人民感到沮丧(frustrated)〉。
    這條新聞來自AFP法新社,引述的是剛訪華與中國國家主席面談的歐盟主席,可信。但在港受忽視,英美王牌媒體更無一引述,只是繼續突出中國內外的抗疫反彈。
    年來,英美大媒體在中國問題上越來越一面倒,連素來較NYT等美式自由派喉舌均衡的BBC也不例外。看來西式左風正盛,繼續主打平權、環保、抗華、撐烏。西媒說不定有David vs Goliath心態:敵人太強,要集中一切力量來打擊,平衡報道會分散力量。
    最高領導人講明〈一些地区已行〉。若此,內地1.其他地區會根據本身的情況,迅速調整;2.進一步鬆綁會視乎調整後疫情的發展,陸續有來。
    事實上,就這兩天看,內地一些城市已經有反應:例如〈京乘公交將毋須核酸證明〉;穗本輪>16萬人感染,其中9成無症狀,專家建議市民購備感冒藥在家,準備豁免核酸測試。
    香港的防疫相信也要配合內地而調適。只要未來一個月內地陸續放寬,明春通關並非不可即。港對此要做好配套的準備。到時難免有報復性的過關往來,觸發新一輪的疫情。有人會恐慌,要求再度收緊。開關前就要「預埋」呢種反應,準備好腹稿,到時對症下藥,免予人口實。
    內地亦然。14億人被困3年後一旦放寬,初期必然會有猛烈的報復性出行、探親、喜慶、飲宴、遊樂、進出境…,班機、高鐵爆滿,一個月後,疫情不排除會狂飆到百萬。連帶一些旅遊勝地、移民大國也因為中國人湧來而再度爆疫,予反華者口實。對於報復性的疫情反彈要有足夠的準備,不單只是心理上:
1.醫療系統要做好準備:有足夠的類流感藥物,妥善分發。由於絕大多數病例症狀輕微,醫院要有良好的分流,盡少干擾到其他病人的診治。
2.只要染疫者~九成症狀輕如流感,就要繼續開放,不能動搖。對於疫情反彈招致的抨擊,要以病毒的性質來回應。例如指出:不久前,WHO世衛已正式宣佈降低新冠目前變種的警戒級別:與流感看齊,認為全球~90%人對新冠有一定的抵抗力;並歡迎中國放寬防控。這是科學上最好的證明,目前的病毒不應該再當作3年前新冠初發時來看待。
3.對數目龐大的輕症患者,只要其向醫療設施求診,要a.診治給藥;b,登記確保適當的居家隔離,減少散播;對於不求醫,自行購買感冒藥居家的感染者,透過公共媒體多謝其居家,鼓勵其求醫,減少對家人的影響。
    說到底,底線是當疫情因為開放而再度大爆時,要鎮定,謹記患者症狀絕大多數輕微,不礙命,要拋開3年前的恐懼,重新看待目前的病毒。
    長遠來說,等疫情完全受控,再也不礙社會生活後,要:
1.總結3年來抗疫的經驗,詳細統計,得出結論。如果新冠的確成為風土病,每年冬季就活躍,社會要有充分的經驗,用最有效的措施,將傷亡、後遺症、經濟、社會的損失減到最低。
2.細緻地推廣防疫注射,養成習慣。這次新冠的防疫,疫苗注射是否沒有發揮足夠的作用?否則就不會到今天仍然說,要鼓勵8旬長者注射。內地以領導、黨政一體,政策貫徹有效著稱。但過去兩年的疫苗注射是否未達到體制應有的成效?
3.加強藥物、療法方面的研發。中國在這方面相對工程、信息、空間,大有發展的空間,為了保護中華民族,為了對世界作出更大的貢獻,很有必要在這方面加大資源、加強科研。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在加拿大 電台和電視新聞都有報導 習對歐盟主席稱:三年防疫让人民感到沮丧(frustr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