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1日 星期二

2013年最後一天回暖:對港政策終於有「解」

   劉兆佳昨天的商台訪問和今天MP跟進的頭版頭條,是年來對港政策最重要的闡釋。
   這位CPU前總管獲委中央級智囊組織高職以來,一再刺狼,不可能未經許可,似乎已成為港人裡新的代言人
   就回歸16年來中央對港的態度,劉提出三段說:初期無為,中期關注,近期「參與」。具體而言,回歸之初,江澤民「隔岸觀火」;0350萬人上街後,胡錦濤關注反對派。但形勢持續惡化,近年索性pro-active,謀求提升港府的管治力和與中央的配合。
   此說合乎在外的觀察。至於中央為何轉硬,MP今頭版頭條引述劉說《港人不尊重》,尤其是「認為中央在委任行政長官時只能扮演橡皮圖章」。
   不少港人的確這樣想,此說並無新意。重要的是劉的用詞。大學者拋開專業術語,用「最耿耿於懷」這種強烈的感情用語來描述中央,似乎想說明問題的嚴重性。
   劉說,中央因此覺得,影響港人的選舉結果完全「符合一國兩制」。
   中央影響地選結果也許就是所謂的主權。泛民或誓死反對,但我覺得在法理上難以否定。問題是方式和力度,當地人是否接受。
   香港的死結是:不少人拒與中國為伍。中央任何的舉動都被視為摧毀港人核心價值、「赤化」我們家園的「陰謀」。
   港人力爭相當於公投的無節制一人一票時,其實心知肚明,目的是「民主抗共」,只不過不便說穿。背後的邏輯simple and naive不過:
   人都要自主,只要free to choose,親中和建制派也就控制不了局面。共產黨無法「插手」,香港才會有真正的自治。而由於特首提名委員會一面倒向建制和親中,所以2017年普選特首時,泛民死也要踢開這個「小圈子」,最好是公民自決。
   這個願望或比較天真,但卻是出於民主理念的直覺反應。而提名委員會的組成也的確過份偏頗,不足以代表700萬人(140102後補MP《選委會選民佔全港7%》)。
   但劉只講中央如何「委屈」,迴避了中共一貫的禁忌:每逢涉及政治問題時,只講本事,避談根源。但不自省也就無法治本。
   中央越優惠香港,港人越反共,這至少有三個原因:
一、中共的往績,尤其是六四。六四一天不解,可能總有20%的港人與共不兩立,主要是知識中產,也就是社會的中堅。
二、放水、放人南下對港人日常生活所造成的威脅。反對者包括很多基層人士,尤其是最少既得利益的青年,有人視為現代的lumpenprotretariat。人數或不多,但行為偏激,龍獅旗可能就屬於這類。
   三、胡溫第二任內,官員貪腐,政府蠻橫,生活為害,民風敗壞。劉曉波、李旺陽、三聚氰胺、……每出一案,港人的反共指數就直線上升。連親中大黨也要在選民面前小罵大幫忙來過關。
   三大反共激素裡,一和三屬政治性,對港人心理的衝擊遠大於二。但中央絕口不提一和三,因為關乎執政的根本,死都要頂。港人的這些心結日積月纍,已化作與中央的死結。
   還有個半小時就是2014年。希望來年順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