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近年派往京、穗的記者似是輪換的。這位僅有的巴裔中文記者是否昭君出塞,且看過年前會否調回。
上週連日陰霾,取代了長約一個月的好天氣,繼而間中密雨。今起降溫,後日料跌到10度。港濕度高、無暖氣,會覺得淒清。
西班牙Zero Scooter=Segway+綿羊仔 |
但最近這次,要幾天才復憶。只記得選總統輸給馬英九的女子也叫「英」。好幾天後才記起是「蔡英文」。
那次馬謝對決前夜,見識過謝長廷的拜票大會後,還看見她與友人步出誠品不夜店。
我萬一他日真的癡呆,立此存照。
*或因此,日前想到老人退化一個最不幸的案例。前港大校長與夫人大概在校園散步。丈夫途中有事或與他人寒暄,轉過頭不見太太。警方搜索無所獲。幾年後方在叢林裡找到遺骸。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學校長也難免,何況是常人。
當然,那是網絡前時代。我他日萬一真的失憶,應佩戴GSP,讓家人知道去向。泛民到時勿以私隱為由反對才好。
*Like:西班牙Zero Scooter(圖見昨AD)=電動滑板車Segway+綿羊仔車頭->safer+easier。載重180公斤,時速20公里,上斜30°,360°原地轉。但km/gal=?
*就日前有關紅線女和粵劇一文,有網友認為今天的人無taste。
市民藝術口味的變化是正常的。怎樣的群眾就有怎樣的英雄。反過來說,英雄的水準與群眾的水準成正比。
隨著社會開放、富裕、科技發展,大眾娛樂的傳播面日廣,受眾不僅人數增加,也同時向下普及。欣賞水平作為受眾的最小公約數,必然隨受眾面向下擴闊而下調。
因此,通俗文化遠較精緻文化發達,受眾多,影響大。後者主要靠深度來滿足佔少數的文化精英。在大眾娛樂裡,刺激感官的又比認真「規矩」的易起哄、影響大。
30-40年前的歌手靠把聲,所謂唱家班。但最近這20多年靠定位、造型、造勢、台風、嘴甜、「事業線」、……的「行為藝術」。因為,歌迷只求藝人甜美、有性格、kawaii。冇聲可以用行為、伴奏、舞蹈搭夠。網絡隨身後,包裝重於實質更有增無已。
我兒時在廣州看粵劇、京戲,因為當時沒有流行音樂。唯一的非民族音樂是革命歌曲,例如港人如今也熟悉的《歌唱祖國》。
但57年隨父來港後,在父親朋友開的書店寄住。書店經理是上海St. John大學畢業的洋派。三個中學年齡的子女只聽「歐西流行歌曲」、看西片,少看國語片,更莫說粵劇、粵語片。其中比我大三歲的小女兒尤其熱衷,每晚必聽電台的英文版勁歌金曲「Hit Parade」,而且善唱。
耳機前時代,我在大約兩百呎的店面裡耳濡目染,由貓王、The Platters、Patti Page到後來的Ricky Nelson、Paul Anka、Connie Francis都會背。但也造就了只有中中肯收的我。學常用的英文不靠聽書靠聽歌。
但讀大學時很少聽,只熟悉Beatles。其後沒聽十幾年。1980年代初MTV冒起,才透過美國電視看到Michael Jackson、Cindi Lauper、Lionel Richie、Boy George、Madonna等新一代歌手。
現在明白了,聽歌學英文是低層次做法,學的是口語。高層次靠讀英國名著。這方面我完全空白,連simplified version都沒看過。直到大學才因為香港隨英國解禁《Lady Chatterley’s Lover》,看了第一本原文名著。還記得向大會堂圖書館交費領取預約的該書時,館員一臉的不屑。
3 則留言:
我覺得說利君雅是被流放的人應該給出理據,否則我不相信。
請恕在下大發陰謀論,在下也不想是放逐,蓋因先前發生「陰功豬」事件--某新聞「小花」疑因受另一同事斯壓而在鏡頭前「梨花帶雨」,新聞報導員(不配稱其為記者)明爭暗鬥這些花邊遂有所聞;而利小姐表現一直不錯,更曾多次派往訪問「我們敬愛的特首先生」,今回被調北上,遇上流感爆發,時機未免有點「踫巧」,在下才有這個「感覺」。
剛睡醒時記憶力最好, 午睡有助記憶力. 冷天戴帽睡.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