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9日 星期一

131209一暖陰:由紅線女想起

   回暖但轉陰,空氣質素回降。晨早行山路去買餸,沿途跑步者多,渣打馬拉松近了。
   紅線女走了,享年88。藝術超群,名利攸關。投靠江青,自食其果。
   藝人靠權貴捧,權貴要附庸風雅,各取所需還是雙得益彰?
   最近恰巧聽到些有關的往事。原來比紅線女和丈夫馬師曾更早出頭的大老倌薛覺先是香港書院仔,而且很愛國,借舞台來影射港府鎮壓省港大罷工。但也因為愛國,49年後回國定居,最終死於政治迫害。港人又多一個不愛國的理由。
   我10歲以前,在廣州受過兩種文化熏陶。母親打麻雀朝九晚六,「湊」我的「桃姐」阿燕則愛看「大戲」,為了方便都帶著我,坐在身邊陪跑。耳濡目染,我五歲識食餬(幸虧天生缺乏果敢,至今連吃角子老虎都懶得碰);粵劇雖然文縐縐,六七歲的人不明白什麼是《情僧偷渡瀟湘館》,但唸口黃也可以背幾句。
   阿燕是順德人,大概知道母親婚前的事。我5-6歲那年,就告訴我不是姓崔的父親生的。母親得知後,趁我不在時遣走了她,理由是「發花癲」。但母親自己不湊仔,輪到父親帶我消遣。劇目變成京戲,次之是象棋和雜技。
   許是性格使然,我雖然生在廣州,母語是廣州話,開始看京劇後,覺得唱法較吸引、劇情有味道,鑼鼓沒有那樣吵,不再想粵劇。當時除了到就近海珠橋的文化宮看演出,還有銀幕上梅蘭芳中年發福後演出的《宇宙鋒》《貴妃醉酒》、武生李少春的《孫悟空大鬧天宮》、以及大花臉裘盛戎演的什麼。
   來港後,活在父親的上海人圈子裡,未再看過大戲,直到今天。但並不懷念,總覺得香港人人為錢謀,唱戲場地貴、收入微,叻極有限。連耳熟能詳的幾個大老倌誰最有料都懶理。只知有一個反串的靚女,但走紅已久,開始步入中年。
   近年傳統戲曲只看大陸一級的京劇團和崑曲團,次之是評彈。評彈的蘇腔或者說吳儂軟語耐人回味,說書的傳統故事也很有趣。即使不諳蘇系方言,或者也聽過音樂簡譜「35712/mi suo xi duo lerr」原來是「棉紗線『duo』(端?不知道怎樣寫)來」的笑話。
   上海或因開埠晚,中華傳統弱,就像香港,以洋化為榮,沒有本地戲曲能登大雅之堂。最流行的滬語戲種「滑稽戲」以不文為招徠。
   中國有名的地方戲裡,最接近滬語的是魯迅家鄉的「紹興戲」。雅稱「越劇」,亦即古代「吳越」的越。母親由廣州去上海生妹妹時,一度迷上。整天聽母親用留聲機播《打金枝》《梁山伯與祝英台》,不會背都不行
   凌波為「邵氏」主演的電影版《梁山伯與祝英台》後來風靡海外華人社會,至今剛好50年。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現在香港人多數沒有美學修養.尤其某些網絡論壇的貼文用詞以污穢為樂. 什麼淋病月娥...去流行曲演唱會有互動娛樂作用, 可以動手動口動脚. 叫他們斯斯文文坐下來細心欣賞有韻味的蘇州評彈, 比看京劇武打還艱難.
這是燥動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