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5日 星期四

台港文刊一雞死一雞鳴



信報財經月刊 2008 06 第375期

《誠品》離場重整,對文化界當然是一種損失。但如果能總結經驗,增強印刷品對網絡的適應力,減慢最終的死亡,絕對是好事。

剛買到台灣《誠品好讀》「暫時歇息」前的告別號,翌日就在launch party上接到本地《文化現場》的創刊號。
《誠品》以中文書店的「LV」為後盾。創刊八年來,為了擴大受眾面和商業價值,先後兩次改版,由純賣書到兼賣文藝,再進而兼賣設計與時尚,銷售點也殺出書店,進入便利店,但仍然頂不住市場壓力。
除了成本高和銷量限制,這裡還有科技的問題。該刊告別號〈編輯室手記〉回顧了八年來的成績後,在最後一段〈假如,一個更遼闊的宇宙……〉裡說:「網路崛起,Web 2.0文明快速取代單向的訊息溝通,作為一個經營多年的平面媒體,《誠品好讀》審慎思考新傳媒的可能。」
換言之,該刊覺得印刷品難敵網絡(台灣稱為「網路」)上的資訊,今後考慮是否兼用甚至改為電子形式。而所謂Web 2.0也就是網民閱覽後,可以回應甚至發表看法的新一代網頁。相對來說, 目前仍佔多數的Web 1.0網頁就像傳統的電視,受眾只能欣賞,無從置喙。不喜歡的話,只能選擇不看或者改看其他網站,不能參與。

印刷品須引入互動元素

與電子資訊相比,印刷品最不利的是成本高。除了紙張、油墨、印刷的開銷,發行也是很大的問題。由於將印刷品運往各個銷售點很費人力,出版品慣例超額印刷、超額運送,以防賣罄後未能及時補貨,令讀者向隅。但印刷品賣得出是錢,賣不出則即使曠世巨著,也與廢紙沒有分別,還要逐一從銷售點回收、储存或銷毀。而出版者對所出的書感到自豪,估計銷量時容易偏高,令成品積存成為業內的死結。
相比之下,網頁沒有超印超運、賣不完要回收銷毀/循環再造的問題。只要製作一次,無論一個人看還是全人類看,都無須複製,分發幾乎不費分文,儲存的成本很低,也不像印刷品放在貨架上那樣,會殘舊損毀。
再者,《誠品》現在覺得,印刷品除了成本高、耗費大,另一個缺陷是受眾不能及時回應編者、發表高論。在「網上沒有人知道你是狗」的平等時代,網民要求互動的權利。
傳統媒體的做法是,我說你聽,有意見的話打電話或者寫信來,由主編決定你的意見是否值得公開。而即使有幸獲得公開,其他受眾也要等下一期才知道你的看法。但現在網絡上的訊息接近實時,一個月後,你的看法可能已成為「明日黃花」。現在年輕人上網的時間遠遠多過看印刷品,想要奪回他們,就得讓他們即時發表意見。

不能打破的市場規律

《誠品》離場重整,對文化界當然是一種損失。但如果能總結經驗,增強印刷品對網絡的適應力,減慢最終的死亡,絕對是好事。
《誠品》有創意,問題是成本不切實際。台灣有一股風氣,為了出好書,往往不惜工本。只要看篇幅尺寸和設計印刷即可知,《誠品》是「貴族」成本的刊物。美國和日本人口多得多,讀書風氣不比台灣差,都沒有這樣精緻的書評雜誌(美國獨立售賣的書評王牌《New York Review of Books》(紐約書評雜誌)和權威的《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紐約時報書評)用報紙印刷,排版簡陋)。台灣的二千三百萬人品味再高,恐怕也不足以讓《誠品》盈利。香港和新、馬華人少,讀書風氣不比台灣好,幫補不了多少。大陸雖然有十三億人,讀書的人多,但《誠品》提到的產品買不到。雜誌的實用價值小,銷量也就有限。
在台灣,現在訊息無孔不入,產品銷量很受廣告、大眾心理等非質量因素左右。銷量最好的產品十有九並非質量最好的,有時候甚至相反。看似最junk的東西,消費者受落;質量最好的反而受到冷落。你可以說反智,但書報刊物、影視音樂、時尚物品……都逃不出這個規律。《誠品》即使公認質量最好,也不等於有足夠的人買。
更不要說有些取題太小眾。例如告別號以〈黑膠美學,復古流行〉作封面,可以作為標奇,但收藏膠唱片在任何地方都只是發燒友的玩意,並不能帶動音樂欣賞的風氣。

開創香港文化藝術新時代

台灣的《誠品》沒有說甚麼時後再出發;但香港的《文化現場》在此時創刊,剛好填補了讀者心理的空檔。《文化現場》專長藝術評論,以開創「香港文化藝術新時代」為致志。創刊號以高行健特集為賣點。
我不懂文藝,更不懂文藝批評的語言。那天在創刊酒會上見到其中一位編輯洪磬,也就是「香港學」開山祖師洪清田的兒子,我劈頭就問:「Layman看得懂嗎?」答案是有大學程度的人都應該看得懂。但我的文藝訓練高中程度怕都沒有,回家後才敢翻。幸虧出版人區惠蓮和總編輯趙來發的卷首語用的是中學程度的文字。
女強人以〈打破十年孤寂〉為題,回顧了香港文化雜誌的歷史後,宣布十年前曇花一現的藝評雜誌《打開》現在後繼有人。但作為CEO,她為新刊物定下三大道德界線:「不甘作為旅遊業的附庸、回拒商業主導、敢於平衡不同的言論」,要求有「媒體該有的尊嚴、健康的討論空間」。
我的舊同事發哥則說自己「頭已濕了」(意即已下海),苦笑說在香港養一個孩子要四百萬(恆生銀行請香港唯一的奧運金牌得主李麗珊推銷保險計畫的宣傳術語),但這本刊物連這點撥款都沒有。言下之意,擔心孩子養不大。但「頭已洗濕了」,只能繼續走下去。
就以這兩篇短文看,這本刊物人才是有的。至於孩子是否養得大,除了「父母」力谷,可能還要看時勢。現在西九到深圳的高速鐵路鐵定要造,西九的文娛區也就不可能不造。怎樣造才能最有效地促進本地的文藝,文藝界有多少管理權,有權的文藝人主要是新銳還是老餅,……必定爭得不亦樂乎。我不知道西九政策算不算文藝評論,但如果新刊物願意承擔,到時必定成為行內的喉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