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興終於在世衛過關,在港應該會升lev罷。
法援要改;六四展覽要攞牌;普通話、簡體字要考評…,新時代的新實踐接踵而至,肯定有好多人頂唔順。
但以內地角度看,一字咁淺。「一國兩制」下兩種不同的「制」,指的是上層建築。但「制」的核心是「國」,「國」是上層建築的地基,或者說下層建築。「一國」是「兩制」的根本。
香港作為一國的另一制,上層建築與內地的另一制有別,就像同一個地基(國)有兩個上蓋。兩個上蓋可以很不同,但其下的地基要一致:彼此打通,用同樣的材料和規格。
上述法援、六四、語文的改動,就是重整香港大樓這邊的地基,使與內地大樓的地基打通看齊。不用說,以內地看,香港個半世紀的地基,仲有大把嘢要改。甚至不排除部分地基要拆除上蓋,重新打樁。今後幾年大把嘢做,市民不妨期待。
法援收緊、六四收科應屬意料中事。港人放不下幾十年的至愛可以理解,但人地有力甚至有理,死拗嗮氣。
比較有趣的反而是:10年後,最多不出一代人,普通話、簡體字會否成爲本港的主流?到時粵語就像威爾士語、愛爾蘭語,本地只有少數人,主要是老人會講,兒孫最多只會聽。公共媒介、大衆場合不得用粵語、繁體字,或至少要先用普通話和簡體。
所謂「主流」,意思是在公共場所,包括購物、需要服務,以粵語爲母語的人,第一句也要先用普通話。看對方的反應,再看是否可改用粵語。我早年在美國生活,即使碰到華人,除非是在唐人街、華埠,第一句先用英文,以防對方是ABC不諳中文,覺得being offended。因爲說到底,我在講英文的國家作客,要尊重人家。因此,他日如果港人以講普通話的佔多數,就要自動轉台,就像上內地。因爲即便在廣州、深圳,講粵語的人也可能不過半。香港騰籠換鳥後,這個可能性很大。
1 則留言:
認為上面有理已經是藍屍思維了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