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提早今晨21.06.24周四最後出紙,並即時停嗮所有網站。
東主繫獄,多案纏身;一衆高管扯上國安;賬戶被封;地皮收回…,應冇可能復業。回歸前2年創刊,在世僅26年,以媒體來說比較短命。
但一出爐就驚世駭俗。以狗仔隊(paparazzi) 「煽色腥」、全彩印刷、圖多字少、一句到肉、感官刺激、減價、政治鮮明、社運動員、新聞動畫…逼出中文報業以至新聞業的「革命」,就新聞史來說,其「成就」舉世罕見,也可說不枉此生。
之所以短命,原因當然是「非共」,回歸後,與香港的主體難以長期共存。早期國家仍在發展,與港互補,眼開眼閉;如今在世坐二望一,被港依賴逐漸多過對港的依賴,加上強勢領導,回歸建國之初的意識形態,又怎能再容忍?
無論是「英年早逝」還是「早該封閉」,一個時代結束了。
過去這十日八日,自凍結銀行戶口起,對《蘋果》的進迫日日新,拳拳到肉,招招歸心,逼使其在黨百年大壽前,自動棄權。整個過程一氣呵成。國家之厲害,750萬人終於見識了。莫再心存僥倖。
年前《蘋果》網的內文開始收費後,我翻過標題就算。如今連標題都唔使睇,上博又省了些工夫。
《蘋果》莫說後繼者,甚至不可能有類似政治立場的媒體。但建制能否創出一個在能引領社會文化風氣的新媒體,來填補《蘋果》留下的已意識形態空缺?
注意:我說的是社會文化,不包括政治。政治上,港人與內地的差距在可見的將來都太大,難有靠近的可能。要到10年以後開始成年的下一代,才可望收窄。
1 則留言:
不可能,原因正在於思維。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