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政治風言多和怪是新聞自由的反指標,中共十八大則是箇中之最。
傳聞習近平為「紅二代」勸架被砸傷就夠怪,更怪的是當年踢爆水門事件的美國第二大報《Washington Post》而不是簡體網如此風傳,獲引述的是毫無指涉的「消息人士」(今AD,但我在WP網站上沒找到)。想搶回《紐約時報》踢爆溫家寶家族挾財27億美元的風頭?我是WP記者的話,肯定會問「消息人士」,肇事的紅二代是否與皇儲相熟、下場如何。
繼明年只保留電子版的《Newsweek》年來封面故事近乎八卦雜誌,美國一級大報也邁向小報化,責在網絡?
連月風傳後,「定案」的是常委由九減到七和頭五人的身份。餘下兩個名額據說江滬/太子派和胡團派合計有多人角逐,造勢激烈,傳聞反覆,而外界自然貶保守而挺開明。用中學數學排列組合(combinatorial mathematics)來說,若有4人角逐2個名額,可以有4x(4-1)/2=6個版本(包括排名次序)。有線用俄羅斯方塊的九個格來代表九大熱門,扭來扭去,最後留空兩個面來代表七人班子。
眾多傳聞裡,以李克強當總理不如王岐山說最敏感。小道是李在學時有理想,但當官後磨平,各地主政均無建樹。總理一職應已定案,但顯然有人不忿。而對港人來說,李上次來訪一如其國字臉,四平八穩,表情木獨,講話像官。也許正因此才能少得罪人、少暴露弱點。且看大權在握後,會否恢復朝氣。
2 則留言:
不會有「誰上位後這這那那」的期望。問題在於,中國的社會制度令人必須比西方更加面面俱圓、像隻死狗般才能上位。這並不會因少數人的意志而轉移。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