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5日 星期日

120805日悶熱:國家主義的體育體制

      感冒初癒到附近散步。濕熱鬱悶,十分香港。以我的能忍都覺得不舒服,幸虧海外的親友不在,否則怕今後都不敢回來。
      市民到自然環境裡舒展,是公民社會的一種體現。個人注重健康,也就是對自己負責,提升工作效率,減輕醫療負擔
      但戶外活動,能力和愛好不同,各師各法。散步徑上,一個偏肥的白人長者T恤短褲,口叼雪茄。一個高瘦的白人青年手牽著臘腸狗狂踩踏板,仿佛玩人狗競跑。一個不記得哪裡見過的男子來打招呼:『早晨,很久不見!』一個黃膚黑髮的男子不知是培養數學神童還是奧運選手,邊走邊用流利但非母語腔的英文考問兩個腳踏滑板的四五歲男孩:What’s the number before fifteen?.....。兩個小朋友木無表情,使我想起小時候看耍猴。小朋友答對了有糖吃?
      
      週中奧運的風頭過去,國民教育的爭議相信又會再度炒熱。其實,奧運就是很好的國民教育話題。反對『國教』者通常不屑於中國狂追金牌、炫耀大國崛起。極端者甚至將這等同於納粹耍猴。但體育成就帶來的國族自豪感不但強烈,且帶有普世性,最民主文明的地區也免不了。反對者有時避談,怕得罪市民。
     但只要撇開偏見,奧運金牌與國族的關係其實並不複雜:
一、      普及體育對任何國家都有必要。但應硬軟並重,對毅力、勇氣、公平的人格培養更重於體魄鍛煉。中華傳統裡初期也有這類武者精神。但漢朝起獨尊儒家裡尊王的一套,加上皇帝重文輕武以保權位,最後蛻變成但求封官進爵、有形式無內涵的八股、腐儒。但武者精神在西方為貴族採納,融入了西方文化的內核。
二、      現實中,體育導致競技,進而透過觀賞性帶來商業利益。這再加上群眾崇拜英雄、冠軍一家獨贏的大眾心理,爭勝時往往有損公平的精神。須有良好的監察以減至最低。
三、      由於群眾間接以英雄來象徵自己,任何國家、政權都會借體育英雄來凝聚民心,從而優待英雄運動員。差別只是程度。
西方在這方面比較健康,他們體育明星主要靠個人的努力、籌資,國家很少介入,成就屬於個人遠多於國家。
但中國集十三億人的資源,自幼童起就在全國選拔,用免費食宿、比賽出頭、名氣獎金來換取其中主要是渴望登龍的貧寒子弟,長年接受地獄式訓練、殘酷淘汰,有違體育鍛煉應屬個人選擇的原意。而在他人看來,十三億人不惜工本培訓的『專業性』運動員,與資本主義國家靠個人興趣苦練出來的業餘運動員(除了幾種職業項目外)同台較量,不太公平。任一項目,我們只知體育金字塔尖頂的幾個國手風光,其下千千萬萬的同門可能只有微薄的收入,甚至因傷患而被迫轉行,顧得了生計,顧不了健康。這種體制不屬可持續的發展,應在國家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端之間取得新的平衡。
               此文暫時寫到這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