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5日 星期五

120524四:《浮城》-擬人化的香港史


      還有一個月就是「七一」。過去這十五年,不少人覺得不如英治下。財富雖整體有所增加,但上下差距拉大、管治無方,看不到前路,某種程度上,目前的心情比回歸前更糟。這刺激了對新國民身份的抗拒,表現為對緬懷昔日、捍衛本土文明、抗拒北方元素的熱衷。
      在這種情緒下,以一個英中混血兒的發跡史和身世困擾來personify(模擬)香港150年英治成功史的嚴浩新作《浮城》,本應可以引起共鳴。惜主題模糊,情節粗疏,對白平庸,演技生硬,正中了片名的「浮」字。
      郭富城飾演的布華泉是英國水兵強暴華人蛋家後誕下的「雜種」棄兒,獲另一個蛋家收養。成長過程中,家庭遭變,窮到要賣兒賣女。轉機是他考入殖民地大行「東印度公司」,憑著勤奮、堅忍、忠心拾級而上,最終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華人首席買辦。
      歷史上,以英國角度看,19世紀中葉的香港只是中國邊緣上的barren rock。但英國人有眼光,向中國討來,孕育出最富裕的華人社會。如果一直在中國轄下,香港叻極有限。
      此片也有點這個味道,只強調主角一家的貧苦、社會的黑暗、對華人的歧視、上司的賞識,但講不出主角的能耐,感覺上這個英中結晶主要是好運,遇到英國好老闆。
      但香港發達是「英人之功」說與「華人之功」說都是一面之詞。客觀來說,應該是英式實用管治與中式實用生存哲學的楔合,缺一不可。香港換成其他列強管治,恐怕都不會這樣成功。美國強過日本,但分別管治菲律賓和台灣半個世紀的差距有目共睹。
       由於此片將150年的香港史壓縮成一個人幾十年的發跡史,戲裡的「東印度公司」是象徵性的。歷史上的東印度公司在英人入主香港30年多後就已結束。但此片聲稱劇情基於「真人真事」,英文更用眾數的「characters」,表示以真人為「原型」的不僅是主角而已。由此看,所謂的東印度公司可能是怡和的縮影。
      (後補:忘了此片的金句:生母不及養母親,當然是影射中英雙方與香港的關係。我不但同意,更有切身的體會。抽空回到《崔家》系列再說。)

1 則留言:

Patrickov 提到...

期待《崔家》系列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