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6日 星期六

120536六午晴:梁振英終於讓步

      三天前,我不看好梁振英高調對反對者施壓。他今天透過羅范,對立會承諾用中期檢討新制來換取五司十四局過關。但反對的氣勢已成,現在才來讓步恐已太遲。
      梁極端理性,物以類聚理所當然。但梁出身寒微,明白基層疾苦,給了他一些關顧的感性。羅范卻從第一天起就是人上人,講話就像她的臉龐,輪廓分明,語氣僵硬,絕少笑容,更不會自嘆自嘲,難怪有些人恨她甚至多過她老闆。
      理性是分析判斷的根本,本身正確。但單靠邏輯,只能就眼前的因素來判斷簡單的對錯,容易忽略眼前不明顯的中長期因素緩慢發酵的後果。中長期因素有可能逐漸壓倒短期因素,最終造成決定性的後果。這就如表面作用決定短期後果,而深層作用決定長線後果。一長一短的後果可能很不同甚至相反。
      中方當初在九七上與英方角力,就是因為機械的理性,才會令港人一面倒地偏向英方,讓英方得以用「三腳凳」論來對中方施壓。市民若支持中方,英方哪裡敢提什麼「三腳凳」。
      機械理性之一是:經濟就是一切,以為香港只要繼續繁榮,七百萬人就會愛國。誠然,沒有錢萬萬不能。但經濟學的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報酬遞減法則)告訴我們,港人已相當富裕,價值觀由溫飽提升到層次更高的自由、安全、法治,多賺一塊錢對他們的效益遠不如剛開放的內地人。因此,中方好心送錢來,還被罵餵豬。
      機械理性之二是:法律就是一切,以為堵死過渡後的法律漏洞、設計出最保守的政制,香港就能繼續安定。
      這是官僚的盲點,比第一種理性更狹隘。法律是人寫的,人的頭腦精密有限,不可能想盡世間所有的可能,加上社會不斷產生新情況,再好的新屋也會隨著時日而出現滲漏,再好的法律也必然隨著社會的變遷而要修補。更重要的是,法律需要人主動遵從,才能有效執行。若人心不服,輕則陽奉陰違,重則公民抗命。回歸後,《基本法》自居留權始不斷遭到挑戰,釋法頻仍,即為明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