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7日 星期日

120527日陰:恭喜「篤定」,哀哉文化

      近日,許曉暉的文化局長任命由盛傳進至「篤定」,本人也逐一約見反對她的傳媒、文化人,做最後的說服。看來不會再有變。
      此文是在《明報》發表她的專訪,稱《局長如CEO 轉行無問題 出身商界也可做好文化局》那天寫的。當時另有旁騖,未及埋尾。壓了幾天,今晚借一個空檔上載,了卻心事。但看法並未改變:只要看這個標題就知道,她的確當不了此大任。

      從「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出發的「CEO萬能論」一如「AO通才論」,是政商精英普遍的盲點。根據這種邏輯,CEO在機構內外勝過眾多競爭者,攀升到頂峰,自然是因為最能善用環境,換一個環境當然難不倒他們。這種競爭力、判斷力放諸四海皆準,在層次上遠遠高於單一行業的技能。故此,管得好銀行、財團的話,也管得好文化,而且好過文化人。
      但CEObottom-line做決定,相當於股評人靠「低買高賣」的準則論股。後者短的看一周十天,長也不過一年半載。三年後的股價既看不到也懶理,到時再說。
      文化就更麻煩。只要走進藝術場地就可以感覺到,文化「創意」生產成本不低,但產品難以計量,估值幾無準則,絕少人願意花錢購買,短期內幾乎百分百賠本,中長期內也絕少有錢賺。一般人甚至看不出為何值得做。最終能為投資帶來回報的文化產品,恐怕百中無一。
      文藝能夠存在,大概八成靠公私捐助,兩成靠賣門票、紀念品、版權。
      誠然,現在有所謂文藝管理這一行。但由於文藝注定蝕大本,這種管理普遍的心理一是蝕得好睇,講名氣而輕創意。二是與城市的形象和旅遊宣傳結合,當作廣告費。
      由CEO來管,這種傾向只會更嚴重。由於不能靠成本效益衡量,只好退而思其次,看票房、氣派、輿論。但這些都不是新進創作的強項,獲忽視也就必然。
      但反過來,CEO管文化,借用來推動旅遊和社會和諧,會比文化人有效得多。
      因此,管理文化與其他領域不同,由於無法量化,作抉擇時首看管理人的價值觀和格調品味。以怎樣的西vs中、古vs今、外vs內比重作為黃金分割?我看不出許曉暉的文化品味,只知道她會以CEO的世界觀來衡量看文化的價值。
      但更重要的是像台灣文化部長龍應台說的:胸襟。我CEO很討厭這種文藝,但我承認其客觀的地位,必須撇開自己的偏好來贊助甚至鼓勵。
      當然還有政治問題。藝術家以驚世駭俗博出位,就如女藝人走光、爆緋聞來博頭條。在目前的氣氛下,必定有人用作品來刺激建制,博其發聲做野來做英雄。有藝術品受到左派或者道德衛士的壓力時,文化局長能否一笑置之,說我也不會欣賞,但由市民去決定……
      這個任命實在不看好。現在文化花錢不少、節目很多,但似乎相當蕪雜。希望今後不會更不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