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1日 星期日

240331日夜27°C 82%:單靠錢買的盛事可持續?

    4日長假的第3日,繼續濕悶,幸而預告的風雨輕微。遊客區繼續冷清。
    明耶穌復活,4日長假到尾。到時將上演長假第一日的reverse:南回的港人逼爆關口。
    近月為了吸引外人重臨,力谷“盛事“。但看至今上演的大紅心、巨蛋陣..:
    1. 純屬大型西方擺設,唯視覺效果,無本地元素或可喜的訊息,例如平等、博愛、融和、開放、發展...。只能供打卡,不能打動人。
    2. 遊人即便看得開心,也只會贊設計者,不會多謝出錢租用的香港。
    3. 向西方藝商租用,從萬里外運來,陳列數周一月,付費以百萬計,逐次裝拆。成本效益與其他攬客的活動怎比?
    4. 純屬擺設,非供埋身‘褻玩’。莫說外地客為此來港,本地人似乎也不熱衷。
    這種純粹靠錢向西方租賣、無本地創意的人為event,真的可以繼續玩落去?
    *日前忘了說:兩岸各有一位人瑞作家離世:大陸《讓子彈飛》作者馬識途109歲,台灣《巨流河》女作者齊邦媛100歲。兩人作品傳世兼享長壽,不枉此生!
    講到台灣,話題自然是明天前總統馬英九再次帶台生登陸,頭尾11天,登長城,遊故宮,祭黃帝,最後以第二次‘習馬會’壓軸。
    馬先生素有清譽,風度翩翩,惜觀念過時、政治能量不高,在台灣現階段的綠潮中淪為’擺設‘。但陸方講究政治象徵,難得貴客渡海而來,必隆重接待。賓主到時可開懷聚舊,但化解兩岸死結怕就談不上矣。
    不僅馬先生,他所代表的百年大黨,與台灣的中青代怕也脫節了半個世紀。馬先生登陸祭祖拜黃帝,但當今台灣的中青代趨向歐美式progressive,以文青為傲,以彩虹為榮,怎會聽他的?即便撇開統獨因素,他們也會傾向以此為標榜的綠營。
    社會因素超越政治選擇的傾向,在香港的中青代裡也存在。本地的文青就很不建制。

2024年3月30日 星期六

240330六夜26°C 82%:長假中的夢囈

4日長假的第二日,天氣繼續濕滯,港人繼續北上。2日來累計百萬,佔人口1/7。這還不算飛走的。

    我很贊成市民假日擇優而棲。鬼叫你唔夠人地平、新、大、多呀!以前以為自己至叻,而家就知天地之大。

    但我怕逼,冇隨眾。今午只係退而思其次,跳上第一架到站的長程巴士,外出兜個圈,當係度咗假。多謝庫房津貼我$60車費。

    *近年慣性「唱」中國的RFA/自由亞洲電台宣布撤離香港。好事:美國的半官方媒體搬去自己安心的地方,特區也省得費神來𥄫住你,雙得益彰。

    *近日最有趣既係:有六旬男子攜百萬元名錶,搭公交去指定目的地與買家交收。到埗後被兩名南亞男截劫,顯然有人設局。

    不料劫匪當衰。錶主醒目:事先將錶與錶盒分開存放,兩個小賊搶到錶盒就以為得米;但真正厲害的是,「錶」主本身係「鏢」客,即時耍起詠春,劫匪走夾唔頭。

    說也巧,週前行街,撞到多年未見的朋友。大家都上了年紀,自然講到做運動。朋友原來跟師父學詠春。我以為,咁既年紀,通常係耍下太極、練下吸納,原來唔係咁簡單。唔好隨便蝦老人!

    *與中國永遠互免旅遊簽證的泰國有意開賭。由此想起國家不久前提醒去新加坡(同樣對中國內地客免簽)旅遊的內地人:勿在境外賭博。言下之意,回國會被追究。

    相比之下,就澳門賭場所見,九成客人都像來自內地。如果澳門是境內,內地人可進出賭場,則泰國作為境外,賭場做不到內地客的生意。靠東南亞、南亞、中東客落注就夠食?

    想到禁賭令就似乎明白:為何中國西南部有這許多人越境去泰北的三不管地帶和柬埔寨賭錢,以致該區最終化作電騙基地。

2024年3月29日 星期五

240325五耶穌受難節夜 濕滯25°C 85%:毒酸真的無法預防?

    4日長週末首日,8個字講嗮:天氣濕滯,出境逼爆。當然還有業者叫苦,郵輪客杯水車薪。
    由於宗教上比較虔誠的東歐和中東這幾天也是復活節(偏向新教的5眼國對此不熱衷),俄攻烏和以打哈兩戰相信這幾天多少會收斂。
    這兩天,美國Baltimore市斷橋,中國人怕笑死;台灣素食‘食死人’,聽來嚇死。但反過來又覺得很不裡解。
    斷橋:看照片,出事的貨櫃輪超出橋面高度很多,即使不失控,也不可能通過橋底,怎會走此航道?
    至於失控,難道是操作、導航系統被hack,涉及陰謀?
    Baltimore是首都華盛頓外圍的第一大城,開車只是大半小時。難道有人針對美國權力核心?
    換了基建第一的中國,像Baltimore這條橋早就代之以又高又長又靚的鐵路公路橋,管理上也不會讓超級貨輪走矮橋的航道。
    第一大國懶於基建,我多少可以理解。但基建問題關乎美國人的意識形態,孫中山所謂建國方略,今晚講不了。
    素食中毒:看本地媒體的報道,似乎無法預防,但聽來又有點矛盾。
    以下簡述該報道,但不排除理解有錯。下文看過就好,請勿相信,自己多Google:
    a.致死的是有毒的米酵菌酸。當米或玉米製品(注意:不是米或玉米本身)保存不善時,會由椰毒伯克霍爾德氏菌(Burkhoderia Gladioli,一種細菌,不是病毒)產生。症狀包括腹痛、嘔吐,嚴重的話肝受損。
    b.這種椰毒BD菌不耐高溫,高溫就可殺死。聽來似乎是說:食用米或玉米製品前,先高溫加熱。
    c.問題是:這種椰毒菌所產生的毒酸不但耐熱(換言之,加熱無用),而且沖洗不去(換言之,食物裡一旦有這種毒酸,只能密封廢棄,不能讓任何人、寵物接觸)。
    c.更可怕的是:報道說:〈無有效解毒劑〉,換言之,一吃進肚子就沒救!看報道的口氣,換肝都不一定來得及。
    但報道似乎沒有說:
    1.怎樣檢驗食物是否帶有米酵菌酸?
    2.既然毒酸來自椰毒菌,而椰毒菌怕高溫,那是否米和玉米製品一買回來就應該先加熱,盡可能殺死椰毒菌,以防儲存期間產生毒酸?
    3.但萬一製品買回來時,裡面的椰毒菌已生成毒酸,那就即便買來後加熱都已無法挽救,因為加熱只能除去椰毒菌,除不掉毒酸。
    4.故3.的結論又回到了1.:若無方法測知米和玉米製品裡是否已存在毒酸,那是否根本不能買?
    細想之下,台北這次帶走2人的事件也耐人尋味:
    這家門市此前未聞出事,同一連鎖的其他分店未見有問題,台灣的其他食肆也未聞有事,
那天那次端上的食物有何特別?
    這種毒酸是否無法完全預防,純屬隨機襲來,猶如中地獄六合彩?
    以上是就媒體報道而言,並非針對有關的事件。
    港是否有生物醫學專家可以為市民解惑,以免引起恐慌或反之的大安主義? 

2024年3月28日 星期四

240328四夜25°C 81%:自己係長者自己知

    仍濕熱。
    豪宅7旬妻照顧失智肌萎8旬夫,最终懷疑上演謀殺自殺的悲劇,看來出於個人因素。
    有經濟能力而不假手專業護理,非要家人不可,通常是因為個人的堅持,可能性包括:
    1.重隱私,拒絕外人入屋貼身照顧,得悉自己的生活習慣、家裏的大小事。這種顧忌西方人特多。
    2.懷疑甚至恐懼外人,有paranoid的長者不在少數。
    3.各種心理障礙,例如不讓外人觸碰身體、有潔癖;閹尖,發脾氣,冇護理員做得長...。
    當然也不排除是家庭問題。例如:財產未完全分家,族人或對於每年百萬計的專業照顧費用有保留。又或者反過來,家族的事業有阻滯、有人揮霍、投資被綁...,。
    以上是很常見的問題,因此,即便富家的長者也不一定就有最好的照顧。
    博主作為年紀不輕的長者,經常留意這方面的問題,提醒自己。
    說也巧,昨午回家路上,越過一位‘阿姐’同一位阿婆時,見阿姐好似輕輕地拖一拖個阿婆,講咗兩個字,我聽唔清,大概係話咁行。阿婆既反應我就好清楚,因為都幾大聲,語氣係鬧人:你都唔聽我既,我會聽你既?!阿姐受人二分四,梗係冇聲出啦。
    我過咗呢對主僕頭後,係下一條斑馬線前等綠燈,企咗成分鐘。呢排警方打擊違例過馬路,郁下就千五,大家都小心的。
    不料係路邊等等下,呢對主僕後來居上。當時仍然係紅燈,但兩邊都冇車過,阿婆擺甩阿姐既手,徑自邁步。阿姐自然要照跟。
    當時唔單只冇車,馬路也唔闊。但由此可見一些長者的問題和維持公共秩序的困難。總有人會按自己的判斷去做,管你乜法規。
    我很早就發現,長者通常比較固執,從善如流係exception。這可能是因為覺得自己人生經驗豐富,乜世面未見過,早就知道點做,使乜墨守成規、聽你地的後生。這也是中國人的自信,所謂倚老賣老。
    但與此同時,長者通常在公眾場所容易覺得insecure,傾向爭先,例如霸位爭嘢。這也可以理解:因為知道自己體力、速度不如後生,要搶先一步,惡的先爭到。旁人不妨一笑置之。
    問題是,像上文的阿婆,萬一唔好彩,撞到有個司機趕紅燈踩油甚至黐黐地、啪丸灌酒,咁就可能出事,連照例要跟在身後既阿姐都一鑊熟。阿婆又唔趕時間,何必?
    But that's the way it is. What can you say?

2024年3月27日 星期三

240327三午後雲24°C 74%:富人顧老也叫苦?

    不堪照顧弱病家人壓力而尋短見的,通常是基層人士。這次一對老夫婦的悲劇卻見於按理有經濟能力請人分擔照顧的豪宅,說明無論制度、經濟條件多好,世事也總有例外。
    博主恰巧也聽到一個類似的困擾:外地有境況很好的家庭,下一代長期照顧九十開外的失智長者後,自己也要入院大修。
    *巴基斯坦西北部再見自殺式炸彈,5名在當地從事基建的中國勞務人員遇難。
    施襲者可信是當地爭取獨立的俾路支解放軍(BLA),刻意針對中國人,不滿中方幫巴基斯坦開發當地。記憶中是近年第3宗,每宗都帶走幾個中國人。
    巴方作為中國的鐵盟,每次事後都信誓旦旦要對施襲者繩之以法。但該國的管治眾所周知。幾乎所有總統下台後都被起訴定罪,記憶中有兩個被判死刑處決。軍人裡也有部族、宗派之分。相信他們能保護好中國平民,只怕過於樂觀。

2024年3月26日 星期二

240326二晚26°C 76%:等待長假的日子...

    昨今~30°C。預料復活節長假連綿雨,外遊的人有福。
    這個長假北上還多一樣福:八達通搭內地公交由珠三角擴至各大中城市,而且自動將人幣支出轉為港幣,無需人幣+港幣多一幣,最多可儲值HK$3,000。上去前記得在港買定呀!不過不能用來食嘢買嘢付入場費。
    週五起打工人開心。但飲水思源,要多謝耶穌。如果唔係佢代我地受難,邊有咁多假放。復活節慣常連放4日週五到週一,仲多過耶穌降生既聖誕。
    但你估,聖誕和復活呢兩個英殖留下既洋教大節,第日使唔使中華化,例如過1日俾中秋、1日俾清明(有的人要回鄉掃墓,放1日未必趕得回港)?
    *原來事前的傳聞不確:國家主席不會接見這兩天來華出席國際CEO大會的一眾重量級人物,而由總理和部長代勞。辛苦了!
    看官方發佈的部長接待來賓照,中國最看重IT尤其是晶片(台稱芯片)。但只見AMD 的Lisa Su蘇姿丰(注意:“丰”是本名,不是“豐”),不見近月紅得發紫的NVIDIA(上市編號NVDA,英偉達/輝達)創辦人Jensen Huang黃仁勳。
    後者月前到過中國東北,還特地穿東北的紅花布襖打花鼓。
    黃哥、蘇媽都是幾歲從台灣移居美國的。相比之下,中國內地開放40多年,在美的科技高才相信不下百萬,不少在硅谷事業有成,但還未見百億企業的創業者/CEO。至今所知都是台裔:初期有Yahoo的Jerry Yang,後來有YouTube的Steve Chen陳士駿。而且,所有的台裔IT CEO級人才都相對年輕,最年長的黃仁勳也不過61。
    當然,除了這些台美裔,台灣最驕傲的是台積電/TSMC,幾乎全世界的芯片都少不了它的份,是西方尤其是美國,重點保護的戰略物資供應商,年來先後在美、日設廠。而且,創辦人張忠謀高齡92,依然努力不懈,台灣視為‘國寶‘。
    內地留美的IT高才是否都回國發展了?還是說,美國卡內地背景的科技人,他們在美上不了位?若此,出身內地但發展受限的居美IT人,會否轉來大灣區?
    *人生有時錯有錯著。昨晚幸虧gym後疲倦未上博。IS雖一再發布視頻,就莫斯科的恐襲‘邀功’,但俄統堅持幕後有鬼,矛頭指向戰場上的對手烏克蘭。以俄統的性格,我如果昨晚上博,會以為俄方管你世人怎會看,都會維持這個定論,因為:咬定烏方就可以為俄公民出頭為名,趁烏軍後繼無力,加強攻勢擴大戰果,增加和談的本錢。
    不料今晨報載,俄統首次說:恐襲乃“激進的伊斯蘭勢力所為”,只不過不排除幕後有黑手。反覆強調了兩天烏方黑手說後,突然轉軚,需要很大的勇氣。要給俄統一個credit。
    但隨即的問題是:俄統作為俄人的保護者,如何回應激進的穆斯林?發射高超音速導彈還是派特種部隊深入敵穴?
    與菲方在南海僵持的同時,對中方來說,更麻煩的是:美日將會升格過去60年的安保亦即攻守同盟條約:美軍提升駐日的級別,日自衛隊也升格在對外衝突中的角色,說白了:做多的嘢,出多的力,包括由防衛升格為進攻。
    至於美日矛頭何所指,恐怕不必說了吧。
    與此同時,日本最近與菲律賓牽手,將北起北海道、南到呂宋島的島鏈連起來,形成封鎖線。矛頭不用說與美方一樣。
    至於日本群島和菲律賓群島之間的台灣島,後者雖然不便加入這條島鏈封鎖線,但在現實中做法一樣。
    *今晚本來想講3齣近年看過最好看/感人的日本倫理影視《人生最棒的禮物》(石原里美、寺尾聰)、《春天來臨時》(奈緒、木梨憲武、濱田岳,11x45m)、《好嗎,媽媽!》(吉永小百合、大泉洋、永野芽郁、寺尾聰),但已寫得太長,就此打住。

2024年3月24日 星期日

240324日晚25°C 81%:發展新質生產力仍須借助西方

    24.03.24日:午間31.5°C,1884年有記錄以來3月最高溫。
    預告明後2天仍然熱,要週三始‘回涼’。但也不過是25°C上下。看來終於初夏了,未來半年都會是30°C+的天氣。
    港有37歲男士急須換肝,求助內地,希望成功。
    東九盛事的純白“花海”招致微言後,加入彩色。問題算是解決了。
    *莫斯科大型恐襲:焦點是誰幹的?a.IS po現場視頻認頭;b.俄統稱疑犯事後開車南逃,在接近烏克蘭邊境處落網,懷疑烏境內有接應。你信a.定b.?
    據報道,有幾名落網的“直接涉案者”(或指在現場作案,而不是在外圍接應的)是中亞的塔吉克人。塔吉克是否因為是前蘇聯共和國,公民可輕易進出俄羅斯?但塔吉克與鄰近的幾個“斯坦”都是伊斯蘭國家,難免有人熱衷伊斯蘭‘復興運動’。
    有說,IS一直在俄羅斯的高加索地區活動。但這類極端組織照理最多幾千人。世界第三大的軍力能攻打鄰國2年,卻無法消除境內的極端勢力?
    沒想到的是,IS恨俄羅斯更甚於歐美。
    *今天輪到中國大新聞:
    突發:黃埔號油輪在紅海被也門叛軍‘胡塞武裝’發射5導彈擊中,幸而無人受傷。中國今後會否由附近的吉布提海軍基地派軍艦護航?
    菲繼續用民用船進迫仁愛礁,逼中方執法船出手,圖藉‘官欺民博同情。美方明言支持菲方。
    中方顯然盡力克制。但對方若逐步升級,怕總有一天逼出流血事件。
    北京今天有盛事:請來歐美商界領袖,包括世界最大市值的Apple公司CEO Tim Cook,探討發展。
    而且,這個年度論壇今年升級,先由總理致開幕詞,接著會由國家主席接見與會的頂尖人物。主席與Cook握手的照片會是全球明天的話題。
    有次看,中方想大力召回,前幾年因為疫情和加強監管而離華的外資,尤其是歐美資金和技術。
    東南亞、中東縱使也有資金,但發展中地區的財富多靠出售石油等天然資源,科技含量不高。中國現階段要發展“新質”生產力,恐怕還是得靠歐美,尤其是美國。美資幾乎壟斷了全球的訊息網絡(你幾時聽過歐洲有全球通行的社交媒體?)。中國單有投資解決不了問題。
    所以,要說中國已無須韜光養晦,恐怕還早了一些。
    這或可說明,為何菲船步步進迫,中方仍然克制。

2024年3月23日 星期六

240323六晚25°C 85%:俄羅斯每逢恐襲都只能善後?

    香港即日唯一的大事係:23條生效。再犯者莫怪法律無情。
    同日,真正的焦點在國際:
    1. 英國王儲的妻子Katherine王妃月前入院動手術惹揣測後,拍片自述患癌,正接受“預防性化療”。
    記憶中是英國王室的核心成員首次親身公佈罹患惡疾。希望她順利康復。
    英女王ERII前年9月離世至今1.5年,後代似乎不太平安:國王和媳婦先後動手術和發現患癌;國王的次子夫婦去國居美,與在英的家人關係惡劣。
    這次的家族危機會否是家族關係改善的契機?
    2.週末2天將會佔據全球頭條的是:
    莫斯科音樂廳週五晚演出期間,被多名IS殺手闖入開槍扔手榴彈。此刻已知將近150人死亡,11涉案者被捕。回顧過往:
    a.此前22年,俄羅斯3次遭受大型恐襲:
    2002年10月23日,逾40名車臣人闖入莫斯科劇院,挾持逾850名觀眾和劇院人員,要俄軍撤出車臣。官方與挾持者談判3日無果,軍警第4日放麻醉氣體強攻,擊斃39名挾持者。多數人質獲救,但300多人喪生,其中至少129人死於毒氣。
    2015年10月31日,俄航班在埃及上空爆炸,全機224人罹難,以俄人為主。IS認帶炸彈上機引爆。
    2017年4月3日,聖彼得堡地鐵爆炸,15人死45人傷。
    至於昨天這次,值得注意的是:
    b.上週,俄統Putin剛高票當選,連任6年。IS是否刻意落俄統的面?
    c.俄方事前有否聽到風聲?有的話,時間和地點與實際發生差多少?
    d.美國等西方駐俄使館月初曾就莫斯科可能受恐襲發預警,但普統指為恐嚇。西方的警告是針對這次恐襲還是另有所指?若真的是預見這次,時間和地點的指涉有多準確?
    e.22年來4次大型恐襲,俄方都未能防備制止,問題出在哪裡?
    英、法、德前幾年亦曾屢遭伊斯蘭激進分子恐襲。但多屬個別人的盲動,造成兩三人傷亡,從未見十人八人全副武裝,死傷以十計的大型恐襲
    難道知名恐怖組織的大型恐襲,事前都被西方及時截住?因為按理說,規模大則難保密,西方早已𥄫實。
    但普統有十多年的KGB經驗,難道下屬不成器?

2024年3月22日 星期五

240322五夜22°C 87%:法統挑戰俄統?

    Gym後累了,今晚寫不寫得完呢?盡量吧。
    我懶看視頻/短片,但看文字新聞時,無法不掃過照片。有2張新聞照片昨天就想講,但臨時扯了我的$2優惠,私字當頭嘛!
    第一張照片是下一個預定的盛事:東九的LED白色‘花海’被指看似靈堂,清明將屆不吉利後,已被蓋住,或會調整顏色後再公開。
    第二張照片成為世界性的政治八卦:身穿背心、手戴拳套的法統馬克龍(右下圖:摘自ST040322)在黑白鏡頭前咬牙切齒,揮拳狠鎚沙包。馬生在西方領袖裡,對俄攻烏最為反感,近日聲言派兵助烏。但一眾西方大國灑手擰頭。日前有說,法國已準備派2,000兵。
    為此,此照片被視為馬生公開挑戰在世界領袖裡最最macho既俄統Putin。但兩人若真的‘隻揪’,唔係話唔支持民主、人權、自由,我怕基於客觀判斷,還是會買俄統7:3。
    俄統雖年屆七旬,話到底少年時起習柔道,係真既(唔係因為權位而獲贈既榮譽)四段,騎馬、臥冰、打獵...無所不能。而且,大學畢業後加入KGB(即係CIA/MI6/國安部),做咗十幾年特工,話唔定人都做低過。我早就說過:如果全球領袖開奧運會,十個金牌怕佢一人包辦九個,犀利過昔日美國既飛魚Phelps(菲比斯)。
    即使法統揮拳係暗示派兵開戰而非與普統個人比拼,我也唔敢話西方一定贏。睇眼神、往績都知,俄統為人狠辣,日前先至話:針對叛國者,雖遠必誅。此前,最大的反對派咁啱咁巧係獲釋之前死亡。西方敢出兵,我絕對不懷疑俄統出核武。你真的準備show hand?
    俄這兩天再次大舉轟炸烏克蘭首都基輔。看電視新聞,縱使打來的飛彈都在半空被烏方攔截,但飛彈碎片仍對地面造成顯著的破壞。鏡頭前,首都市區的一個炸彈窿估計直徑4-5米,深超過1米。試想,彈片若落在民居,傷亡不簡單。
    寫到此,又已太長。難以回過頭去講第一幅的本地照。希望明天吧。Good night.

2024年3月21日 星期四

240321四傍晚21°C 69%:神聖耆權不得侵犯!

    市區的重心既然決定北移,撥款開發北都理所當然,關鍵在成本效益,尤其係點樣盡早完成,但又最少超支。
    滿60歲$2乘車遲早被開刀才是小民的大事。議員紛紛獻計:設月/年資助上限;每次4/5元。
    博主作為受益人,說過不止一次:當初俾$2搭車本來就冇腦。並非因為我是中產,不在乎俾多幾蚊。而是:任何民生優惠,提供時絕對冇難度,但底線在持續。唔使讀書都知:
    1.物價總的來說隨時間上升;
    2.人攞著數唔會嫌多,只會嫌少。一旦享有,就唔願放棄。
    所以,$2既車費即使冇人濫用,本來$5一程既車費十年後漲到$5.5,長者唔會肯照比例將$2加到%2.2。庫房補貼隨時間而增加,終有一日爆棚。
    更何況:香港的車費隨里程而增加(反之,紐約地鐵行flat rate,一程US$2.95,唔理係坐一個站定由頭坐到尾。),長者坐既里程越遠,政府津貼越多。最貴既一程補貼~$20。
    更麻煩的是:人口老化,長者佔人口的比例隨時間而上升。今日若佔25%,10年後可能增至30%,再過10年可能係33%。人口增加導致的補貼增幅,更遠遠大過上述的通脹和里程增幅。
    更何況社會如今人道無限,市民好心。有名目眾多的關愛組織,專門督促政府開水喉助弱勢:
    我地長者為社會貢獻咗心力幾十年,老來得以用$2搭車,只不過是遲來的回饋,點能夠剝奪我地當得的權利?PK政府無良!…
    且看當局有何辦法說服我地班老嘢。

2024年3月20日 星期三

240320三晨晴20°C 49%:終於放下心頭大石

    香港今天的焦點最簡單:23條昨19日周二立會90票全票通過,本月23日週六生效。
    The magic word is “23”。可惜不是去年通過,否則還多一個“23”,沒有人會不記得。
    大家此後好好生活。真有個別人不接受,不怕說,請便。天下之大,自有留人處。莫既不想走又不願留,怨天尤人,累人累己。
    若有人認定,"This land is mine. God gave this land to me...If I must fight, ..." (歌頌戰後以色列建國的荷里活1960鉅製《Exodus》主題曲。但64年後的今天,以色列反過來成為西方人權喊打的落水狗)後果自負。
    今晨陽光普照,外出吸新鮮空氣,再見白鸚鵡,但數目似乎少了。
    今天本地既然無其他話題,正好回覆此前網友的留言。
    1.教宗勸烏克蘭割地求和:此教宗是幾十年來最左的一位,本以為很反對俄攻烏,此說令人一愕!唯一的解釋是:深知烏敗象已定,勸其輸少當贏,所謂留得青山在,哪怕沒柴燒。
    這位教宗是阿根廷人,近日出自傳。據說當年還是阿根廷樞機時,曾接見同胞球王Diego Maradona馬拉當納,問後者:你那次是哪一只手犯規?
    球王面對天主的使者,話唔定趁機告解,罪行獲赦,保住獎杯和面子。
    2. 邱吉爾的‘反動’,我也有所聞。日前翻歷史,就看到他1901年的這句名言:
    “人民的战争将会比国王的战争更可怕”。
    但日前上博講英國安劇“COBRA”的英雄首相時,只想到二戰邱吉爾帶領英人頂住納粹德國,保住國家。
    感覺上,邱吉爾出身19世紀末的貴族之家,個人出類拔萃(講得寫得,在議會激勵英人奮起抗德的演說至今是經典;寫了將近十巨冊的二戰史、英語民族史,獲頒諾貝爾文學獎),精英心態強。自己年輕時,英國仍然是日不落帝國。當時進化論仍盛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天經地義。因此,邱吉爾可信對落後地區(例如殖民地)、文明程度較低的種族,帶有強烈的文化優越感。這在當時恐怕自然不過。
    3.父親的妹妹應叫姑姑,我錯叫姨媽。是的,我忘了。我父親有兩個妹妹,終身留在內地。我當年在廣州也見過,是叫她們姑媽。但來港久了,變得以為姑姑是北方話或滬語,粵語是姨媽。
    4.至於朝鮮/北韓領袖姑丈的事,我的確是忘了。現在記起來,好像被處決了。
    但不解的是:金正恩才40歲就準備交棒給遠未成年的子女,除非是健康撐不住...
    這次交棒,金家將傳到第四代(金日成->金正日->金正恩->金主愛),也算是非君主國的一項記錄。
    但朝鮮女性也可以當家,這點要給分。中、俄還未見過(除了古時:中國有武則天,帝俄有Yekaterina葉卡捷琳娜二世)。中國現階段女性最高是上屆的副總理。上次曝光似乎是抗疫,現在連名字都忘了。

2024年3月19日 星期二

240319二晚21°C 51%:金馬澎海域何以突然多事?

    金馬澎此前未聞海上事故特多,最近突然前後大約1個月3連發,而且3案逐步朝陸方希望的關係緩和方向發展:
    1.2月14日懷疑‘無牌’的陸4人漁船被台方截查,導致翻船2死。責任誰屬?陸、台為此的談判不歡而散;
    2.上週有陸6人漁船在金門近海懷疑觸礁沉沒。陸、台分頭營救。陸方救起2人,另2人死亡,2人失聯。
    3.前日2台民租船釣魚消遣,在大霧中求救,獲陸方在泉州水域救起,正通知台方接回。
    希望台方能順利接回第3案的2人,不損面子,進而有助於化解第1案的僵局。
    如今綠營最抗拒的是:陸方認為金馬澎與大陸的距離近到無法區分陸與台的海域,故陸方公務船有權進入台方認為屬己方的海域。
    陸方若有意模糊與台方的海上分界,從而模糊兩岸分治的狀態,綠營肯定會死命抗拒。且看陸方的下一招。
    日前講健體班播放的粵語歌時,忘了其中最重要的海闊天空。但班上播放的并非Beyond靈魂黃家駒的原唱。
    《海闊天空》可能是港產歌legend裡的legend。除了旋律好、歌詞動人,同樣重要的是:
    作曲、作詞兼主唱的黃家駒灌錄此曲後,不出2個月即在開工時意外身亡,剛滿31歲。當時家駒和Beyond已成為港式搖滾的傳奇,出殯時,歌迷“牽衣頓足攔道哭”(杜甫詩)海闊天空作為家駒的絕唱,頓時成為不朽之作。
    而且,時為回歸前4年,移民潮未了。歌詞本身並無具體的指涉,但歌者無心,聽者有意:擔心前景的話,不排除會嚮往“不羈放縱愛自由”的‘理想’,怕他日受管束,從而退一步,海闊天空
    黃家駒作為創作歌手,本身反建制。高歌自由,為此而活,拒為五斗米折腰,不屑於樂壇為了唱片銷路而製造新聞、搔首弄姿,討好歌迷和廣告商。比諸西方,相當於Bob Dylan這類傳奇人物。他與Beyond為此出走去日本發展。
    這種性格獲受家庭、學校、職場約束的年輕人共鳴,至少是嚮往。
    因此,黃家駒身後,“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多少次 迎著冷眼與嘲笑 從沒有放棄過心中的理想“成為年輕人針對社會束縛的心聲。何時想表達不滿,就祭出《海闊天空》
    這首歌沒有一個字涉及政治,但反建制、反束縛的意識客觀上起到了動員的作用。其後每逢有社會活動,經常播放作為背景音樂。
    內地一位最有名的企業家,初出道時也受此曲鼓舞,發跡後在公司聚會上唱粵語版的《海闊天空》以餘興。
    現在當然難以想象。但黃家駒如果與我們一起活到回歸後的今天,62歲的他會是怎樣的人?在過去十幾年的動蕩中如何自處?
    願他RIP。

《海闊天空》歌詞:
今天我 寒夜裡看雪飄過
懷著冷卻了的心窩漂遠方
風雨裏追趕 霧裡分不清影蹤
天空海闊你與我 可會變 (誰沒在變)
多少次 迎著冷眼與嘲笑
從沒有放棄過心中的理想
一剎那恍惚 若有所失的感覺
不知不覺已變淡 心裡愛 (誰明白我)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 oh-no
背棄了理想 誰人都可以
哪會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今天我 寒夜裡看雪飄過
懷著冷卻了的心窩漂遠方
風雨裏追趕 霧裡分不清影蹤
天空海闊你與我 可會變 (誰沒在變)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 oh-no
背棄了理想 誰人都可以
哪會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oh-yeah
仍然自由自我
永遠高唱我歌 走遍千里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 oh-no
背棄了理想 誰人都可以
哪會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oh-yeah
oh-yeah
(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 oh-oh
(背棄了理想 誰人都可以) whoa-oh
(哪會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2024年3月17日 星期日

240317日夜24°C 85%:鐵拳之後...

    復活節北上開心注意:地溝油十幾年後有新招,用極廉價料預製菜,例如梅菜扣肉(見ST市民北上消費慎防「黑心」預製菜)。
    赴日賞櫻注意:有喜有憂。喜的是北陸新幹線由金澤延伸到敦賀;憂的是近日有鏈球菌感染導致的「中毒性休克症候群」(STSS),致死率可達30%。 
    *7.1立會暴動12被告囚54月至82月:2019年的大案差不多了吧?犯事判刑在所難免,否則無以法治。但人心落定後,是否早日轉進reconcile階段?
    19年的狂暴是社會心態極度扭曲下造成的。但大批人失卻常理通常只見於特殊的時空,在98%的正常環境下不會發生。長遠來說,正所謂“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和解才可望根治極度歪曲的心態。當然,要輔以教育、就業...等措施。
    這裡講的不是針對獄中人個別感化,這看報道已見成效,而是重建整個社會的氣氛。
    *我不是天主教徒,或會誤解,但的確感到有點微妙:若有人向神父告解時,提到可能違反國安法、23條的想法、行動,神父是否有責任“見疑即報/Spot and Report”,否則可能面對法律責任?港法與宗教職責的千年守則如何reconcile?
    *韓醫抗府持續升級,教授集體辭職。僵局至今已2-3周,但未聞有大量病人失救。是韓國病人百毒不侵還是消息被壓住?
    *在位已25年的俄統篤定再幹6年。任滿也還不到80,美國人羨煞。
    俄這次大選,唯一待定的是:當選者得票有多高,95%還是97?
    俄人性烈。反對派對抗大選兼為在監禁中死亡的領袖還以顏色,近日與烏軍聯手攻打與烏接壤的俄邊城。在當地造成一些傷亡。但據說己方的損失更大。
    至於放無人機襲克宮,tv game而已。
    *俄攻烏和以報復哈的新聞,似乎輪流上演。會否是烏方和哈方出擊時,刻意與另一方錯開時間,確保己方在西方獲得最大的關注?
    *其實係人都估,朝鮮/北韓領袖金正恩準備由10/11歲的愛女金主愛接班。今日終於多少獲得證實:首見朝媒用「們」的多數來並列這對父女,並稱為「偉大的嚮導者」。且看何時正式上位?但金小妹年紀尚輕,會否在身旁安排一位「攝政/首輔」,例如父親的胞妹即姨母金與正?

2024年3月16日 星期六

240316六傍晚22°C 86%:好好地活!

    博主昨日間有2件好事:1.報名上gym班抽中,4個月來第一次;2.終於上完了一日2 gym的班,下周起每日只1班,回復正常。
    不料晚上相反:日間超標做2個鐘gym,晚上反而罕見地無法入睡,不得不放棄今晨的最後一堂體操班,冇得好頭好尾。
    其實,我很喜歡這個體操班:阿Sir邊帶我地做操,邊播粵語老餅歌舒緩大家。做gym就冇咁既待遇。可惜了!
    但昨晚失眠也源於此:日間堂上播的歌,在腦際縈繞不去。
    問題出在鄧麗君1983年的《漫步人生路》(中島美雪作曲)和一首西方名曲本地版。前者問題還不大,主要是激勵港人。後者麻煩,我熟悉的是英文原版《Today》。
    後者作於1964年,今年剛好一個甲子。美國男女合唱團(=而家既歌手組合,不過當時極保守,齊齊坐定齋唱)The New Christy Minstrels原唱。
歌詞的主題是如今流行的“活在當下”:
    I can't be contented with yesterday's glory
    I can't live on promises winter to spring
但其實,歌者口說不緬懷往昔,也無法活在對未來的承諾裡,旋律是另一回事:輕柔幽怨,所傳達的不是中青後生的“對酒當歌,為歡幾何” or 美國話說:Let’s party!而是老者訴說晚年的無奈:昨日已逝,來日不多,唯有此刻最真實。
    說白了,歌名的《Today》指的是我這輩的傷逝,而不是中青少代的朝氣,今朝有酒今朝醉。
    但不要以為我為此而depressed,所以失眠。意識上,好在我有信仰,加上科學出身,完全接受我這個年紀離終點不遠的現實。我現在剛好與先父離世時同年。我雖然承繼了目前百歲仍在生的母親的基因,但不怕說,如果長命到最後有10年要係院舍終日與一眾院友靠墻排排坐,每餐都要麻煩人餵糊甚至tube fed,我倒希望上天在這個階段前接走我。
    昨晚我從腦子裡趕不走的不是歌詞,而是旋律,反覆了大半夜。
    希望今晚不再。
    如果你有興趣《Today》的歌詞,見文末。想聽歌可上Google/YouTube搜索。今天的人相信十有十唔識原唱者。但其後翻唱的John Denver知名得多。
    不知道是否巧合:
    昨天‘困擾’我的兩首哀傷曲調,唱者都英年早逝:鄧麗君1953—>95=42歲;John Denver 1943->97=53歲。若非‘天妒英才’,這兩大巨星可能現在還在entertain我們!
    所以,我很知足。有同輩的友人幾年前說:現在每一天都是賺的。我比這樂觀些。科學上,我這一輩的男性有80歲是‘正常’的。只不過,在本港可能20-30萬此年紀的男性裡,個人實際享有的壽命可以差很遠。不怕說,我最早走的一個男同學是21歲。此外還有朋友因交通意外、漸凍症、愛滋病離開。
    但正因為有些男性朋友較平均的80年壽命空出了些日子分給同輩人,我們多了些時日。
但最後無不散的筵席。每個人都是看時日而已。
    讓我們好好地活。我信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你也許只信成事在人。無妨,各自努力吧。
    《Today》詞/曲:Randy Sparks
    Today, while the blossoms still cling to the vine
    I'll taste your strawberries, I'll drink your sweet wine
    A million tomorrows shall all pass away
    'Ere I forget all the joy that is mine, today
    I'll be a dandy, and I'll be a rover
    You'll know who I am by the songs that I sing
    I'll feast at your table, I'll sleep in your clover
    Who cares what the morrow shall bring
    Today, while the blossoms still cling to the vine
    I'll taste your strawberries, I'll drink your sweet wine
    A million tomorrows shall all pass away
    'Ere I forget all the joy that is mine, today
    I can't be contented with yesterday's glory
    I can't live on promises winter to spring
    Today is my moment, now is my story
    I'll laugh and I'll cry and I'll sing
    Today, while the blossoms still cling to the vine
    I'll taste your strawberries, I'll drink your sweet wine
    A million tomorrows shall all pass away
    'Ere I forget all the joy that is mine, today
    Today, while the blossoms still cling to the vine
    I'll taste your strawberries, I'll drink your sweet wine
    A million tomorrows shall all pass away
    'Ere I forget all the joy that is mine, today
 

2024年3月14日 星期四

240314四夜20°C 77%:百思不得其解

    今天的新聞又多到一則一句都講不完,只好講本地最重要的。
    媒體vs政府,通常十有八前者惡的。但今天以捍衛法治而自豪的《明報》滿盤皆落索,要即時上網道歉,收回明顯的錯報。
    問題出在該報今晨在標題上指23條草案1.〈加強管理傳媒〉2.〈4條罪類可送交內地〉。
    有關官員今晨出席立會就23條草案的審議時,直斥該報此題「係假嘅、錯嘅、唔啱嘅」、「惡毒」。
    所謂「送交內地」亦即2019年導致連月街鬥、西方起哄的‘送中傳聞。但反過來促使中央為港訂定國安法,一錘定音。客觀上,我們750萬人變成敬酒不吃吃罰酒。
    至於〈加強管理傳媒〉,予人的聯想是收緊言論自由。
    官員說,草案裡根本沒有有關傳媒的條文,何來加強管理?
    不怕說,我懶得看條文。但要說條文明明有寫,官員仍然敢當眾否認,似乎也難以置信。
    撇開價值觀不論,《明報》素以正派自居,強調新聞道德、客觀公正,以監督公權為己任,但也給機會公權和建制回應。這次為何會咁離譜?
    出報的過程照理有層層監督,不可能被塞進私貨吧?邊個睇大樣放行架?
    如今無人不知,國安法壓倒一切。而家立會正日以繼夜執行中央賦予的頭號重任:交出完滿的23條法案。
    在此敏感時刻,有份量的媒體,凡有可能關乎23條既內容,怕都會再三check准先出,以免後果。何況警方話明:見疑即報。如果重要的標題明顯地拗口,莫說上面的編輯,下面的校對甚至美術部、印刷部主管可能都會順口問一句:咁OK呀嘛?老實說,下面都唔想印到一半要改版重來!
    出事既標題點會出街?
    冇人想該報搞witch hunt。但如此離譜,實在要檢討出報的流程和人員的素質,以免六十年的報譽毀於一旦。
    今晚本來還想講其他的新聞,尤其是陸船在金門附近被台方執法船撞沉,造成2死案未了,又有陆船在金门海域沉没,至少造成2死。但再寫下去怕要過11點,早點休息吧。希望明天有機會講。 

2024年3月13日 星期三

240313三夜19°C 78%:突然對華風雲急

    首先謝網友連日留言。但今天上了2小時gym班,加且我關心的新聞特多,只好改天再覆,先交代即日的世情。
    美對華出連環拳:1.用40億美元開發產品取代中國貨,務求勝出;2.不惜代價管制對華晶片出口;3.眾院即日表決是否禁止華企“字節跳動”名下的短片分享app TikTok在美使用,理由是字節跳動受中國政府控制,可能藉TikTok收集的用戶數據來控制美國人。
    對台方面:1.陸船在金門海域被台方巡查,碰撞造成陸民2死後,兩岸談判無果。台態度升級,聲稱若陸方過來,不惜開火;2.金門和澎湖‘適時’傳聞有美軍派駐以培訓台軍,言下之意,‘陸軍’若對金、馬、澎動手,可視為對美動武。
    對外方面:中國與菲律賓在南海持續有船體衝突的同時,與中國素有瑜亮之爭的印度再度升高姿態,1.對內印度教本位、對外民族主義強烈的總理親臨印度東北角與華接壤的爭議地區(中國稱“藏南”)‘視察,2.在該區與華接壤的邊境增兵上萬,3試射成功射程覆蓋中國、可攜核彈頭的Agni-5型「MIRV分導式多彈頭」。
    以上是今天港媒所見。英美媒體說不定有更多‘制華’的報道。
    北京兩會剛閉幕,西方就左右開弓,怕不是偶然吧?
    不過,中國也沒閒著:與伊朗、俄羅斯在敏感的中東阿曼灣聯合軍演。與此同時放聲氣:第四艘航母說不定是核動力。
    天下兩大陣營的對壘越來越清楚:美+西歐+日+韓+台+菲+越+印度+澳洲…vs中國+俄羅斯+伊朗+朝鮮/北韓。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以及與俄羅斯攜手發展的金磚國家組織屬經貿性,政治、軍事上沒有那樣談得來。例如:印度也是金磚組織成員,價值觀與中國就很不同。
    香港作為中國最開放的城市,面對上述的國際兩大派政治、國安角力,既要遵循國家對外的總路線,但在夾縫裡,也要盡力發掘與政治關連較少的商機。港人昔日習慣上不問國際政治,現在想在對方陣營裡插針,就要懂得分別商機和禁忌。
    黎智英案今日起的非AD作證者,果然比此前一眾總編的供詞有趣。繼續看吧。
    晚了,good night.

2024年3月12日 星期二

240311二夜19°C 55%:黎案下階段作證更有睇頭?

    昨陰雨春寒料峭,外出要Gortex上身。今和暖陽光普照,大把人男T恤、女熱褲。荷里活歌劇有道:Oh, what a beautiful day!周中氣溫預料逐日攀升,週末再度入夏。
    這種有違暖化大勢的天氣已維持咗成個月,但未見有專家/媒體站出來解釋。政治不正確,當其冇到耶?
    今天最有趣的新聞是:有無錫飛星洲的班機延誤,女乘務長係機艙揸咪,高歌Taylor Swift的”Love Story”(見台媒WJ240311),既表歉意,亦表對乘客的關懷。
    乘客大都是國人。為何獨唱TS?原來,有不少乘客趕著去睇TS的東亞獨家演出,最怕遲到也。
    另一則大新聞是:網球男單一哥Novak Djokovic(港譯:祖高域)今在美國Indiana Spring的32強賽事,爆出幾年來的最大冷門:俾非種子的意大利20歲小將Luca Nardi淘汰。
    我唔係網球fan,但相信純屬偶然,並非阿祖的年紀和狀態到達盡頭。
    感覺上,體育比賽>8成客觀,但總有~1成運氣。例如近日英超的阿仙奴:先是在最後幾分鐘以2:1險勝賓福特,翌日更撞著榜首的利物浦俾曼城逼和,以致靠得失球差升上榜首。
    但運氣照理很難持續,英超冠軍相信還是利物浦和曼城略高半線。
    黎智英國安案,幾位反指證的高管作供完畢,審咗應該唔止一個月。至於是否有利被告,各位自有分寸。
    我更有興趣的是:明天開始由非下屬出場,這名後生被指與被告合力鼓動西方制裁。
    記者亟於uphold自由、人權、民主、法治等人類社會的‘終極’價值,報道被告下屬的作證巨細無遺,確保辯方對污點證人的質疑獲得足夠的關注。
    但我既層次低、更想聽聽此案超出AD以外的刑偵層面。
    月前看了3季6x45m的劇“COBRA”,講英國接連遭到空前的國安挑戰,既有天災,也有人禍。
    COBRA=Cabinet Office Briefing Room A。據說White Hall地庫有相當於美國白宮地底的作戰密室,國有危難時,正副首相、外相、防相、內相(內務大臣=美內務部長=中國國安部長)、首相幕僚長(Chief of Staff=中國黨總書記辦公室主任,所謂總辦“大秘”)等內閣重頭人物會齊集此室,即時決策,實時指揮,包括戒嚴、出兵、撳核按鈕。
    既然係做戲,最後當然是英國化險為夷。此劇在保守派Murdoch的Sky One播出,戲裡的首相絕對是Churchill以來最佳的英國領袖,以民為重,有智有謀,有決斷,有擔當,置個人生死於度外。每次係最後一刻要作出的艱難決定,都已盡可能減少國民的犧牲。即便估錯,亦屬無奈。我如果係英國人,都會投他一票。
    但此劇太捧政府,西式左派唔啱睇。後者既本性係監督政府,相信公權濫用先係規律,講親政府鬧九句先俾一句分。
    說回黎案,希望明天開始上庭的證人有料爆。
    至於加沙戰事,伊斯蘭齋戒月已開始,停戰談判拉鋸。但美統發惡,以總再右怕也不敢在加沙地面繼續南攻。日前最慘的是:西方空投救援物資接濟加沙難民時,有巨型包裹降落傘懷疑被纏住,直墜地面,壓死5名難民,多人傷。至今冇國家認頭,美國更率先否認,冇人敢擔當也。

2024年3月10日 星期日

240310日夜16°C 86%:新時代新心態

    毛主席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但直覺上,“家有舊AD或惹官非”昨或已在網上瘋傳,提醒親友趁未開始收環保費,盡早處理家中雜物。
    但恐怕更要注意的是:新時代有新標準,市民要改變過往自以為是的心態。問題不限於家中有冇忘年既舊書報。
    至少在國安問題上,要不時自察:我和家人既做法有冇出界?而所謂“做法”,要包括言與行,而唔係話:講/睇吓唔得乜?又唔係做!
    講可能涉及傳播。睇則要睇係點睇:偶然唔覺意撞咗入個‘黃頁’,好奇瞄咗一陣;定時不時睇,每次都睇十分鐘八分鐘?後一種情況,好明你有責任要說服當局,你有足夠既理由,例如工作需要:政治學者/評論家/記者/智囊(例如議員助理、財團顧問),需要𥄫實呢方面有乜依郁。
    擒日有關首長講得好清楚:萬一被懷疑有問題,係我地自己要提出有關方面可接受的解釋;而唔係見到當局上門,仲大聲夾惡:丟,你大嗮呀?有乜證據呀?
    而家網絡時代,每個人上網既路徑,每一秒鐘都有記錄,有千計既專業高手無時無刻不利用全自動既搜索系統,檢測網上敏感既往來,冇得走既!唔好以為自己識玩嘢,想同人鬥法。
    以往有所謂innocent until proven guilty。而家喺國安方面恐怕要兩睇:當局有責任提出證據,但有關市民有同等既責任要釋當局之疑。玩完嘢坐下度嘆咖啡,只怕跟住個杯咖啡係被人請飲。
    咁樣講,唔係想自己嚇自己,而係唔想有人矇查查跌入法網,無端端坐幾年。有人或者想搞出幾個呢類案件,以證香港‘淪亡’。但我覺得唔好陷人於不義。
    *今日最驚人既言論係:天主教教宗勸烏克蘭認輸,同俄羅斯和談。
    教宗從一開始就唔同意俄攻烏。如今咁講,怕係有可靠的訊息:烏克蘭繼續撐落去,後果更不堪,寧可早走早著。
    以宗教來說,烏克蘭同俄羅斯同屬東正教。天主教與東正教在儀軌上比較接近,同基督教差別較大。
    *最近呢兩周,每週上五日運動班,比較累,昨天放棄上博。
    但昨天看到外交部發言人對日本漫畫泰斗鳥(Toki)山(yama)明(Akira)離世表示深切哀悼,一愕。我限於成長的年代,加上性格上只看字不看圖,未看過一本日本漫畫,只看過個別電視劇。但也主要是看宮崎駿的。至於《龍珠》,只聞大名,一無所知,也不好奇。
    中國如此器重日本文化泰斗,由外交部而不是文化部出面,原來鳥山明喜愛中國文化,《龍珠》以《西遊記》為靈感,更為了取材,80年代曾去中國實地取經。
    這裡恐怕也有一個價值觀的問題。感覺上,每個人對外國的文化,總的來說,按性格和價值觀來決定喜好。比如,我在日、韓劇/影/歌之間只取日。
    若此,我猜,與鳥山明同屬漫畫泰斗,宮崎駿與中國不會走得那樣近。

2024年3月8日 星期五

240308婦女節五19°C 68%:〈海上軍事鬥爭〉指的是...

    金門海域陸船與台海巡碰撞2死事件,陸vs台談不攏,互相指責,用辭嚴峻。
    但只要限於口頭攻擊,不提武力,是否可信雙方仍然克制,只不過要以表尊嚴、對民眾交代?
    不料,今有港媒說,最高領導人昨指示軍方:〈要統籌海上軍事鬥爭準備〉。
    月來菲律賓在南海島礁主動進迫中方,而且明顯獲美方撐腰。領導人說的「軍事鬥爭」,會否是指這件事,而不是台海?
    希望盡早劃清界線,以免外界誤判。
    日前說,國家宣示政策、下達指示,有一套慣用的政治術語,未受過內地教育的人,包括港人,聽來似明非明,覺得隔閡,不容易產生共鳴。
    但也有例外。外長昨天在記招上發表的外交陳述,分寸準確,用詞得體,不落俗套。最重要的是:少lingo,常人都聽得懂。
    其他政策領域,如果也能做到這點,對於調動國民的積極性,會大有幫助。

2024年3月7日 星期四

240307四夜19°C 67%:Trump若翻兜,世人如何自處?

    財長:緊日子是〈長久之計〉。
    23條立法應中央的期望,加快進度:下週三“一讀”。按程序,周內可能就完成。
    頭號政治憂慮,本無可爭之處,以最快的速度消除,back to經濟民生。
    國際頭條無疑是:美國上任總統Trump和現任總統Biden週二分別勝出黨內初選,預期會成為各自政黨的總統候選人,11月第一個週二交由~2.5億國民票選。
    1:美國史上首次由2位八旬男士對決。無論誰當選,任滿時>85歲。
    2:Trump近月在民調上持續領先Biden大約5%。Trump所屬的共和黨不覺得他老、過氣;但Biden所屬的民主黨嫌他老,想換人,但苦無選擇。
    Trump極右偏激,天馬行空;Biden中間偏左,較有紋路。連與美國頂牛的俄統也說,寧可後者連任。中國怕也不例外。但美國目前的焦點是偷渡入境者‘氾濫’。Trump作勢要趕盡殺絕,贏得人氣,自由派的Biden顯得被動。
    感覺上,兩人目前的贏面~5.5:4.5(≠票數)。
    Trump若果然贏得four more years,全世界都頭痛。但阿根廷總統、以色列總統這兩大極右派會歡迎。 

2024年3月6日 星期三

240306三夜22°C 76%:Facebook變Closedbook?

    中午實時頭條:23條將禁用FB、IG、YT...。稍後再看,消息來自美國Bloomberg通訊社。
    但太離譜,作也要作得似樣的。
    客觀上,香港只要想對國際開放,就非得保持境外慣用的美國社媒不可。海外的人,誰會為了來港旅行、探親、出差幾天,臨時要親友、同事......裝齊中國內地通用的WeChat,微博....。但還未用熟就離港回國,親友又要刪除中國的軟件,用回美國的?
    同樣客觀上,國家顯然要香港繼續扮演中國最開放的城市。說白了,繼續共產黨自抗戰以來對港的方針:利用(開國總理周恩來當年講到明)!將香港受英國統治的民族恥辱,化壞事為好事,讓香港為內地做在內地不方便做的事。以今天說,首先是金融--直到人民幣能夠國際流通。
    禁用FB咁冇腦既傳聞都當寶廣傳,美國的一些新聞精英已失卻起碼的判斷力。
    當然,特區就23條收到的意見裡,不排除有人這樣建議。但可以出於真心,也可能是‘反間計’:一邊提交意見,一邊對外說:當局有意咁做。
    但有此傳聞也好,正好趁機交代我不用FB的原因。一直想講,但職業習慣,總是被新聞佔去話題。
    FB面世沒多久,我就跟人開了戶。但一年難得po一次,一周難得上一次。要FB來電郵說親人有po,才上去看一眼。
    無他,當時隨手開戶,冇念到親人主要po生活,但自己從事敏感行業,同行愛講社會甚至政治。唔想親人看到我朋友的po,覺得唔easy。反過來,也唔想親人的po,俾我的同行攞離講,引起爭議都唔知。
    直到最近方得悉,FB原來可以將親友分組,玩apartheid。但我已與FB alien咗十幾年,懶得而家先離補救,寧可繼續與FB保持距離。我反正興趣在世事,不上FB似乎冇乜損失。

2024年3月5日 星期二

240305二夜25°C 85%:各有前因莫羨人

    氣溫繼續玩過山車,濕度爆錶。地下淌水,我地長者要加倍小心。一滑倒就可能回不了頭。
    人大揭幕,焦點是今年增長目標5%、發萬億國債、過“緊日子”(政府工作報告)
    有媒體說,港特首獲發的列席證編號0023,令人想到23條。
    但23條立法份屬必然,餘下純屬程序,媒體無可炒。我反而想起英國王牌特工007。0023不是007之後,排第23的特工,而是007的3倍也。
    *即日比較意外的新聞是UN說,哈馬斯突襲以色列過程中,有可能曾性侵受害人。
    古今打仗,似乎總有軍人侵害對方的平民。關鍵是多少。 
    以哈衝突將近半年,UN一直狠批以軍屠殺平民。這是首次指責哈方。大概不是個別一兩單,冚唔住。
    同日英國說,由於以哈衝突,英國受恐襲的風險自2001年美國9.11事件以來最高。英國由於過往的殖民地,多南亞和中東的穆斯林移民和後裔。
    *我最關心的還是韓國的醫事。政府揚言炒數千罷工的醫生。但醫生立場堅定,有醫學教授當眾剃頭挺學生。還是那句,點樣收科?有多少患者會被犧牲?
    *台媒引述俄統的前副手說,烏克蘭是俄國的一部份 應該「回家」,影射之意甚明。
    歷史上,俄烏關係的確濃於水。但不同台海兩岸:烏克蘭可以說是俄羅斯的起源/祖家,與台&的關係剛好倒過來。
摘自HKTDC網站
    *香港歷來與同屬彈丸之地的新加坡有雙城記心結。有些港人看不起對方,覺得自己靈活會變通,對方死板只會跟程序,加上我們有14億人為後盾,星洲不是對手。但近十年八年顯被對方超越。我們講創科,但真正做到的是對方。
    近日,對於獅城在整個東亞獨霸美國歌壇天后Taylor Swift的演出,更有微言。據說每場酬金300萬美元。
    但我對此倒沒有什麼不好的感覺。我們有背靠祖國的優勢,但獅城的優勢也不輸蝕:
    1.挾馬六甲海峽的東西航運咽喉,百多年來收過路錢無數,可見的將來也無競爭(在泰國南部狹長地帶建運河接通東、西海域,繞過馬六甲海峽的建議,限於泰國內政和國際上的顧忌,始終得個講字);
    2.東南亞接近7億人~中國的一半,是全球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新加坡坐落在東南亞的地理核心(右圖:星月旗的國家),離泰、馬、菲、印尼、越、港約3小時機程。飛去印度和澳洲也不過多兩個小時。
    政經方面,新加坡地少人少成本高,加上特殊的政制、英式法治、華人精英教育、英語對白,專攻高增值的金融和創科,與鄰國錯開市場。加上政治上避免介入區內的紛爭,專心做李光耀說的鯨魚嘴邊小魚,為大魚提供洗牙服務,四周的鄰國放心讓獅城提供商業服務。
    新加坡鬆開社會規範後,例如接受同性戀,西方的高管、專家也不再介意去工作。加上位於赤道附近,終年炎熱,或許比香港更適合愛好陽光海灘的西方人。
    總之,人地有人地既長處,各有前因莫羨人。
    至於新加坡津貼歌后的演出,區內有人不滿。但易地而處,鄰國恐怕也會如此。差別是多少和方式而已。

2024年3月4日 星期一

240304一夜22°C 92%:告別總理記招

    日間外出時間長,覺累。但本博剛講過兩會finale的總理記招,就傳來本屆起不再,好歹也得留幾句。
    為此,本港晚間新聞輯錄歷屆總理記招的金句以留念。
    但凡事都有兩面:人人緬懷之餘,總也可以說:世事有始也就有終,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只不過多少會問:當初為何會請總理開記招為兩會閉幕?現在又為何不再需要?
    總理記招吸引人,因為是兩會唯一用口語的記招。其他的發佈會主要用文件語,要聽慣’官話‘的人才能感知其內涵。
    港人未受過內地政治教育,聽來似明非明,少了感受,更遑論感動。覺得內地的術語alien,也就難以對內地感到親切。
    相比之下,美英政客用口語‘賣萌’,顯淺易懂,討好、挑動受眾。港人容易理解之餘,更可能被其觸動,以致‘近外遠內’。
    港人可信十有九憎特朗普,但相信好少人唔明佢講乜、想‘賣’乜。心裡明白,換了自己是美國人,對某些問題例如難民…,可能也有同感。
    說到底,有些港人與內地離心,恐怕是幾十年政治環境養成的。
    若此,此後是否要在港實施內地式的政治教育,來轉化港人的感情?
    答案留待大家去想。但首先要說服大家,包括國際社會:港人的感情成功轉化,與內地人同一後,一國是否還需要兩制?

2024年3月3日 星期日

240303日夜17°C 93%:希望再過一年苦盡甘來

    今回暖,有陽光。後天可能更見初夏天氣。
    未來10日,中國的焦點是兩會,國際則是:以哈是否齋戒月停火換人質?
    我起先以為談不攏。看來又錯了。以方可信是美國的壓力。但哈馬斯為何也接受,需要喘息?
    *MP即日中國版頭條〈官媒前瞻兩會:經濟目標更看成色 需穩就業保民生防風險〉,同一版說〈社保金恐耗盡 社科院放風65歲退休〉。近日還有新聞說:大學研究院收生爆棚,懷疑因為應屆生就業難,藉讀研來推遲找事。
    感覺上,內地正面對近20年來最大的經濟壓力,咬緊牙關奮鬥。以中國人的耐勞堅忍毅力靈巧,再熬個把年,一定sail through。但當然很辛苦。
    過去這半年一年,外交上給人的感覺是堅忍。即便受委屈,回話也很委婉,與十幾年前的豪氣干雲,不可同日而語。大丈夫能屈能伸!
    對菲律賓在南海島礁步步緊逼的回應,或足以說明。開放改革第二年的1979(?),鄧小平曾因為西沙島礁的爭議,同越南在海上開火。但雙方好像只出動艦艇。中國現在的軍力升了幾個數量級。或正因此,不能輕舉妄動,否則恐怕在俄攻烏、以打哈之後,再給世人添煩添亂。沒有人受得了。何況,菲律賓看來有美國撐腰。
    *近日最不幸的華人新聞是:有留加讀博的男生以新手身份玩搏擊比賽。主辦方安排的對手竟然是職業選手,結果被打成植物人。最後即便賠償n百萬加元,人也回不來。
   *此外台媒有一個驚人的說法,可信社媒已瘋傳。我當時未及摘錄,但記得大概是:
    從大陸經中美洲北上美國的所謂‘走線’人,主動向美方自首後,據說有一半人獲准在美國暫留,而非即時送入偷渡客拘留營,等待遣返。換言之,‘中獎’機會高達50%。
    所謂暫留相信類似自稱的‘難民’抵港後攞行街紙,暫時由政府養起來,等待法庭裁決是否符合長居的資格。
    大陸走線人獲‘殊遇’,不排除是基於政治因素:視為難民而非出於經濟動機的偷渡客。
但這一來,只會更多人見獵心喜。有排煩。

2024年3月2日 星期六

240302六夜13°C 69%:港島油尖將成Old Town遊人如鯽?

    清晨最低11°,14年來最凍的3月天,何況還飄雨。
    預告下週二就會反彈上25°。好搞笑!說到底是亞熱帶,冬大人應該休息了吧?
    *即日最重磅的新聞是:近月頻頻放料的一份大報主張先建北都、暫緩填人工島。
    或曰空穴來風。但財困之下,2大建設先重後輕、先急後緩在所難免。
    香港縱使是灣區9大城市裏的台柱,但說到底是成員之一,不再是遺‘國’而獨立的“東方之珠/Asia’s World City”。若此,香港的重心由港島、油尖北移,融入灣區以至國家,勢在必然。
    再說,北京將非首都的功能遷往新建的‘陪都’雄安。香港將特區的核心功能由維港沿岸北遷,就近灣區各姐妹城市,充分融合,是自然不過的事。十年後,北都的樓價說不定可比港島、油尖。
    至於人工島,港重心北移後,即便到時覺得毋須再建,也不稀奇。港島、油尖旺最終相信會化作世界很多名城的Old Town,專供遊客憑弔,到時香港就唔使為遊客花費不夠而苦惱。
    我住過芝加哥、美京華盛頓,也到過西歐的一些名城,例如比利時的Brugge,都有Old Town,遊人如鯽。芝加哥Old Town名店Uno的deep fried pizza,門口動輒要排一個鐘,寒冬戶外零下也不例外。
    *至於加沙難民據說又再有過百人被殺,責任誰屬的羅生門,我信7成可能係以軍槍炮造成,3成可能係難民爭搶救援物資,彼此踐踏。停火看來暫時泡湯。
    美國打算直接空投救援物資,似乎有理。但怎確保物資落到地面後,能及時公平地分給難民?美軍總不會為此開進加沙吧?
    *國家的焦點自然是週一開始的年度兩會。但議程和結論都已定,到時看公佈就是。每年最觸目的只是最後一天總理的記招。

2024年3月1日 星期五

240301五夜11°C 82%:韓國醫事如何收科?

    看韓醫集會時一如工農,喊一句口號揮一下拳頭,可見韓人的民族性。不理政府限期拒絕復工,也就理所當然。
    若此,很難想象首爾敢大批開除醫生,更莫說逮捕。醫生的就業壁壘在各行各業裏最厲害,即使同文同種同法的國家(例如英、美),醫生也不能跨國就業。更何況,韓文出了朝鮮半島就無人識。其他地方的醫生無法代替韓醫—除非再過幾年,AI能實時對譯外國醫生和韓國患者的語言,同時將外文的診斷記錄譯成完美的韓醫系統檔案。
    首爾也肯定不會向平壤求助:請看在民族份上,借1,000名醫生救救南方的同胞,我們願意支付任何的物質代價。
    這齣戲如何收場,實在看不懂。只希望“政府/醫生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少賠點人命!
    *俄發表〈國情咨文:西方若派兵烏克蘭 可觸發核戰〉,符合俄統的武性。
    日前見法統說不排除出兵烏克蘭就一愕:法國點解不惜兩肋插刀?果然,北約立即與其劃清界線。美國則因為大選,一家人正為偷渡入境的外人吵翻天,也無法分心。
    如今俄統嗮鋤大D既二仔,所有人都shut up。
    *黎智英屬下一眾‘高管’指證上司的庭審,至今已個幾月。說來說去只有一句話:報館被指控的罪名,辯方力圖證明乃下屬自把自為,控方則力證是東主的指示。你估有冇人為此開盤:買A定B?
    *至於體檢醫生說81歲的拜登適合履行職責,只能說明24年3月1日拜登此刻有能力治國,無法擔保下任總統任期25年1月到29年1月是否仍然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