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梁為此報警也失策。他若嚴詞譴責,預告下次再有可傷人的行為就報警,泛民更麻煩。
睇波就知道,世間的角力往往不是鬥技高,而是看誰犯錯較多,令觀眾轉而同情其對手。
至於「真正」佔中時會否出解放軍,我不相信大熱天有幾萬人長時間坐在中環路中心曝曬。若只是幾千人,警方應足以應付。軍方會否用網絡支援港警我不敢說,但應不會步出軍營。
有人或不信。但我覺得,中共的專制是calculate過的,並非非洲、中東所見的那類狂人。他們其實很講利害,非迫不得已不會予港人「六四」的口實。視為無理智可言的希特勒,只怕自欺欺人。
日方繼內閣通過後,假以時日,解禁自衛權勢不可免。國人火滾之餘,更應知己知彼,明白對方的利害。
7.2內閣解禁同日,安倍假英國FT發表《我的“第三支箭”將為日本經濟驅魔》,令世人看好日本復蘇,寄望其帶起全球。翌日習近平抵韓,安倍亦「適時」解除對北韓部分經濟制裁,擺明聯朝反制中韓。
相比之下,不見習為WSJ撰文說,中國的經濟政策如何支援國際社會。反之,只見中方新聞網站遍設軍事版晒新武器、國防科技、軍事活動,予人擴軍、外擴的口實。
同期內,越南一哥公言對華要備戰。中國的國際下風沒完沒了。
可講的事永遠講不完,每次上博都掛一漏萬。
昨就忘了讚MP:遊行主辦者估計的51萬人僅高於歷史性的50萬,太準也太巧。唯MP指出:無論民、警、學者的估計都創新高,予人的感覺是,無論實數多少,人數都多過以前。MP編採部當然是民主派,但事不離實,有說服力。

講起新聞,順便提兩個動向:
AP本月起用軟件撰寫數據分析的財經稿(大概指金融、統計類的機械性文字,例如股市較上日、周前、月前、去年升跌多少%,幾種股創新高、新低……諸如此類),把發稿量由每季300篇增至約4400篇,日均30多篇,也就是比記者寫稿效率高十多倍。AP說無意裁員,騰出記者處理深度報道。
記得年前Google開始用軟件為海量的新聞稿分類、排序時,文字同行也睇死其會出事。但至今未聞出大問題(小笑話肯定有)。
新的生產力取代人的就業機會,既有的勞動力必力拒。英國當年工業革命,工人群起砸動力機。新的生產力必有副作用,但提高效益、減輕人力負荷的洪流不可抗拒,只能盡其利而避其弊。
同樣看得開心的是,美國三大全國性免費台的新聞黃金年代不再。其中的ABC請年近七旬、千萬美元年薪的晚間新聞女主播Dianne Sawyer九月二日起「落台」,回去當記者。空缺由40歲、欠缺重大採訪經驗的周末主播繆爾接任。
30年前在紐約看Sawyer,就討厭那種典型的美國記者式傲慢:正義在我,傳播力在我,公信力在我,你答不上我的問題,肯定有隱瞞,好極有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