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30日 星期五

121130五陰:黑紅宣傳對比逆轉


       *全球最熱的藝人PSY冒起不過四個月,港澳就請來大駕,據說每場酬金300萬、門票炒到7,000。華人之闊由此可見。
       日前在三藩市問讀初中的小親戚現在青少年流行什麼,曾參演市芭蕾舞團《Nutcracker》的她立即表演PSY騎馬舞。
      初看PSYGangnam Style覺得無聊,後來明白了,他是借庸俗的形象諷刺韓國人暴發的嘴臉。若此,赴華演出會更貼切。可把騎馬改成開法拉利。
      且看奧巴馬、習近平、教宗會否接見他?而他又能紅多久?
        *就梁宅僭建,今天AD頭和MP頭的殺傷力不及昨天的AD頭。僭建322呎雖然比聲明的200呎要大,但差別不算離譜,不同特首與屋宇署長《同年同系理工畢業》。誰會相信屋署的怠慢與此無關?OD昨頭條將矛頭轉向前朝:《貪曾包庇 前朝高官僭建》,顯非偶然,但怎會有效?
      *有人借胡錦濤《早年面試習近平薄熙來》的消息來捧胡、習貶薄不是新聞。新聞是將料放給英國的路透社。開放的象徵?
       *在十八大的背景下,黑與紅國情網站的對比有逆轉的跡象。博訊以往天天提新控訴,但最近很沉;多維則天天有新料,講得很吸引,予人希望。不一定可信,但至少表達有效。
       *MP稱深圳《公安求升職 策劃假劫案殺「匪」》為真人版《寒戰》。不擇手段至此,難免使人想到國情。
        *商人造勢還是事實:MP《十八大後豪客增 金舖翻生》

121130五陰:南京大屠殺75週年「與港何干」

      清理離港兩週的backlog,加上海外友人in town,昨寫了一半博文就扔下,今補完。
      美國每年感恩節一過,隨即進入holiday season。商場換上聖誕裝飾,人人忙著購物、安排假期,就像中國人的急景殘年。但當地一些華人又是另一種心情。
      南京大屠殺就發生在12月,今年不但是第75年,而且釣魚台的爭議惡化,中日關係四十年來最差。海外同窗轉來保釣老鬼紀念活動的網址及有關的博文Significance of the 75th Anniversary of the Nanking Massacre
,問港有活動否。我告知無所聞。同窗對於「HK is pre-occupied with its own chores and lacking in historical interest」覺得surprising.
      同窗說得沒錯。我補充如下:
       not that surprising for me. hk people are traders in their own blood. traders are only interested in NOW and the nearest future, what is lacking and what is profitable. whether you gain or lose, yesterday's deal is done. put it behind. and to keep all business possibilities open, traders do not want to antagonize other people, including their former foes.
       and for the authorities here, they already have too many things to worry. the gov. may not collapse but is surely a kind of lame duck. can't go anywhere.
       as you may have heard, some of the young people don't even want to be identified as chinese. and this sentiment is not to be belittled. a lot of cultural figures harbor that feeling.
      我其實還漏了說。日本投降後僅僅20年,即在美國扶持下火鳳凰重生。製造業征服全球,家庭用品深入每個家庭。同樣重要的是,成功轉移至和平形象,軟實力無遠弗屆。香港的中青代與老一輩因此對日本的印象剛好相反:後者忘不了日軍侵華的慘痛,但前者只知道日本的動漫、電玩、歌影、時裝、玩意、生活方式多麼kawaii。
      香港上下兩代的認知之所以斷層,首先當然是英治下的教育迴避中國近代史。考試連1911年的辛亥革命都不碰,更遑論1931-45年的日軍侵華。但老一輩未及早正視日本文化的威力,設法抗衡,也有責任。日本軟實力開始發威時,老一輩已成長,興趣定型後,未再了解新興的大眾文化,何況是「日寇」的。
      由於大眾文化常見譁眾取寵、無聊膚淺,我這種年紀的朋友很容易覺得不屑。我只不過因為做傳媒,特別注意文化、意識形態的影響。
      誠然,中國在短短三十年內,由一窮二白躍至經濟總量世界第二,西方金融海嘯後,更幾乎全球一枝獨秀。但試問香港今天有幾個中小學生熱衷於內地的動漫、影音、電玩。何況,中國近年因為連串的不公不義,一度建立的國譽賠掉了大半。再加上13億人的「強國」令彈丸之地的香港覺得受威脅,令一些年輕人反過來以辱罵中國、不當中國人為榮。
       日本無疑經濟低迷了二十多年,看不到出路,加上前年的世紀大地震,軟實力受到韓國的威脅,但與中國比仍綽綽有餘。有人敢就港人對中、日的好感作嚴謹的民調,結果可能令人震驚。
      與香港的年輕人講述南京大屠殺,恐怕要麼被當作愛國洗腦,要麼被嘲諷說:「個時我阿嫲都未出世呀!」。

2012年11月28日 星期三

121128三陰:兩程夜機


      回港第三天,仍有時差。
      回程機上14小時,時差損失16小時,加上地面交通,全程橫跨週末兩天。週一清晨返抵後,立即補交週末的差事。算下來,頭兩天睡一半做一半。
      兩年沒坐長途機。去程感冒還未斷尾,上機前做足準備:先上網劃位,然後一上機就食咳糖、吞藥止鼻水,總算沒有累人累己。
      來回均坐國泰夜機,機艙幾由頭到尾熄燈,少數人看戲,多數人睡覺,氣氛沉悶。但好在來往機場不塞車,過關人較少。而且,經濟位似乎比以前寬,設備相當「就手」,甚至有電源。
      入境順利,移民官友善。但離境略有阻滯。所穿的行山褲縫死了腰帶的扣子,無法解下帶子過X光機。擾攘了幾分鐘方得豁免。
      去程睡了小半,回程skimmed了幾部電影。片子沒有前幾年的新,而且都是二流貨。最新最有名《TED》(賤熊30)在港也早已「落畫」。我看不太懂裡面的美式文化,只知是借美國人兒時的obsession賣意淫,片名沒有誇大。
      以巴黎為背景的日本片《xx鞋子》則太做作。中山美穗看上去比42歲的實齡更老,與萍水相逢的30歲向井理在花都的浪漫氣氛中開展姐弟戀。但總算是新片。港譯《巴黎戀愛寫真》,下週才公映。
      此外重溫了早已忘記的港產片《證人》。但住了兩個星期的獨立屋(儘管只是睡沙發)後,再回過頭看香港的石屎森林,首次有疏離的感覺。雖然在外一無身份二無產,加上年事,連移民都懶得想,但現在總算明白,85歲的外母身為族長,為何寧可獨居美國市郊,與在港的兒孫相隔萬里;而電影裡為何常見情侶的其中一方突然說:我對你失去了感覺,我們分手吧!
      至於主角謝霆鋒,這次競逐金馬影帝輸給劉青雲,據說心服口服。不知是否因為在溫哥華成長,相信人要敢於表達,他四年前演出《證人》時,誇張到近乎搞笑。
      在機上唯一認真看的是法語片《Les Adieux à la reine》(英文名《Farewell, My Queen》,台譯《情慾凡爾賽》,香港似未放映),因為講1789年7月法國瑪麗皇后(Marie-Antoinette)與丈夫路易十六被革命者逮捕前最後的日子。但我不懂法文,又跟不上英文字幕,錯過很多細節。
      法國大革命的歷史看過不只一遍,但6W過目即忘,要看文藝的記述才留得住記憶。世人所知的瑪麗是揮霍無道的末代皇后。但本片以宮裡一位得寵「讀」女(負責在宮廷藏書裡挑選讀給皇后聽)的角度,把她描述成有情有義的雙性戀者。最初聽說巴黎市民手執286個皇室貴冑「該死」的名單來凡爾賽宮抓人時,瑪麗本欲出走,但後來自知走投無路,遂設法送走摯愛的閨中密友。
      此片令我想起辛亥革命前的中國。18世紀末的法國貴冑在巴黎郊外醉生夢死,對首都的民情幾無所知。一個世紀後,慈禧和近臣縱容義和團襲擊洋人時,對宮外的了解也好不了多少。再說,中國更早也有沒落的皇室「隔江猶唱後庭花」。

121128三陰:AD&MP罕見合璧


      *市民強烈分化,媒體熱衷於左右社會的方向。ADMP競爭影響力遠過於與OD競爭收益。但今天這對死敵罕見地合璧,一致頭條指屋宇署在梁特上任前夕就發現其大宅空心牆不報,且四度發信未見覆都不行動。
      涉事各方的誠信至此已蕩然無存。不止此,上次在外探親時匆匆上博,說漏了一句:由於林鄭率領行會成員力撐,政府的誠信也已不存。如今只能選擇低頭。但AD說《不信任梁特或獲(立會)過半數支持》,同樣沒有可信性。一則五年任期的特首在五個月內就被民意逼走,中央下不了面子,何況習近平還未接任國家主席,百事待舉。二則有曾蔭權在先,林鄭縱使再打得,中央也不會輕易接受公務員。
      *短命的日本大使臨別時用經濟「傲慢」來提醒中國,不愧知華。官方口說中國的崛起不威脅任何人,但行為上財大氣粗。西方金融海嘯,令中國成為「救世主」後,更不可一世。連香港人都反感,其他國家尤其是鄰國自然合力圍堵。
      荷里活將美蘇冷戰時期的《The Russians Are Coming》翻炒成港明天上畫的《Red Dawn(追擊赤色風暴),顯然是看準世人的厭惡,暗示中國是美國今後的死敵。只不過礙於中國的經濟實力,硬塞赤貧的北韓食死貓。北韓軍機怕飛不到夏威夷,但中國力谷航母和戰機,美國人會想起珍珠港之辱。
      鄧小平實用掛帥,對內保守,但對外力主韜光養晦,至今仍然明智。在外即使出頭,應只限於主持公義。手伸得太長,只會取代當年《醜陋的美國人》。而且,美國在外的霸權有內部制衡,有一定的限度。看大陸客四出掃貨的氣燄就知道,中國靠人治和儒家思想,在外很容易失控。
      *回港兩天翻看港聞,發覺以往幾十年只求發展、不講權利和分配,現在物極必反:只求權利和福利,不講創造。應該補償過去,但開天殺價、落地還錢,走向另一個極端。
       *TVB新聞部主管獲AD引述說,《民主發展太快影響穩定》。大台重視維護status quo,主管一向保守。
      *網上的免費資訊蠶食市場15年後,收費報刊已到達生存的臨界點。連一些世界級刊物也開始向《National Enquiry》靠近。《Newsweek》年來的一些封面故事純粹玩野,根本不是新聞。
       風氣漫延到美國的《Foreign Policy》。號稱百名「Global Thinkers(見今AD),但排名前列的克林頓夫婦、蓋茨夫婦、維護女權的伊斯蘭女子馬拉拉等是行動家而非思想家。蓋茨的妻子捐千億扶貧很偉大,但看不出在思想上有何建樹。思想家通常是學者、作家、預言家。思想與行動兼備的人其實不多,在赤貧地區開創micro financingYunus算是一個。

2012年11月25日 星期日

121124六SF:難信《無隱瞞》


灣區親戚家外望
      感恩節火雞吃了,小親戚生日的家宴也吃了。今天是day after,陽光普照(),還有半天就回港。及時看到剛更新的港報週日網頁。
     「刑事」肯定不會立案,但市民也不會相信,梁振英大宅的僭建《無隱瞞》,而主管部門無偏幫。政府誠信不保,施政難上加難。
      新政府上台五個月,唯打擊炒樓得分,但遠不足以彌補本身醜聞和中央干預形成的骨牌效應。

      長者月派2,200,我理論上相信應審查資產但用公務員的待遇來判斷上百萬長者每月應否多一千元,額外的開支肯定比避免濫發更大。納稅人得不償失。主管大官深知不可能認真審查,才講明會很寬鬆。若此又何必審查?當初真正應該做的是由1,100元分三、五年逐步增至2,200元。如今變成煩瑣哲學。
      我為了方便,每半年給母親一次家用。因此,她每逢年底和年中,存款就會多幾萬元,然後逐月遞減。這次為了2,200元,我除了改為逐月給母親「出糧」,也趕忙問代掌家用的妹妹,母親的戶口會否「爆煲」。好在母親自己沒錢,而我的經濟能力又不足以令她隨時可以爆煲。只要政策過關,母親肯定可以合法「加薪」一倍。但我當然不會因為母親少收一兩個月而去抗議反對資產審查的議員。

2012年11月23日 星期五

111223五SF感恩節翌日:黎智英對台「始亂終棄」

親戚家的走地火雞大餐
      今天是美國人昨晚吃過感恩節(相當於中國團年)火雞餐後的全美減價日。昨晚八點多在親戚家吃完傳統大餐()回來,路過的百貨公司已見人龍等九點開門,通宵掃貨。我從未經過這個美式洗禮,如果今天家人也集體出動,當然要隨車見識見識。
   
      但一早起床,收到港友人轉來的一篇「趣聞」:台灣文人當初死命抗拒黎智英用港式八卦來污染台灣,現在寧可退而思其次,因為對「國教」更擔心,再次說明「政治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其實,黎智英賣台蘋「證實」當天,就有友好從台灣來電,「好奇」台蘋賣電視就行了,報刊既賺錢又有影響,為何也賣?友人是話中有話,但我後知後覺。這則「趣聞」講得很清楚。

http://money.udn.com/wealth/storypage.jsp?f_ART_ID=277941

       Thanks, SC for sharing.

121122四SF感恩節:CPU ~ West Wing


      今天是美國僅次於聖誕的大節「Thanksgiving」(感恩節)早上,灣區再度好天。接著這四十八小時,是家庭大餐(相當於華人團年)和美國傳統的掃貨節。舉家外出前,就港友人日前來郵講幾句。
      老董任命的CPU在曾蔭權時代投閒置散,捱到梁振英當權終於「苦盡甘來」,總攬心戰和vet公職兩大權力。輿論喻為中宣部兼組織部。
      毛澤東搞革命時說,中共打天下有三大法寶:「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今天用來治港,vet公職以收攬朋友也就是統一戰線,而武鬥改為文鬥也就是心戰。換言之,CPU新增這兩大職權,正是遵循中共的成功經驗。餘下黨的建設當然也盡在不言中。國教、各種粉紅組織、交流活動相信都是在這方面作出配合。
      但梁式CPU還使人想起早期的荷里活電視劇《West Wing》(港譯:白宮群英)。白宮西翼的幾十個職員是總統當選的功臣,入住白宮後的近侍,由總統直接任命,基本上不經國會審批,直接代表總統發施號令,其行動往往較龐大的內閣部門更迅速、直接。
      心戰和政府人事的安排就經常在《West Wing》裡出現。但West Wing人在普選中身經百戰,梁式CPU雖然鬥心強,但可能根本不信普選。港人近年急劇激化。由此CPU來打心戰,只會把民情推向爆炸。

2012年11月22日 星期四

121121三SF陰:翡翠台在灣區


      香港電視開播五十年來,亞視及其前身多次瀕臨倒閉,反對發第三個免費牌的ATV Style雖然醜陋,但至少可以理解。由始至終一台獨大、盈利豐厚的無線也反對,就委實貪得無厭。
      香港的電視戰也打到美加澳(英國我不敢說)的港人聚居點。我在三藩市灣區的外家訂閱翡翠台,香港的新聞、劇集、娛樂新聞都不缺,但有「時差」。劇集或滯後一年半載,但真正滑稽的晚間新聞。
       由於香港比美國西岸快十五六小時(美國仍然實行冬夏令時間),兩岸三地的新聞先見於此間早上的《星島日報》和《世界日報》,然後才於晚上九點見於翡翠台,與香港電視新聞快過報紙相反。
       習近平與其他六名常委出場那天,時為北京中午,亦即此間前一天晚上八點,我先看到港台的文字簡訊。翌日繼在唐人街看到華文報紙的頭條。但這裡的翡翠台要晚上九點半亦即香港翌日中午一點半才報道,比習出場晚一整天,還不如看無線網站或YouTube。但長者不愛用電腦,晚飯後坐在電視前看香港新聞和劇集,知道香港親友所處的環境,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樂趣。
      澳洲只比香港快兩個小時,應該不會有電視新聞滯後一天的問題。理論上,香港六點半的新聞可以在澳洲八點半同步播放。
      對我來說,美國的華文媒體有趣的不是內容,而是廣告。由報刊的文字廣告到電視電台的影音廣告,統統就地製作,以華人移民為對象。電視上賣得最多是東亞輸入的藥物、補品,次之是醫療、保險。但華人演員少、人工貴、攝製限制大,廣告播來播去只有十種八種,質素比較原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