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載《都市日報》2011年6月28日《都市博客》專欄
周五是香港特區的十四歲生日,更是中共的九十大壽。
上周看了港人參製的賀壽片《建黨偉業》,明白網民說的:「讓人民看到了當初偉人們推翻前政權的理由,也正是現在人民的感受。 」
一如前年的共和國六十大壽獻禮片《建國大業》,此片動員中港大明星重「演」1911年10月辛亥革命到1921年7月共產黨成立的重大事件,以「證明」中共和毛澤東代表了「歷史的意志」。
具體來說,清末民初,辛亥革命有名無實,軍閥割據,內戰連綿。一戰後,列強加緊瓜分中國。舉國上下近乎絕望。一些知識分子受1917年底的俄國革命鼓舞向左轉,四年後創立中共。
以馬列史觀看,當時即使沒有毛澤東和中共,也必定有其他人建立馬列黨派,成功挽救中國,歷史潮流不可抗拒。
但本片宣揚「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之餘,正如網民說,也激發了對當今的聯想。1919年五四學運的鏡頭就彷彿70年後的六四。學生上街遊行,游說軍警,爭取支持。戲裏有女生高舉布條上書鮮紅大字「冤」,向軍人下跪為四萬萬國民請命,使人想起後來人民大會堂台階上的三個男生。
更令人唏噓的是,某種程度上,今反而不如昔。五四一如「六四」持續了兩三個月,波及多個城市。其間一度罷課罷工,甚至有學生燒毀一個被指喪權辱國大官的府第。但合計只有大約兩百人被捕,未聞有人遭鎮壓致死。其間,思想領袖、後來中共的創黨人陳獨秀散發傳單被捕,使人聯想到今天的艾未未。
兩人都是文化大家,失卻自由大約三個月後,在輿論壓力下獲准保釋。但艾被帶走、失卻對外聯繫之前,並沒有陳那種可見的「不當行為」。
同樣諷刺的是,1921年中,各地代表假上海租界友人家中籌備建黨。巡捕入屋搜查,屋主以英語報上身份。洋督察脅於其學者地位,悻悻而退。
中共的創黨人當時若被一網打盡,歷史也就改寫。但今天內地若有人想組黨,各同道還未碰頭,恐怕就已失蹤,管你是學者。
因此,網上瘋傳的一則反應是:為甚麼人民只能看「你們」《建黨》,不能自己建黨?也因此,有人寧可政府弱、寧可列強在,甚至國家分裂。因為北洋軍閥無能、上海租界林立、香港被英國人佔用,中國的弱者反而有立足的餘地。
中國1911-21年的亂局僅次於文革。本片以此來強調中共誕生的必然,是用對上一個國運最低時期作對比的宣傳慣技。由於「之前」太差,「之後」相對看似無限好。這相當於數學上用任何數來除以零,所得倍數都必然是無限大。
就說「解放前」與「解放後」吧。內戰末期,國軍崩潰、官商恐慌撤台、經濟崩潰、幣值狂貶。戰後穩定下來,相對當然無限好。但細看下去就完全不是那回事。
內戰翌年1950年到53年打韓戰。接着是1957年的反右,1958-60年的大躍進、1959-61年的大饑荒,然後由1966年起文革鬥足十年。頭30年浩劫不斷,老百姓連回氣的時間都不夠,比國府在大陸的腐敗無能慘得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