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6日 星期四

110616四大雨:沒戲看的日子


網友問:選特首,林鄭月娥、唐英年你會揀誰?這兩人完全不同。名義上都是問責官,但前者基本上是公務員,後者是富二代,作風思維絕少共同點。前者的能力無疑較高。但公務員也駕馭不了商界、應付不了民粹風。還是說,你希望這兩人組成鐵二角

至於鐵三角,民間的印象大概是:唐庸,梁(深入人心的印象,不等於事實,故加上括號),范滑。至於林鄭,那大概就是硬。

就李嘉誠未出席王光亞的公宴」,網友說得有道理:李生是(國家)主席的座上客,犯不著同咁多人擠著見個小部委。但李生見主席每次都有報導,這次沒聽說與主任單對單,而主任也不是入住李生的物業。主任要避嫌?

就王光亞訪港,日前掛一漏萬。他以領導人在外對當地中方人員和華人訓話的方式,對公務員之首的全體常務秘書發表帶有指導性的談話(圖,原載《大公報》)。以泛民角度看,這肯定是干預。但翌日連AD都沒有大罵。港人心態已變,覺得香港管不好自己,寧可中央插手?


茶餐廳的餐價紛紛使用貼紙時,你就知道通脹來了。長期以10元大大碗為號召的連鎖麵店:最近終於貼上了11元的新價。這個連鎖在不同的地區有一元上下的差別。我日常路過的這家一直堅持最低價。

上周在連鎖快餐試一種比常見品種貴不止一成的新出下午茶,以為質素會較高,不料與其他品種並無明顯的改進。為免傳媒以基層的名義施壓,悄悄推出較貴的新品種,同時不動聲色地撤銷較便宜的舊品種,是連鎖慣用的手法。至於舊品種,頗受歡迎的下午茶公司三文治,大約在一年內由21元漲到現在24元。

昨乘電車,成人收費漲到2.3元,但長者維持1元。我不介意多付一兩毫,但基層不會願意。

我比較幸運,一沒有下一代的負擔,二不求品味,加上夠年紀,交通費便宜一半,消費可能比基層都要低。但母親那裡就不得不加點生活費。

學期尾學生考試,過去一個月沒戲看,要到下週暑假才有大片。今天是電影院每逢週四的換畫日,本以為去油麻地百老匯中心看Robert Redford的《The Conspirator(驚殺大陰謀),不料滂沱大雨,短時間內不像會轉晴。反正今晚要去醫院看母親,日間不如在家繼續看《德川三代》的影碟。

Redford是荷里活的開明派,此片指在位者以百姓為芻狗。但港人看戲求開心,懶理1865年美國總統林肯被暗殺的陰謀。連最兼容的IFC都不演,港島只有Pacific Place撐場,看來一個星期就會落畫。

下周的話題片是中共90歲的獻禮《建黨偉業》。一如前年建政60周年獻禮片《建國偉業》不惜工本,由內地香港大牌輪流上場一分鐘。雖然看完就不記得,既然做新聞,總得去見識。電影公司很早就預訂這兩天請看預演,不料日前說片子來不及送港。也許還在為政治正確性而拷貝吧?在戲裡扮演毛澤東初戀情人的湯唯,據說因為在《色戒》裡的七分鐘激情而被砍掉鏡頭,不排除是片商的宣傳。

十月紀念辛亥革命百歲時,大陸說不定也會有應節的片子,推動與國民黨第三次合作。馬英九不會接受,但現在大陸有的是錢和人,不會放過任何機會。

我看電影三看三不看:看開心,看別人,看世情。恐怖不看,噁心不看,胡鬧不看。

看開心說白了是麻醉,但求刺激、鬆弛。

看別人是當時髦看,看公眾為甚麼看,與我是否喜歡無關。例如《建黨偉業》。

看世情也就是學嘢,例如看The Conspirator知道點林肯的事

總的來說,我的電影不講究藝術、不太問意義,看明星、故事,不看導演、編劇。不求品味,而求娛樂和啓發。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