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1日 星期三

150121三晨晴:國片反映國民質素?

   我看的戲有兩類:自己想看;看別人為什麼愛看。雖已過了工作年齡,專業興趣仍濃。
   昨晨去看《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後繼者《我的少女時代》。不知是否想「知孫」,看廉價早場的長者不少,且不時爆笑,看來在公婆裡也有知音。但對我來說,有賣點,但太漫畫、造作、拖拉,高中暗戀錯失20年,人到盛年方成眷的結局也不及九把刀筆下美麗的遺憾。雖同樣賣座,但功力差得遠。
   傍晚則因AD當日講股《中國電影起革命》,上網看《港囧》。AD說,國片現在靠小鎮青年、都市喜劇、網上銷售(佔戲票63%),擯棄大製作、港台紅星,戰爭、武打。暑假至國慶前後的《煎餅俠》、《泰囧》熱賣後輪到香港的《港囧》、真人加動畫的《捉妖記》(以24億成為首部票房壓倒荷里活片的國片)、類似周星馳無厘頭的《夏洛特煩惱》票房都超過10億人幣。
   但《港囧》捱了半小時就cut畫。情節薄弱,靠硬滑稽、葷段子,借用台語,愛俗才會贏。邊看邊想,國人愛俗說明國家的質素。
   由此片也想到,內地人由崇港至棄港,令港人失落反陸的過程。80年代的內地落後港40年,唯港是瞻。但經過25年快不只一倍的發展後,雖然還差我們10年8年,但購買力大幾十倍,不再靠我們中介,直接與西方交易。我們受不了與內地高低的互易,更恐懼其借放水來施加控制,激發反陸情緒。
   但港陸規模懸殊,大陸即使掉頭由富轉貧,也會拖衰我們,港獨始終有思源。但永遠是無厘頭。比脫離現實更根本的是,港人沒有台民與大陸隔絕50年的往績、文化底蘊、政治理念。由泛民到激進,擺脫不了華人現實加英式實用160年融就的基因。
   台獨有人自焚。港青佔中睡幾晚帳篷就已很大聲。我不認為台灣非要獨立才能自主。但客觀上台民受過228、國民黨半世紀的國民教育、當過兵。港人甚至看不起歷史地理-除了旅遊學來的。

1 則留言:

Patrickov 提到...

內地人沒有棄港,他們只是想自己在香港也可以無法無天而已。恐懼明刀明槍控制才是重點。英美歐是不用硬銷也可以引人願者上鈎(指受控制),連日本也學不來,中國在可見的將來應難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