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過年後聚餐,海外友人進出,加上其他的事,昨沒上博。
今晨起床,收到這次回港蹇運的同窗傳來返抵家園的WhatsApp。接著開電視,沒看到巴塞贏皇馬的入球,卻看到李光耀離世。
近年被罵成港版CCTV的大台力讚李,難免被指借來勸港人接受經濟高於民主的威權。接著看有線,多了點側面的批評,甚至請以投資出名的新加坡來港學者回應。
但我更有興趣的是首次看到李長子、現任總理李顯龍用「華語」上鏡宣布死訊。新加坡精英一般公開只講英文,我不敢說他們是否能說華語。
李半夜離世,港報要明晨才報導,但反應可預料:非民族民主報會小讚以示禮貌,但大批以挺港人爭民主。大馬老闆旗下的民族民主報會主讚,但編採會塞進新左。
(150325三後補:果然,後者頭一天報導力讚,向老闆交差;第二天輪到編採,由頭罵到尾:在星訪《異見者:強權壓頂 星港同悲;受人身攻擊 「新加坡五毛黨很積極」;唯一示威地(芳林公園Hong Lim Park因國喪)被封 合法賣淫依舊;特譯Economist﹕威權主義者誤讀李成功之道;國際特赦致哀 籲星重視人權;李(女)憶硬頸抗父 曾離家出走》,很反映新一代的極端。)
剛返抵海外的同窗在港有摯親,退休後逢涼季就回來短住。不料這次回來,還未調正時差就急症入院,兩動大手術,住院個多月。歷此一劫,誓言「今後都唔返嚟」,意指返港衰運。希望友人回家後轉運。但我今後會少去海外探訪,今後就彼此遙祝,各自終老吧。
聽其摯親說,友人在家突然倒地,救護車大約半個小時後來到。加上區內的公立醫院屬大學,主治的教授是香港這方面的權威。現在可以走動,熬得了十幾個小時的越洋機返家,總算不幸中的大幸。但當事人看又不同,不回港根本不會有第一個不幸。
正所謂半杯水,你嫌少,抗議受薄待;他覺得OK,謝謝送水的人。同樣的遭遇,不同的人看可能截然相反。我無大志,往下看多過向上求。21歲那年,在校的拍檔就遭橫禍離世。其後將近50年,也曾住院一個半月,醫生一度束手無策。期間同齡的熟人有的早逝,有的不能自主生活。我不特別注意健康,至今行動自如,傾向感恩。只望今後還可以做點事。當然,太易滿足正是我的局限,但我不以為恥。
2 則留言:
知足常樂,何恥之有。
同上。勉強無幸福。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