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digm shift里程碑:MP頭《政府破天荒資助回收業 研供地補貼營運》。厭惡性行業,員工辛苦,鄰居不滿,量大利薄,長遠難自給營運。傳統經濟學孤立看問題,只看bottom-line,不顧side-effects,難以應付全球化、行業交叉的經濟。
*13世紀忽必烈先後兩次征日,艦隊都被颱風擊沉。「神風」佑日說最終演變成二戰期間日軍的自殺戰機。
這次「七一」過港而不入的風暴,力度也剛好救了CY。看這兩天的報道,遊行的聲勢甚至不如去年。為了谷佔中,人數更吹到爆。傳媒今後不會再照搬主辦者提供的人數。
大熱天遊行拉高情緒,大汗淋灕的畫面令人同情。頂著風雨上街令人感到悲壯,渾身濕透神情堅定的畫面令人產生憐憫。但陰天陣雨令人翳悶,遊行亦然。我忽然明白了,北歐的人為何容易抑鬱、一放假就往陽光充沛的南歐跑。
*擴建堆填區的爭議最後看來會偷龍轉鳳過立會。將軍澳人過骨,屯門人辛苦了。
我們拜長期「積極(地)不干預」之賜,環保比先進社會,包括昔日的「宗主國」慢幾十年。
日前看BBC去年年底的2x60m英國廢料處理史《The Secret Life of Rubbish》,沒聽說無線播過。
此片說得很清楚:生態問題,包括污染、廢物山積、氣候暖化、資源枯竭、物種滅絕,說到底是日益富裕結合人性但求眼前安逸的產物。
英國在戰前自稱為「mend and make-do society」。主要是不夠富裕,物件用到無法修補、改裝方報廢,很少垃圾。
戰時就更「極端」。作為島國,海路被封,作戰、生活都只有靠本身既有的資源。連吃剩的骨頭都回收來提煉甘油做彈藥。
但戰後180度轉向。經濟重建,社會漸趨富裕,加上美國人鼓吹消費=繁榮的「consumer society」,廣告充斥,超市普及,包裝精美,產品由耐用改為時尚,不斷更新功能款式來刺激消費者棄舊換新。英國人跟上,垃圾年增7%。不久後,堆填區同樣飽和。有人真的在平地上倒垃圾堆出一座山。
但人通常只求眼前方便,要到副作用發難才會收斂。英國先是因為燒煤取暖的黑煙而取締家用的火爐,繼於79年鐵娘子戴卓爾發動私有化「革命」激發罷工,垃圾山積、臭氣熏天方知垃圾的數量已失控,從而再次回收廢料。(130705後補:AD查理斯的西裝被拍到有小補丁)
但除了地廣人稀的俄羅斯、加拿大、北歐,堆填總有一天會爆滿,莫說垃圾對土壤水源的污染。回收則一如傳統經濟學,只看眼前,不顧長遠。
廢料產生後,要拿到回收筒放下,待垃圾車收集、送廠,用機器分類、加熱、融合,再造。製成品要分銷、運送方能為我們所用。每一步都要用能源、人力甚至其他物料。
這廢料進、再造物出過程中的消耗、排廢、財務帳相抵消後,真的划算?尤其是在寸金尺土、人工不低的香港。
故正如本片說,最終一字咁淺:治本在於減廢。少製造廢料,從根本上減少處理、回收的資源消耗。
英國人的物慾和實用主義沒有我們那樣強,廢料管理、推動減廢都比我們容易。我們根本不敢叫大家少買少扔,回到節儉的美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