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於坊間高見,遊街確《無助爭民意》,但《政改不過 港勢盛轉衰》說不成立。港早已變衰,但無關政改,而是人性:富裕後由兔變龜,逸樂自大,遭窮社會的兔趕超。更不幸的是,隔壁就是世界最大、數目多200倍的「狼」群。狼雖咬不動龜,但一發力就趕過頭。

這個登山聖地適逢旅遊旺季。地震在喜馬拉雅山南麓的營地引發雪崩,有說近20人死。相信今天所有富國的頭條都在找自己人。港客似乎無恙,但內地客據說有傷亡。
正在山下準備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港女教師報稱安好。但也許有人不Like,她並非自由行,而是加入中國女登山隊。龍獅旗快快派隊登頂插旗上fb啦!
論兩大報的技巧,非民族報(下圖)慣贏民族報(上圖)一條街。政治正確性包袱少,取材靈活;明白常人的心理,取角度準確;文字功夫高,乖巧奇趣。但弱點是「好」(粵音)玩不好學,知識尤屬死穴。一講尼泊爾大地震非港人的內容就輸給重學術的民族報。
引述「專家」稱,「震源深度和震央位置有時比震級更重要,......淺層地震離地面近,破壞力較大」,小學生都估到,何須寫136字。而既然「陸地地震....95%以上是淺層」,接著用105字講只佔很少影響人類的中、深層更屬多餘。想佔領學生的通識市場,在新聞版面鏈接網站資料庫啦,何須用報紙版面講廢話。
如果你反正不看文字,那比較兩報的地震位示圖吧。誰的訊息較多?
但話說回來,兩報都有一個不足:地圖除了區界和市鎮位置,還應附帶比例尺,一望就知道兩地的距離。否則將世界地圖刻在一粒米上,難道世界真的就盡在牙齒縫?
但非民報最為親者痛的是政治不夠正確。第一高峰據說是英國人Everest(額菲爾士)「發現」的,與中共誓不兩立怎能稱「珠穆朗瑪」?
藏獨為了對抗中共的「統戰」,恐怕也寧稱額菲爾士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