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加上家人雙喜,開博以來,這篇拖得最久,前後寫了不止十天、不止十遍。
妻家首見四代同堂。外母身為族長,難得回港做大壽兼過年。一家十幾口,幾乎天天有節目。期間的兩個週末,包括年初一,還得交一份委託人暫未找到替補的兼差。
上次上博至今,中港矛盾升了好幾級。
我don't give a damn about 那個北大shit。此人一來極左,二來素以語不驚人死不休為賣點。你反應愈強,他愈得chik。這種學者與靠露點走紅的藝人其實分別不大。
在今天的社會,這種人多的是。連台灣這類作家學者都看準十三億人的輿論市場,危言聳聽甚至唱紅。任何時期都有文人靠罵戰得名,只不過於今尤多。
怪的是,港人正大受刺激,駐港官員為何還火上加油?下次民調豈不更多市民自認「香港人」?今秋的立法會選舉豈不有利泛民?
我想到四個解釋(按重要性遞減):
1. 在可見的將來,歐美財經死直,中國全球獨秀,急於挺腰板。
2. 港人心裡明白,今後愈來愈靠內地開飯,但政治上卻似乎愈走愈遠。宜趁強勢發狠話,讓港人知所收斂。
3. 從習近平獲奧巴馬高調邀請訪美可知,中國急於公告天下:習已從胡手中接過實權。但正式「掛牌」前,須為未來五年清除一些前任的障礙。香港是其一。
4. 有涉港高官想藉(3)立功晉升(後補:此文上博翌日120201AD稱,頻發狠話的高官《「唱紅」博翻身》)。
此招間接令兩大候選人都失分。但世間的選舉兩害之中取其輕多過真的選賢與能。中央走左,自然令被視為較左的人失分較多。
1,200人最後的分佈可能是700:300:200。
過年前,與妻陪外母回她在港時常光顧的新填地街市。鬧區的街市大概以這個最平民,物價據說特平,南亞裔也特多。那天就有一位只露出眼睛的黑袍婦女。年尾的街市往往要側身而過,但無人報以異樣的目光。限於宗教,可能沒有華人得與這位女士交流。但她願意離鄉別井,至少說明來港不比在家鄉差。狗噏的北大教授或不稀罕,但要數香港值得自豪之處,不能漏了這項。
去年與妻路經,剛好碰上許鞍華為《桃姐》取景。導演顯然認為,新填地街市較接近當年的社會。
但奧斯卡外語片講求政治正確。《桃姐》歌頌賓主和諧,不要說不夠台灣版的《Avatar》進步,以「佔領華爾街」的觀點看,甚至「反動」,出局完全正常。
但鬥進步,與當今發展中地區爭人權、民主,尤其是阿拉伯地區革命和女權的作品相比,魏德聖的《賽德萊巴克》又遜一籌。何況還有Luc Besson的《昂山》(本週六的優先場意料中已爆滿)。
講起奧斯卡,回來過年的海外稀客說,在網上看了張藝謀的六億巨製《金陵十三釵》,「十分失望」。本來做新聞,我逢公共(指政治、意識形態……不包括暴力、色情等票房噱頭)爭議的片子必看,至少知道衰在哪裡。但妻這次堅決不看(我沒問原因,但看坊間痛罵,心裡有數)。加上開畫沒幾天就過年,拖拖也就過去了。現在看來,不看是對的。
反當局的人痛恨張「御用」、「為虎作倀」。但撇開政治,大導近年與對手陳凱歌鬥媚俗是不爭的事實。所謂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名副其實「盡靠黃金」。除了排場和女性「事業線」,無生命可言。這對以《黃土地》開創改革開放時代電影的孖寶正被時代拋棄。
今年大陸換班,而美、俄、台、港大選,週四等看George
Clooney用美國大選做題材的《The Ides of March》(選戰風雲),然後下週四看楊紫瓊演《昂山》。但對純美國的《J. Edgar》(J.艾德格)興趣不大。這個FBI早期的萬年局長,一般以Hoover(胡佛)的姓稱呼他,思想極右,一臉橫肉,作風如同黑幫,坑過不少人。美國的老自由派恨他如同中國老一輩恨毛時代的特務頭子康生。此片據說用胡佛的同性戀傾向做文章。但who cares?票房要破百萬都很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