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5日 星期三

120215三回南:Who cares about 紅早還是南早?


美國林瘋,希臘窮瘋,香港鈔瘋。中銀百年紀念鈔即賺4倍,昨晚總行門外的人龍在對面的花園和大廈打圈。香港年來炒風變本加厲,首先是熱錢多息低,股樓無出路。次之是內地暴富,13億人無物不掃。三則本港基層謀生難,見縫插針。四則南亞裔激增,成為最低階層,由掘路到偷搶都有。
唐家家財億萬,怎會除了助選的公關,沒有家業和生活助理?既承認僭建,就知道傳媒會跟進,為何不是同日派人到物業做功夫?官員來視察本屬交差,現在不得其門而入,連政府都下不了台,非得天天跟進不可。唐未來五年真的打算對外靠公關應付一切,實務扔給司局長搞掂?
右報社論說:《豬狼過失都要窮追猛打》。我一直相信,該報為了證明小圈子的選擇必屬垃圾,豬狼必定都踩。但兩害之間取其輕,對狼用盡全力,務使其不得翻身;但對豬留有餘地,最終讓其補位。上任後再打。
今後這五年,該報會為了首屆「普選」力踩建制的人,令其即使當選也灰頭土臉,管治困難。
《王光亞發功《南早》變紅早》的新聞有趣,但沒有significance。香港踏入1990年代後,社會重心由英國人轉移到華人身上,英文人難再壟斷消息來源,英文媒體迅速邊緣化。加上壹傳媒打破了中文傳媒的顧忌,報道辛辣,受眾投入,中文成為傳媒主流,只有不諳中文的5%才不得不靠英文。西方人在港創辦的兩份新聞周刊先後停刊,一份英文報免費派都幾乎沒人要。餘下的「大報」實際上也已淪為小報──除非染紅後獲當局「開小灶」,在中國消息上壓倒美英大報。
香港目前更需要的是:每天一大早將中文傳媒的焦點濃縮為英文,縮小外籍決策者與社會的差距。
機器翻譯目前可產生基本的語義。當然會鬧笑話,但並非像文人說得那樣不濟。只要有足夠人手,一兩個小時內應該可以產生通順而無重大過失的英文。一如Google當初用機器彙編Google News,英文報和英文記者必踩得一文不值,但英文社會會很歡迎。
選稿的編輯和機譯的審稿可就地聘請,成本遠低過西方媒體駐港開支。


登基前到美國拜會,習近平風頭蓋世。若選在214日見奧巴馬真是借情人節暗示「美國我愛你」這樣俗,我懷疑有多少美國人受落。
但對港人來說,過程中最諷刺的是再見董建華。「腳痛」事件七年後,當年帶頭轟走「老懵懂」的右報再次用他做頭條。但現在罵他沒人看,改為似讚實踩。稱他《四伴領導人會華府元首》,實則只是《嚮導》。香港舊稱「帶街」,內地稱「陪同」,連跟班都不如。
但回過頭來想,當年對老董是否只有刻薄而無建設性,用盡了我們負面的精明,但對改善問題無助。此人無疑不諳管治,但起碼忠直盡責、沒有私心。我們重能力不重人品,迎來了最精的精仔,滿意嗎?
精於引導輿論的大報請來右派的滅蝗運動精神領袖和左派的無國界社會主義者飲茶辯論。表面上是真理愈辯愈明,實則維持對大陸的壓力,以免被狼豬之爭轉移。
文化人極左極右很容易。「文化」來自腦筋和背景,純口水,本錢輕。記者講話還要證據,評論只是想法,所謂「意見盡可自由」,講得多快就多快。受眾誰信誰負責,講者才不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