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0日 星期日

121230日陰:8萬?and Sunnyside


誰的創意?(今天MP)
   後日就是元旦。過去兩年的週末差事結束,看明年可否每天寫一點。
   節日心散,友人聖誕前就這次祝賀梁振英「快樂-台」遊行的來函都未回。Sorry A, bless you and your family!
   梁今返港銷假。AD近日班馬(召集)用盡苦心。週四的國際版圍繞並非港人至愛的電影《孤星淚》(見前天本博)連發八條消息,哀嘆《現代悲慘世界/反不公義和貧窮/怒火街頭/世界還有困苦》。繼於翌日大陸的「孤星淚」:《(女嬰)割瘤缺錢植皮 換藥如酷刑/女童午夜街頭溫習/小姐弟天生沒眼珠》。作為兩岸版頭條的女嬰來自記者上京的採訪,所差的幾萬元醫藥費見報後應無虞,女嬰可望脫苦海。先後兩天的報道予人「昨革命前法國,今山雨前中國」之感。
   我猜,上街人數會顯著多過組織者說的5萬底線,但近日民情略回穩(梁粉主持的房協在遊行前推「置安心」盤顯非偶然),應不會突破10萬的「中央警戒線」。但即使8萬,上街者的怒氣也不比03年的50萬人小。張德江先治粵後當副總理,予人的感覺麻麻,分管激化的香港難以看好。
    昨說兩岸年度頭條,沒有提第一個中國作家獲頒諾奬。純就文學言,我不敢說莫言是否值得。政治上,他後來的發言也的確嫌保守。以中國史上第一人的身份,很可以趁著中共換人,期盼公平公義,悲憫農民失卻土地、流落城市的宿命。
   但作品若非要夠反共才值得,甚至借頒獎來鼓勵大陸的作家反共,又似乎變成另一個極端。再說,近年的得奬者也不見得每個都實至名歸。藝術很講口味,每年只獎一人,誰會相信得票最多的真的比得票第二的好。瑜與亮誰能跑出,時勢造英雄往往多過英雄造時勢。今年諾奬頒給中國寫農村疏離的莫言而不給日本寫城市青年疏離、國際上熱門得多的村上春樹,希望與中共十八大碰上與日爭端惡化無關。
   翻了莫言個別的章節,只能說取材單一、農村語言不易讀。中國以農立國,但農民幾千年都被壓在底層,應該為他們發話。但寫了三十年農村後,再關心鄉親,也至少可嘗試在城市化大潮下,仍被壓在底層的農民工,甚至暴富後變身為城市大腕的前農民。
   *AD今天的《2012世界之最》選得不錯 (雖然個別項目嫌grotesque),但沒有說是否譯自英文。若係自選,距離西方傳媒水準不遠。排名「世界之最」榜首的PSY走紅之快、感染之廣,幾乎前所未見,也沒有可以信服的解釋。到底是韓國崛起造就他還是他令韓國更紅?騎馬舞後,又有什麼能夠維持粉絲?會否消失得和走紅一樣快?
   *過去一年有三醜:香港痛斥「回歸後怎可老罵領導」的影壇大哥和聲稱遭「文字獄」迫害的紅色教授,以及美國在小學屠殺案後力陳「The only thing that will stop a bad guy with a gun is a good guy with a gun」(唯一能制止揸槍壞人的是揸槍的好人)的全國槍會(NFA)發言人。
   *至於說Jeremy Lin(林書豪),由突然所向披靡到連月傷患、復出時好時壞,前後不夠一年,起落大過penny stock。無論是射術不夠、體力不足、隊內瑜亮之爭還是傷患困擾,都希望他的神與他同在,為華人在NBA留下出路,但只怕機會不大。只有馬來華人當老闆的MP才會逢民族就捧。
   *人人都用訴求來測試新老總。71位溫和自由派聯署《改革共識倡議書》,促全國就言論自由、司法獨立、尊重憲法等達成共識,獲MP捧上頭條,強調較4年前令劉曉波被重判的《零八憲章》溫和。
   但願成事,更希望劉能儘早獲釋。但對普通人來說,民生不論,上述三大訴求裡,唯司法獨立迫切。受屈者要有保護自己和家人的自由、申訴的安全,遷居和出入境的自由。在一黨制下,尊重憲法是幾十年後的事。
   至於艾未未罵聯署者繞彎,不如「去死」,此人是血性漢子,文化貴冑出身、西方藝術界鼎力支持的地位出發,覺得只要不是公開與當局幹就不是人。
   *紐約市週四傍晚,有印度裔男子等地鐵時,被一個因為九一一而痛恨伊斯蘭教和印度教信徒的拉丁裔女人推下月台身亡。聽了電視的簡單報道,懷疑就在我1985-87年租住的小區Sunnyside。一查之下,果然是Queens Blvd.上架空的七路車40th St.-Lowery St.站,下一個就是我出入46th St.-Bliss St.站,步行約五六分鐘。
   我當時住在Sunnyside裡的林蔭小區Sunnyside Gardens,前後幾條街都是幽雅的小洋房,治安不差、價錢不貴,距離曼哈頓鬧市只有幾個地鐵站,是皇后區難得的綠洲。但一沒錢、二沒家,選擇了回流,否則可能在哪裡終老

2012年12月29日 星期六

121229六陰:我看年度頭條


   2012最後三天,傳媒爭相回顧,但我更喜歡前瞻。
   要我選年度大事,反國教無論共識度、動員力、感染力、成就感(大陸術語「勝利完成」)都遙遙領先,就如巴塞拋離皇馬十幾分。黃之鋒獲《壹週刊》選為「風雲人物」,實至名歸。
   但他今後還有大半個世紀,越紅越要警戒Andy Warhol所謂的「十五分鐘明星」。希望他本著宗教信仰,謙虛踏實,一步一腳印,誠意服務社會。
   相比之下,知識大報選了12條「政壇大事」都沒有反國教。想借狹義的「政治」來減輕對梁府的壓力?
   不錯,反國教狹義上屬教育。但十萬人上街、多人連日絕食、幾萬人多次「佔領」政府總部,站出來的很多市民既非師長亦非學生,這還只是教育問題嗎?
取自MP
   同樣,要我選大事,「港獨」站出來的排名不會比特首僭建、選舉低多少。雖然回歸前就有民調說有兩成市民不認中國人,今年正式「出櫃」,是民情的轉捩點,為政者。但知識大報的政壇大事同樣不提。
   年輕人一再揮動英治下的香港旗幟遊行,高叫「我係香港人,唔係中國人!中國人滾回中國!」是關鍵的民意。忽視下一代的轉化,唱好民族,只會自欺欺人。
   台灣今天五十歲以下的人,很少覺得自己是中國人,也不覺得統一有必要。你不能說他們是台獨,而只是與大陸分隔六十年,加上大陸專制貧窮,很自然地愛自己成長的地方,對「遙遠」的「中國」沒有興趣。同樣地,近年大陸人湧港和大陸的嘔心事物對港造成了威脅,加速了港人的「自愛」和與大陸的疏離。
   因此,港大民調前天說,市民對「香港人」的認同感創回歸以來新高,完全正常。不明的只是,自稱「香港人」的比率反急跌。
   有誰敢做民調的話,反國教、樓價破萬後,我猜中年港人移民的意欲回歸後再次上升。一來確保子女不被「洗腦」、避開大陸人,二來賣樓套現動輒千萬,海外置業不需一半,還剩大半可供退休。何況英語國家福利好,自己老有所養,子女成長無憂。
   至於《男拔專組助港生內地升學》,會否只是政治姿態,怕被指專為英語國家培養精英?出身名校中的名校,若非留學就是入港大。試問哪份好工會請兩岸的畢業生
   至於兩岸的年度頭條,由於換屆的人選無驚喜,可否用薄熙來夫妻案和馬英九窩囊到被英國《經濟學人》嘲笑?
   次之,大陸我會選陳光誠突破軟禁成功逃美。失明而能擺脫長年的監視,似乎說明維穩的局限。台灣則如果不翻查新聞,我第一個想到的是黎智英退出台灣,把報刊賣給不排除有proxy性質的蔡衍明。台灣還有很多政治爭議,包括貪腐……但論影響的廣泛,與《蘋果》可能不再反共肯定沒得比。
    *OD日前智英可能患腦疾,退出台灣或與此有關。雖然不排除是敵人的咒詛,但人有三衰六旺,有時候再健康的人也有不明的隱疾。二十年前,我給他打過將近一年的工。不怕文化新聞界的朋友罵,我至今佩服他的天才,認為他的成功也正是傳統新聞學失敗的地方。但我所講的天才指他的經營之道,包括用人、對受眾的瞭解、市場策略,與他的反共信念無涉。
   我後來的政治老板對民意有黎智英十分一的savvy,中港關係都不會這樣wor
   在此先祝肥佬吉人天相。至於有關他的一些事,另文再談。

2012年12月28日 星期五

121228五晴:《Les Misérables》大陸演不了


   看《Les Misérables》(孤星淚)海報以為是劇情片,入場方知是歌劇。三大主角並非歌手出身,但唱足兩個半小時,並無荒腔走板,即使曾為此劇接受聲樂訓練,也得佩服荷里活演員的專業精神。但海報不提歌劇,怕港人不愛聽?以影院網站看,賣座不差。
   今年初版150周年的這部雨果(Victor Hugo)經典不只是政治小說,而是革命號角。片名不按文學慣例直譯為《悲慘世界》,當是怕觀眾卻步。港人看戲求娛樂,笑、激、驚、愛都可以。苦則限於生老病死的個人問題,避開社會現實。
   習近平上月中接班至今雖表現開明,但此片怕暫時上不了。今天的大陸與19世紀初民不聊生的法國雖有天壤之別,但權貴窮奢極侈、暴力壓制,起義學生在軍方的槍砲下寧死不屈的鏡頭,令人產生聯想。戲裡冥頑不靈的酷吏自行了斷,更會被用來咒詛當局。18326月的這次巴黎革命雖然慘敗,但落幕之前,數以百計的槍下冤魂和憤怒的民眾揮動國旗,高唱人民終將獲得自由。大陸的右派固然會說,歷史證明中共必忘;左派怕也會用「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毛語錄來重新唱紅。
   這部法國經典是當時社會現實與民族性結合的產物。英國同期的貧富懸殊、不公不義不一定比法國少。與雨果同期的英國作家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同樣借童工的悲慘遭遇來批判工業化初期血汗工廠之「惡」。他同樣經典的 《Great Expectations》只比《Le Misérables》早一兩年面世。但狄更斯筆下倫敦的苦難止於個人和社會層面,沒有歸咎帝制、皇室、貴冑。雨果筆下的巴黎則完全是人吃人的社會。在赤裸裸的暴政和無法緩和的階級矛盾下,不革命無天理。
    戲裡,巴黎一群上層出身的學生看不過眼,帶領貧民起義。不料打響第一槍後,民眾脅於當局的殘暴,臨陣退縮,令這批正義的官二代、富二代孤軍上路,率數犧牲。但縱使正義慘敗,皇朝得以苟延殘喘,雨果還是鼓勵民眾不屈不撓,等待明天。這也許就是英國人理性與法國人激情的分別。
    歷史所謂的「法國大革命」指1789-99年劫巴士底獄、法王路易十六和皇后上斷頭台、雅各賓恐怖統治……那次。但隨後像中國百年後的辛亥革命,短暫的幾年共和後來了個復辟的軍頭。不同的是,拿破崙文武雙全,得以稱帝主要是因為戰功彪炳,1804-15年當皇帝時內外均有建樹;中國的袁世凱在1916年稱皇百日,既無支持,又無建樹,純屬小丑。
   拿破崙之後又有三次復辟,包括他的侄子,每次十幾年,共和只是換皇帝之間的短暫過渡。1871年以後才不再復辟。
   1789年後,還有1830年和1848年兩次較大的革命。但1830年是以明君代昏君,並非搞共和。小說裡的1832年起義可能是最慘的一次,學生基本上是被屠殺。

2012年12月27日 星期四

121227四陰:聖誕餐中vs西

   聖誕連吃兩天大餐。先是Hong Kong style,應邀到友人處與昔日紐約報館的老同事歡聚;接著是New York style,妻每年在家為至親製作美式大餐。兩次人數相近,但中西大不同。
   前者外賣乳豬、盤菜,另自製羊腩煲加邊爐(火鍋)配料。各親友圍爐自便。人人酒醉飯飽後,仍食剩近半。後者講求home-made。餐牌有法文,對號入座,不用即棄餐具。頭盤自便,主菜計人頭上。正餐清晒後,部分人仍有餘地。幸而五家人各帶來一種dessert,最終皆大歡喜。
   西人覺得不吃甜品就未吃飽,華人則寧把胃納留給主菜。但中西餐之別豈止甜品。東方人信食療,中西食之別就像中西醫,各勝擅長,但由取材、製作到施與,背後的哲學幾乎相反。前天為友人家宴秘製羊腩煲的朋友就說,中西廚同處一室必定吵架。
   心想也是的,現在所謂的fusion主要是中餐西化,特別是「美化」高價來吸引西人和西化的華人。西餐中化則似乎只有中式牛柳、沙律等一兩種較為流行。
美國人為何so obssessed about.....(轉自朋友的fb)
   有人會說,華人自以為中菜天下無敵,不吸納他人的精華。我完全同意中華文化自大。但就食來說,西餐環境好過食物、色水好過味道、收費勁過食效,似乎也是事實。
   至於說西餐較健康,那恐怕是因為量小而中餐「撐」得太飽,並非食材和烹調之功。西餐常用的牛油、芝士不見得好過中餐的豬油……(現在港、台也應該很少用豬油了)。何況,西餐即使主食健康過中餐,加上dessert的「三高」也肯定反輸給中餐。有時候看「美」女一見dessert就大叫「Oh, you are killing me!」心想這個you指的是dessert嗎?
   中餐絕對應該減少味精、油、鹽和煎炸,在健康上超越西餐。華人口味濃、食肆要快上菜是最大的阻力。如果在湯裡加一克味精就可以少煲三個鐘,省gas、省爐頭,快出菜,多做幾輪生意,99%的食肆都會如此。餘下煲老火的1%食肆,一碗湯怕要賣100元,又只有1%的食客付得起。
   中西餐除了烹飪方式不同,對食的態度也幾乎相反。華人物要熱、量要大、食要「合」、食相要放;西人物要涼、量要輕、食要「分」、table manner要重。一個人愛食中還是食西,很視乎性格和背景。
   華人食物要熱,因為食療文化相信暖有益而冷有害。但量要大相信與儒道哲學無關,而是長期貧窮,「多」變成一種virtue以至炫耀。過年揮春的「年年有魚」不就暗示要「有餘」才算好年、有face。
   至於合與分,指的是中餐一盤菜大家夾(雖然現在港台普遍用公筷),多少隨意,口水也夾在當中;西人則一人一碟,衛生得多,但各自為政。這也正是東方社會集體先於個人、西方社會個人至上的根本分別,下至家上至國莫不如此。

2012年12月25日 星期二

121225六陰:Happy holiday


   最後的一次週日job量比較大,期間加上有家事,本欲在「末日」後寫《The Day After》,現在變成The Day After – X'mas Eve
   平安夜在家wrapped up最後的job。唯一的聖誕活動是邊做邊看亞視的Andre Rieu聖誕騷。當是舊貨,華而不真。獨唱《Ava Maria》的南非黑人女高音Kimmy Skota人靚聲甜但中氣弱;《Hallelujah大合唱也不夠雄渾,與在戲院看von Karajan 1970年代初指揮柏林交響樂團的貝多芬第九冇得比。
   平安夜來宣布賣地,大角嘴重建計劃在告吹前一刻出現「聖誕奇蹟」,顯然想用唯一可攞分的房策來博聖誕美譽。但杯水車薪,反報稱賣地《規模僅及(政企港鐵的)大圍站》;親報也說《供應達標有難度》利益申報:我有一手港鐵,是上市時隨眾認購的,自此未動過,連股票放在哪裡都不記得。
   更具歷史意義的是,以往與官關門爭拗、開門握手的地產界日前當著鏡頭說,與梁府有「火光」。當局民望會升,但真動得了幾十年來的「地產霸權」?MP指中央《暗撐約制財閥》,真的嗎?
   *傳媒靠挖蛛絲馬跡來出名。但新老總初見新特首就拋開過去15年那幾句客套,可能嗎?何況還未接過行政職務,名義上並非後者直接的老闆。明春「兩大」後再來看吧。反而溫在位最後一次可以放言。但以反國教看,香港的深層次矛盾已變成政治性的。單靠就業、物價、住房、貧困、環境、老齡化化解不了知識中產之恨。
   再說,經濟增長的因素接近枯竭,解決這六大民生主要靠「劫富濟貧」。這只有從根本上扭轉港式資本主義的意識,才有可能。但中上層有兩三代人都深信自己是精英,應先富起來,再靠銅漏滴壺的trickle-down effect來拉下層一把。要說服他們少收多給,與中下層均富,阻力極大。
   *反過來,福利意識近年追英趕歐。自由工會凡事以歐盟為準,由工時、退保、侍產假甚至月事假……逐一要特區看齊。其他NGO也針對反歧視、保育、食衛安全……爭相向歐看。
   *中聯辦首次由港澳辦而非外交、僑辦的人接管,若能減少兩頭馬車並行之弊,無可厚非。但中央對港越有效,反對者越擔心。MP日前的陳培笙、許百堅《中聯辦被收購 梁振英更自主》為新主任唱好。對於「一國更硬,兩制放軟」的文字遊戲,到底什麼是會抓得更緊的「中央權利」,只能觀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