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8日 星期日

180218日深夜19°C 82%:給馮小剛一個credit!

   終於看完《芳華》()。離我初次去片已個多月。最初的版本畫面粗、劇情悶,每次看幾分鐘就擱下。昨找到畫面好的,加上後半部才是戲肉,情節感人,即日看到底。
   借解放軍一個文工團,間接道出文革末期到改革之初二十上下的年輕人隨時代的變遷,尤其是打越南的「自衛還擊戰」、開放之初的下海熱、由此而來的貧富分化。
   這齣戲補了我的一段國情空白。70/80年代內地開放初期,我人在美國,先做科技,後長時間住院、找工作,一再搬家,遠離新聞。原來明年是打越南40週年。
   此片以內地看應算擦邊。中共每說打仗都是贏的,戲裡的越戰當然也沒說輸。但唯一的戰爭場面,一隊二十上下的青年軍遭伏擊,死傷枕藉,連敵人的面也見不到。後來一想,越軍幾年前才與裝備最精良的美軍打了十年游擊戰。實戰經驗加上精通地形,解放軍點比?
   戲裡,一個九成燒傷的兵哥對護士交託後事說,家有高堂,自己是獨子,16歲,為了參軍報大數。護士這種慘劇看得多,最後像派去伊拉克、阿富汗的美國兵,患了PTS。
   最後的30分鐘很感人。在文革中成長的樣板戲演員,除了個別官二代得以借開放來經商,其餘的無用武之地,在社會浮沉。但這段共事的經歷尤其是戰爭,刻骨銘心。戰事十週年,個別特重情義的回到中越邊境祭奠同袍時,問「過得好嗎?」。有說:「看跟誰比囉?比那些回不來的,我們還有什麼好說的。」(大意)
   遠道回去憑弔的,都是有閒的小人物。活得不錯的,忙於搵錢,哪有空回顧微時?
   此片應該是不賣座的。要給馮小剛一個credit!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