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9日 星期三

每逢佳節倍思苦


都市日報 香江人語 2007 12 19 星期三

再好的社會也會有不幸的人,關鍵是在人口中的比例。但一個富裕的社會,傳媒上幾乎每天都有基層家庭的悲劇,在和諧上仍有待改進。

還有六日就是聖誕,緊接?就是新年。各位既要趕工、安排外遊,又要選購禮物、籌備Party,相信都很「頻撲」。本報下周三陪大家放假,筆者下次見報是元旦翌日。在此先祝大家玩得開心。

今年是回歸第10年,市民跳槽多過失業,樓與股漲多過跌,各位的收入相信也大都好過去年。但經濟再好,總有分享不到的人。而且市面愈好,人人「買貴野」,抬高物價,社會低層承受的壓力愈大。

當然,再好的社會也會有不幸的人,關鍵是在人口中的比例。但一個富裕的社會,傳媒上幾乎每天都有基層家庭的悲劇,在和諧上仍有待改進。

近日最觸動市民的是,一位18歲的男子懷疑因為無力照顧家人而自殺,遺下智障的母親和在學的胞妹。事主讀完中三就出來打工,看來已盡了力。而事件又可能涉及鄰居歧視智障人士、社署和房署處事不夠靈活,備受同情。

任何這類悲劇在細節上可能都很複雜,但問題的癥結可能又很簡單。世間總會有「例外」,關鍵是從助人為本出發,官方程序要預留空間、民間要有機構和資源。一旦遇到統計學上的例外,先用非常規方式解決,事後再來立案對公眾交代。

最近有讀者來郵,談到長輩的健康、自己的事業,字?行間感覺得到這位讀者面對的壓力。在此或者可以與各位分享些個人的回憶。

讀書時唱過一首聖詩,在網上查到,叫做《神未曾應許天色常藍》。意思是人生不可能都如意,但上帝看顧你,請你放心。

當然,這是宗教。有人會說,車!我咁慘,又唔見上帝打救我、菩薩保佑我!

對於這種心情,我可以理解。二十多年前,我曾經大病。當時住在美國一個大學城,持續頭痛、嘔吐。在醫院躺了三個星期,當時最先進的CT都做了兩次,就是查不出病因。醫生怕是怪病,不敢用藥,只給我吊鹽水、用止痛藥。最後承認無能為力,轉送我去大醫院。

轉院那天,有修女來告別,像耶穌那樣替我洗腳,邊洗邊說,「Sorry, we can't help you.」但說也怪,也許頭痛得太久,感覺上麻木了,修女雖然怕我沒救,但我並沒有死亡的恐懼。

轉院後,很快就雨過天青。原來,我嬰兒時在廣州感染的結核病復發。原因大概是我那年壓力大,免疫力弱。但病菌不是入侵肺部,而是腦膜。結核在貧窮的地區很平常,但美國的中上社區沒見過,故束手無策。

現在還記得,轉院當晚,主治的傳染科醫生Jonathan Gold看到我臂彎開刀的疤痕,心?有數,即時給我用結核藥。事後我致電在港的母親,證實了刀疤的來源。餘下的時間就是吃藥。出院後按照美國控制傳染病的規定,又吃了一年半。

回想起來,我比很多人都幸運。容我在此謝謝Dr. Gold、當時照顧我的家人和朋友、為我洗腳的修女。同時希望各位在節日中,記得世上不幸的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