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 Magazine Life what's on 2007 11 30
《中國新聞周刊》最近的封面故事《揭密台海破冰之旅》重溫20年前,也就是兩岸隔絕了38年後,第一次有台灣記者登「陸」的往事。對港人來說,有趣的不是兩個台灣來客,而是被派往接待的大陸記者。此人與對方見面的第一句話「等你們38年了」獲鄧小平讚賞,此後平步青雲。他就是今天的n港澳辦副主任陳佐洱。
但在今天,這份中國《Newsweek》的封面小標題〈三峽工程:未盡的環境隱憂〉更令人關注。記者一開頭就與工程主管唱對台,明言三峽的「環保和生態挑戰正日益嚴峻」。
當局本以為長江上游水流急,減慢流速有利航行。不料建了壩後,有些河道流速太慢。研究發現,「三峽蓄水後回水區水流減慢,….嚴重的…..幾乎不再流動」,「開始經常」出現「水華」,也就是水中養分豐富。這「主要發生在湖泊類靜態水體,在河流中相當罕見」。養分多易滋生生物。換言之,三峽可能爆發太湖今夏的藍藻潮。
水流慢也令污物積聚。長江次級支流的朗溪河曾一度變黑,令區內首次有2,000多人因為污染而斷水。當地有官員歸咎於三峽蓄水。
另一個後果是居民的安全。48頁說:三峽庫區的「塌方、滑坡(統稱「地災」)……威脅著三峽大壩的安全」。三峽流經的重慶市,副市長對西方傳媒說,該市已投入「近100億人民幣」治理地災。
該刊說,解決問題還要多少資金仍「未知」,「希望中央給予更多資金和政策」。但除了重慶,是否還有省市為此而煩惱?中央又要補貼多少?
話猶未了,由於渤海的污染無法解決,中央擬開闢運河貫穿山東省,連接渤海和黃海。但這會否將污水引到黃海?
《中國新聞周刊》的上司是中國新聞社,簡稱中新社,在官方通訊社裡的地位低於新華社。但正因此,可以講得比較放。如果新華社開火,人們就會懷疑:當年主催工程者是否要負責?
Info《中國新聞周刊》11月19日號/定價:8元人民幣/售賣點:灣仔298電腦商場/網址:chinanewsweek.com.cn,有雜誌內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