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7日 星期一

聖誕「睇乜好」


信報 時事評論 2007 12 17 星期一

  今天不講大事,並非想轉移對政改報告的壓力,幫曾蔭權過關,而是受節日氣氛感染。

  火樹銀花、車水馬龍的市面對我自然有影響,但更重要的是一些個人瑣事。首先是慣用電郵後,今年再次收到海外同窗「真」的聖誕卡,而且沒有附電郵地址。我因此也事隔多年後,再次去郵局排隊寄年卡,深感這個聖誕並非虛擬。

  此外是聽到商場播放 Dean Martin(甸馬田)唱的《White Christmas》。「顛馬」所代表的時代使我想起美國北部的聖誕,於是與家人去本港唯一的芝加哥餐廳吃牛扒,然後寫電郵給芝城的老師和師母問好。再者上周過節片上畫,我一口氣看了三部,還有《大國崛起》姊妹篇的DVD,也許可以給你講講。

三部新片

  三部新片之中,人氣最盛的是Will Smith 主演的科幻恐嚇片《I am Legend》(魔間傳奇)。這裏說「恐嚇」,因為這類片子不但用驚嚇來吸引觀眾,而且實際上是恐嚇公眾。具體來說,利用人類對不可知事物的恐懼,將科技的副作用誇大到毀滅地球的程度,希望公眾反對這種科技的發展。

  隨着科技進步,這方面的矛頭由早期的核能轉向現在的電腦和基因。故事說科學家改造基因(genetic engineering)來治癌,不料將人變成帶病毒的吸血鬼,見人即噬,人類瀕臨絕種。幸虧世上還有一個美國黑人科學家,捨己為人,獨力制服病毒,成為二十一世紀的救世主。但此片給人印象最深的不是電腦特技、大美國主義,而是全市的人都死光,戲裏大部分時間只有Smith一人唱獨腳戲,另加一頭美國人所謂 human's best friend 的狗,此外是 Smith 刻意展示的倒三角型上身。

  至於主打李連杰、劉德華、金城武的《投名狀》,則是將反戰、家國、江湖、人性、私情……炒成一碟的東方故事。手法帶點黑澤明味,特技仿照荷里活賣座片《300》(戰狼300)。

  話說個半世紀前的太平天國年間,民不聊生。三個結拜兄弟率眾搶劫軍糧維生,所謂「投名狀」亦即三人同生共死的幫會誓言,但居間的一個女人跟了老二後又愛上老大,結果老三為免兄弟內訌,先殺「紅顏禍水」,接着老大為色殺老二,老三仗義殺老大,自己亦難逃一死。

  但本片真正罵的是清廷,老二和老三追隨老大受招安,奉命攻打太平天國,但朝中上司只顧內鬥,把將士當炮灰。前線打輸了固然有罪,打贏了也因為朝中傾軋,難逃一死。

  情節不難明,也不算血腥,但調子陰暗,恍若劉德華上一部悲劇英雄片《墨攻》的續編。本港的「天王」級藝人裏,劉德華比較支持創作,曾協助新進導演陳果製作帶政治性的本土題材。他愛演悲劇英雄,是為了賣座還是說真的相信?

  很反映內地社會的暴發,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等大導名成利就後,近年爭相以金錢堆砌大型古裝片,目的是留名後世,但奢華空洞、故弄玄虛,票房不抵成本。聲勢雖大,但像放煙花,硝煙隨風逝,燦爛了無痕。

  上周看的三部戲裏,我只喜歡法籍伊朗女漫畫家 Marjane Satrapi 原著的動畫《Persepolis》(港譯《我在伊朗長大》,原名是波斯古都,現Shiraz亦即設拉子附近,但只餘遺迹,不過比新疆的樓蘭保存得好。當時波斯的所在亦即現在的伊朗,作者可能以古都來象徵伊朗輝煌的傳統,但如今已過時)。原書是作者自繪自撰的法文自傳,一套兩冊,風靡西方,香港的繁體版也風行一時,但電影一部完結。

《復興之路》

  女主角在西方出生,幼年回國,身歷三十年的政治動盪,發覺革命產生的伊斯蘭政體比革命推翻的親英王權更專制,秘密警察、道德衛士如影隨形,期間還要抵禦伊拉克入侵。作者自由率性,富幽默感,加上熱情奔放,感情多次被騙,精神瀕臨崩潰,最後出走法國,不再回頭。此片有助於了解伊朗、伊斯蘭原教旨主義、伊斯蘭女權。純粹敘事,雖然不沉悶,但黑白畫面,說不上美感。適合漫畫迷、關心社會者。

  除了商業片,近日還看了中央電視台的《復興之路》。這部六乘四十五分鐘的「電視政論片」(片頭字幕用語),中共十七大也就是兩個多月前在中央台播放,但我最近才在灣仔找到一套。

  去年中央台根據政治局請學者講課的思路,推出十二乘四十五分鐘的紀錄片《大國崛起》,重溫西方九個大國的興衰,希望從中找到富強之路、免蹈前人覆轍,在海內外包括本報作者裏頗有共鳴。我因此對《復興》頗有期待。

  頭一兩集按時序,交代清朝中落以來,列強侵華、國共內鬥、中共建國的百年大事,有很多珍貴的鏡頭。這段歷史較少爭議。國民黨因為腐敗而失去大陸已成定論,這正是今天對中共的警惕。

  進入第三集後,由於強調鄧小平「撥亂反正」、挽救國家於「十年浩劫」之後,以及頌揚江澤民「三個代表」的創見,片子的黨性漸濃,旁白愈來愈像廣告。出鏡的專家要不是退休年齡的黨史館和黨校人員,就是推崇中國的外國學者。看到第六集末了才明白,這部片子是十七大的 promo,想說服人民:「只有選馬克思主義、選擇中國共產黨、選擇社會主義道路」,民族才能復興。

「一爭論就複雜」

  片子對「六四」的結論不變。但不再譴責學生,而且承認管治上有責任,特別是通脹。片子接着播出鄧小平定調的講話:「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不要搞爭論。不爭論,是為了爭取時間幹。一爭論就複雜了,把時間都爭掉了,什麼也幹不成。發展才是硬道理。」  鄧這段話很能說明今天中央對港,特別是對泛民和普選的態度。

  《復興》雖然是宣傳片,看的時候只要明白其淡化錯誤(例如反右因為涉及鄧小平,一句帶過;對「大躍進」的災難照例推給「三年天然災害」)、高舉功績(主要是經濟建設),在心裏打個折扣,仍可作為國民教材。香港媒體報道內地時重政治反調、輕經濟民生,片子講述的經改歷程值得一看。

  片子唯一提到香港的是回歸十年,只有幾句話。但頭兩個鏡頭分別拍賽馬和街頭的白人靚女,大概覺得這最能體現「一國兩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