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 Magazine Life/what's on 2007 11 09
日本漫畫(日語發音manga)風行台、港至少三十年,在內地也超過十年,但在西方近年才爆炸。
月前在美國逛書店,發現各大連鎖都有英譯manga專架。書架四周,潮人人手一冊,席地而坐。一套數十冊,逐本逐本追,不費分文。看其他書的讀者要不是站著就是坐椅子,書店裡的manga角蔚為奇觀。
我隨手翻翻,似乎只有日韓作品。香港據說開始有漫畫家獲日本青睞。希望美國很快就有以中港台為背景的漫畫。
如果六年的成長經驗可以算作一代,日式漫畫(包括本港仿效的作品)由興起至今,已孕育了四、五代的港人。五十歲以下的人大都在漫畫中成長。漫畫前和後的世代固然不同。即使漫畫興起後,愛漫畫和愛文字的同輩人,處事也可能有別。
漫畫迅速普及後,近年經常借用來實施公民教育。漫畫的思想層次或不及文字,但圖像對感官的刺激比文字來得直接,容易受感染,作為教材,功效更勝一籌。有人把莎士比亞名著裡的主角哈姆雷特化作漫畫,場景由古代變成未來,以反對地球暖化。世界銀行請漫畫家繪製《1 World Manga》(一個世界漫畫),在發展中地區分發,以對抗貧窮、愛滋和貪腐。美國補習天王將高考的生字寫入manga裡,讓只看畫不溫書的考生也能交差。
人人上網後,日本的漫畫迷逐漸打破出版者對情節的「壟斷」。從前你畫我看,現在你畫我改、我變,反過來影響出版的方向,有如近年電視劇集由觀眾選擇大結局。
漫畫迷參與創作,長遠利多於弊。但美國抗拒。畫師和版權人視版權如命,拒絕讓他人分享。
本期《Wired》除了派記者赴日做封面故事《Manga conquers America》(漫畫征服美國),更請日本畫師與美國專家合作,繪製10頁manga,詳述manga在美流行的經過。值得收藏。
最後一提的是,第182-191頁教網民突破中國的Great Firewall,也就是對境外資訊的封鎖。版頭是一幅手繪圖畫,以六四期間有人隻手空拳抵擋坦克的照片為藍本。但衝擊官方的「防火牆」涉及中國法律,在港不便覆述。
Info《Wired》11月號/定價:4.99美元/售賣點:灣仔分域碼頭(即美軍商場)/網址wired.com/wire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