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日 星期五

語文低落的「必然」

大公報 評論 2007 11 2 星期五

考評局評估了今夏中五會考及中七高考的中英文卷子後,發覺考生的「創意」千奇百怪。有的錯小學生都不應該發生,例如:

分不清principal(校長)與principle(原則)、photography(攝影:一種行為)與photographer(攝影師);
把walk(步行)寫成work(工作)、what(什麼)或wok(粵語「鑊」的英文音譯);拼錯baby(嬰兒)、smile(微笑)、model(典範/模特兒)、camera(照相機);
在bigger之前加上more,相當於在中文裡說「更較大」,講歪點就成了粵語粗口;
把friends(朋友)讀成fans(「粉絲」)、time讀成tie、snacks(小食)讀成snakes(蛇)、旺角的譯名Mongkok按粵音讀成Wongkok;
把相對論之父愛因斯坦當作電燈發明者;用命令的語氣寫信邀請對方;邊考口試邊嚼香口膠;
更常見的是把「宗旨」寫作「忠旨」、「杏壇」寫作「杏檀」、「外籍」寫作「外藉」。

被流行文化「同化

最絕的是,不知道是理解錯誤還是說人生哲學有別,有考生把「慎言」解釋為「多說多錯、不說不錯」。此人將來適合做官。

說到底還是那句老話:不論中英文,一年不如一年。而一談到這裡,很多人就「火滾」,大罵教改,特別是母語教學。

語文水準低落,師長到僱主至少已抱怨了十年。我打工時也接見過求職者,心裡有數。但青少年語文差、怕吃苦、態度散漫,可能是時代的必然,發達地區難免。程度不同、形式有別,但性質一樣。除了戰亂後復元的地區,沒聽說有哪裡的語文越來越好。

至少有五個因素造成這種現象:

流行文化的同化:人人從小在歌影視、漫畫、電子遊戲……裡長大,口音、用詞、書面語言趨於同一。我讀中學時,電視尚未普及,最時髦的是聽「歐西流行曲」。由此學來一堆即食的英文,比課本教的更實在,口音也更地道。但當時不懂,由於歌詞多美國俚語、唱的又大都是美國人,聽歌學來的美國英文在英國治下被視為次等。幸虧讀的是中文中學,又是美國教會辦的。如果讀英中名校,肯定被罵發音不正、用詞鄙俗。現在,流行文化的滲透力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在青少年語言裡所佔的比重只會更大。不同的只是,現在流行文化的影響主要來自粵語的本土潮流,次之是日本,英美的反而趨向邊緣。

網絡衝擊文字

社會趨於平等:隨著社會開放、教育普及、人口流動、生活水平提高,出身不同的新一代在社會上也有機會接觸。各階層、地區的用詞、口音得以交流融合,差別不像從前高低層老死不相往來時那樣大。看過荷里活歌舞片經典《My Fair Lady》(窈窕淑女)的朋友就知道,如果今天有教授敢用口音來區分上流與下流,更利誘賣菜女子學講英女王的英語來扮貴婦,他首先就會被告到平機會,背上階級歧視的罪名。

軟件代勞:現在人人從小用電腦。做功課、求職、寫報告……,包括我寫這篇稿,都用「文字處理器」(word processor)。起稿時,靠軟件來找出拼寫和文法上的問題、提供修改的建議。電腦用邏輯來判斷文句的對錯,自然談不上文采。但只要能避免明顯的錯誤、理順文句,對一般人已足夠。可這也害苦了年輕人。從小有電腦代勞,拼寫和文法自然沒有上一代那樣熟練。一旦要手書回答試卷,也就顯得一代不如一代。

影音取代文字:資訊科技(IT)令影音壓倒文字,成為資訊的主流。上一代小時候只有收音機,沒有電視,靠報紙、金庸來自娛。文字幾乎是唯一的溝通方式,熟能生巧。但現在的人在影音中長大,對文字的駕馭自然不及上一代。

網絡衝擊文字:電郵、手機短訊普及。年輕人為求讀寫省時,拋開傳統的語法,大量創造縮略語。中年一代看不懂,拒絕承認這種文體。但今天的青少年他日掌權後,他們慣用的文體就會登堂入室。電子文體不會取代真正好的文字,但會融入日用的文字,改變文字的審美標準。正如三十年前,在寫作中融入粵語,被視為不登大雅之堂。現在適當地使用方言,可以得文學獎。

列舉五大理由,並非為考生開脫。文初列出的問題,絕大部分不可接受。但有個別技能,例如拼字,科技可以代勞,要求應該降低。既然考數學可以帶計數機,省卻用筆算,考英文為何不能用軟件檢查拼字?例如我用拼音打字,長期下來,有些字忘了筆畫,我考中文就肯定不如小學生。

作家慎防錯別字

內地的一宗文壇近事就彰顯了文字的代溝。某女士為文學刊物手書「芳華正茂」賀詞時,把最後一個字的下半部寫成「戍」。但又不能全怪這位女士。「文革」爆發時,她才十歲,在動蕩中成長,未受過傳統的語文訓練,對繁體字、古文可信都不熟。但我們難道說:寫過白字就不配領導作家,又或者作協領導要先考中文?反過來,如果作家領導都寫白字,從小以英文為主的香港考生寫錯個別字,有何大不了?

現在連最講正宗的英國,英文也「每下愈況」。眾所周知,英國口音不僅有地域之分,更是階級的烙印。英女王從小被教導以上流社會的牛津腔講話。但德國慕尼黑大學分析她在位50年來每年聖誕節朗讀文告的口音後發現,她近年逐漸偏離「女王英語」(Queen's English),而趨向英國南部中產階級的倫敦腔,換言之口音走向平民化。有人歸因於「社會力量」驅使,因為女王曾多次提到皇室後輩的口音帶倫敦腔。

一向捍衛英國英文的英國廣播公司(BBC),英文也被指教壞人。節目主持人據說分不清英文的單數和眾數、may和might。一如所料,提批評的都是語言教授,建議也照例是請專家培訓員工,也就是多幫襯專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