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6日 星期五

香港精英應北上看看

大公報 評論 2007 11 16 星期五

後天就是四年一度的區議會選舉。這次較以往受矚目,因為議員的職權會有所提升,而且上次適逢沙士後,經濟差,民怨大;現在經濟熱絡,有利建制。或因此,日前有民調根據各政黨預料當選人數佔候選人數的比例,推測愛國大黨大勝「大狀黨」。

大狀黨落區「中獎率」低,其實在所難免。區民選誰不問你信什麼,而是問你會為我們做什麼。愛國大黨重視區內實務,拿得出成績。但大狀黨賣口才和意識形態,死咬著政制、條文,一下到區裡,需要捲起袖子就「撬起」。

台政治不值得效法

但話說回來,大狀黨本來就因為政治原因而成立,不屑於「瑣事」。講地區事務,民主黨才是愛國大黨的對手。但就民調看,愛國大黨這次也會勝出。民主黨人雖出身地區,但一如大狀黨,一碰到政治就如蟻附羶,跳不出來。

隨著投票日迫近,在民調驅使下,弱方打告急牌份屬必然。你看中誰,相信心裡有數。記得去投票!

但下月的立法會補選又不同,只限於港島選民。兩太雖然各方面都不同,鬥嘴富有娛樂性,但無論誰勝出都是地方性的,對社會有心理上的影響,不代表全港的意向。

這使我想到台灣明年一月的「立法院」和三月的「總統」大選。台灣近年極度政治化,幾乎年年有選舉。期間藍綠兩大陣營造勢的規模、言行之出位、手段之陰暗、傳媒的熱中、選民的投入,香港「望塵莫及」。我們有些議員、記者起初覺得這才是民主,爭相去「取經」。看多了才明白,這不值得效法,特別是零四年三月十九日,兩顆子彈令陳水扁反敗為勝,疑犯事後又離奇死亡。

但選舉學不來,台灣政治仍然令一些港人著迷。最近一位在港當過客座教授的台灣女作家為港報撰文,慨嘆港人很少說「國」,「真的用到『國』這個詞的時候,通常指的不是香港,而是另一個地方──那個很大、很大的羅湖以北的中國。」我沒有看到原文,上述這段話取自一位法律教授在報章上的引述。後者對作家的觀察深有所感,為此連寫了兩篇長文。

分隔太久感情疏離

這段引文值得細讀。首先是在不提台式本土意識的情形下,將台灣一些人「國家」不離口的現象套在香港頭上,得出港人不用「國」來稱呼香港並不正常的結論。作家若成功令香港近年崛起的本土意識台灣化,使年輕一代覺得香港應自稱為「國」,「台獨」也就多了一個幫手。

接著,很反映大作家心態的是,講到香港時,用「另一個地方」來指涉中國(大陸)而不直呼其名。這既是在兩地之間製造心理屏障,恍如李登輝當年說「一邊一國」,也相當於我們用「那種東西」、「那個傢伙」來形容不屑或污穢的人和事。至於「那個很大、很大的羅湖以北的中國」一語就更「台灣」,引導香港用恐懼的角度去看待大陸之「大」,希望「小香港」像「小台灣」那樣,討厭被「大中國」壓住,與台灣聯手對抗大陸。

這位女作家以「國際人」自居,台灣出身,美國博士,德國落戶,穿梭台、港,遊走中國內地,高舉自由,痛恨傳統,不滿港人缺乏台式「國家」觀念並不奇怪,但上述的本港華人教授也有共鳴,就使我想到最近在福建聽來的兩個數字:4000萬人次與500萬人。

當時在宴會上,主人講得很快,我坐在長桌的端上,聽不清楚確實的定義。但是按話題推敲,4000萬大概是台灣居民入境大陸的人「次」,500萬則是4000萬人次裡實際的人「數」。換言之,台灣去大陸的人大部分曾多次往返;剔除重複的次數後,台灣實際上只有500萬人去過大陸,僅佔人口兩成多。

而且,宴會的主人強調,台灣穿梭兩岸因而佔進出人次很大比例的大都是老闆,很少農民。我猜,這裡所謂的「老闆」類似店舖對顧客的統稱,是相對沒錢去大陸的基層而言。

雖然在台可隨意觀看大陸的影視和網上新聞,但兩岸分隔了將近60年,起碼有兩代人從未謀面,不實地看一看,很難重建感性的紐帶。台灣撤除赴大陸的禁令已經二十年.。若至今仍有大半人未到過大陸,這些人可見的將來也不一定會去,兩岸始終存在著巨大的鴻溝。一般判斷,這些人大概有三大類。

溝通了解排除阻力

工作所限:法律上禁止前往,特別是工作敏感的公務人員、軍人。

有心無力:因為經濟或體力而無法成行。

有力無心:出於意識形態,沒有興趣去或不願意,在生活上也從不接觸。這包括一些政客和學者、文人,可信就是綠營的「基本盤」。這類人意見強、有影響,是兩岸加強聯繫主要的阻力。

但這與香港上述的「國」家觀何干?港人每年進出內地以千萬人次計,但我懷疑,其中也大都是重複往還者,這裡始終有一兩成人類似台灣第三類人,敬內地而遠之。他們或出於「純香港」背景,土生土長,沒有內地親友,受英式精英教育,思維、處事、品味和價值觀與內地格格不入。非因公務絕不北上,度假必選西方或西方式。這類人位居中上層,或掌實權,或具有影響力。但並非生意人,不以財富為依歸,追求高層次價值,重政輕經。他們可能就是上述女作家這類意識形態的基本盤。與內地的融合、國民教育、普選訴求……背後的阻力可能都源於此。

這會否就是「後殖民」之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