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5日 星期一

我不想知道∕我想知道

信報 時事評論 2007 11 05 星期一

最近讀報很輕鬆。由陳太、曾生到李生,政治精英陸續上演現世繪。但選舉在即,各事互為因果,朝野壁壘分明,論據不問可知,瞄個標題即可。真正起風雲的是財經。國際上,美元獨憔悴,油價破九望百,金價穿八百;本港游資擋不住,恆指不見頂,賭王高唱四萬,挑戰「股王」的眼光,港府罕見地入市托港元,聯匯脫鉤的呼聲再起。通脹來也,小民準備接招。

網絡普及後資訊氾濫。如何「多快好省」地吸取有用的資訊,本身是一門學問。不算電郵,我每天花幾個小時看新聞台、翻報紙、「揭」週刊、看流行作品,也仍只做到浮光掠影。很多剪報一下載就忘了。內地的一級網站,查資料時才過訪;一些想看的網上報刊,一個月看不了一回。所訂閱的報刊雖然已減到各一種。但其中的英文週刊,看一期跳一期。月前外遊買來的書,看不了一成。

資訊氾濫涉三大動力

網絡令資訊氾濫,用網絡傳送的電視就更是重災區。全港過百條頻道。我每天投入三四個小時,也看不了百分之一。年底大氣電波數碼化後,頻道還會增加。

僅是新聞,電視至少有四個新聞台、兩個財經台、三個英美新聞台、兩個美國財經台,另加中央新聞台、台灣東森台 ……。三家電台每半小時報一次新聞。報紙方面有十二種中文收費報、三種中文免費報、兩種英文報、六種在港印刷的外地報。此外有四、五種八卦週刊。本報的對手近日又增設財經週刊。而且這些媒體大都免費上網、每日更新,由頭到尾翻一遍都不可能。

資訊氾濫涉及三大動力:網絡帶來的便捷(電郵、互聯網、電視、電台融入隨身的手機,名副其實如影隨形);商業宣傳的龐大利益(廣告無孔不入,因為供應愈豐富、品種愈多,就愈需要吸引你注意);個人主義下自我表達的慾望(潮流興溝通、分享,人人開 blog、上 YouTube, MySpace和Facebook 戶口成為虛擬社區的身分證)。不對症下藥,像內地文化雜誌《新周刊》九月十五日號那樣,文藝腔地說《 抱歉,我不想知道-信息過剩時代的「不知情權」》,解決不了問題。

該刊有點像香港當年的《號外》,鼓吹中產文化,發掘都市心態,問題看得準,標題就是話題。但近年高潮已過,這個二十頁的專輯給人的感覺是,文藝人不甘心被網絡冷落,危言聳聽反 IT。署名「陳舊」的主文說:「信息飛速增加 ……個人接受嚴重『超載』,真相信息卻仍匱乏,重要信息 …..知識信息匱乏,思想信息更匱乏。」( information內地譯作「信息」,港、台譯作「資訊」)專輯恐嚇讀者說,前面只有兩條路:「死於知情,或生於不知情」。不想「死於甚麼都想知道」,那就杯葛資訊吧!

的確,正如文初說,我們日常接觸到的資訊很少思想內涵。電視就有不少新聞因為畫面而入選,內容其實無關宏旨。記得有一次澳洲沙漠有油車著火,四周無人,一不危及人畜,二不損害環境。但火光熊熊,本港有電視台播足一分鐘。這如同車展用美女伴香車,使你注意到「展品」,但不一定明白車子的性能。

但應否因為資訊氾濫而否定資訊自由的意義?《新周刊》第二十八頁建議讀者〈齋戒〉一周或一月,「關掉電視、擺脫『重要新聞』、丟掉手機、限制電郵、抵制廣告、抵制(商業服務)升級、當自己的『機靈代理』」。用自閉來對抗氾濫,掌聲很多,但做得到的人絕無僅有。除非放大假,打工仔女一個星期不覆機、不覆電郵,工作和密友都難保。以此來回應現代化,還未清除科技之害,先就埋葬了自己。提這種建議,說穿了是欺世盜名,並非真的想改善世界。

「齋戒」欺世盜名

但這類進步觀利用世人對現代化壓力的反感,描繪「理想」的生活,很能迷惑人。大約十年前,美國有女銀行家仿效佛祖,放棄百萬年薪,賣掉豪宅,拜別紐約的浮華,遷居世外桃源的加州,身體力行「 simple life」 (簡樸生活 )。她其後著書,勸世人反璞歸真。美國白領深受工作和家庭重壓,人手一冊,惜做得到的人絕無僅有。作者「豁出去」之前,已賺了十多年的高薪。在加州當 SOHO,教人理財,收費不低。後來出書暢銷,更賺了大筆版稅。誠然,她不再買 LV、吃牛排,但食與著要求無污染,比一般人開銷更大。這種美好生活使人想起以「 LOHAS」 (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直譯「健康與可持續的生活方式」,台灣意譯為「樂活」 )為名的豪宅。想活得健康不難,難的是持續地這樣活。說白了,賺夠了的少數人才能「樂活」。

同樣地,面對不請自來的資訊,當後現代的鴕鳥不如用科技、市場和監管去反擊。

監管亦即透過立法、執法來解決問題。但正如立法打擊垃圾電郵,世間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IT涉及軟件,永遠沒有攻不破的監管網,而只能在與民間角力的過程中不斷提升監管的效益。

資訊精選服務最賺錢

更重要的是,主動揀選需要的資訊,以減少垃圾進入、節省閱覽的時間。這包括:

用 RSS軟件下載新聞:只收取幾類指定的新聞,省卻到訪網站、等候網頁翻動、讓廣告硬塞進來。

多畫面電視: now現在將熒幕分割為幾個小畫面,讓球迷同時收看幾場直播。電視機也可以發展從前流行過的「畫中畫」技術,同時顯示多個頻道。這對看新聞很重要。各新聞台的取材大同小異,但播出的次序因而輕重有別。在熒幕上並列四個本地新聞台,也就可以看出各台新聞手法的分別。

手機看新聞:利用交通時間檢視手機上的新聞,選出想深入了解的內容,再看報紙或者在電腦、電視上跟進。

英譯中文新聞:由於外籍人口不足、英文地位下降,香港新聞業近年中文過剩而英文短缺。但外地人不諳本地的發展,不利於吸引人才、融和各族。電視台應利用軟件,簡單地譯出中文新聞稿,與中文的朗讀同步在熒幕下方滾動打出,供不諳粵語者參考。事涉行業利益,文字人和英文新聞人會反對。但全港的利益更重要。

資訊精選服務:資訊氾濫則注意力稀缺。如果有人能夠精選各大媒體的新聞和評論,為訂戶提供可以在三十分鐘裡消化的文字或影音,將會是最賺錢的生意。但首先要擺平各媒體間的利益衝突。

最近無線大搞懷舊。但單靠四十年的老本是否頂得住亞視和 now的進逼?有機會再談。(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