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6日 星期一

讓兩岸〈做愛做的事〉

信報 時事評論 2007 11 26 星期一

上週一覺醒來,慣用的電腦長眠不起。但平常懶於備份,於是既要換腦,又要請人救回檔案,前後花了三天。但也因此深悉兩制的衝突。

新腦預裝了我不熟悉的新視窗Vista。設定語言時,軟件只列出兩岸三地供選擇,我條件反射地按下「中國」,忘了這其實是指簡體。這一錯,從舊腦搬過來的繁體親友名錄和上網書籤大亂碼,要逐一重打,慣用的台灣注音輸入法也用不上。但Vista附帶的「香港粵語」輸入法很深奧。「香」字既非heung又非hong;又不用「Y」字頭,想打「人」也不成;更沒有香港字。後來向廠商求救,將語言重設為「香港」,才能用回熟悉的輸入法。

用電腦勿「愛國」

此中的教訓是:港、台的人用電腦千萬別愛國。選語言,一定要「香港」、「台灣」,不要「中國」。英文好的話更不如用英文版視窗,走遍天涯都不會亂碼,但仍然可以打中文。反對愛國、簡體、普通話教學,要英文不要母語,又多了一條理由。

其實,視窗發展到XP和Vista,已經用unicode內碼融合了全世界的文字。繁簡體軟件應該可以和平共存。可惜電碼改錯名。既稱為「統一」,台灣軟體自然不願與大陸的銜接。繁體用戶只能望大陸設計軟件時,多配合台灣。

上周前半段無腦,看電視代報。幸虧新聞雖多,但除了民協被深水埗街坊離棄外,民建聯報泛民四年前一箭之仇、陳太領先葉太、股市大回落、通脹重燃、親華外交官掌澳洲……均意料中事。香港競選來來去去不外洗樓、翻舊賬、告急,沒有台灣那種臨尾的奇招。港島是民主地帶,本周日的陳葉對決相信也不會有意外。

上周除了歐洲國家杯英格蘭輸給克羅地亞出局,最意外的可能是:新的中共領導層周五首次接見曾蔭權,即毫不避嫌地為港設定「框框」。胡錦濤明言,香港「今後五年」是「關鍵時期」,「要始終把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作為第一要務」。溫家寶促港以新加坡為師。中央公開「干預」,你可以說是試探港人的反應,確定今後五年上下的關係,但也可能是覺得香港的前途嚴峻。具體來說,只靠金融,光等北水,無法確保七百萬人的豐足。由於胡未說要發展民主,泛民會反彈。且看市民站在哪一邊。

上周日看區選直播,有兩點可以八一八。一是政壇有美豔天后。我說的不是在全港最矚目選區出線的公民黨Q女陳淑莊,而是她的黨內老闆余若薇。余大狀的笑容和對答更勝烏克蘭的美女前總理。今年才五十四,只要在民生上下點苦工,即使十年後才開放普選,賠率也極高。

二是政論名嘴輩出。看了十幾分鐘學者蔡子強的即席評述,流暢易明,從未食螺絲。但港式《君王論》講得多,被新左作家斥為〈缺乏政治學的政治學者〉。在保衛皇后碼頭事件冒起的這位「後現代」青年,直斥「媒體上的政治學者」「陳腔濫調」,呼籲「本土政治活動……嚴肅對待我們的政治評論」。言下之意,對反動的「現代」派政論口諸筆伐。

同樣是在鏡頭前,上周也首見溫家寶改口。溫總一向講話極慢,邊想邊講,絕少回口。但上周在新加坡晨運前對記者說,不贊成深圳的銀行限制提款;晨運後又「補充」說,銀行此舉是出於好意。看來是晨運前語氣太重,跑步時收到迴響。香港的電視重播時,剪掉了不贊成一語。事後,銀行仍然撤銷了提款限制。顯然,為政之道在於:該做的仍須做,但避免刺激情緒。

中國外交罕見紕漏

上周的美國水兵火雞泡湯事件是中國外交近年罕見的紕漏。週四是美國的Thanksgiving (感恩節),傳統上是一家團聚嘆火雞的日子,重要性僅次於聖誕。空母小鷹號帶著八千官兵,想來港歡度,但在港外等候未獲答覆。感恩節當日才以「人道」為由獲准入港。美方拒絕接受,打道回航。

螢幕上,從日本美軍基地飛來與艦上夫婿團聚的眷屬見不到人,一臉的無奈。華東軍演、美對台售武、布殊接見達賴…...可能都是理由。但白宮若不敬,中方應一早就say no。過節當日才來say yes,數千人要輪候駁艇上岸,過節的心情大打折扣,何來「人道」?

過去四年這兩次區選,建制與泛民地位互易。除了選民驟增,無論是因為經濟好轉、政治平淡、民建聯落區成功,都說明港人很實在,投票時不執著於意識形態。台灣就不同。平常天天爭公義、拼民生,民意看似有主流。但一旦投票,仍只看鄉土。

台灣去年反貪腐。幾十萬人抓住陳水扁一家的痛腳,像東歐顏色革命那樣,連日上街倒他。全世界都以為公義會獲得伸張。不料吵了一個月,阿扁不但沒下台,更當上黨主席,牽制總統候選人謝長廷的兩岸政策。阿扁頂得住幾十萬「紅軍」,因為很多沒上街的人同鄉第一、公義第二。

台灣人鄉土壓倒一切

今年反扁改為罵民生,效果更差。把柴米油鹽抬上街,跟著阿扁去「嗆」他,但被他反譏,視為藍營的競選秀。民眾若真的「活不下去」,阿扁這樣刻薄,早已引發暴動。現在反彈並不強烈,這句口號顯然爆了煲。

由此可見,台灣除了地域歸屬,其他議題無論聽起來多崇高,都是虛的。雖然人人有選票和發言權,也都關心政治,但其實只是為鄉土觀念服務,此外很少共同的價值。民主表現為黨派鬥爭、政治訴訟。國家健康的話,人們關心由政治衍生的生活議題,例如個人權利與政府的分野,但冷對黨派政治。只有人民覺得國家不健全,或者執著於民族、地域、宗教因素,要用權力來排斥對手時,才會熱中於鬥爭。一個有形無實的「公民社會」只是民主的畸胎。

但正因為台灣人鄉土壓倒一切,而經濟上有底,不會民不聊生,大陸單靠經濟不可能改變其認同。現在常居大陸的台灣居民可信大都是大陸籍的。本地人崛起後,覺得受排擠,藉勢「回流」。但「藍」人出走後,島內的人口更「綠」。

台灣人畫地為牢式的認同是早期兩岸專制和規模懸殊造成的。大陸送錢過來,他們不會拒絕,但不會改變認同。統一要靠新的血脈和文化紐帶,閩台關係的老本不足恃。兩三代人後,台灣的人相信會有更理性的選擇。當急之務是開放民眾往來。說句笑,借用台灣誠品書評雜誌的話,讓兩岸男女〈做愛做的事〉。至於統還是獨,等他們的孫子長大了再說。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