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0日 星期六

160220六:回舊居看社會變遷

   過年idle多天後,昨兩事湊在一起,且離家較遠,深夜才返抵,斷了本月每日上博的纜。
   去年對我來說,最壞的是左眼濕性黃斑病變,要打超貴的治癌用標靶藥;最好的是找到收費介乎公私醫療之間的公院私家症,證實打了三針後清除了滲漏的血水,暫無須再打。
   昨複診,看完醫生坐2A去深水埗。下車後不太認得路,看Google map似明非明,為保險計回到大路。不想一轉彎見到一棟很眼熟的殖民地建築。在十字路口看路牌,果然是荔枝角道。那是我讀書時住處欽州街54號對正的差館(上圖)。再看改建後的54號,當年所住的地舖如今賣重口味的日本蒜頭拉麵(下),講明胃小、拍拖者可免。
   惜當時吃不下。但明年父親帶我來港滿一甲子。這次清明前要光顧一次,到時上山告訴先父,當年啟明書局的鋪位現在賣日本拉麵,而且不算主打文具的掛名書店,全港的書店肯定沒拉麵店多,從中可見社會60年來的變遷。
   這一代怕幾歲就已食過拉麵。嫌日本舖貴的話,快餐店有基層版。我當年22歲才初試日本餐,且是因為母親藉此來交代我的日本血緣,並非真為食。
   再說麵,讀初中時,父親在青山道的紗廠打工。輪休那天循例帶我看五點半的廉價公餘場,繼在荔枝角道近彌敦道的綠陽邨吃1.1元的上海粗湯麵。中式湯碗的容量與現在的日本拉麵碗相差不遠。但經濟起飛前,豉油湯底加幾條豬肉絲、椰菜絲,靠麵搭夠。富裕至今,要60元起跳的拉麵才頂得住舖租,cheapy的上海粗湯麵近乎淘汰。
   *說也巧,日前剛撤銷打開Chrome時一次過開出的一份內媒。去年加入開啟的名單是覺得內容平實,有思想性欄目。但我看的手機版近月首頁上半版每天都是大大的大頭,猴年決定換胃口。今閱報方知,近年真的規定,新聞網每天要聞第一條一定是大大。到了昨天,大大更旋風視察各大央媒,規定媒體「姓黨、愛黨、護黨、為黨」。
   不過,這只是重申毛澤東70/80年前在延安窯洞奠定的黨媒觀:槍桿子與輿論是奪江山、享江山的兩寶,缺一不可。(160222後補:OD專欄:「習近平第一時間抓媒體,不能不使人想到毛澤東的維權兩桿子「槍桿子和筆桿子」。)境外將言論看作獨立於政權外的監督權,才會譁然。內地所有大眾媒體都是黨業,書記坐鎮,黨幹營運,黨的銀行融資,經黨的網絡發行...,不為黨才怪。問題只是表現的技巧。而年來確有「返毛」現象,再發展下去將唯歌頌冇提醒。但也省事,那就不必看了。
   大大顯然大不Like 30年來,有黨媒、記者監督權力的「自由化」傾向。今後公開只講好,不好的寫成「內參」唯黨可知,靠封鎖負面來維穩。同時嚴控網絡,追究民間傳播。我不敢說黨內一定不循內參來自我改善。但官官相護,關起門來隨時會交換妥協、犧牲人民。
   大大之前,黨媒似用聲色犬馬將人民從政治引開來維穩。以央媒為首的大小媒體,網頁的下半部都用來滿足人下半身的本能,不可能純為博取點擊和廣告。現重申黨性後,且看央媒下半身導向何方。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之前幾年不是已經證明這種導向只增加了周邊民眾的反華情緒嗎?還要繼續幹下去,習不當亡國亡黨之君也不行了!

匿名 提到...

"以央媒為首的大小媒體,網頁的下半部都用來滿足人下半身的本能"
甚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