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5日 星期一

140505一陰節錄:愛國/建制為何不敵本土/激進?

   把今天CT《天堂不撤守-反台獨無法成為信仰》裡的「國民黨」換成「建制/愛國」,「台獨」換成「本土/港獨」,或可增進對「香港意識」崛起,港青反中、反建制的了解(作者陳長文法學教授、律師)
  
   國民黨爭取不到年輕人,學運領袖講明支持台獨。有說:台獨是一種信仰,信仰生力量;但國民黨反台獨,不形成信仰。
   的確,「反」只是否定,本身沒有中心(或者說理想)。反台獨主要是擔心台獨的代價(來自中共的威脅),其力量源於「恐懼」。但恐懼只讓人逃避,不能產生擁抱的動力,甚至令人反感。
    或者說,「中華民國」作為藍營的認同,可稱為其信仰。由於這大致符合社會氛圍,綠營在目前不否定中華民國。但「中華民國」的信仰純屬維持現狀。現狀到底是暫時還是永恆?是反台獨還是台獨的轉化?
    本來,藍營更明確的信仰應該是「統一」。但國民黨大概只說「不反對統一」,最多上推到「未來、有條件的統一」,卻恐怕說不出「支持統一」!
   「不統、不獨、不武」就是反台獨論述。不統,是說不出統;不獨,是反台獨;不武,是不想與威嚇者同邊。「三不」一度是藍營的意識定位,但說到底是偏安消極。
   綠營領袖不管心中對台獨是濃是淡,公開總保持曖昧。現在學運領袖以直白衝破了老綠營的曖昧,生成了純粹的台獨信仰。
   這種信仰與非信仰的角力在年輕人身上會被放大。所謂人不輕狂枉少年,年輕人冒險鍾情、反抗束縛 ,愈壓抑就愈蓄積年輕人的彈力。
   年長者也曾年輕,但已「彈性疲乏」,熱情冷卻,對冒險退卻。年長者經年累月的奮鬥,建立了社會基礎,擁有資源,傾向安定,知道少年時衝撞後的傷痛,學會務實。這就是老綠營為台獨加上曖昧外衣的原因。
   但年輕人還未意識到痛苦,甚至會有一種衝動:受苦就更要試,作為曾經年輕的明證。
   年輕人的想法是未來社會的預測。台獨一旦在年輕人裡取得更大的信仰,等於說台獨將成為台灣的主流。

1 則留言:

Patrickov 提到...

冒險本身不是問題,但現在這種冒險有可能會導致千萬人家破人亡 (當然,也可以說「不冒這個險,也會導致這個結果」) 。如果冒險的後果是會連累其他人,那麼不想被連累的人就有責任提出反對。 (在這個層面看,周融那一類人未必不是真心,只是他們的做法等於為中共吶喊,故無法同意他們)

把台獨說成信仰,暗示支持者相信「只要台灣獨立,共產黨就不敢把我們怎麼樣」。這是很危險的。比台灣大上幾倍的烏克蘭面對普京的侵略也束手無策,何況是台灣?這等於把自己和親戚好友一起推去當炮灰。

不過話說回來,敝人也不覺得馬英九有 (認真) 壓制過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