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8日 星期四

120628四陰:霸王要別姬了?

     今後幾天相信都會脫博。這裡小講幾句。

     剛閱報,看來是真的明知故犯。就鏡頭前看,此人方寸已亂,失卻正常時的反應能力。即使不用下台,也很難管治。
     相信立即有人問替補機制:第一名下台,第二名衰左,是否按得票依次補上?
     香港提早進入民主時代?

     習大昨天才力挺,胡大後天就到。但翻盤很需要點奇蹟。七一的人數看來要調高到20萬以上。

今天的一些話題:
    西班牙這次很夠運。我相信德國會像屠宰希臘那樣對付意大利。南歐眾豬的尊嚴就看你了。到時還會這麼好運嗎?
   《默克爾封殺泛歐債 「有生之年不會有」 歐盟峰會 德意火藥味濃過歐國盃
   《內地生搶租 港人租樓難 佔大圍七成》《學制改行三三四 利內地生來港》

    唐英年衰僭建後最有頭腦的一些話:香港會繼續朝民粹政治發展,但「到極端一定會返轉頭」。香港是「已發展經濟體」,「不會有人餓死,但亦限制了機會」,但很多人的心態仍處於「發展中經濟」。(《讀書好》訪問)

最具爆炸性的事:
    中山市沙溪鎮四川民工騷亂:《傳外省人18死300傷 反恐特戰隊揮棍鎮壓民工》
   「數萬外省民工從廣州、佛山和江門等地湧至,沿途掀翻警車和私人車輛、搗毀公共設施。近萬武警和防暴警戒備,多次衝突。傳中央已下命,事態惡化可開槍。」
    六四23年後如果由學生變成民亂,恐怕全國各地都有呼應,那就真的死得人多。

    香港貧富懸殊不是新聞。新聞是最重商的報紙也顯著報道:
    投資公司《調查:港十年後貧富更懸殊》,稱香港已成東亞的「悲情城市」,八成一受訪者預計未來十年貧富懸殊加劇。
    有網民總結得很好:
「有錢人仕住六千呎屋可僭建成九千呎,
中產人仕買六百呎樓實際只得四百呎,
赤窮人仕露宿六呎紙箱都被食環署趕!」

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

120627三陰:《車手》《陣頭》


     昨天看的兩場電影都比較差。
     港產警匪鬥車片《車手》純刺激無故事,只適合愛車的男性。只有黃秋生、余文樂演得還可以。
     台灣民俗勵志片《陣頭》太做作無說服力,壞了台片近年的英名。「陣頭」是台語的「跳神」,也就是廟會的祭神儀式,類似香港舞獅舞龍,但行頭和動作較複雜。但作為職業收入低、出路窄,後繼無人,有可能失傳。
     日本人最愛這類話題,拍得細緻動人。但《陣頭》除了非物質遺產保育,還加入傳統父親與現代兒子的衝突、青年團結向上的精神、台灣環島運動的本土認同、台中觀光旅遊......炒成一碟,演得也生硬,不比大陸的宣傳好。

2012年6月26日 星期二

120626二陰:「狼震應」認輸

      我日前為梁振英的公關技巧辯解。前天終於看到他「常人」的一面:步出家門上車前,特地走向挺他的老者,但對湧上來問他會否因為家宅僭建而下台的一眾記者視而不見,連一句「早晨」都闕如。當著鏡頭拒絕參與遊戲,似間接認輸。
      他的稱呼應由「梁日鑊」升為「狼震應」。AD昨頭條罵他「欺君」,原來指他今上京面聖。
      昨午WhatsApp裡有人問,梁說對自己也很失望,公眾會否收貨。我當時在外,沒有看新聞,但直覺上是No。你對自己失望,當初因為你的對手僭建,以為你較好的選民和市民,豈不更失望、悔不當初?
      這並非說你不應該認衰。失望的應該是其他所有的人,但你無權失望,只有權執生。胡錦濤還有三天就來主持交接,換人都來不及。你應接受現實,深鞠躬道歉、委任徹查、多做實事,用政績來補救。
     暫寫到此。

2012年6月24日 星期日

120624日陰:幽默兩則(轉載)

我喜歡幽默多過一板一眼。今天有事,自己寫不了,借別人的充數:

●人的一生,好比乘坐北京地鐵一號線:
途經國貿,羡慕繁華;
途經天安門,幻想權力;
途經金融街,夢想發財;
經過公主墳,遙想華麗家族;
經過玉泉路,依然雄心勃勃——
這時有個聲音飄然入耳:乘客您好八寶山快到了!(最精彩這句)
頓時醒悟:人生苦短。

●中國六大遊戲的社會象徵
1.象棋:政治象徵,一切為保帥
2.麻將:國民象徵,彼此算計樂此不疲。
3.圍棋:思維象徵,一切非白即黑。
4.軍棋:官場象徵,官大一級壓死人。
5.雜技象徵社會現狀,折騰來折騰去都是為了維穩
6.武術:象徵軍事,架式嚇人,沒見制服過誰。

2012年6月23日 星期六

120623六陰雨端午: 端午、《九歌》與李旺陽

      妻家海外親戚來訪,一起過節。午後包棕打牌,然後上下三代十幾人一起外出晚飯。
      
      臨睡前翻fb,見友人上載李旺陽在港電視鏡頭前的誓言:「為民主,我就是砍頭,我也不回頭。」下附端午主角屈原《九歌》之十《國殤》的後半段,原來幾乎就是李的寫照。這大概是個人氣節超乎時代的證明。

      我沒讀過《九歌》。昨天剛好買了林懷民「雲門舞集」來港演出《九歌》的票。現在將這幾句抄錄如下,作為今年端午的紀錄,也為看表演作點心理準備: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最後一句讀來有點恐怖,但現實如此,奈何?於是,我在fb上胡扯了一句:
      「裡面如果有人賽龍舟時把粽子扔進水裡祭李旺陽,相信屬於煽動顛覆罪,但抓起來的理由大概是汙染河水。」


上文上博後翌晨後補 :
      查Wiki得知,《九歌》是屈原改編的楚國民間祭神唱詞,據所祭祀神靈不同分十一篇。第十篇《國殤》祭奠戰死的將士,怪不得這樣淒烈(一個不當的聯想:日人到靖國神社參拜戰犯大概也有這種心情)。
      與此同時,將上文轉告精通文學的友人。友人引述李清照的《夏日絕句》:
     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稱「此鬼雄,正出自《九歌》中的《國殤》。李清照讚揚項羽不肯以敗軍之將過江以見父老,寧壯烈赴死。李旺陽至死不屈,是亦為鬼雄而無愧矣。」

120622五晴:「時不利兮騅不逝」


      改制死火、僭建「無限」、不補地價、競選虛報、疑似大官擺上台、.......,今後八天梁振英看來會每日一鑊。And all lead to July 1.
      若每爆一鑊就即日調查其民望及準備上街的人數,這條日誌線會很精彩。但只怕學者做了也不敢公佈,怕被指煽動。
      這些鑊實際的處理難不倒梁,但加深他不比對手好、社會看錯人的印象。
      發展至今,中央歸咎泛民的可能性遠較《CY難向胡錦濤交代》為大。誰都看得出「霸王」已竭盡所能,只不過「時不利兮騅不逝」。
      中央擔心港失控而收緊政策可能性不大。但明白港人對放水並不領情後,今後不會再有求必應,同時也更恨泛民。
      但惡性循環,中央愈保守則港民怨愈大,九月的選舉愈有利泛民。

      應徵副局長的民主「叛徒」今在報章撰文《不改仇視內地 香港難逃沉淪》。西環必加分,上位看好。

      鬥爭尖銳到有反梁報點名指對手「通敵」:《xx(報名,但並非左報)總編提早向候特辦「溫馨提示」》。傳媒以往只會暗示,不會明說,一來行內山水有相逢,二來不想打官司,現在撕破臉,親梁與反梁的深仇可想而知。

      中國與菲律賓、越南在南海鬥法以來,以昨天粉紅色多維網的標題最激:對越《不惜一战》。原來87年3月,中方曾為此在海戰中擊敗越南。但越方自中方六四後那個月起年努力經營,目前佔有的島嶼遠比中國多。中國人歷來自恃天朝上國,不屑與四周的小角色一般理論,打勝仗而賠地已成為我們的民族性。
      
      有愛國愛港報說,《黨報籲地方處事顧國際形象》。似乎說:今後再有李旺陽的話,不要讓國際知道。

      John Cusack主演的《The Raven 》(神探愛倫坡:黑鴉兇殺案)借美國歷史上名作家Edgar Allan Poe(1809-49)無定論的死因,把血腥、福爾摩斯、淒厲的愛情炒成一碟,很dark,但很有創意。
      殘忍的兇殺案接二連三,每個死者都血肉模糊。這在戲裡並非必要,但現在的人可能覺得好玩,成為影視的「賣點」。
       用文學腔說,此片是終極的愛情與承諾。歷史事實是:Poe恃才傲物,一生坎坷。以詩人而自豪,鄙視通俗,但為了餬口又不得不寫偵探小說。
      本片的假想是:有擁躉一次又一次借Poe的小說情節來殺人,並擄走他的女友,逼熟悉情節的大作家幫警方破案。創意在於:Poe邊查案邊將推理寫成小說在報上連載,與兇手心戰,但一次又一次被玩。Poe最後認輸,為救女友,黑紙白字承諾以一命換一命。全城沸騰。此時,Poe偶然發現一條線,識破兇手的身份。但為時已晚,兇手祭出殺手鐧,要求Poe履行承諾。Poe只好依約救回女友,自己接受宿命
      現實中,Poe 40歲那年在街頭倒斃,死因不明,但罹患多種疾病。文藝界偏愛畸形,愈怪愈慘就愈愛。或因此,Poe在美國被視為大文豪,但其實並無巨著。
       與此同時,有3D片把蝙蝠俠橋段套在美國總統林肯身上,說他日間當總統,晚上四出除殭屍。林肯(1809-65)與Poe同年生。荷里活想19世紀上半葉的美國「浪漫」化?
      香港的網民會否把梁振英畫成日間特首、夜半殭屍?

2012年6月21日 星期四

120621四陰:非洲人維權vs洋暴徒亂中(2.0)

(午後後補:本文初稿上午上博。在外時想到只講了一面。回家補漏時,見網友Patrickov的質疑。「不普選不解決」論我寫得粗疏,易引起誤解。謹此致歉。現一併把標題也改得明確些。同時傳來:泛民否決「打尖」審議改制。梁振英可以RIP?
      
      今天真好,沒有大事。

      香港的爭議在於立會議程為梁振英破戒。法治是核心價值。但法是人訂的,為人服務。權宜固然不宜,但法律再嚴謹也必有想不到的例外。是否確有需要也不能破例,只能待修法?
      梁趕七一埋班,可信是想在胡總前得分。但泛民不可能長期禁止他改組,拉布只是拖過七一,給他和胡一點下馬威。賺得了多少?
      真的想賺,不如等到他在大事上有求於立會。(後補:泛民否決提前審議改制。)

      昨說AD造勢無人能及。近日為回歸十五年增設每日欄目「十五•拾錄」,就顯然是為遊行吹雞。「回憶」為名,負面為主,標題醒目,很能得出回歸不如不回歸之感。此欄若出書趕及下月書展,穩賣一萬。左派的獻禮可以收工。

      胡錦濤在20國峰會照相後,彎腰拾起地下排位用的國旗,有內地記者說彰顯了愛國情操,網民大罵。官方壟斷輿論、指黑為白,刺激民間的逆反心理,尖酸刻薄、漫罵為榮。國民心態是國家健康的反映。借用港人的話:十八大換班後也不能期望過高。

      廣州的非洲人兩年來再次騷動()。主角在異地、不懂中文,港報不怕被找麻煩,各按政治市場發揮。
      MP昨稱《黑人派出所暴斃》導致《百》人抗議,與有線林建誠的報道大致相同。由於內地維權不惜一切,這比較可信。
     但OD將外地的事抬上頭版頭條,稱《萬人》騷動,百倍於MP。今天更發長文指《北京養虎遺患》,指「囿於中非關係」,當局任由非裔湧入胡作非為,人數超過30萬,不少人由兌換外幣有關的偷騙,擴展至無證經營、偷稅漏稅、合同詐騙、結夥自駕「雙搶」、跨境販毒,控制了廣州八成海洛英市場,稱「中國今後到底是誰家天下也未可知」。
      你信嗎?外來的低下層和少數民族貧窮、受教育少、語言不通、社會隔閡,文明度低、犯罪率高,中外如一。廣州的非洲人亂不稀奇,但本地黑社會會讓他們控制八成海洛英?
      說當局「縱容」就更稀奇。中國無疑在非洲投資、施工,利益以百億美元計,但維穩不擇手段,會不用在非洲人身上?要說公安不諳外語管唔掂、貪腐比較可能。
      香港近年也常見南亞裔呃拐騙的報道。但人權成為天條、平機會想揚名立萬,傳媒不敢挖內幕、總結趨勢。官方只敢說協助融入社會,不敢說他們以難民身份作護身符、欺凌自己人(通常社會的邊緣人不敢得罪主流社會,專搞自己人,海外華人也是如此)、被「社團」僱用為幫兇.......。
      社會當然應該融合南亞裔。但他們會利用社會的好心和分化來得益。例如深知華人父母也不重視中文,他們要求只讀英文會獲得同情。擔心同族的形象不夠好,於是由無辜的下一代站出來訴苦,令大家不好意思講他們成年人的問題,怕被指歧視、影響下一代上進。
      一天未普選,社會就無法恰如其分地面對少數民族。提負面的話怕被指建制保守,於是像中共那樣只講「光明面」。大家都很進步,但解決不了問題。
      很想知道中文好過很多本地人的無線印裔女記者利君雅怎麼看。新政府如果能請她幫忙,善莫大焉。


2012年6月20日 星期三

120620三陰晴:觀音再世

      剛才修訂了中午上博的一文。
   
      論表達力,AD幾無對手。但理念一旦僵化,逢梁必反,即使再能言也難免「贛粗離」。
      不說理念,純講公關技巧,梁思路敏捷、反應超快,口才比得上西方政客,競選時吸取了公關建議,收斂了精英的傲慢,眼望對手、保持微笑專注。你可以說他奸,扮謙虛。但五年後若有機會競選連任,即使泛民也只有余若薇等個別辯才頂得住他。
      TVB專訪時,記者不止一次語帶諷刺地質疑,例如問特區是否把中央當提款機......,梁都答得很從容、「正面」,既不尷尬,也不規避,讓你覺得他明白市民的想法,他會認真面對。你可以討厭他的說法,但要承認他所講的是他的實話、做事的方法。兩位前任一個是笨不懂政治,問非所答;一個耍小聰明,用官話來裝懂政治。梁至少在這方面使香港邁進了一步。
     但AD硬說梁與林瑞麟同屬錄音機,自欺欺人。不過,知識中產多反梁,無論怎麼歪說,都會有很多Like。
     反過來,梁因遠較前任難對付,反他的人也就更恨他。

      昂山重出江湖後,我看的都是電視上的片言隻語,但看過她舊作的文友說寫得很好。下一本我一定拜讀,尤其是她軟禁中如何保持tranquil
      但看她一再重覆對政敵「無恨也無懼」,我忽然想到:這不很像佛教或基督教精神。但基督教國家的政客沒有這樣寬容,更不要說是伊斯蘭。
       佛教有菩薩割肉餵鷹、捨身飼虎的傳說。
      《聖經》則記載耶穌在十字架上臨終前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Father, forgive them for they know not what they do." )這裡的「父」指天父,「他們」指負責釘他十字架的士兵。
      看昂山在佛寺下跪,她應該是信奉緬甸「國教」的。但長居英國,應該也熟悉基督教的說法。
      在意識形態執著、摩擦尖銳的今天,無論在位在野,沒有人會說:對政敵無恨也無懼。昂山可說是政界的觀音。
      伊斯蘭革命者非要獨裁者死不足以洩恨。希臘極左派狠摑右翼對手。香港的泛民與建制水火不容。內地的當權者容不下最溫和的維權,右派與當局不共戴天,連執政集團內部似乎也無法協調。
      昂山大概是絕無僅有以宗教為理念的政治人物。她的大愛超乎緬甸,是人類共同的資產。希望緬甸早日上軌道,讓她有空騰出來,成為人類愛的大使。
      祝昂山生日快樂。

      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後,我發現原來與他同一天生日。最近又得知,我與昂山同年,都生於二戰結束的1945,她比我大一個多月,而且同樣是低血壓。但此外在生命中與他們並無共同點。這是否說明,無論八字還是星座都irrelevant?

120620三:太多新聞,但意料中事


      昨合共佔收費報八成銷量的強右報、民主愛國報和民族愛國報罕見地同聲。在頭兩版頭條指衡量貧富懸殊的堅尼系數(Gini coefficient)去年以0.537(由0至1,越大越懸殊)創歷史新高,但政府刻意淡化。
      連堅持市場經濟的名教授雷鼎鳴都獲AD引述說:「以前窮人仍可以搏命做,希望增加收入,近年點搏都無用,連希望都無,所以怨氣好大。」
      消息見報同日,各大民調中最有力的港大公佈「六四」起所做的民調。今AD頭條引述指《不信任中央創新高》。意料中,MP壓在港聞目錄的下本部;OD壓在另一項罵曾蔭權的民調下,連標題都不上。
     港大說,有31.7%市民信任中央,較3個月前少近7個百分點;37.3%不信任,約上升3個百分點,僅次於97年5月回歸前夕的43.9%。不信任比信任多近六個百分點,約為40萬人。
    同屬意料之中,AD說《80後90後逾半不信任中央》。其中90後基本上長在紫荊旗下。
    「內貧外懼」下,all lead to July 1.AD列出歷年的遊行人數()。去年原來有20萬,我日前猜今年15萬,恐怕少了。
     眼看胡總就要來主持交接,梁振英昨立即公佈扶貧會名單。但怨民也多了一個理由上街:讓新班子第一天開工就知所抉擇。

      火上加油的是:回歸15年後,本來最反的英文大報反過來比中文報更紅。內地出身、至今身兼省級政協的老總將李旺陽的死訊由600字砍到100字(右圖),塞在簡訊裡。外籍下屬要求解釋時,老總說:「 if you don't like it, you know what to do」。說得好聽是知所進退,說白了則是:不喜歡就滾!行家會聯想到中宣部如何壓制內地媒體。這是香港核心價值的明證。

      近日,不獲留任的大官逐一寄語梁府。管衛生的勸你我不要期望過高;管全局的據說建議《新政府愈難愈值得做》,只差未說去跳海。
      梁上場看來不僅是換班,是香港特色資本主義由九一分的積極不干預向七三分混合市場模式的paradigm shift(範式轉移),說白了是換腦袋、換邏輯。建制裡親與反的明爭暗鬥會持續好幾年。

      由近日的專訪看,梁欲借OD和TVB來抗衡AD,怕會失望。有些報章愛煽動,但慣例過火;電視又必須平衡,動員能力弱,TVB更囿於過時的新聞觀,特別死板。想要有AD的造勢能力,除了理念夠強,還要拋開思想包袱,圖與文的表達同樣超班。單靠文字人太古板,單靠視像人又太浮。

      電視新聞方面,我沒有訂now。但餘下三個中文台,有線理念和表達都高一線。最近ATV、TVB都有記者跳槽。希望愈做愈好。

      美國的《Foreign Policy》雙月刊公佈的年度失敗國家排名獲AD引用來踩you know how。全球177個國家,排第1最差,排第177最好。頭十名有六個在非洲,竟然比北韓的第22差得多。中國以76位居中游。美國第159,台灣在阿扁治下時欲以為師的芬蘭全世界最好。但AD不說誰是榜上中國的鄰居,你我無從判斷評比是否合理。
      美式自由派以此刊來抗衡行內的建制派權威《Foreign Affairs》。自由派確信人類已找到終極的價值,只須鼓吹推廣,無須再探索,是為美國「救世主」心態的由來。此刊的封面聳動,我寫專欄時不時會選用。

      先去做gym,看今晚是否有精力再補。

2012年6月19日 星期二

120619二驟雨:英國成人夢與日本兒童夢


      近日看的五部電影,我的Like遞減序:《Salmon Fishing in the Yemen《奇蹟》《Snow White and the Huntsman》《3D Prometheus》《Dictator》。
      
     導演Ridley Scott3D來延續《Alien》(異形)系列票房的《3D Prometheus》(3D普羅米修斯)在五部片子裡聲勢最大。但3D未成熟,即使在iMax看招待場也只有個別鏡頭比較震撼。加上不夠《Alien》刺激,情節交代不清,在大片裡比較失望
      此片拋開進化論和神創論,說我們是外星人製造的。地球太空船為此深入宇宙尋找造人者。雖然發現不少奧祕,但環境兇險,幾無人生還──除了續集的主角。
      劇情也照搬科幻片常見的陰謀論:有魔頭迷戀這項「偉大」事業,明知道太空船有去無回,但瞞住各人。你可以說是罵現實中的政府出兵海外。
     
     《Snow White and the Huntsman》(白雪公主之魔幻復仇記)借《Lord of the Ring(魔戒)的票房來翻新童話經典真人演出輔以小量特技,但意外地沒有3D。劇情改編得還可以,但用成人的形式趕走了兒童,對成人來說又太悶。有趣的是,英國製片人不知是否借來賀女皇登基60年,公主除魔復國後,在石室教堂登基,女皇的衣冠、神職人員的服飾到現場佈置,都有伊莉莎白二世當年的影子。座前的貴族大臣更高呼「Hail the Queen」。
      而巧的是,以上兩部片子的女主角都是南非出身的奧斯卡影后Charlize Theron
     
     《奇蹟》可說是宮崎駿動畫的真人版,鼓勵兒童探索尋夢,但香港的父母不會欣賞。導演「是枝裕和」繼續請兒童來演戲。劇情簡單,賣點在細節鋪排。足兩個鐘,港人會嫌悶。
      父母離異後,一對小學年齡的兄弟兩地分居,彼此思念。哥哥發現了一個傳說:只要實地目睹兩列對向的子彈火車相遇,夢想就會成真…….,於是在地圖上找到最接近所在城市的火車相遇點,致電弟弟到那裡相會,為家庭團聚圓夢。兩兄弟各自籌集路費,與同學合謀逃學。自己努力加上好心人協助,兩兄弟與同行的同學終於到達目的地,目擊對頭車高速駛過。片子至此告終,沒有說這個家庭是否復合。但從單親家庭、經濟壓力,但有人拒絕營營役役,要關心世界…….等情節看,此片其實很入世。
     
     《Dictator》(大鈍裁者)賣的是貌似阿拉伯人的英國猶太裔政治笑匠Sacha Baron Cohen,罵的是卡達非還有薩達姆。但做得最好的其實只是兩三分鐘的預告片:把片子獻給北韓的金正日(但沒料到他來不及收貨就猝逝)、獨裁者在運動場上用殺戮來確保自己奪金、大鬧紐約…….一個半小時的正片雖然還有些其他笑料,但更偏重此人專賣的屎尿屁,而且由俗進至鄙。情節更沒有方向。本來借主角落難紐約的醜態來罵獨裁,但此人在落難中不但以專制手法「管好」了一個社企,更說服主管社企的左女嫁給他,回去當獨裁國家的皇后。左女為何打倒昨日之我,片子並無交待。
      不過,新一代最怕認真,鄙俗、恐怖、暴力都可以笑餐飽,管他是否合理。這個cheapy笑匠許是應西方市場的需要。香港一個誇張庸俗的笑星,連英國紳士派頭的匯豐都請他做廣告。現在甚至有人仿效。
     
     《Salmon Fishing in the Yemen(魚躍奇緣)是英國的成人夢,美國也適用。但除了愛情的公式,納入了最多的社會議題:中年危機或者說boredom、政府顢頇、金融勢力、油元財力、政客功利、反恐戰爭、恐怖活動、經濟發展、生態保護、英國與中東油國的傳統關係……。也門曾以恐怖活動留名,去年受茉莉花革命刺激,掀起反政府浪潮。此片不用較穩定的沙特為背景,難道有人資助?看電視劇《Yes, Prime Minister》即可知,英國的政治諷刺冠絕全球。本片把矛頭集中到政客的spin doctor(大公關)身上,原型也許來自以操弄訊息著稱的貝理雅首相任內新聞秘書Alastair Campbell
      片子裡受英式教育的也門酋長縱情釣魚,決心把陰冷地帶的三文魚大規模移殖到他日照猛烈、乾旱、溫差大的國家,推廣「釣運」。為此不惜工本,要在光禿禿的群山裡截流蓄水造壩養魚。唐寧街為了搞好關係,派專家協助代表酋長的投行靚女落實大計。男女主角最後愛上不必多說,值得思考的是:
      這使人聯想到杜拜用油元堆砌奢華建築的發展模式。問題當然是能否持續?片子裡的酋長並非只知揮霍的昏君,他有意藉築壩蓄水來帶旺旅遊、解決乾旱、發展農業。戲裡為此幽中國一默:也門建壩要取經,除了全球最大水利工程的三峽專家,who else?
      酋長的至誠說服了英國專家獻身。英國空運的魚苗放入也門河裡後,本能地如在原生地般往上游,預料可產卵繁殖。但開山造壩觸動了「風水」,山民謀刺酋長、破壞大壩。洪水沖走了魚苗,更傷及人命。最後當然喜劇收場:個別三文魚在河裡活了下來,專家決定留下培殖,感動靚女陪他。假以時日,當地就既有三文,也有水源發展經濟。
      這當然是現在慣見的發展與保育、邁向現代與維持傳統的矛盾。平衡兩者的量比較容易,難掌握的是不同層次上質的摩擦。戲裡小罵大幫忙。酋長是開明的,起初過火,但用心良好,最終對國家有利。這會否也是杜拜想要的評價?
      五部片子裡,唯這部可以再看。英式幽默也許學不來,但多看有助涵養。

2012年6月17日 星期日

120617日:Vogel六四評鄧無新意

      今年首見一號風球。但逢週日的公事遲遲不來,把這兩天看的另一個問題寫出來:    

      六四刻骨銘心,港人除了傳統左派,一般不會因為鄧小平改革開放令十億人得以脫貧、出國.....,而原諒他當年出兵-除非有史實能為他平反。
      哈佛老牌中国通Ezra F. Vogel(傅高義)的新著《Deng 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鄧小平改變中國)有意幫鄧一把,但未超越官方的說法。更適逢多年來最激情的一次六四,月前在港出中文版,只有報刊俾面,大眾反應冷淡。作者近日到台灣宣傳台版,獲被指親陸的《中國時報》捧場,焦點是對台政策。
      鄧身為偉人,比你我都明白歷史判斷的殘酷,深知後人只會憑印象最深的個別事件下定論,不會為其一生的大小作為逐一評分,功過相抵。宋朝的「投降派」秦檜殺害抗金大將岳飛,遺臭萬年。誰管他一生到底有沒有做過好事。
      Vogel稱此書寫了十年,亦即鄧離世五年啟動。但鄧在六四後還活了七年多。為何不趁鄧在生時走訪,等他離開後才問他家人,歷史價值大打折扣?
      Vogel六四引述鄧的家人,但基本上只是重複官方鄧從未懷疑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鄧知道鎮壓不對,結果不好,但為穩定大局、維持黨的威信,只能這麼做。當時還不懂得用武警,公安作用有限,只好用軍隊。換言之,鄧決定出兵前就知道會被罵,只不過可能沒想到會這樣激烈。

      但這也就間接證實,由於鄧的權威,他治國的底線「穩定」沿用至今。沒有人不同意「穩定」。但最近的李旺陽案就重蹈六四的覆轍:「穩定」與否難以定量,最終視乎決策者的判斷,帶有主觀性。一旦斷錯案,可以釀成千古奇冤。現在官方告訴我們,即使一個手腳半廢、風燭殘年的老人,也有礙能把人送上上太空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穩定」,非死不可。
      Vogel唯一修正官方說法的是:當初說沒有防暴的催淚彈、水車,現在改說不懂得用武警。但即使出動解放軍,也沒有理由非要開槍掃射、坦克開路才清得了場。
      美國暴動時,負責戒嚴的非正規軍National Guards(國民警衛隊)也全副軍裝,手執長槍,配備裝甲車。原因相信是美國很多人有自用的槍械,戒嚴時要防備有人放冷槍。過去這半個世紀,美國的NG只出過一次血案:開入大學校園鎮壓反越戰示威時,槍殺了三名手無寸鐵的學生。全國沸騰,反戰一發不可收拾。但從未見過大批NG在裝甲車開路下沿街掃蕩。中國根本沒有平民有槍(除了黑社會),鄧何須動用真槍實彈?
      相比之下,Vogel認為鄧對六四有三項誤判,比較說得通:價格闖關太急;視學運為動亂;沒想到那麼多百姓起來反對。
      就第一點,當時國際上列根-戴卓爾的私有化理念當道,對共產陣營的經濟改革普遍建議shock therapy:一下子全部放開市場,即使再痛,忍一下過後就好了。當時趙紫陽已準備接受。成事的話,公眾的反應可信驚天動地。
      至於第三點,說白了也就是低估民怨。現在鎮壓後更變成民憤,至今不息。這肯定也是他當時低估的。
      至於平反,Vogel重複官方私下的調子:短期「難」,因為等於否定鄧,而且李鵬等關鍵人物還在。
      Vogel稱,長遠樂觀。但「長遠」是無限的,除非講得出time frame,例如20年、30年,否則形同廢話。
      這裡可以說一句Vogel不敢說的:拖得愈久,本息愈大;被動的話,即使平反也會繼續受唾罵。
      十八大換班後,Vogel相信會延續鄧的思路,不放棄「韜光養晦」,確保持續發展。但這也subject to interpretation。以近年在國際上的高姿態,不像「韜光養晦」。軍方急於崛起,早就公開質疑鄧的傳統智慧。

10617日雨:劉洋、昂山.......


      趁週日空檔,雜談幾句。

      看神九升空直播,我暗禱其安全。
      並非咒自己人。1986年1月28日上午在紐約編當地的《文匯》-《華僑日報》(現稱《僑報》)時,正要清樣,實時目睹穿梭機在直播的升空途中爆炸,七位太空人罹難,包括第一位亞裔美國太空人Ellison Onizuka(鬼塚承次)。所有同事都呆了,立即廢掉做好的新聞版,全部改為實時的空難。翻查Wiki,出事時間是上午11時39分。這種目擊,一次就夠。

      劉洋(右圖右,其實正宗國產,沒「留」過洋)升空和昂山領belated諾貝爾獎(左圖)幾乎是同一時間。這兩位女性的成就,哪一樣更能打動你?

      《人均81歲 北京人(在內地人裡)最長命》,是否京城退休大官多,獲特級照料?
     
       夏天到了,山東帶頭,各省市紛紛在港打旅遊廣告。
       山東的口號「從這裡(山東)開始」想得不錯,但如果加上「陳光誠在這裡奔向自由」,那就完全了。
      湖南可以說:「李旺陽在這裡被接上天堂。」
      北京可以說:「艾未未在這裡足不出戶,將不朽的藝術帶給世界。」
      遼寧可以說:「中國製造的第一個諾貝爾和平奬得主在這裡安居。」
      其他各省在這方面相信也有可以自豪的成就。

      文革時喜稱「我們的朋友遍天下」。其實最後只剩下一個歐洲最爛的國家阿爾巴尼亞。
      但今天「我們的同胞遍天下」是真的,在世界任何地方大喊一聲「有沒有中國人?」包不落空。
      尼日利亞墜機153死,至少有六名中國人。
      中國留學中在加拿大遭同性戀人肢解。
     卡塔爾首都多哈商場大火,死者包括一名中國女童。
     意5.8級地震15死,內有中國工人。
     尼亞加拉瀑布冲走中國留學生。
……..
     駐外使領館救中國人怕就忙死了。

      經濟定時炸彈希臘今二輪大選,偏右黨看好。新聞都是西方文明發源地大蕭條,連香港無線都派記者。氣勢不如前的極左黨相信會罵傳媒 ,唱衰希臘嚇唬選民,間接幫右派。
      若果有唱衰,當以此為最:以文化為賣點的《明報》引述右派梅鐸的英國《Times》說,希臘《好過打劫 民眾盜墓》。倫敦奧運開鑼前夕,奧林匹亞山的公元前13世紀邁錫尼(Mycenaean)文明古墓發現盜寶洞溝。由於當局財困無力守護,在Thessaloniki出土的早期基督教長方形會堂只好重新入土。
      希臘由2500年前,蘇格拉底為理想不惜受死的西方民主發源地,發展到今天極右政客在直播時接連掌摑左派女政客的國家,是人類文明史上最有趣的倒退。

      同日,政治定時炸彈的埃及也二輪大選。《明報》的《激進對貪腐 埃青年﹕很難揀》能否概括現實?埃及人不滿獨裁者未被判伊拉克薩達姆的下場,可能革命2.0。Mubarak趕緊說自己快要死了。但青年會容忍他留下的建制嗎?新總統下月誕生後,恐怕第一件要做的就是吊死前總統。你猜埃及的革命要x.0才能完工?
     《激進對貪腐很難揀》的標題對中國也有點啓發。但中國激進的是右派而不是左派。

      由以上兩則報道看,《明報》國際版轉向中間偏右,只在面向文化人的文化版維持新左。

      用戶13億、連續14年為手機一哥的Nokia炒萬人救亡,擬削開支20億美元。但這恐怕反映手機更新的速度多過芬蘭的國勢。手機現在每半年就換代,市場優勢一年就逆轉。Nokia已沉寂了至少三四年,現只是累計的頹勢總爆發。
     台灣在阿扁後期,看中芬蘭在歷史上為強鄰俄羅斯/蘇聯覬覦,以為可借其小國勝大國的經驗來抗大陸。吳祥輝等文化人到芬蘭視察著書,鼓吹以芬為師,就如清末志士赴日學救國之道。
      書寫得很好看。但現實中,芬蘭人口只是台灣五分一強,人口密度更只是四十分之一,人均資源非台可比。而且,語言(北歐語)、宗教(新教)、心理(北極圈三國)近瑞典、挪威遠過過俄羅斯(斯拉夫語、東正教、東歐-亞洲)。而要說曾被俄羅斯侵佔,還不如說曾被瑞典的北歐霸權統治。無論地理、歷史與台灣和大陸的關係都差天同地。或因此,以芬為師無疾而終。反而香港有人看中書裡說的芬蘭式教育而鼓吹。但同樣因為人口密度因而競爭度,比台灣學芬蘭更難十倍。

      過去八個月內,沙特先後有兩位王儲去世。但原來近日病逝的王儲已79歲。英國63歲的Charles應該知足。
      沙特的繼位制度看來主要看長幼輩分,不太考慮年齡、能力、民望。這種穩定全靠油元,萬一石油貶值就難以為繼。

     迪士尼原來在全球主題公園入場人次裡幾近壟斷,包辦頭五名。我們只有海洋公園擠進第12名,但人數與迪士尼的頭五大不能比。以中國的人口密度,上海開幕後相信又會超越目前頭三的美國Orlando、LA和日本東京。
     日人很能搶迪士尼的動畫市場,但為何主題公園不行?

2012年6月16日 星期六

120616六雨:學讀《過秦論》

      際此敏感時刻,先此聲明:我退休後多看歷史和社科。雖偶因時事而翻書,但更多是買到哪本就看那本。以下是近日閱讀所得,無關時局。若有雷同,純屬巧合:

      史家許倬雲在《大國霸業的興衰》(2012.4)裡說,「後來討論帝國興衰問題的論文,跟《過秦論》的作者討論的範疇,有不少竟是相符合的。」(p.133)我沒讀過此文,甚至沒聽過此人,於是上網。原來是內地中學課程,大把ppt導讀。

      秦在歷史上首次統一中國,但亡得比崛起更快,成為歷史上最短命的王朝(除了個別曇花一現的篡權王朝或偏安一隅的小王朝)。漢初才子賈誼祈漢室以為殷鑑,以千字散文概括其興亡。

      現在回過頭來看,這就是中港教育之別。內地必讀,因為政治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我1950年代後期到60年代初在港讀中中毫無所聞,相信是因為國家興亡與殖民地子弟無涉。我的母校連《出師表》都不太碰,最接近政治的課文是屈原的《離騷》。我此外讀過最接近民間疾苦的古文,是幾歲時母親教我「念口黃」的杜甫《兵車行》。

     《過秦論》的「過」字原來指「過失」而非「過去」「超過」,而且作動詞用,指講述過失。篇名譯成白話也就是《論秦朝的過失》。

以下濃縮《過秦論》版的大國興亡史:

      戰國之初,秦據地以首府咸陽(西安近郊)為中心,在一眾侯國裡位於最西。時周朝的宗法制度解體,各侯國競相改革以謀霸。秦起用商鞅,變法最徹底。對外用張儀的「連橫」計、范雎的「遠交近攻」 ,分化各國。公元前238年-前221年,秦逐一撲滅之,歷史上首建中央集權的中國。
      但武功建國,暴政喪國。打天下花了17年,治天下只有16年,還不如建國花的時間多。
      始皇死後,鄉間無名小卒陳涉揭竿而起,天下響應,自費來參軍。陳並不比秦所滅的各國有能力,竟能亡秦,「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賈誼總結的秦亡論:不仁不義,以致建國時與亡國時敵我形勢不同)。

      由此看,秦興亦嬴(始皇的姓氏)政(),亡亦嬴政。秦之短命是中國2000年帝制集權之弊的極致。

功:
統一春秋戰國幾百年各地紛紜的制度,包括度量衡、文字,所謂「車同軌,書同文」。訂定帝制的大體,皇帝自稱「朕」,印鑒稱「璽」,命令稱「詔」,其後的王朝沿用了2000多年,直到帝制終結。
禦外侮:修長城,禦匈奴。

過:
自大狂妄:自以為統一中國的成就德蓋三皇、功過五帝,自稱「皇帝」,子孫萬代統治,稱一世、二世以至萬世。與希特勒這類「魔王」異曲同工。教訓:人貴有自知之明。
橫徵暴斂:濫徵民力修築長城、阿房宮、始皇陵,民窮財盡,流離失所,至有孟姜女哭倒長城說。
精英離心:焚書坑儒鉗制思想,後世讀書人視為公敵。1940年代的希特勒曾效法焚書。
高壓維穩:嚴刑峻法以防謀反。
用人不當:起用法家李斯,嚴刑峻法;長子流蘇進諫也被流放。

      於今看,《過秦論》貴在精悍,論歷史則未見有超出常識的分析。但確如許倬雲說,在公元前兩百年首創大國興亡史文體,比西方人最愛的《The Rise and Decline/Fall》類史書早了兩千年。
       西方人受西方文明起源古希臘的影響,講歷史要巨細無遺,非百萬言不可。這方面最有名的先是1770-80年代英國 Edward Gibbon六巨冊的《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然後是二戰後美國記者William L. Shirer講納粹的《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
       論大國興衰是人類共同的智慧,這些西方作品不可能是受《過秦論》啓發。但我懷疑有多少人看得完這些西方巨著。《過秦論》將秦的百年興衰概括在千字內,成為教材,人人十幾歲就深入腦海,以為後日之師,在普及上更偉大。至於中國人並未因此而更會治國,非賈誼之過,而是帝制之弊。
      
       但就此短文,我也有一點不明其所以:
「嘗以十倍(於秦)之地,百萬之師,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原文)
      意指九國聯軍以十倍兵力來攻,秦開關迎敵,但聯軍不敢進關。秦不費一卒、不失一地,反而累死了九國諸侯。
      聽來像後來諸葛亮在《三國演義》裡的空城計。但司馬懿不「上當」而自動退兵,並未因而凋敝呀,戰國各侯國為何會元氣大傷?除非事後彼此卸責攻訐,內部分裂。


2012年6月15日 星期五

120615五陰:「大國」的指標

      此文的主體寫於昨天,但打機耽擱,未及上載。今晨閱報,除了疑似政務司長「預告」2047年丁權末日夠惹火,其餘無大變。
      至於曾上立會吃「最後晚餐」被釘十字架,純屬政客交差。一個還有兩周就走入歷史的小人物,後世罵名已定。我們眼前問題一大堆,不如搞好自己。再不消氣就弄個秦檜像,給他扔點毫子吧。
      或因注射的藥效已過,肩周炎回潮。為免「骨枯」,一年內都不會再打,怕只能靠做運動,包括打機減壓。但怎敢玩Diablo III
      「逢三翻一」的接龍,每四鋪牌約只有一鋪可以接通由於鍵牌有三分二的可能壓在下面成死局,為了移走面上的牌,讓下面兩張得以面世,無關痛癢的牌有時候也要接下去。接還是不接很要點算計,近乎賭場「計牌」。非我所能,也沒這個耐性,令我十分自卑。
      後日父親節,商品展開地毯式轟炸。Amazon叫我買Kindle Fire。但真正強力推銷的是男用「Enlargement」。日前寬頻down了一天,恢復後垃圾郵箱裡有上百封這類推介。但只限於用藥,尚未見permanent fixtures。。
      郵箱剔除垃圾的能力,我經驗不多,只能說gmail最有效,難得漏網;hotmail最差,一早就棄用;我用的寬頻大戶也不行,現在也phase out。這大致說明:郵箱除垃圾的能力視乎供應商的政策,付費也不管用。你有推薦嗎?
      
      看了官場近30年,林鄭的敢死與AO前輩以至今天同事的主流,幾乎是兩個極端,難怪公務員不悅、與梁振英「物以類聚」。反土霸但更反土共的右翼民主號角兩害之中取其輕,力踩林鄭疑似代表的下屆政府《50年不變理解為50年即變》是「玩火」,將港人因李旺陽而激發的悲憤導向恐懼。
      AD引述梁07年文章對「50年不變」的解釋。梁認為鄧小平當年是暗示:內地經濟在50年內會趕上發達世界,到時生活水準與港看齊,不存在《基本法》續期的問題。鄧若25年前就這樣想,只能說眼光超人。以過去30年的經濟發展看,再過35年很難想象。但今天的問題是:內地物質愈發達,政治、法治上與港相距愈遠。以非物質問題惡化的速度,不出10年,有志者不革命就走佬。現在來預告35年後廢除《基本法》的關鍵條款,自然引起恐慌,為七一遊行迎胡加油。
      AD趁機挑動梁與他疑似的第一把手。林鄭許是趁本屆收工前引爆以測試民情,但新政府若未上任就拆夥則是大笑話。

以下是昨天寫的:
      連中聯辦也開口,擺明為七一遊行迎胡總而降溫。但會相信官方的調查?我賭至少15萬,而且有人叫「打倒」。
      我前天寫「終身監禁」,忘了說是按司法程序,以「蓄意殺人」「妨礙司法公正」定罪,並非由中南海關起門來抓人,投入帝皇時代的宮內監。多謝網友質疑。
      百姓不會Like高層借問責來爭權。但權鬥舉世皆然,只有人治法治、文明野蠻之分。中國完成法治恐怕還有好幾十年,現階段不如承認毛澤東說的「黨外有黨,黨內有派」,以日本自民黨化為目標。
      同期內,有關神九/女航天員和載人潛水器探測全球最深海溝的「大國崛起」報導,令人更為李旺陽而悲憤。為十八大「獻禮」而上天下海的形象工程追俄趕美,但對人的基本保障江河日下。一個人完全可以因為異見而先至殘再至死(附圖原載《明報》,據說是李旺陽一度被囚禁的「棺材倉」)。民調如果敢問「你認為航天、航母、潛水器還是李旺陽、陳光誠事件更能說明我國的形象?」答案不問可知。(後補:從未見《明報》這樣激,120617日社論《神九上天人民匍匐 科技大國政治侏儒》)
     
     我自讀科學以來,就對太空、武器冷感。宇宙有點像孔子口裡的「鬼怪亂神」,無邊無際,遠眺雖然星光熠熠,實則彼此的距離以光年計,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都到不了邊緣,人類根本不夠長命去理它。化百億美元來接收天外(ET)電波,不比在太平洋裡撈針機會大,還不如養好多些人。至於說到其他星球去開發資源,成本收得回來?
      至於武器,人類史上靠軍力來發展的時間,大概只是幾十分之一。真正能推進文明的,是日常生產和生活的潛移默化。
      過去這兩千多年,人類有三次橫跨歐亞的偉大征服。公元前3世紀亞歷山大大帝由馬其頓(今希臘以北)打到印度;13世紀上半葉成吉思汗由蒙古幾乎打到大西洋;70年前希特勒一度佔領整個歐洲大陸,打到北非。
      但都如狂風掃落葉,來襲時威盡,地面上的東西不被捲走也得低頭。但來得快去得快,地面很快就回復原狀。這三大征討,短的不夠六年,長不過十幾年,以佔領土地的速度看所向無敵,但很快就瓦解。除了亞歷山大,沒有留下多少後世引以為傲的事物。成吉思汗用兵雄才大略,但沒有文化。希特勒有文化,出身畫家,但反而瘋狂地反文明,成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災難。只有亞歷山大在中東和北非留下了古希臘文明,成為中古後期歐洲文藝復興的基礎。
      日軍也曾經用在兩年內橫掃大半個中國。但我相信即使沒有美國幫忙,日軍最終也必定被中國的人數、幅員和韌力磨死。你也許罵阿Q,但我相信客觀上如此。

2012年6月13日 星期三

120613三陰雨:習近平控制得了?

      許是新書趕七月的書展,每周的兼差近日多了些額外的事,過萬字的譯稿須逐句核對。加上暑假來臨,親人進出增加,雖然政治氣溫升至新高,也只能銘記在心。

      多年來最激情的六四碰上酷刑致殘的六四鬥士為此而慘死,激發六四以來最大的義憤。週日的遊行人數不打破中聯辦門前的紀錄才怪。西區路窄,遊行困難,無論是民間說的2.5萬,還是警方說的4,500或5,400人,都是記憶中之最。換了軒尼詩道,怕有十萬八萬。
      從艾未未、陳光誠到李旺陽,打壓異見一宗大過一宗。艾案、李案都是當局自找的,陳案也是因為遭禁錮而造成的。很多港人已「忍無可忍」,首見有局長用本行來質疑李之死,人代紛紛上書,梁振英巧穿黑衣。中央經營多年的goodwill賠光還要倒貼。兩週後的七一遊行幾乎可以肯定03年以來人數最多也最悲憤。「打倒」「獨立」的口號會獲得和應。中國已到了危險的時候!當局仍若無其事地宣佈領導人七一來派糖,「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九月選舉後,建制的議席多數收窄;梁振英的管治跟從中央的民望步步維艱;激進蔓延,加深社會分化;中產不穩,提早退休移民潮再起,.......在所難免。

      近月連串事件百害而無一利,但一個再再而三,當局似不能自已。實情看來不僅是我上次說的「維權失控」,而是「政權失控」。近日,香港有右派刊物和左派元老不約而同把矛頭對準「政法沙皇」周永康,放過胡錦濤、溫家寶,看好習近平、李克強,不會是偶然。
      毛澤東靠「槍桿子出(奪)政權」,最怕軍閥割據篡權,特別強調「黨指揮槍」。現在如果連政法都指揮不了,軍隊更不用說。這只有一個解釋:大位傳到第四代的胡錦濤後,失卻毛、鄧、江的強勢,九常委分成兩三批各霸一方,在主管的範圍裡說了算。
      若此,除非習能憑其太子黨優勢加個人閱歷收復軍權、法權,重建強勢,否則在他任內就有可能動亂。高層分裂,民眾起義,西方吶喊,類似中亞的顏色革命、北非的茉莉花革命。若過程不長、損失不大,能迅速走向民主,不失為一種期望。但最怕沒有這樣簡單。中國一個大省的人口相當於幾個北非國家、十幾個中亞國家,一幹起來,國際承受不了。

      李旺陽死狀之慘,予人中共連封建帝皇都不如之感。只有終身監禁級別最高的知情而不制止者,同時「下詔罪己」,方能證明其真有法治之心。

2012年6月9日 星期六

120609六午後晴:昂山素姬的智慧

      中共口說信奉辯證法,鬥爭「有利有理有節」,但落實時完全相反。真正做到的是西式民主鬥士昂山素姬。

      最近,昂山24年來首次出國、在國際上發言。第一站是去東鄰的泰國,看望幾百萬打工、流亡的緬甸同胞。對國際的呼籲中肯踏實,利弊並陳:
     改革:既要支持,也要有「健康的懷疑」。總統有心,但背後還有軍人。
     外資:多創造就業,讓國民得以謀生、返國就業;但不要增加貪污和不均。這看似廢話,外資求財,管你對當地是否有利。但緬甸規模不算大,世上絕對有「良心」資金技術可供其作可持續的發展。
     法治:緬甸有良法,但沒有廉潔獨立的司法制度,就算有世界最好的法律也沒有用。(這也正是中國的情形:經濟不知發達多少,但法治好不了多少。文字上什麼權利都有,但落實時什麼都可以沒有。)
     教育:改善教育,讓年輕人有能力謀生、為改革提供條件,以免北非之鑒。
     國際關係:不要把緬甸變成中美的角力場;向願意協助緬甸進步的國家開放。

120609六午晴:借狗打主人?

      從罵人「狗似主人形」即可知,打狗也就是打主人。若此,以內地最近的聲名,梁振英難有好日子過。
      他近日遭到猛攻的兩個大是大非,一是「變色龍」:六四當年在報紙刊登聲明,「強烈譴責中共當權者血腥屠殺中國人民」,如今拒表態;二是「特務」:指其為了清洗港英「餘孽」,幕後引爆唐英年、曾蔭權、許仕仁、任志剛.......等「醜聞」。
      第二點我不敢說,但第一點是Mission Impossible,作為話題很過癮,但解決不了實際的問題。六四當年,梁年輕熱血,出道不久,尚無官職。現在既定為朝廷命官,若忠於當年,就只能放棄任命;要麼不置可否,今後五年為700萬人做點實事,把往事埋在心裡。
      你無須同意後一種選擇。但前一種有助於平反六四嗎?的確,特首陣前倒戈,中共予人眾叛親離之感,可能起到心理海嘯的作用。但重選須時,到時只好請曾蔭權留任暫代,繼續外遊過總統房癮。更重要的是,今後是否無論誰當選,我們都像見工那樣問:你是否支持平反六四,而一不滿意就請走,不斷地重選,以此逼中央接受泛民特首?
      當然,「不自由毋寧死」,最高層次的理念不能計較後果。但冒死爭自由所指的是個人,不包括群體之首所要肩負的責任。個人爭正義絕對崇高,但用700萬人的管治作陪,先要問過大家,講明豁出去的利弊。
      至於第二點,說到底是反「地下黨」情結的延伸。梁是否中共的線眼,未能否定之前只好存疑。但蔣經國受蘇共訓練、掌管情報幾十年,都沒看出李登輝的「獨」,港人分得出黨員的真假?再說,即使真有人「狼」心狗肺專收黑材料,市民是看證據還是看誰爆料才決定是否追究?說白了,美國FBI爆就追到底;香港廉署爆諗過先,以免其為狼所用;公安、國安爆則反過來幫事主甩身?怪不得港有內地法律專家說,賴昌星判得太重。

      如果你覺得梁振英奸到入骨,無論六四當年還是今天都是投機,為了權位,那不妨看看台灣的總統馬英九,以及前幾年在港當教授時,要求胡錦濤用文明來說服她的文化部長龍應台。
      馬與胡平起平坐後,不像當年當部長那樣高呼平反,而是先讚對方進步、條件成熟,然後才「建議」其以六四作為政改起點。
      龍官職較低,說得更明白:她的部門要代表台灣出版影視業跟大陸談判,不應把個人看法放在談判桌上,或者以作家的看法作為施政基礎。
      陳光誠、李旺陽事件後,相信大多數人對大陸的看法都更強烈。沒有人會懷疑,龍是台灣「變色龍」、中共的臥底。只不過需要代表群體利益與中共周旋者,不可能用對方的生死大忌來「出賣」家裡人對自己的期盼。
      我們身不在其位,自然可盡訴心中情。但一旦身居高位,如果變得像梁、馬、龍,也就可以理解。

120609六雨:東西廠翻生

      雖然明白內地用「被」字來表達對官權無邊的無奈,但英式中文讀來彆扭,我拒絕仿效。可搞到李旺陽(圖左)這個地步,只好認輸。
      一個失明失聰、十指失靈、走路困難的老人,6月2日香港電視播出他在鏡頭前的誓言:「為了中國早日實現多黨制,就是砍頭也不回頭!」四天後就「吊死」在醫院裡。照片顯示其手抓窗欄、腳未離地。當天適逢「金星凌日」,港報稱《古視為統治受威脅》,
      李自六四以來兩次入獄,合共21年。由於態度倔強,受刑致殘。更因絕食而被灌食,撬脫多顆牙齒。如此「鐵漢」,主觀上不可能自殺,客觀上除了絕食,也很難殺死自己。現在一上電視就死,只能說東西廠翻生。

      李死後,維權人士者紛紛聲明「我不自殺」,大國臉面何存?十八大在即,薄熙來案扯上了維穩大總管,故除非是「無間道」,讓胡錦濤七一來港時,獲得03年以來最盛大的遊行「歡迎」,否則只能說:
      在不惜一切下,維穩暴力已失控。國譽將跌到谷底,國際對手加緊圍堵,輿論會推波助瀾。習近平難以風光上位。
   
      民變的可能與經濟增長成反比,中國的這個correlation尤其高。隨著經濟放緩,政治異見與民變結合的可能性大增。由於近十年來年均增長超過8%,我上次以「7%」作為低點,但現實中相信更低。

      至於訪問李的有線記者林建誠(圖右)深感自咎,梁國雄說得好:
     「現在不是說對不起的時候,一個政權是抵擋不了眾多傳媒的問題,希望香港的傳媒不要再悲哀,做返你們要做的事情,就是對李旺陽最好的哀悼。」

      林在澳門為亞視出鏡時,我就覺得人如其名,態度「誠」懇,即使事件對錯分明,無論神情語調都能堅守新聞底線,用事實來說話。而印象最深刻當然是四年前,看他與同事呂秉權深入川震災區。
      或因他的外形和氣質,我總覺得林源出於珠三角。他自稱採訪祕訣是「膽正命平」。但歷經李事件後,我懷疑境外記者深入內地,不一定能確保安全。地方上官商黑一窩,外人踩入其禁區,他們會不計後果。


2012年6月6日 星期三

120606三陰:AO應拒用這三種人

      曾蔭權、許仕仁都是AO裡的叻仔,但也都是AO哲學的反面教材:只講醒目,不問理念,對上靠哄掂老闆,對下靠現實主義解決問題,不問長遠的對錯。生活上崇尚貴氣,但奢華多過真正的品味。
      兩人都「貪」,但出身和性格相反,貪也呈現大小不同的模式。曾出身「小家」,奴才性格。雖迷戀貴氣,但不敢大貪,於是用盡心思佔便宜。許出身「大戶」,恃才傲物,生活奢華,小便宜看不上眼。做了幾十年大官,沒有理由不知道公然大貪的後果,但誘惑蓋過理智。
      曾將終身為人唾罵。讓他捱完這三周吧。秋後算賬的幽靈在頭上徘徊,就夠他受的,不值得與他花時間。真的要開刀,用在新貴身上好了。
      至於許,有人也許不同意,但我覺得,生來有錢而貪,比出身貧寒而貪更難同情。台灣的富家女吳淑珍當年看中窮才子陳水扁有眼光,但利用第一夫人的地位來大貪,完全不可理喻。
      問題不在於曾和許出入馬場、坐遊艇、住套房、飲紅酒,而是享用這些物質時的談話對象和內涵。慶祝登基六十年的英女王也一派貴氣,但關愛百姓、態度誠懇,絕少人覺得她揮霍。
      更不要說昂山素姬。在緬甸絕對是貴族。國父的愛女,長居英國,嫁牛津教授,英文好過一般英國人。可信也懂得英式享受,但沒聽說她以此為話題,更不要說為榮。相信她享受high tea時,話題也主要是人民、國家和精神品味,而不是飲食消閒per se
      這並非反對享受。但以享受為目的的酒色財氣,與以享受為手段,作為高層次價值的外殼有根本上分別
      曾是奴才,許是師爺,都上不了大枱。但林瑞麟又更不如,曾如果是大太監,林只是跟班「小林子」。看他對著鏡頭背誦官話的聲調和神態,要想象一個比他更像奴才的人都很難。
      曾、許、林應成為招聘AO時三種拒絕來往戶。

2012年6月5日 星期二

120605二大晴:六四「趣聞」

歡迎「自由行」
      這次六四的一個焦點是內地人,愈來愈多人專程為此來港,而且不限於鄰近的珠三角。訊息帶回去後,沒有人知道,這對改革有多少影響。但《聖經》說,一顆種子落在地裡,死了,卻生出無數果實來。這不但是香港最大的驕傲,也給了我們更大的信心。

柴玲立地成基督
      六四後,柴玲予人印象極差。哪天她當權,恐怕不比共產黨好多少。當時明明在鏡頭前說,要流點血才能喚起國人。年輕人一時激情,說錯了認衰改過就是了。不料到美國有了錢後,透過法院禁制這部紀錄片《天安門》
      現在又突然立地成基督,說信了教後,覺得應該寬恕鄧小平和李鵬以換取持久的和平。我不反對,但她這份大愛也適用於《天安門》?(後補:120607報章引述王丹、吾爾開希說,柴玲的看法不代表當年的學生領袖。王說:「在殺人者還沒有任何懺悔、道歉,甚至還在繼續殺人的時候,......這樣的原諒,對六四死難者是很大的不公平。」呼籲柴區分個人信仰與對是非價值的判斷。此話見報同日,因六四而長期入獄致嚴重傷殘的李旺陽在香港電視播出訪問後,突然「上吊」身亡)。

年輕藝人接棒
     當年六四觸動了香港藝人,天王天后幾全數投入聲援。23年後,藝人一如普通人,頗有些8090後來接班。而渠道由在港舉辦Woodstock變成上內地微博後,出盡八寶以避「河蟹」。《蘋果》引述的一些訊息頗見創意:
     黃秋生引用《易經》「益震下巽上損上益下……」。「益」字據說上下拆開形似「六四」,而經文中的「有過則改」寄望當局。黃為人激進,挺六四份屬正常,但沒想到平常很俗氣的DJ森美也說,自己最愛披頭四的《When I'm Sixty Four》。劉美君則在六四清晨647分說:「will never forget」。
      在廣州讀中學、六四時只有八歲的張敬軒反應更強烈。他在六四前一天的訊息被河蟹後,在六四當天說:「昨天沒了圖,今天沒了評論……,感覺浪費了大家的關注。即然公司不讓發鹽(諧音「言」),那就到超市去找瓶豉油,豉油太重要了。」這裡的「豉油」,據說諧音「自由」。我當年在廣州讀的小學,這位年輕的「同鄉」後生可畏。
     此外,六四前兩天,美國出身的台灣歌手王力宏為了宣傳新唱片《火力全開》,在成都開同名的演唱會,站在坦克上高唱六四「四君子」之一侯德健創作的《龍的傳人》,場面包括一群軍裝人士持槍包圍他()。而不知是否宣傳,據說由於運輸成本高、手續太煩,他的團隊建議取消展示坦克,但王說:「坦克不去,我也不去。」

120605二大晴:急沒有用,逃更沒有用

      週一趕工加上理療,在家看據說18萬人出席破紀錄的維園晚會直播。但家人與久未回港的親戚去了。親戚很impressed,帶回來一本往年沒有的場刊(圖:楊必興P. H. Yang攝。當晚其他照片見twitpic.com/photos/TravelFoto#type=gallery)。連澳門都有700人,10年來最多。
      中共換班,高層爭位,欲借毛來更上層樓的薄熙來倒台震驚世界。社會矛盾乘機發難,觸發對平反六四的憧憬。「異象」滿天飛:溫家寶當著全世界的面批文革;失明的陳光誠突破軟禁赴美,貴州公眾地方紀念未遭即時阻撓;陳希同出書卸責;據說當年被坦克輾斷雙腿的方政不再被拒來港出席六四活動;中通社報道維園晚會;上海證券六四當天開市報2346.98,收市跌64.89;......。

      中共在大陸的六四相當於國民黨在台的二二八,平反是歷史的必然。否則陰魂不散,就像《共產黨宣言》說的,永遠在頭上徘徊。當權者不自行平反,難逃革命、鞭屍的命運。阿拉伯世界有前車之鑑,中國的規模是埃及、也門、敘利亞的幾十倍,國人遍佈天下,一旦官逼民反,全球都會被波及。平反放下才可望再出發。問題是:who誰來主持, when何時公佈and how如何善後。
      但這次的六四高潮只怕期望多過實則。粉紅色的多維網發表《习近平重提“六四”有基础》,驟看以為是習自己說,細看方知是借他的口造勢。
      中共相信想至少拖到習的任期末。中共領導人由江澤民起連任兩屆,頭尾十年。頭五年會表示尊重前任、守護傳統,只會低調小改,不會觸碰爭議,以穩定求連任。要到後五年想歷史留名,才可能自創「理論」、主導變革。若此,解決大是大非只會在第二任期滿前。習若能連任而又平反六四,也許是2022或2021。華叔晚期似乎也有類似的看法。
     但問題就像「天安門母親」說的,對不少人尤其是難屬來說,恐怕等不到九年十年就會豁出去。中共的社會控制雖冠絕全球,但開放的潮流勢不可擋,個人活動的空間有增無減,很難相信五六年後仍然能夠控制得這樣嚴密。難屬若覺得自己時日無多,採用極端行為,全球都會同情。習想背負不仁不義之名?
      真正的變數恐怕不在於高層權鬥,而在經濟。四年前華爾街觸發全球金融海嘯,中國一支獨秀,幾乎成了全球的金主。但四年後,雖然歐盟可能被債務拖垮、美國未能脫出低潮,但金磚四國也大幅放緩,中國只能求自保。我一直覺得,中國的穩定靠9%的增長不斷創造就業、加薪來維持。一旦跌到7%以下,失業減薪、按揭爆煲者眾,就會放大現存的各種社會弊病,令民怨成洪。民生之怒非理念之爭可比,我不相信可以壓得住。
      故「理想」的話,習最後在第二任之初就解決,讓難屬還有機會接受,了決心事。理想的是,公佈遇害和連帶受害者名單,全體常委對全國九十度鞠躬致歉,對遇難者三鞠躬致祭,對難屬作出物質賠償。樹碑立傳,列入課本,永以為戒。
      當然,六四解決後,對1949年後其他的重大人禍,也要如份地還以公道。
      急沒有用,逃就更沒有用。且看習是否有這個智慧和膽色。

2012年6月2日 星期六

120602六觀影:5, All British:《A Dangerous Method》(危險療情)


      五部英國片裡唯一的三級。近年走紅的骨感靚女Keira Knightley有兩大「突破」:一是為了演精神病人,面容多次嚴重扭曲,使人想起《The Exorcist(驅魔人)裡鬼上身的女子;二是為了演性解放,露點兼受SM的皮鞭抽打。
      一百年前,奧地利的兩位心理學大師有兩宗相關的軼事:名氣僅次於心理學祖師Sigmund Freud(佛洛伊特)的Carl Jung(榮格)與一個後來成為俄國心理學家的女病人婚外性狂熱,幾乎不能自拔;以及佛洛伊特與得意門生榮格由於學術分歧,由師友蛻變為仇人。
      此片我最有興趣的是學術上「兩條路線的鬥爭」。Freud忠於科學,認為凡不能用科學方法驗證的想法都不必探究,因為既不能驗證,也就無法確立,何必浪費時間。但Jung覺得不應限制人只能根據已知的科學去解釋和改進,擔心會埋沒科學尚未能解釋的領域裡人的潛能…….Freud認為,人所有的行為都源於「性」--性慾和受壓抑……Jung同意性是一種最重要的動力,但沒有理由是「唯一」的動力,因此嘗試從心靈、超自然、宗教…….等無法用科學驗證的領域尋求解釋。
       FreudJung的二元分歧其實存在於所有知識領域裡。應用在今天,我們可以問:人除了IQEQ,是否還有無法量度的Q?以科學為本的西方醫學一時間解釋不了的民間療法,是否可用?反過來,你可以問,科學之外是否還有無法用科學方法來研究的真理?
       
      我屬於後一派。我出身科學,至今相信科學,但自寫論文起,就有類似Jung的懷疑。科學不錯愈來愈進步、愈來愈精確,但相對於整個宇宙的奧祕,只是滄海一粟。科學即便一日千里,相對不知道多少個光年才走得盡的宇宙,恐怕也還是有限的數字除以無限,答案近乎零。以為科學必定能解決所有的奧祕,只怕流於莊子說的:「井蛙不可語於海者,拘於虛也。」
      除非像Freud那樣,名利都來自科學,承認科學可能不是唯一真理的話,將無法在行內立足。只要我有選擇,就不願意這樣「出賣」自己。
      科學絕對是真理,但不一定是「全部」的真理、真理的totality。借用上庭作證時的誓言:may NOT be the WHOLE truth.
      我在芝大畢業後,曾經很想用科學來研究人。第一個課題是:人的性格是否能夠量化地解釋?說得具體些,是否所有人的性格都可以用一個共同的函數F(x1,x2,x3,…….xn) 來表示,變數x1, x2, x3….xn是所有人共同的traits(特性),例如出生年月日,性別,父母年歲,職業,收入………每個人的差別在於這些變數的「系數」。這些系數可以很複雜,以致不同人的函數完全不同甚至相反。
      不過,我一畢業就改了行,既沒有工夫,也沒有資源去探究。科學是高花費的endeavor,不太可能玩票。學術講求原創(originality)。但人不在好的大學裡,連他人的論文都看不到,怎知道這行做過什麼研究?自己有什麼可以接續做?
      因為我對科學的這種態度,我承認哲學、宗教這些無法量化的精神endeavor的作用,覺得哲學、宗教比科學的層次更高。這也是我說自己感恩的原因。我相信,冥冥中有主宰不但可能,而且是合理的,否則解決不了世間太多的疑問。純科學人一般不相信宗教,對哲學也沒有興趣。面上不說,內心總覺得虛無。

120602六:觀影:5, All British之三:《Coriolanus》(英雄叛國記)


      五部英國片裡,以這部最富創意。內地的網上小說近年玩「時空」,把古今中外的人與事炒成一碟。看似亂扯,但好處是即使話裡有話也很難封殺。我說孟姜女哭倒長城,正要被秦始皇處斬,不料被奧巴馬派巴斯光年救去,你總不能說我影射陳光誠吧!
      但英國言論自由,莎士比亞政治劇改編的《英雄叛國記》即使借古鑒今也無須用曲筆。或因此,本片反過來,把西方的帝皇劇搬到現代上演。服飾、佈景、生活方式是當代的,巷戰用M16和迫擊炮,慘烈比得上《Black Hawk Down》(港譯:黑鷹十五小時)。但劇情和語言是莎翁的,社會制度是古羅馬的,連中文字幕都用古文。對白又多又快,我沒讀過莎劇,跟得很辛苦。
      此片由於太冷門,宣傳時不賣莎翁,改賣《Harry Porter》裡法力無邊的「伏地魔」Ralph Fiennes自導自演。此人有才華,但相貌陰森,又唔打得,用作賣點前所未有。
      古羅馬的民主行「兩級制」,重大決定先由貴族院通過,再交由庶民認可。庶民無權提案,但有權否決。大將Gnaeus Marcius Coriolanus戰功彪炳,執政官的最高職位本屬囊中物。但目中無人,不知民間疾苦。有些庶民恨他入骨,早就想起事,貴族裡的政敵藉機煽動。群眾包圍議會,褫奪大將的公民權,逐出國外。
      大將深懷怨恨,在流亡中遊說鄰國昔日的手下敗將,讓他帶兵打回本國。見有熟悉敵國地形、軍事虛實的大將相助雪恥,鄰國喜出望外。果然,大將率兵如入無人之境。本國屈膝求和,大將起初不為所動,但最後見生母和妻兒在他跟前下跪,決意殉國,方同意議和。本國得免生靈塗炭,但大將反過來因為獨斷獨行,「出賣」讓他領兵的敵國而被殺。
      片子至此完結。後續你可以猜敵國不承認和約,乘勝亡之,將軍的家人滅族……..
      主角集中華文化的不忠不孝不義於一身,決定遊說敵國那一刻,就注定萬劫不復。打贏本國固然「遺臭萬年」,打輸給本國則會被敵國懷疑是「無間道」。
      如此極端的人,進入近世後絕無僅有。對香港來說,此片的另一個教訓更深刻,建制精英幾無人不犯:只見民粹之害而不見民主之功,只想設關卡防民坐大,結果與泛民互拖後腿,令香港什麼事都做不成。
      戲裡的民粹之害是事實。以香港為例,只要存在民怨,民意就容易被操弄,導向極端。但只求堵民之口,長遠來說只是築堤防洪,堤壩愈強,反作用力也愈大。
     曾蔭權就是典型的精英心態。將軍身為民族英雄都被打入十八層地獄,曾蔭權不自量力,有今天咎由自取。

120602六觀影:5, All British之二《Wuthering Heights》(咆哮山莊)


       我從小討厭家庭倫理的故事,嫌中國的婆媽,西方的扭曲。這類名著只看過《紅樓夢》、《Little Women》等三數種,還不如中學生,但不覺得有虧欠。但會看改編的電影補課,化兩小時好過花兩天啃原著,而且看不下去可以睡覺。
       最近看的五部英國片,最討厭的就是這部愛情經典《Wuthering Heights》(咆哮山莊,或譯「呼嘯山莊」)。影評說畫面富「詩意」。的確,用一片灰暗、霧雨交雜、猛風不止的英國北部「荒原」來襯托主調很有力。但我不會因為鏡頭的意境而去忍受一個執著到邪惡的主角。
       當然,《山莊》裡戶主遠道撿回來的養子Cliff (全名Heathcliff)長大發達後,非要搞到戶主的兒子Hindley衰敗不可,是因為從小受後者歧視,與青梅竹馬的戶主女兒Catherine被拆散。但「反抗有理」不等於像今天的楊佳,報復不分皂白Catherine的丈夫大方地讓妻子與回鄉的舊情人見面,也遭到挑釁,其妹真心愛上Cliff更遭到玩弄。戶主當年好心在街頭收容這個棄兒,反遭天譴。
      戲裡的Cliff是黑人。1847年初版的原著沒有說,但當時英國北部的Yorkshire應該不可能。這種創意毫無必要,反令人懷疑導演借機踩黑人。
      但話說回來,《WH》這種「情結」才是「偉大」的文學。「正派」故事雖然也可以成為名著,但要「邪」才能予人「深度」的感覺,獲得critical acclaim,成為永恆的話題。《Oedipus》《Hamlet》《Othello》所獲得的關照,比《Tom Sawyer》《The Old Man and the Sea……N倍。這可信是出於人性陰暗的一面,帶有與「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的新聞學規律同理。
      觀影後,翻看Wiki上作者Emily Brontë(勃朗特,1818-48)的家世,似乎明白了她與以《Jane Eyre》傳世的三姐Charlotte和六妹Anne作品都很陰暗的根源。
      Emily出身神職家庭,在五女一男裡排第五,自幼受文學家教。但Emily三歲喪母。加上食水汙染和在校受欺凌,五女一男依次的壽命是111038 Charlotte31()30 Emily29 Anne,平均25歲,即在當時相信亦非正常。英國私校的專制令《Jane Eyre》成為經典。我很難相信,《WH》裡沒有Emily家庭的陰影。
      此片令我認識到英國北部環境的gloomy。即以今天的富裕和科技,心情也難免受拖累,最常見的大概是酗酒。

2012年6月1日 星期五

120601五觀影:5, All British之一:《Perfect Sense》《The Best Exotic Marigold Hotel》

      我看電影主要是娛樂、好奇。由於怕扭曲的心理,很少看「文藝」,故幫襯荷里活遠多過英國。
      但最近破紀錄連看五部英國貨,其中四部還很文藝,反而pass大旺的荷里活《3D復仇者聯盟》。下週《3D Prometheus》(3D普羅米修斯)上畫才再光顧電腦片。
      剛才去看BBC的《Perfect Sense》(感官失樂園),主要想知道這個全人類染上怪病,各種感官逐一失卻功能的故事,是否取自Jose Saramago Blindness》的靈感。Wiki沒有說,但我猜是的。兩者都是探討全球感染怪病下的human condition,只不過左派的諾貝爾奬作家Saramago關心社會面,探討人性的私利令弱勢人士遭到雙重的災難,本片關心的是個人。但前者功力深得多,本片劇情的一些突變不太銜接。
      用「Have you lost your sense(s)?」來總括本片最為貼切。由於嗅覺、味覺、聽覺、視覺影響生活的程度依次遞增,人們最初失卻前兩者時,雖然過廁所不聞其臭、食而不知其味,經過由排斥到「認命」的心理調適後,仍可工作生活。但失卻聽覺就天下大亂。很少人能正常生活,不免歇斯底里,恍若世界末日。但此片往好處看,男主角失聰趕走女主角後,認識到怪病令自己異常,衷心挽回對方。影片結束時,全球人口進入這種怪病最嚴重的失明階段。銀幕漆黑一片,只有女主角的獨白。語氣處之泰然,努力適應黑暗的地球。
      此片提醒我珍惜眼前。這一刻所享有的,沒有人知道何時會失去。纏繞了近兩年的肩周炎打針後,痛位減少了八成。但一度無法舉手過額,方知日常最微細的動作、感受,身軀、四肢「夠」得到的每個角度、方位,都並非理所當然,享有的時候要感恩。復原的過程中固然要做運動,但頑疾若真的回潮,也要有心理準備,視為回到自己出生時的狀態、回歸塵土前必然的過程。
      
       說到感恩,這五部英國片裡,我最喜歡帶文藝氣息的輕喜劇《The Best Exotic Marigold Hotel(黃金花大酒店)。導演借發達地區人口老化和服務外判兩大潮流來發揮。承擔最多英美外判的印度,有人把舊酒店改為包食宿的宿舍,供英國退休人士長住。劇情圍繞七老來印後的遭遇。出於不同的背景、職業、性格、地位、運氣,有人如魚得水,有人大喊上當。有夫婦因為反應迥異而分手。
      其中最感人的是,少年時期在印度成長的退休法官借機回來尋找兒時的玩伴。後者是法官家庭佣人的兒子,相當於魯迅筆下的「閏土」。但兩人進入青春期後,被發覺搞gay。棒打鴛鴦後,法官被送回祖家求學,與玩伴失卻聯絡。退休後特地回來尋人,為當年不辭而別求寬恕。原來,玩伴雖然按習俗結婚生子,但gay是本性,而且不忘少年情。結局最富創意:法官了卻半個世紀的心事後,在酒店內默默辭世,就地入土,由玩伴為他送行。
      七個人裡的一個女性處處看不順眼,問印度的人命為什麼這樣「賤」(大意)。法官說:在印度人眼裡,生命是grace(恩賜) 而不是right(權利)。這句話在香港聽來很反動。但反過來說,我們現在把很多權利都視為理所當然,只滿足於最高的標準,無疑又過猶不及。
      此片可能創下長者演員比例最高的紀錄。除了一對Bollywood年輕配角外,其餘都是英國老戲骨,包括影后級的Judi DenchMaggie Smith。對白保留了英國的內涵和幽默,值得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