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4日 星期日

101109二《都市》:三藩市一得一失


用iPad寫於旅居三藩市途中原載香港《都市日報》2010年11月9日《都市博客》專欄
但由於iPad功能的限制(詳見101026一文),回港後才上博更新,而且字數與見報的版本略有差別。

旅美一月。蒙親友接待,加上運氣,比我早年居美所見的還要多

期間同行告知,我錯過了很多大事,也有讀者來函查詢。的確,免脫稿,沿途iPad不離身、每天看新聞。但除了劉曉波獲諾貝爾是華人里程碑,不能不講(見上月12日本欄)其餘無論習近平掌軍、「十二‧五」仍局限於經改、陸客疑在台全團墮海美日收緊對華的「包圍」、美元加印以逼新興國家升匯、智利礦工被困兩月後獲救(有人問中國為什麼不能)、郵包炸彈襲美、奧巴馬失眾院控制權、上海世博落幕台灣五都選舉衝線、花博上場,曾蔭權的「置安心」、全民醫保、官商關愛基金政府轉型大計,以至自己錯過電子版〈清明上河圖〉港展出....統統高高掛起。

雖然早已不上班,但緊跟時事的習慣要到今年停寫大塊專欄才開始「放下」。我的放下近道多過近佛,非因看破,而是深感個人的渺小。新聞人慣了無涯的牽掛但現在資訊多過恒河的沙、良莠難分,不出幾小時已被後來的淹沒,司馬遷“一字之褒貶,亂賊臣子懼”的時代不再。今天的新聞隔周、隔月再看,大都是茶杯風波。誠然,事發時爭分奪秒,就像股市炒上炒落,無限吸引,但在統計上仍屬噪音(noise),要放在中長線下審視,方知是否有意義。

奧巴馬熱衷於change,但卻無力抗乾坤即說明,社會力量(無論歸因於物質還是精神)非個人甚至國家可比。沒有誰不可或缺,更沒有誰能獨力扭轉。何況在全球化時代,地區與跨區的作用力互相制衡,任何人的能力都很有限。再說,即使偉人也只是歷史的過客,時勢造英雄多過英雄造時勢。時機到了,發現地心吸力的不是牛頓就是頓牛,最多是晚幾年。也許只有藝術方面比較個人,難以說時機一到,總會冒出個達文西或貝多芬。

這次在美,除了見親友,最珍惜的是靜態的觀察,似乎明白了美國人為何在實用的同時也講求原則,不像中國人的實用主義那樣徹底。但要另文才講得清,今天僅以一趣事作結。旅居三藩市(圖:金門橋最著名的霧),碰上50年一遇的盛況:該市的棒球隊Giants(巨人)首奪全美冠軍(美國棒球發達,又能盡購全球好手,慣把全美冠軍決賽稱為World Series)。更重要的是,這次碰上選舉,冠亞之爭由全美最左的城市對右派前總統小布殊的家鄉德州,火藥味濃。更有甚者,七場四勝的決勝場落在選舉前夜。換言之,三藩市在棒球上痛宰德州只開心了一晚,翌日就在選票上被德州所代表的右派淩辱,該市的女強人Pelosi更失卻眾院議長寶座。右派會譏笑說,三藩市的左仔左女一夜風流,兩年折墮(下次選舉是兩年後)。

德州輸第三場時適逢主場,兩個前總統布殊父子親臨打氣。與三藩市親戚看直播時,我笑說,巨人如果在投票前夜奪冠,肯定有騷亂。果然不出所料,箇中相信夾雜著預知翌日會輸議席、借贏球來洩憤的情緒。(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