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4日 星期日

101026二《都市》:紐約表面仍風光



此文是在旅居紐約途中用iPad寫的。由於目前用iPad只能打簡體(這個不合理的現象相信是簡體與繁體市場對比造成的。但據說本月Apple更新作業系統後可以打繁體),加上iPad只有notepad可用,不能點算字數,我傳給《都市日報》的原稿無法控制在約定的字數內,要麻煩編輯代為轉化為繁體,同時刪節字數以湊滿專欄框框的大小。因此,20101026日見報的版本與此略有分別。

[紐約寄呈]金融海嘯前,美國《Time(時代)週刊的封面專輯〈A Tale Of Three Cities〉,把我們這個亞洲金融中心,與美歐兩大金融中心的紐約和倫敦合稱「Nylonkong」,音譯「紐倫港」。

Time》設在紐約。在這個現代版〈三城記〉裡,紐約的排名先於倫敦。就華爾街震一震,全球冇得瞓看,這也許理所當然。但換了倫敦的《Economist》來評比,結果會否是「Lonnykong」?

兩種稱呼各有弊病。由倫敦打頭的Lonny,要說聽來像英超的「朗尼」,還不如說像lonely,正中發達社會個人的痛處。但面對新一輪的環保潮流,又好過由紐約打頭的Nylon。用人造纖維的尼龍來映射這兩大資本主義堡壘,無疑是罵他們沒有人味,更長期殘留,遺害地球。

我們作為阿三就更慘,阿一和阿二不管叫做「尼龍」還是「孤寂」,都只能跟在屁股後面跑。

也許真的是改壞名,紐約的一哥地位很快就動搖。〈三城記〉的美譽是前年一月的事。當時美國的次按(subprime)泡沫已開始爆破。同年秋天,紐約跌到80年前大蕭條以來的谷底,至今未見曙光。報攤最顯眼的標題是foreclosure,也就是置業者斷供。就在我這次在紐約寄住的街口,豪宅林立的大道上,「Bad economy sale 70% off」的廣告幾乎佔了女裝手袋店一半的櫥窗()。全店三折在港相當於「執笠跳樓」。年前在市政府任高職,專責向中港客推介投資的一位港人坦言,經濟仍然低迷。

表面上,曼哈頓的消費場所人頭湧湧,更有不少新樓,舊樓也都修飭過,一洗1980年代的頹風(圖:曼哈頓59街與百老匯大道交界的Time Warner雙子塔,紐約近年的地標)。作為當年在此住過七年的前居民,我很有認識這個「新」城市的衝動。但對紐約的一千萬人來說,難搵工也就決定了紐約的bottom line甚至總統的前途。

奧巴馬最近「眾叛親離」,令人想起中國楚漢相爭末期的項羽。一周後就是兩次大選之間的中期選舉,民主黨看來會失去國會議席的多數(後補:民主黨失卻眾院控制權,但保住參院。共和黨誓言推翻奧巴馬的改革)。今後半年經濟若仍無起色,奧巴馬有可能成為戰後罕見的一任總統。他當選時有救世主之風,做夢也沒想到,兩年後就成了待釘十字架的耶穌。他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一個黑人總統,若無法連任,對國民心理的衝擊遠較其他一任總統為大。人們會竊竊私語:說黑人不行就是不行!

香港由於英國「成功」的統治,若以金字塔代表紐倫港,底線兩端與尖頂紐約的距離,倫敦要比香港近得多。這次從香港直飛紐約,幾乎全機都是華人,但過關時,排美國公民與居民隊的乘客數倍於排旅客隊的。而在紐約第五大道近中央公園的名店段,雖然遊人密度與香港時代廣場可比,但論黃膚黑髮的,韓人、日人、兩岸同胞也看似多過港人。

我們對於這個金融、時裝、表演藝術中心,華人不止50萬的移民熔爐興趣缺缺,除了殖民地的過往,還有文化原因:美國人utilitarian,講得好聽是實在、科學,講得難聽是老土、機械,不懂得生活。港人講究飲食衣著,欣賞日本的精巧,法國和意大利的講究。1960年代中期我第一次到美國時,中大同窗的一句話:美國人有efficiency,英國人有subtlety,至今依然不假。(完)

沒有留言: